晚清新軍:滿清王朝的掘墓人 成辛亥革命主力軍 | 陽光歷史

 

A-A+

晚清新軍:滿清王朝的掘墓人 成辛亥革命主力軍

2017年01月22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314 次

  甲午戰後,清廷痛感八旗綠營不可救藥,防軍練軍也不堪重用,打破原有的窠臼另練新軍即成為朝野上下的共識。1894年底,前廣西按察使胡燏棻受膺重命,在天津新農鎮練就新軍10營,其中包括步兵3000人,炮隊1000人,馬隊250人,工程隊500人,共計4750人,號「定武軍」。正當胡燏棻要大展拳腳之時,清廷卻將之調任津盧鐵路督辦,改由前駐朝鮮商務監督袁世凱接辦。袁上任後將原兵額招足至7300人,「定武軍」改名「新建陸軍」, 史稱「小站練兵」。清末新軍,由此開始。

  新軍招募:讀書郎參軍成熱潮

  蔣夢麟在回憶錄《西潮》中說,「歷史告訴我們,國家一旦受軍閥控制,必定要形成割據的局面,晚唐的歷史就是最好的教訓。俗語說:'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因此大家都瞧不起軍人。記得鄰村有一位品行不端的人去當兵,在他告假返鄉時,大家把他看做瘟神似的,都遠遠地避開他。我們有個牢不可破的觀念,認為當兵的都是壞人。可鄙可怕而且可憎。」

  但清末後,蔣夢麟筆鋒一轉,「最要緊的是救中國--北方由陸路來的和東南由海道來的強敵都得應付。那麼,怎麼辦?趕快建立一支裝備現代武器的現代化軍隊吧!士兵必須訓練有素,而且精忠報國。我們怎麼可以瞧不起軍人呢?他們是保衛國土的英雄,是中國的救星,有了他們,中國才可以免受西方列強的分割。鄙視他們,千萬不可以--我們必須提高軍人的地位,尊敬他們,甚至崇拜他們。不然誰又肯當兵?」

  清末練新軍後,世風為之一變,中國傳統的和平主義越來越受到年輕學子的抨擊,而日本對軍人的尊崇以及軍人強烈的自豪感讓國人特別是留日學生感到欽敬。在新學鼓蕩的「尚武」之風中,文筆一向清雅的周作人也在《紹興公報》上發文專論「軍人之尊貴」,稱「我國以外侮頻仍,敗於英、敗於法、敗於日、敗於英法德美、敗於八國聯軍,習知募卒不足恃,改募為征,數年於茲矣。今皇帝日自居於元帥之職矣,亦足見啟導國民尚武之心。我國民曷亦深思,天下之子孰若天子之貴,降其九五之尊,下列干城之選。」

  讀書人與軍旅原本形同陌路,行伍中人被譏為「大字不識一籮筐」往往是一種慣有的偏見。但新政的推廣和1905年科舉廢除成為了那個重要的轉折點。科舉被廢除後,年輕人的出路不外如此:家境好的出國留學(日本最多),其次投考新學堂,無錢無勢的投軍入伍,而當時新軍招收讀書人已成為一種風氣。武昌首義後出任鄂軍都督府內務部書記官的朱峙三在日記中說,「清季科舉停後,學堂又不容易考進;且試期不一定,考後又不能即時入學,食宿都成問題,寒士哪有錢在省久候。秀才年逾三十所考的學堂只有簡易師範,但取錄又有定額。適軍隊鼓勵秀才從軍,故上進只有投軍一途」。

  況且袁世凱規定士兵粗通文意者,口糧照頭目例。那就是起薪5兩白銀,如果可以做到了步兵營文案月薪可以達到22兩白銀。李宗仁回憶當時桂林的物價,一碗叉燒面不過十文,而一兩銀子至少可兌換制錢一千四五百文。這現實中的好處對於家境不好的讀書人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事實上在新的社會風氣的熏染和實際生活的需要下,都讓很多青年人踴躍報名參加新軍。

  新軍編成:整體模仿德國和日本

  新軍在編製和訓練上,主要是模仿德國和日本。鎮下有炮兵,工兵,騎兵,輜重各1個營,軍樂1隊,步兵2個協4標12營。全鎮官長司書748人,兵丁10436人,伕役1328人,合計12512人。在編制上層層管轄,以便於指揮。由此,新建陸軍成為一個步、騎、炮、工、輜各兵種協同作戰的軍事單位,其編製與中國傳統營制大相徑異而與近代軍隊的師、旅、團、營、連、排、班大體接近。

