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吳楚之亂:劉邦分封制的危害初步顯現
漢高帝劉邦搭建帝國大廈時,在地基上埋下了幾顆定時炸彈。漢初實施中央集權與分封諸侯的二元政治制度,這種混雜型的制度設計被證明是不高?的。在楚漢戰爭結束後,劉邦一方面積極剷除異姓諸侯王,原本七個異姓諸侯王,被消滅了六個,只剩下長沙王吳芮。吳氏長沙國在傳五代後,因為第五代國君無後,最後被撤除。
劉邦不信任異姓諸侯王,同時又認為同姓諸侯王在拱衛中央政權上,可以作為一支重要的力量,便在剷除異姓諸侯的同時,又大力分封同姓諸侯王。呂後當權後,也分封呂氏子弟為諸侯王,隨著呂氏政權的垮台,呂氏諸侯王全體覆沒。從此,只剩下劉氏皇族系統的同姓諸侯王了。
然而,天下並沒有由此太平。集地方軍、政、財於一身的地方諸侯,反而成為中央政府的一大?脅。同姓又如何呢?在權力面前,尚且可以父子反目、兄弟成仇,這樣一種以血緣為紐帶的中央與地方諸侯的關係,實際的根基是很脆弱的。
在這些地方諸侯中,吳國最為富饒,這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吳王劉濞是漢高帝劉邦的侄兒,年輕時體格剽壯,在二十歲那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起兵叛反,他便以騎兵軍官的身份,追隨劉邦討伐英布。劉濞作戰勇猛,得到皇帝的賞識,戰後劉邦封他為吳王,封國計有三郡五十三城。不過,劉邦很快就後悔了,因為他仔細看了侄兒的面相後,認定有反相,可是君無戲言,既然已經任命了,只好說:「天下同姓本為一家人,你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要有反叛之心。」劉濞聽了大吃一驚,趕緊頓首拜道:「不敢。」
吳國的豫章郡有銅山,當時漢帝國的貨幣政策並不嚴厲,劉濞便收羅了許多亡命之徒,私自鑄錢。同時,吳國地處東南沿海,劉濞又煮海水生產鹽。在古代鹽乃是暴利的商品,因此吳國的財富很快便積累起來,成為最富裕的封國。
漢文帝時,發生了一件慘劇,最終令劉濞對中央政府產生敵對心理。
劉濞的兒子,也是吳國太子進京朝見,陪皇太子劉啟喝酒、玩遊戲。這時,兩人還都是小孩子,玩著玩著就鬧起來了。吳太子從小養尊處優的,在封國內,哪個人不讓著他呢,所以他習慣了,一生氣態度就有點傲慢。可是吳太子選錯了對象,坐在他面前的,可是皇太子。皇太子劉啟何嘗被人怠慢過呢,一怒之下,拿起遊戲用的台盤,往吳太子的腦袋扔過去。這一扔,扔出人命了,吳太子當場被砸死。
吳太子的屍體被送回吳國,劉濞一看,這下子可氣炸了。他怒道:「天下同姓本為一家人,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好了,何必送回吳國。」又把吳太子的屍體送回長安。劉濞其實是對漢文帝抗議:你兒子打死我兒子了,你看著辦吧。漢文帝一看,沒話說了,自己的兒子打死人,理虧了,可是也不能殺人償命,把皇太子也殺了吧。
皇帝沒有吭聲,劉濞大怒,索性從此稱病,躲在吳國,不再上京城朝見。中央政府派人前去吳國調查,查清楚了,劉濞根本就沒生病,身體還很硬朗哩。司法官員要求將他捉拿治罪,可是漢文帝沒有同意。漢文帝心裡明白,劉濞身體沒有病,可是有心病,這種怨恨的心結,不容易解開,所以網開一面,不僅沒將劉濞治罪,還派人送給他坐幾與枴杖,並交待說,他年紀大,路途遙遠,就不必來朝見了。
