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無字碑裡的三個秘密:為何墓碑上會無字?
中國古代的每個帝王將相可能都有這樣的願望:活著的時候大富大貴,建功立業;死了以後有人能給自己樹碑立傳,流芳千古。當然,遺臭萬年的也有不少。但是,唯獨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她沒有希望能誰給她樹碑立傳。
在陝西咸陽有個古代帝王的墳墓叫乾陵,裡頭埋葬著兩個皇帝,一個是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另外一個就是大周皇帝武則天。這兩口子葬在一個墳墓裡邊。唐高宗李治那邊立著一個碑,叫述聖記碑,就是講述聖人事跡的碑。這個述聖記碑上面有五千多字,是武則天給她丈夫寫的。可是,在她自己那裡,雖然也立了個碑,而且碑上的格都打出來了——有三千多個格,意思是三千多字——但那上面卻一個字都沒有。所以,後世武則天這個碑叫作「無字碑」。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份兒,沒有任何一個帝王的碑文上是一個字都沒有的。
有人說了,皇帝死後的碑一般都是下任皇帝立的,我們為什麼會說是武則天自己給自己立的無字碑呢?這是因為這個石碑並不是後人立的,而是武則天活著的時候就建好的,也是她自己提出要求不在這個碑上面刻一個字的。至於其中緣由為何,歷史學家們經過多方考證也沒有能夠統一出一個標準答案。
第一種說法是武則天認為自己功績太多,用文字無法記述。這種說法都沒有史料記載,只是後人猜測。那麼,我們在這裡可以掰開了、揉碎了,給大家仔細說說,武則天是不是像民間傳說的那樣,認為自己功勞大得都沒法用文字描述了,這才立了個無字碑。
從政治上來講,武則天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是一位胸襟非常開闊的執政者。對這一點,她在用人上表現得最典型,不記前仇。因為她是在半中間改朝換代,把李家天下終結了來當皇帝的,尤其是一個女人當皇帝,違背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因此有很多人都恨她。但是,武則天對這些仇人卻能夠不計前嫌。當初,討伐武則天的人有一位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駱賓王起草了一個《討武曌檄文》,在裡頭把武則天給一通糟蹋、臭罵。但是,武則天不計前嫌,卻道:「宰相安得失此人?」認為這麼有才華的人卻未受到重用,是宰相的失職啊!此外,大家都知道武則天身邊有個女秘書,叫上官婉兒。這個上官婉兒的父親和爺爺都讓武則天給殺了,可她還是敢重用上官婉兒為貼身女官。就這兩件事,就說明武則天的胸襟相對來說是非常開闊的。
再一個,武則天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唐朝的時候,中國的門第觀念非常強,一個人上輩是什麼門第,到這輩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這就造成了貴族系統內部循環,近親繁殖,要是一個人沒能耐就全家完蛋。這個時候,科舉可以使平頭百姓平步青雲進入體制內。武則天把這方面發揚光大了,不僅廢除了官員舉薦制度,還下令,「無論是何出身,有無門第,皆可奉詔應試,三試之後再將中榜進士給予我殿堂之上,朕將親自面試之」。由武則天開創的科舉殿試,延續了將近四百年,這之後,北宋的皇帝將殿試的前三名命為「三元」,這就是中國科舉中的狀元稱謂之始。