  因為新軍編練時各省財力,編練大臣不同以及編練時間存在長短差異,使得南北新軍在發展上還是有較大差別。北洋新軍是袁世凱調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以小站新軍為基礎擴編的,只有第一鎮為旗兵組成,余五鎮均為袁世凱一手帶出的嫡系部隊,特別是各鎮的主要將領,幾乎都是袁世凱一手選定。

  北洋新軍的步槍前期以奧地利生產的曼利夏步槍和曼利夏馬槍居多,後期則以德國毛瑟步槍為主,其中只第一鎮例外以日本步槍為主。北洋各鎮手槍多為柯爾特左輪手槍。火炮則多為克虜伯14倍75毫米山炮,日式31年式75毫米山炮,格魯森57毫米山炮。後來北洋軍各鎮還配備了重機槍隊。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採用德國操法訓練,為此特聘8位德國教官,其中包括官弁學堂總教習魏貝爾曼、步兵教習伯羅恩、騎兵教習曼德、炮兵教習祁開芬等。

  在1907年清朝頒發了《全國陸軍三十六鎮按省分配限年編成方案》,計畫編練新軍36鎮。每個省份都有編練新軍的任務。南方新軍的步槍主要是國產漢陽步槍為主。手槍是勃朗寧,軍刀是日式的。南方新軍基本上沒有重機槍,有些也沒有編騎兵營。炮兵營也有很多並不滿編,截止1910年貴州第25鎮只6門山炮,廣西第24鎮只18門山炮。

  至1911年辛亥革命為止,由於種種原因,清廷只勉強練成陸軍14鎮以及18個混成協(外加禁衛軍2協),從實力上說北洋新軍建軍時間長,訓練精熟,所有6鎮都是54門火炮滿編,還有重機槍隊,戰鬥力強。而南方新軍大多才建立2,3年時間很短,炮火弱,缺編多,總體來看,南方新軍在裝備上和北洋新軍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光是炮兵差距明顯。所以在後來武昌地區的作戰中,南方新軍被北洋軍打得節節敗退是毫不奇怪的。

  讀書人與軍旅原本形同陌路,行伍中人被譏為「大字不識一籮筐」往往是一種慣有的偏見。但新政的推廣和1905年科舉廢除成為了那個重要的轉折點。科舉被廢除後,年輕人的出路不外如此:家境好的出國留學(日本最多),其次投考新學堂,無錢無勢的投軍入伍,而當時新軍招收讀書人已成為一種風氣。武昌首義後出任鄂軍都督府內務部書記官的朱峙三在日記中說,「清季科舉停後,學堂又不容易考進;且試期不一定,考後又不能即時入學,食宿都成問題,寒士哪有錢在省久候。秀才年逾三十所考的學堂只有簡易師範,但取錄又有定額。適軍隊鼓勵秀才從軍,故上進只有投軍一途」。

  況且袁世凱規定士兵粗通文意者,口糧照頭目例。那就是起薪5兩白銀,如果可以做到了步兵營文案月薪可以達到22兩白銀。李宗仁回憶當時桂林的物價,一碗叉燒面不過十文,而一兩銀子至少可兌換制錢一千四五百文。這現實中的好處對於家境不好的讀書人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事實上在新的社會風氣的熏染和實際生活的需要下,都讓很多青年人踴躍報名參加新軍。

  新軍編成:整體模仿德國和日本

  新軍在編製和訓練上,主要是模仿德國和日本。鎮下有炮兵,工兵,騎兵,輜重各1個營,軍樂1隊,步兵2個協4標12營。全鎮官長司書748人,兵丁10436人,伕役1328人,合計12512人。在編制上層層管轄,以便於指揮。由此,新建陸軍成為一個步、騎、炮、工、輜各兵種協同作戰的軍事單位,其編製與中國傳統營制大相徑異而與近代軍隊的師、旅、團、營、連、排、班大體接近。

  因為新軍編練時各省財力,編練大臣不同以及編練時間存在長短差異,使得南北新軍在發展上還是有較大差別。北洋新軍是袁世凱調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以小站新軍為基礎擴編的,只有第一鎮為旗兵組成,余五鎮均為袁世凱一手帶出的嫡系部隊,特別是各鎮的主要將領,幾乎都是袁世凱一手選定。