漢文帝劉恆與吳王劉濞是堂兄弟。當然,他這樣做的原因,也不全出自兄弟之誼,也是出於權謀。吳國富甲東南,坐擁地利,軍事力量頗強,在封國中有影響力,而且劉濞本人也是個出色的將領,萬一逼急了,說不定他還真會造反,倒不如示之皇恩浩蕩,讓他沒有造反的理由。只要等劉濞去世,那麼兩個家族的恩怨,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煙消雲散了。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分封的諸侯國不僅沒有成為中央政權的拱衛者,反而成了皇帝的一塊心病。
對於地方諸侯與中央政權之間的矛盾,當時的一些政治觀察家已經看出苗頭,其中最有名的有兩人:賈誼與晁錯。
賈誼是漢代著名的政論家與文學家,他曾上《治安策》,強調「欲天下之治,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其著眼點,就是把大諸侯國分割成數個小諸侯國,以弱其力,這樣中央政府才能牢牢控制住這些封國。
與賈誼相比,晁錯更是鋒芒畢露。晁錯為人峭直刻深,他是太子家令,由於博學多才,能言善辯,深得太子劉啟的信任,被稱為「智囊」。他曾向多次上書漢文帝,涉及的內容廣泛,也包括削諸侯的主張。
公元前164年,漢文帝終於邁出削藩的重大一步,將齊國分割為齊、濟北、菑川、膠東、膠西、濟南六個小諸侯國;淮南國分割為淮南、衡山、廬江三個小國。但是對於吳國,漢文帝採取謹慎的態度。他的想法,大概是想等到吳王劉濞去世後,再名正?順地分割吳國。可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劉濞還沒死,漢文帝先死了。
公元前156年,太子劉啟繼承皇位,是為漢景帝。漢景帝所器重的晁錯被提拔為御史大夫,如今位高權重,更深得皇帝的信任,晁錯不遺餘力地鼓吹削藩論。他的說法是「天子不尊,宗廟不安」。
漢景帝不如父親文帝有深謀遠慮,且對吳國確有畏懼之心。他是殺死吳王劉濞親生兒子的罪魁元兇,雖然現在事過二十年了,可是吳王對他的怨恨心理,從沒有消除。在齊國被分割為六個小諸侯後,吳國成為最大的諸侯國,地位舉足輕重。晁錯估摸到漢景帝與吳王之間的矛盾不可調解,便大肆鼓吹吳王必反。他對漢景帝說:「吳王因為太子事件,稱病不朝,開礦山鑄錢,煮海水為鹽,收羅天下亡命之徒,陰謀作亂。他遲早要反的,削地也是反,不削地也是反;削地,他反得快,禍小;不削地,他反得遲,禍大。」
吳王是否真有謀反的想法,這個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如果漢景帝能夠像漢文帝那樣,寬容一點,示以恩惠,估計吳王是很難反的。吳王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耐心地等到他去世,吳國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可是在晁錯的慫恿下,漢景帝迫不及待地大力削藩了。
吳王劉濞被揪出歷史問題:在文帝時假裝生病不朝。漢景帝開始現在清算歷史問題?削去其國豫章、會稽兩郡。這個決定,能不把劉濞逼反嗎?吳國總共就三個郡,削去兩個,而且這兩個郡,一個產銅,一個產鹽。現在朝廷突然要翻歷史老賬,把吳國地盤削掉三分之二,讓它成為一個又小又窮的小國。要說歷史老賬,劉濞跟漢景帝也有一筆老賬,殺子之仇要怎麼算,你是皇帝,我得罪不得,我蝸居在東南,不問朝廷事,可是這樣還不行,朝廷還要苦苦相逼,老子也有是有臉有面的人,斯可忍,孰不可忍呢?
