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漢初年國家究竟富裕到何種程度?令人驚歎
漢武帝劉徹,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範圍,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
漢武帝所做的這一切,必須有強大的經濟基礎,而他的祖輩們給他打下了這個經濟基礎,積攢了足夠多的財富。從劉邦建立漢朝到漢武帝登基之初,漢朝建了70多年。漢高祖、呂後、漢文帝、漢景帝都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使漢朝國家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當時,百姓們家家富足,國家、地方府庫充盈。
漢武帝即位之初的漢朝富裕到何種程度呢?司馬遷在《史記》中做過這樣的描述:
如果不遇上旱災水災,百姓們就能家家富足,都城和邊邑的糧庫都是滿的,到處的府庫裡都堆積著大批的錢財。京師府庫裡的錢,多達數以億計,長久不動以至於穿錢的串子都爛掉了,錢已經沒法數。京城國庫裡的陳糧一批接一批,在露天裡堆著,直至爛掉不能再吃。普通老百姓住的大街小巷裡都是馬匹,田野上更是騾馬成群,誰要是騎著一匹母馬就要受到歧視,不許參加體面人的聚會。給里巷看大門的小吏都是吃的細糧和肉,作官的一作就是幾十年,子孫都長大了也還沒有被調任,甚至就用那個官稱作為自己的姓氏。當時人們都個個自愛,不敢輕易犯法;人人都爭著講道義做好事,而不願幹那些不光彩的事。在這段時間裡,法律寬鬆百姓富足。而佔有財產的人驕奢放縱,有些豪強惡霸,甚至依仗勢力橫行鄉里。皇室宗親、有封地的王侯、公卿大夫以下的官員們,都爭相攀比奢侈,宅第、車馬、服飾的豪華都超出了他們的名分,沒有限度。
這等富裕程度在史上的歷代王朝中並不多見,仔細看看真挺有意思。
「穿錢的串子都爛掉了」,這錢多到平時都不動用的地步。想一下,國家和地方的錢每年都不需要拿出來用於民生,天下還太平無事,那老百姓要富裕到何種程度呢?
「京城國庫裡的陳糧一批接一批,在露天裡堆著,直至爛掉不能再吃。」,只要沒有水災旱災,國家的這些儲備糧都是不需要動的,老百姓們自給自足還富餘很多。當時沒有出口,要是能出口,那漢朝國庫裡的錢會更多,老百姓會更加的有錢。
「普通老百姓住的大街小巷裡都是馬匹,田野上更是騾馬成群。」,馬匹是當時老百姓們出行和耕種的工具。大街小巷裡的馬匹用作騎,就跟現在我們的汽車一個檔次,試想一下,大街小巷全是私家車是個怎樣的盛況呢?田野上的騾馬用作農用,就跟現在的農用車輛一個檔次,試想一下,在我們的鄉村田野上,農民朋友們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農用車輛,那情景想想也是醉了。
「誰要是騎著一匹母馬就要受到歧視,不許參加體面人的聚會。」母馬和公馬不是一個檔次,騎母馬都不允許參加體面人的聚會。就像現在的汽車,你駕駛一輛幾十萬的汽車去參加都是駕駛幾百萬一輛汽車的人的聚會,自己覺得體面?恐怕連保安都看不起你,甚至不讓你進。而這種事,在漢朝是隨處可見的,土豪多得很呢。
「給里巷看大門的小吏都是吃的細糧和肉」,小吏的地位和收入不高,可他們都能吃到細糧和肉,這工資得有多高啊。拿到現在,平常工薪家庭能天天吃上燕鮑翅,那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相信無需多言。
「當時人們都個個自愛,不敢輕易犯法;人人都爭著講道義做好事,而不願幹那些不光彩的事。在這段時間裡,法律寬鬆百姓富足。」犯法的人幾乎都是為了利益,可在漢初,人們都很富裕,都不敢輕易的犯法,以免得不償失。這真有點「大同社會」的意思,就算是夜不閉戶也不會招賊。這一切只因大家都很富裕。
西漢初年,國家、人們富裕的程度讓人驚歎。我們知道宋朝老百姓有錢,但與西漢初年想比,似乎還差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