  北洋新軍的步槍前期以奧地利生產的曼利夏步槍和曼利夏馬槍居多,後期則以德國毛瑟步槍為主,其中只第一鎮例外以日本步槍為主。北洋各鎮手槍多為柯爾特左輪手槍。火炮則多為克虜伯14倍75毫米山炮,日式31年式75毫米山炮,格魯森57毫米山炮。後來北洋軍各鎮還配備了重機槍隊。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採用德國操法訓練,為此特聘8位德國教官,其中包括官弁學堂總教習魏貝爾曼、步兵教習伯羅恩、騎兵教習曼德、炮兵教習祁開芬等。

  在1907年清朝頒發了《全國陸軍三十六鎮按省分配限年編成方案》,計畫編練新軍36鎮。每個省份都有編練新軍的任務。南方新軍的步槍主要是國產漢陽步槍為主。手槍是勃朗寧,軍刀是日式的。南方新軍基本上沒有重機槍,有些也沒有編騎兵營。炮兵營也有很多並不滿編,截止1910年貴州第25鎮只6門山炮,廣西第24鎮只18門山炮。

  至1911年辛亥革命為止,由於種種原因,清廷只勉強練成陸軍14鎮以及18個混成協(外加禁衛軍2協),從實力上說北洋新軍建軍時間長,訓練精熟,所有6鎮都是54門火炮滿編,還有重機槍隊,戰鬥力強。而南方新軍大多才建立2,3年時間很短,炮火弱,缺編多,總體來看,南方新軍在裝備上和北洋新軍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光是炮兵差距明顯。所以在後來武昌地區的作戰中,南方新軍被北洋軍打得節節敗退是毫不奇怪的。

  新軍軍校:三級體系確立人才根本

  但凡大事業,首要在於人才,而人才又出自教育。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即在新建陸軍中設立各類行營學堂和學兵營,以培養速成型的軍事人才;1903年後,袁世凱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軍校體系計畫,該計畫從武備小學堂開始,隨後遞進到中學堂和大學堂,「合計通籌以十二年為卒業」,以培養「將材」。袁之設想源於德國及日本軍制,按此計畫,各省自辦陸軍小學,3年後學員升入陸軍中學(共4所,分設在北京、西安、武昌、南京),2年後再行送入保定軍官學堂受訓2年,畢業後派充各軍中下級軍官。

  據李宗仁的回憶,廣西陸小的教官多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他們都穿著非常整潔鮮明、繡有金色花紋的藍呢制服。足上穿著長統皮靴,光可鑒人,腰間更掛著一柄明亮的指揮刀,在校內走動時,這柄刀總是拖在地上。因而他們走起路來,刀聲靴聲,鏗鏘悅耳,威風凜凜,使我們剛自鄉下出來的農家子弟看到了真是羨慕萬分」。

  1907年冬,李宗仁參加廣西陸軍小學第二期的招生考試,據其回憶,廣西陸小雖然成立僅一年,但系官費學堂,學費全免,學生膳食、服裝、靴鞋、書籍、文具等均為免費,每月尚有津貼零用,加上學生畢業後前途無量,因而報考者千餘人,錄取卻只有一百四十人。發榜後,李宗仁為第131名,但其在入學日竟因遲到十分鐘而被校方取消資格。次年,李宗仁再次投考,這次錄取名額不變而考生增至三千餘人,競爭更加激烈。這一次,李宗仁名列前茅,由此也開啟了一代名將的從戎生涯。

  清末的三級軍校體系堪稱完善,陸軍小學又是未來軍官的成長搖籃,因而各省在創辦之初均十分認真嚴格。據李宗仁的回憶,廣西陸小的學堂、宿舍、禮堂均為新建,房屋寬敞整潔;入學後的待遇也頗值稱讚,學員們一日三餐,八人一桌,每桌四菜一湯,四菜為三葷一素;學員們的制服全是呢料子,還有一套嗶嘰的,冬季則有呢大衣。衣食之外,每月還發零用錢,,成績優秀者甚至能拿到1兩8錢。

