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歷史上「宦官專權」最嚴重的朝代以及其特點
「宦官專權」不是什麼新鮮事,歷朝歷代都有,曾經總結過「史上十大宦官」,十個人都是巨奸大惡。在我國歷史上「宦官專權」最為嚴重的朝代有三個,且各自都有其特點。
一:東漢
東漢是一個奇怪的朝代,光武帝、明帝、章帝之後的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年輕去世,因此皇太后臨朝稱制的現象嚴重。而年輕的皇太后要掌握封建國家的專制權力,只能依靠兩種人,一種是外戚;另一種是宦官。皇帝長大以後,時常會與外戚、宦官發生利害衝突,甚至相互殘殺。皇帝從小到大生活在外戚、宦官的氛圍之中,因此形成了東漢特有的皇帝、外戚、宦官三位一體並立與衝突的局面,其中皇權最弱,宦官勢力最強。當皇權強大時,外戚宦官便互相勾結來對抗皇權;當皇權弱小時,外戚和宦官之間便出現無休止的爭鬥。這樣的時局一直持續到東漢滅亡。
二:唐朝
唐朝國祚289年,後期的80多年,皇帝的廢立由宦官掌控,權利也被宦官所掌握。這是唐朝「宦官專權」的特點。唐朝後期派系眾多,朝臣之間派係爭斗也非常嚴重,最著名的便是「牛李之爭」唐朝後期的皇帝都想剷除宦官勢力,但多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最為著名的皇帝與宦官的奪權鬥爭是「甘露之變」:公元835年,唐文宗不甘為宦官控制,和李訓、鄭注策劃誅殺宦官。奪回皇帝喪失的權力。11月,唐文宗以觀露為名,將宦官頭目仇士良騙至禁衛軍的後院欲斬殺,被宦官仇士良發覺,雙方激烈戰鬥,結果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王璠、郭行余、羅立言、李孝本、韓約等朝廷重要官員被宦官殺死,其家人也受到牽連而滅門,在這次事變後受株連被殺的一千多人。
三:明朝
明朝的「宦官專權」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影視劇不停的在播,大家也被迫不停的在看。明朝處於中國古代君主宗法制社會的巔峰,其制度嚴密、完整,幾近於完美。皇帝、內廷、外廷,形成了一個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的內閣體系。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為了防止宦官專政,因此不讓宦官讀書識字。朱棣奪位時依靠宦官的幫忙,因此開始重用宦官,並且設立專門的學校,讓宦官讀書學習,幫助皇帝日常工作。從那時起,明朝宦官權利逐漸變大,知道後來成為明朝禍患。
明朝是內閣體系,因此宦官威脅不到皇帝寶座的穩固和皇帝的人身安全,但皇帝要倚仗宦官集團與強大的文官集團鬥爭,這是明朝宦官的特點。明朝皇帝的權利很弱,大權幾乎都掌握在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手中,因此也形成了皇帝要做一件事,就要倚靠宦官集團來和文官集團鬥爭來完成。明朝文官集團的權力之大是史上僅有的,像萬曆皇帝就挨了文官集團的罵,因此開始了他長達三十年的怠政。文官集團的強大,勢必導致皇帝去親近和倚仗宦官集團,因此宦官在明朝的角色重要而又微妙,皇帝的信任因此給了他們很大的權利,也就形成了明朝「宦官專權」的局面。
明朝「宦官專權」看似是皇帝的縱容和不察,其實是內閣體系的不完善,明朝的內閣體系是現在西方國家君主立憲制的雛形。
宦官也不全都是十惡不赦之徒,歷史上也有很多宦官為某個朝代以及後世之人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比如,蔡倫、鄭和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