被削地的還不僅是吳國,楚國被削一個郡,趙國被削一個郡,膠西國被削六個縣城。打擊面太大了,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的矛盾急劇擴?了。
激憤之中的吳王劉濞再也吞不下這口怨氣了,不反不行了。光憑吳國要跟中央政府對抗,那力量是不夠的。劉濞率先聯絡膠西王,告誡他說:「諸侯紛紛被削地,按理說,諸侯並無大罪,恐怕這背後不是只削地這麼簡單了。」明確說明,朝廷的意圖乃是要剷除地方諸侯。
膠西國是漢文帝分割齊國的產物。當年齊國被一分為六,在這六個諸侯王中,膠西王最為驍勇,而且他喜歡帶兵打仗,其餘五個小諸侯都畏懼他,他實際上是諸齊的領袖。膠西王也是削藩政策的受害者,他被削減六城,所以劉濞派人前來遊說,他很爽快地答應,與吳國一同起兵,對抗中央政府。
由於膠西王在諸齊地盤中的影響力,他很快就聯絡齊、濟北、菑川、膠東、濟南五個小諸侯,密謀共同發難。不過,有兩個小諸侯最終沒有加入反叛的行列。一個是齊國,齊王經過反覆考慮後,最後決定退出叛亂集團;另一個是濟北國,其國王被大臣所劫持,無法出兵。所以諸齊六國,最後參加叛亂的是膠西、菑川、膠東、濟南四國。
另外兩個參加叛亂的諸侯是楚國與趙國。這兩個諸侯國,也都是削藩政策的受害者,楚國被削東海郡、趙國被削河間郡。這樣,楚、趙、吳,加上諸齊中的四個諸侯,總計七個國家發動叛亂,因而史稱「七王之亂」。
七國之亂,與漢景帝、晁錯的削藩政策是緊密相關的。這七個國家中,有四個國家是直接被削去土地,另外三個國家與膠西國同屬於「諸齊」系統。除此之外的其他諸侯國,由於沒有被削地,並沒有響應叛軍。由此可見,七國之亂與漢景帝政策的不當有著必然的關係。當然,晁錯作為皇帝的「智囊」,負有很大的責任。
吳王劉濞下達命令:「寡人今年六十二歲,親自率軍作戰,小兒子十四歲,也在士兵行列。國內凡年齡上與寡人相同,下與小兒相同者,一律要出征。」就是吳國從十四歲到六十二歲之間的男子,全部要應徵入伍。這樣,劉?很快組建起一支多達二十萬人的軍隊。當然,徵兵之所以能順利進行,還得益其治下寬鬆的政治環境。劉濞的吳國由於有銅、鹽之利,長期實行免征百姓賦稅的惠民政策。這一切仁政在中央政府看來,只是他收買人心的陰謀。
吳國與楚國是最大的兩個諸侯國,兩者合兵後,發佈告諸侯書,宣佈晁錯的罪狀,以清君側為名,與朝廷公然分裂對抗。但是此舉並沒有得到其他諸侯國的認同,吳楚聯手後,便進攻梁國,梁國不支持叛亂,引兵拒吳楚聯軍。劉濞在打仗上還是有一套本領。在棘壁之戰中,梁軍傷亡數萬人,被迫退守睢陽城。
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四國叛軍則攻打毀約的齊國,包圍臨淄城。而趙國則屯兵於西境,等待吳、楚聯軍前來會合,並秘密與匈奴聯絡,約請匈奴出兵。
面對七國突然其來的叛變,漢景帝措手不及。
其實晁錯在鼓吹削藩時,就預料到這種措施必定會引起諸侯王的強烈反對。他對諸侯的叛亂是有心理準備的,因而事變發生時,他是很鎮定的。可是漢景帝卻非常緊張,不知怎麼樣才好,他緊急召晁錯商議軍事。晁錯胸有成竹,他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而自己留守長安城。
晁錯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自視過高了。長期以來,漢景帝對他的信任,讓他有點不知天高地?。史書說他「峭直刻深」,他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是。他與袁盎是一對政敵,晁錯曾告發袁盎收受吳王賄賂,如今吳王叛變,他正好找到機會報復袁盎。袁盎得知消息後,先下手為強,密告漢景帝:「諸侯反叛的原因,就在於晁錯削奪其地。只要陛下能殺晁錯,赦免吳楚等七國,恢復其領土,那麼可兵不血刃結束戰爭了。」
專制者的眼中只有利益,所謂伴君如伴虎是也。晁錯過高估計了自己在漢景帝心中的份量,其實他只是帝王的一隻獵犬罷了,放出去與獅子搏鬥,鬥得贏就有利用價值,鬥不贏就犧牲獵犬了。漢景帝最終決定犧牲晁錯,以此作?賭注。
皇帝派人召晁錯上朝,懵然無知的晁錯穿著上朝的衣服,卻被帶到東市,突然一群人將他拉下車,綁赴刑台,宣佈其罪狀,立即執行死刑。這個自以為深得皇帝信任的人,現在才明白,他是多麼微不足道,他為專制者擁有更大的權力而奔走,可是卻被拋棄了。皇帝送的最後禮物,是讓他死得痛苦不堪。他被處於腰斬,一截兩斷。幾分鐘前,他還是朝廷一手遮天的重臣,幾分鐘後,他已是一刀兩斷了。當然,皇帝還額外送了一份禮物,只是晁錯沒有看到,他的妻兒老母兄弟,無論老幼,全部砍頭了。
漢景帝感到一陣輕鬆。
可是反叛並沒有放下武器。在很多人看來,這說明了劉濞的造反是有陰謀的,並不僅僅是因為被削地。可是這裡要說明的一點是,政治鬥爭你死我活,往往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就算七國就此罷兵,能保證朝廷不秋後算賬嗎?以前朝廷對付異姓諸侯王的手段,大家都心裡有數,現在輪到同姓諸侯王,朝廷的話信得過嗎?