不僅如此,武則天還在唐太宗的基礎上有所創舉。大家記得周星馳演過一個電影,叫《武狀元蘇乞兒》嗎?那麼,武狀元是什麼時候有的?就是從武則天時候開始有的武狀元,以前只有文狀元。而且,若是有哪個大臣的建議好,她會推翻自己原先的那些觀點而採納他人觀點,這就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再說文化上,武則天是個有文化的人,而且也敬仰文化人。武則天字寫得非常好,叫飛白體。特點是每個字都是連筆字,而且每個字都露白,疏密有致,很有美感。武則天喜歡王羲之,一打聽當朝官員中有一位是王羲之第十代孫子,就把他叫過來了,問這個人家中是否還有王羲之的真跡,讓其拿來欣賞一番。這位一聽樂壞了,怎麼的呢?皇上要找這玩意兒,那他就指日高昇了。二話沒說,這個人就把家裡頭留的王羲之的,乃至他上九輩人的真跡都拿出來,獻給武則天了。沒想到的是,武則天把這些東西拿去之後,找來書法高手照著字臨摹了下來。臨完了以後,把原版的字畫找一流的裱糊匠都給裱好了,然後讓人給送回去了。老王家人一看樂壞了,直說武則天既喜歡文化,又尊重文化。武則天在位的時候信佛,所以大力推廣佛教。眾所周知,洛陽龍門石窟上面有個盧捨那佛,是佛祖的法身。而這盧捨那佛是唐高宗李治下令,讓人在龍門石窟山上雕的。據說,這尊大佛就是照著武則天的模樣雕的。所以,大家要想知道武則天長什麼模樣,就到洛陽龍門石窟看盧捨那大佛去。那像就是武則天的像,算得上寶相莊嚴,母儀天下。
由於在政治、文化上立得住,在經濟上也是把好手,所以武則天繼位時期人口增長得比較快,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突出的。在武則天執政的時候,包括她60 多歲當皇帝之前管理朝政的那些年——從公元652年到公元705 年這五十多年間,唐朝人口從380 萬戶漲到615 萬戶,翻了將近一番。這說明什麼?說明不動刀兵,社會經濟就能穩定發展,說明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
武則天積極鼓勵農業。比方說,按照她的規定,官員怎麼升職呢?是任職地方的老百姓要家家有餘糧,才說明這個地方官幹得好,抓農業抓得好,才會讓你升職。如果官員任職的地方老百姓都逃荒去了,地主家也沒餘糧了,那就處罰當地的官員。而且,武則天在發展經濟上有一套很細膩的方式,在她執政期間也出了很多抓農業抓得比較好的官吏。
而且,這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歷史延展看出來。大家都知道,唐朝唐太宗時期叫「貞觀之治」,這是武則天之前。武則天之後,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時候,叫「開元盛世」。這兩個重要的中興節點是靠武則天來銜接的,如果沒有武則天這時候的休養生息和持續發展,就不可能有「開元盛世」。
所以,從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方面來看,要是武則天認為自己功勞大,尤其那個時期大臣和身邊人還都捧著她,那她找不著北,認為自己功勞大得無法描述也很正常。
還有第二種說法,說武則天很慚愧,認為自己沒幹什麼好事,往上吹捧功德有點不好意思,於是就決定什麼也別寫了。那麼,武則天有什麼事會讓她覺得慚愧呢?必然是被人詬病的幾件事。
第一件事,武則天造了一件工具,叫大銅匭。什麼是大銅匭呢?就是用銅做的一個大箱子,四面分別是青、紅、白、黑四種顏色,一面有一個小口,作用跟現在的郵筒差不多,是往裡面塞信的。塞什麼信呢?一面是求職信,一面是給朝廷的意見書,一面是喊冤上告的,還有一面是用來告密的。當然,這四面裡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告密的。前面我們講了,武則天上台這件事令李唐宗室非常不服,就有人琢磨要打倒武曌恢復正統。武則天一看,得讓心腹監視他們,於是才發佈命令造了大銅匭。
而且,造這大銅匭還是她的侄子武承嗣出的主意。這件事開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罪惡的先河,等於是打開了潘渡娜的盒子啊!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有人告密了,武則天就會派人去查,這事要是真的,那告密人就會受到重獎,連升三級。但是,一查是誣告的話,也不處罰告密人。大家想想,這事光有好事,沒有壞事,沒有成本在裡頭,很多小人都趁這機會告狀。再者,在這個利益誘惑下,告密引發了人最惡劣的本性。兩口子,因看一方不順眼,於是就向領導告密,把一方弄死了。比如,明明是兄弟兩個,一個告發另一個,借此發財。所以說,這其實是在助長敗壞人倫的作風。關於此事,我個人認為這是武則天一輩子中最大的過錯,她開啟了中國人親人和親人互相殘害的潘渡娜盒子。這個事情是武則天歷史上不可饒恕的一個污點。
