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濟巷2號: 亞洲最大「慰安所」舊址訴說血淚史
初冬的溫暖陽光灑向大街小巷,中山東路上法桐靜立,車來車往;科巷裡菜場飯館密集,人聲喧鬧。就在這樣一幅日常生活的畫面旁邊,有一條連接中山東路和科巷的「利濟巷」,70多年前,利濟巷2號是日軍設立的一處慰安所,如今這裡仍然保留7棟房屋共2000平方米左右的舊址,是亞洲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舊址。
利濟巷大約300米長,並沒有門牌號,當被問及「利濟巷2號」在哪裡時,周圍的居民多表示不瞭解。舊址的外圍設置了圍擋,從路上看不到舊址的全貌,只能看到這一片老房子,黑瓦方窗,從窗戶的數量看,一層有十多個房間。據瞭解,我市計畫對這裡進行修繕,有意將這裡建成紀念館。
據記載,利濟巷2號原是一位有錢人楊普慶在戰前建造的高級住宅區「普慶新村」,是水泥磚瓦結構的二層洋房。日軍入侵後,成為日僑娼業主經營的慰安所,在一層設有售票處和吧檯,頂上還有狹小閣樓,是關押「不聽話」的慰安婦的地方。
根據史料記載,1937年12月28日,日軍審議了《關於設立南京慰安所的方案》,一時間各種慰安所遍佈南京,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日軍直接控制,一種是日本娼業主開設的,第三種是通過漢奸開設的。「慰安婦」除了部分來自日本和朝鮮外,大部分都是被誘騙、強迫的中國難民。史料記載,1937年12月24日上午,日軍派一名高級軍事顧問到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難民所,公然向美籍教授魏特琳女士提出,挑選100名中國婦女去充當「慰安婦」。此外,日軍還利用難民登記等機會強行扣留年輕女子。目前,在南京城南夫子廟到大行宮一帶、城北下關一帶、城中商業繁華地區及城外浦口、江浦、湯山等地,有據可考的「慰安所」舊址有40座。
2003年11月19日,樸永心老人千里抵南京,指證慰安所,勾起了老人痛苦的回憶。
利濟巷「慰安所」舊址外景
利濟巷慰安所舊址由利濟巷2號「東雲慰安所」舊址和利濟巷18號「故鄉樓慰安所」舊址組成。2003年11月,在中日學者的幫助下,八旬朝鮮老人樸永心重回「東雲慰安所」,當走到利濟巷2號樓上第19號房間時,老人情緒十分激動,幾乎昏厥過去,這裡正是樸永心當年被拘禁的地方,1939年初來南京時她只有17歲。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盛鴻在《南京淪陷八年史》中記錄下當時老人來到此地時的情景,她指著自己脖子上的傷痕說:「我的人生太苦了,幾本書也寫不完。」
在《南京大屠殺全史》中,對於慰安婦制度有這樣的評論:「日軍實施『慰安婦』制度,是人類數千年文明史上罕見的野蠻行為,是對人類尊嚴的凌辱,是對人權的極大侵害,廣大受害婦女的身心受到極大摧殘。日軍長期地、公開地、有計畫、有組織地脅迫成千上萬的各國婦女充當官兵的性奴隸與性工具,充分暴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忍、野蠻與暴虐。」
據瞭解,今年3月,國家檔案局以世界記憶工程中國國家委員會的名義,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了《南京大屠殺檔案》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提名表,申報世界記憶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