劉濞不僅不投降,反而以「東帝」自居,公然與漢景帝分廷抗禮。
漢景帝犧牲了晁錯,可是顆粒無收,很失敗。看來惟一的辦法,就是在戰場上一決雌雄了。他想起了父親臨終前的遺言,國家有危難時,可以任命周亞夫為統帥。周亞夫被提拔為太尉?即全國軍事力量最高長官。這位名將之後,能否續寫先父的傳奇呢?
周亞夫率三十六名將軍東進,對抗吳楚叛軍。在出發前,周亞夫對漢景帝說:「楚兵悍勇,難以爭鋒。請暫時放棄梁國,切斷叛軍的糧道,如此方可克敵制勝。」漢景帝批准了周亞夫的作戰計畫。
周亞夫大軍抵達滎陽後,梁國正面臨吳楚叛軍巨大的軍事壓力,頻頻向朝廷告急,請求救援。然而周亞夫不為所動,他並沒有馬上實施救援梁國的作戰計畫,而是屯兵在昌邑,按兵不動。此時,梁王的告急書如雪片般地傳到京城,漢景帝不得不下詔給周亞夫,要求他立即解救梁國之圍。
奉行「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原則的周亞夫,拒絕執行漢景帝的命令,仍然堅持自己的戰略方針,在昌邑挖深溝壘高牆,堅不出兵救梁。另一方面,周亞夫派輕騎兵部隊切斷吳、楚叛軍的後勤補給線。後勤補給線是戰爭的生命線,即使吳、楚士兵再驍勇,也不可能餓著肚皮作戰。很快,吳、楚聯軍的糧食供應出現了巨大的困難,饑荒開始蔓延。
梁國在外無援軍的情況下艱難地作戰。在梁國保衛戰中,有兩個功不可沒的人,一個是老成持重的韓安國,另一個是勇猛善戰的張羽。在韓安國與張羽的出色指揮下,力挽狂瀾,苦撐危局。
吳王劉濞憂心忡忡,一方面攻梁受挫,另一方面後勤補給線被切斷。他決定在糧食斷絕之前,挫敗周亞夫,以扭轉困局。吳楚聯軍大舉進攻周亞夫駐屯的昌邑,周亞夫仍然堅守不出,叛軍企圖強攻,但每次均被漢軍擊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進攻頻頻受阻的情況下,又面臨斷糧的困境,曾經不可一世的吳軍終於露出疲態了,吳王劉濞不得不下令撤退。
在耐心的等待後,戰機終於出現了。
周亞夫判斷叛軍已是強弩之末了,他果斷地下令追擊,務必全殲叛軍。饑寒交加的吳、楚叛軍全無鬥志,撤退成了一場大潰敗,損失的兵力,超過四萬人。在關鍵時刻,吳王劉濞自己先動搖了,他脫離大部隊,帶著數千名逃往丹徒,而楚王劉戊見大勢已去,心灰意冷,自殺身亡。
這一戰成為「七國之亂」戰爭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關係到漢帝國命運的一場大會戰。如果從民心向背來看,其實吳王劉濞並不完全處於下風。漢帝國剛剛經歷文帝的仁政時代,應該說百姓對朝廷還是比較支持的,但吳王劉濞統治吳國四十餘年,根基很深,而且實行全免賦稅的政策,百姓也是得益匪淺。再從戰爭的原因來看,朝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以說這些諸侯國是被逼反的,所以也不乏同情者。
漢軍的勝利,主要歸功於周亞夫的深謀遠慮。他的戰略思想十分明確,而且冒著很大的政治風險,不僅得罪梁王,也公然違抗皇帝的命令,但是最後的結果證明他的持重戰略是正確的。
