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東征發生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戰後措施有哪些 | 陽光歷史

 

A-A+

周公東征發生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戰後措施有哪些

2017年05月09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455 次

  周公東征發生的時間:周公見叛亂擴大,情勢嚴重,深感「邦之安危,惟茲東土」,乃決定親率大軍東征,一面作《大誥》以誅叛之義,昭告天下,呼籲各地諸侯興兵討逆。

  周公東征發生的時間

  據史載周公東征三年(成王一至三年,公元前1115年~前1113年)始將叛亂撲滅。至征討情形,因史料缺乏難以詳考,但由於叛亂範圍之廣大,與作戰時期之長,可證此一東征乃頗為艱苦之鬥爭,與武王伐紂時一鼓作氣即告勝利結束者,大不相同。

  在周公東征期間,留守鎬京負責處理後方政務者,為召公奭,故《史記?燕召公世家》有「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之記載。

  戰後措施?周公居東三年,雖已將殷族叛亂敉平,但以殷商六百餘年來,在中原增殖發展,人口眾多,分佈範圍廣大,尤其山東及徐淮各地,均為夷族聚居之所,潛力尚強。其如何加以鎮撫與消滅亂源,以及如何使中原安定,為當時周公最主要之課題。周公乃依據當時之政治情勢,與根據武王指示之遺策,陸續作下列諸措施:

  (一)以殷都及畿輔之地,封文王少子康叔,國號曰衛,都於朝歌(今河南省淇縣),以鎮撫該區之殷人。

  (二)封紂之庶兄微子啟於宋,以存殷祀,使安撫商丘一帶之殷民。

  (三)封周公之子伯禽於奄,國號曰魯,都於曲阜(今山東省曲阜縣),封太公(或說太公之子丁公)於齊,都於營丘(今山東臨淄縣),分別鎮撫該區內殷民。此兩地均為殷商在東方之重要根據地,即所謂「少皞之墟」,故特使太公與周公之子屯兵鎮撫之。

  (四)封武王子叔虞於唐,國號曰晉,都於今之山西省翼城縣(後遷曲沃)。封叔度之後於蔡,都於今河南省之上蔡縣。前者為有夏之墟,可由黃河以北通達殷衛,後者在宋之南側,可與齊魯相呼應,對商丘形成包圍之態勢。

  (五)營東都於洛邑,稱為「成周」,以為連絡中原新封諸侯之政治中心。並將殷畿內頑民遷至此地,以分散其勢力。

  以上各項措施,實即執行武王之國防遺策。其主要之著眼,其一在隔離分散殷人之勢力,並分封得力宗親於重要地點屯兵駐守之。其二為經營東都洛邑,以為指揮東方諸侯與連絡之中心。此兩種處置,實為當時國防軍事上正確之著眼,亦正顯示周公軍事識見之卓越。在上項措施下,山東、河北及河南之殷民,已分為魯、衛、宋、洛邑四大部分,其中除宋系由殷裔微子統治外,余均由周人直接統轄。魯得殷民六族,衛得殷民七族,殷畿頑民則另遷洛邑管制。洛邑既成,則為鎮撫中原之中心,周室在中原之勢力乃告穩定。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