上述事件,帶來的另一個負面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重用酷吏,這是武則天被人詬病的第二件事。告密的事那麼多,得一樁一樁查。但是,官場上,總是這個人和那個人有些關係,或是誰和誰之間有些關係,如果查案的人正好跟被查的人關係近,那他就不查了。於是,武則天為了能把這些事都搞清楚,就不用原有的官吏,而是從告密的這幫人裡找人來查案子。告密的這些人多數是無賴,或者是底層人民,他們進了朝廷裡頭沒有任何靠山,也沒有宗派,只能效忠女皇武則天一個人,所以武則天對這樣的人最放心。而且,這樣的人上來查案,如果一查被告人沒事,那查案子的人會覺得臉面無光,也沒功勞。所以,這些人手段都非常狠毒,要口供的時候無所不用其極。後來,人們就將這種人統稱為「酷吏」,就是生性殘酷、手段嚴酷的官吏。
武則天重用酷吏,一時之間搞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那個時候,進到監獄裡頭,就算沒事,在嚴刑拷打之下也被屈打成招,其中含冤而死的人不計其數。在這些酷吏裡頭,有兩個非常突出,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中國歷史上有個出名的典故,叫「請君入甕」,就是這兩人創造的。周興先當上了酷吏,來俊臣上來之後,武則天接到一封告密信,說周興有不臣之心,要謀反。由於這周興本身就是酷吏,於是武則天就起用來俊臣這個後起之秀,讓他負責審理。來俊臣接了命令後,琢磨了半天,覺得靠已有的辦法難不倒周興。來俊臣也很狡猾,就想了一個辦法,把周興請到家裡來喝酒,說自己有個難辦的事情要請教周興這個老前輩。周興就問他何事。來俊臣就說自己遇到一個不肯招供、嘴硬皮厚、又有後台的囚犯,用盡了各種刑具,他還是不肯招供。周興聽後,就給來俊臣想了一個辦法,讓來俊臣準備一個大甕,在大甕四周架上柴火,將囚犯投入甕中,死之能受,痛之難忍,能令囚犯生不如死,就是鐵嘴鋼牙也會立即招供。結果,周興沒想到的是,來俊臣竟然真的找來了大罐子,用火點著後,邀請周興進去。這時候,周興才知道,來俊臣是來審問他的。沒辦法,周興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立即毫不保留地全部招供了。
武則天第三件被很多人詬病的事,其實這也不能叫大罪過,就是寵愛男人,任用男寵。關於此事,歷史上都傳遍了,武則天一輩子有四個男寵,頭一個叫薛懷義。第二個是沈南璆,後兩個是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倆。此事在歷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有野史記載,也有正史記載。但是,我們得承認,武則天後來用的這些男寵並沒有做什麼,她那時候都已經七十多歲了,有那心也沒那力了。那麼,她用這男寵幹嗎呢?其實就是心理安慰,也是女權主義的象徵。就是男的當皇帝,甭管多大歲數,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一堆女人都是他的,那她身為女的,也當皇上了,為什麼不能反過來佔有更多的男人呢?所以,她用這種方式來強化自己女權皇帝的合法性。當然我認為這個不能算武則天一生的污點。
還有第三種說法,說武則天很聰明,這一輩子做了許多事情,其中有好也有壞,自己來說的話,難免偏頗,於是,碑上就不寫字了,是非功過任後人評說吧。所以,有人認為立個無字碑恰恰說明了武則天任後人評說功過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