吳王劉濞雖然驍勇,但軍事思想陳舊。首先,吳、楚聯軍進攻思路簡單,就是從東向西攻掠。吳國將軍吳祿伯曾勸諫說:「兵聚屯而西,無它奇道,難以立功。」就是說,這種進攻思路,很容易被漢軍所扼制,應該要派出一路奇兵,沿江、淮而上,取淮南國、長沙國,出奇制勝,可是這個意見被劉濞否決了。其次,吳軍以步兵為主,而漢軍則以車騎部隊為主,步兵適合在山地作戰,而車騎部隊適?在平原作戰。吳國有位將軍提議,吳軍應該從大戰略思想出發,不要逐城爭奪,而應該放棄沿途的城池,急速西進,控制洛陽、敖倉,憑借山河之險,阻止漢軍車騎部隊出關中,這樣便可以號令東部中原各諸侯。這個提議,也被劉濞輕易否決了。
在劉濞攻梁之戰的同時,吳國有一位奇才,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議的戰績。這個奇才名叫周丘,但他卻沒有得到劉濞的重用。他很失望,就向劉濞提了個要求,要求給他一支符節,可以單槍匹馬召集一支軍隊。果不其然,他憑此符節,說降下邳城,得三萬人,繼而率這三萬人向北。攻下陽城後,他的軍隊居然達十萬人?多。這簡直是個奇跡。可是就在這時,他聽到劉濞敗逃的消息。這使他心灰意冷,加上積勞成疾,竟然背疽發作身亡。
由是可見,劉濞手下其實不乏將才,可惜他不能識才,也不能用才。在劉濞棄軍而逃後,吳、楚殘兵只得向漢軍投降,最大的諸侯國軍隊基本瓦解。劉濞最後逃到東越,漢朝派人賄賂東越人,最後東越人誘殺劉濞,將他的首級送到長安城。
吳王劉濞的叛亂,前後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漢景帝的英明之處,就是記住父親文帝的最後遺囑,關鍵時刻,起用周亞夫,這是勝利的保證。
再來看看叛亂的另外兩個戰場?
一個是齊國戰場。由於齊王毀約,拒絕加入叛亂集團,齊國便成為膠西、菑川、膠東、濟南四個叛國的眼中釘,叛軍圍攻臨淄城,但久攻不下。漢景帝派將軍欒布率軍增援齊國,欒布大軍趕到後,解了臨淄城之圍。由於齊王事先曾經與四國有叛亂的約定,欒布的大軍在擊退叛軍後,準備向齊王問罪,齊王在擔驚受怕中,服毒自殺。
參加叛亂的諸齊四王,深知朝廷必然要追究,與其被殺,還不如死得體面點。膠西王劉卬、菑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濟南王劉辟光先後自殺,四國之亂告結束。在諸齊六國中,只有濟北王由於受到大臣劫持,沒有參加?亂,後來朝廷赦免其罪。六個王,五個自殺,只有他一個活了下來。
另一個是趙國戰場。趙王劉遂原本屯兵西境,等待與吳楚兵團會師,不料吳楚聯軍竟然才三個月便被周亞夫打得大敗。漢景帝派將軍酈商率軍討伐趙國,趙王趕緊將兵力撤回到邯鄲,據城固守。酈商圍攻七個月,仍然沒能攻下邯鄲,此時欒布已經取得伐齊的勝利,回師協助酈商攻趙。欒布採取引水灌城的戰術,終於摧毀邯鄲城的堅固城牆。趙王在漢軍殺進城之前,畏罪自殺。
這樣,「七國之亂」中的七王全部喪命,叛亂最終結束。這次動亂,是中央與地方諸侯權力的大洗牌,最終?中央政權的勝利而告終。這次事變,對漢代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君主專制權力進一步擴大,地方諸侯權力進一步被壓縮,因而在漢景帝去世後,後繼者漢武帝終於將君主專制推向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