  新而不強:清朝國力撐不起強大新軍

  為檢查新軍編練效果,北洋新軍與湖北新軍及南方軍隊在1904年和1905年連續舉行了兩次規模空前的軍事演習,史稱「河間秋操」與「彰德秋操」。據事後的評價,受邀觀看的外國軍事觀察家大都認為中國軍隊自1900年後取得了「可驚的」進步,特別是那些粗大健壯、風紀良好的普通士兵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們看來,「參與操演的各單位中,步兵的訓練最佳,炮兵的炮手們操作純熟,炮也維護得好,只是官佐們對他們武器的性能掌握並不充分」;而且,「騎兵仍然很差,……工兵營沒有機會顯示他們的才能,當時還只有橋樑隊受過充分的訓練。輜重部隊裝備的是中國的騾車,……醫療以及獸醫都極為簡陋」。值得一提的是,演習兵員均通過鐵路運輸,而「電報和陣地電話已經做了某種利用。」

  1905年的演習花費了100萬兩銀子,這在當年的軍費開支中還不算大。1906年,各省新軍加上北洋六鎮(10個鎮外加21個混成協),其總費用接近6000萬兩。在清廷1911年的財政預算中,陸軍部提出超過1億兩的總預算,資政院將之削減為7800萬兩,這仍接近全國總預算(26000萬兩)的三分之一。

  建立一支強大而持久的軍隊,勢必要有相應的工業基礎,而軍隊的裝備、規模及戰鬥力,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供養他們的後勤保障。換句話說,主要由該國的經濟能力來決定。為此,陸軍部與度支部的矛盾很快激化。度支部調查發現,各省僅編練及維持新軍一項就佔到了各省支出的40%到50%,長此以往,地方上的實業、教育等新政將無法推進,軍隊也成為無本之源。

  清末十年間的世界並不太平,各國在軍事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據民國作者沈鑒在《辛亥革命前夕我國之陸軍及其軍費》中的統計,同時期的俄國軍費佔到全國總支出的44%,英國為38%,德國為34%,法國為31%,日本為26%,清廷的軍費支出不算突出。羅振玉1901年赴日本考察,據其報告,日本軍艦已達103艘(甲午前僅30艘),海軍現役軍人28308人,陸軍有近衛師團與常備師團共12支。在陸軍部和軍諮府看來,中國的局勢比之其他各國更為嚴峻,軍事力量遠未達到預期的目標,軍費的支出理當放在頭等地位。

  倘若擴大軍費支出能加強國家安全並免受列強的欺凌,這些錢當然是值得的,但遺憾的是,這筆龐大的支出與其成效不相符合。1908年,馮玉祥參觀完山東第五鎮的校閱後,對其混亂與腐敗大發感慨:「國家花了許多錢,練了多年的兵,到頭不過擺擺樣子!」校閱如同兒戲,靡費如同流水,軍中內部也是問題多多,譬如賭博之風,譬如官兵關係,等等。更為驚心的是,軍中買官買官明碼標價:旅長3000兩,團長2000兩,營長1000兩,公開出賣,烏煙瘴氣。

  雖然清朝新軍編練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以北洋軍為首更具備了一定戰鬥力,但如若與當時的世界強國相比,仍是差距甚遠。西方的軍事體系經過近代的一場場國際性戰爭,體系已錘煉成熟。這時建立一支現代軍隊是需要強大的工業和經濟基礎的,人口數量已不再是決定性因素,工業力量和動員能力才是一國戰爭能力的真實體現。

  到了辛亥革命發生的1911年,中國除北洋軍外的大部分新軍不僅仍然缺乏重裝備,而且連裝備制式都不統一。而這時正值歐洲國家為了即將到來的一戰而瘋狂擴軍備戰的時期。1914年時,德國常備軍達到了87萬人,法國為80萬人,俄國是125萬人,而且裝備比北洋軍還要精良。在著名的凡爾登戰役發起第一天,德軍即消耗了200萬發炮彈,平均每小時10萬發。這種拼消耗,拼鋼鐵,拼工業的戰爭形態,根本就是還處在農業社會的清國所不敢奢望的。

  結語

  清朝投入巨資編練新軍,為中國建立起了第一支兵種齊全,訓練有素,兵制優良的近代化軍隊和一個近代軍事學堂體系。奠定了中國的近現代軍制和軍事教育的基礎。但還處在農業社會的清國根本就不具備建設一支強大新軍的能力,而且固有的制度問題讓新軍本身也是弊病一堆,與世界強國軍隊仍是差距甚遠。更可悲的是,這支曾經埋葬舊王朝的軍隊,在辛亥之後也迅速淪落為軍閥割據所依傍的私人武裝,開始了漫長的軍閥混戰時期。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