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上第三位要復國的和親公主又是誰? | 陽光歷史

 

A-A+

揭秘:歷史上第三位要復國的和親公主又是誰?

2016年04月11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69 次

  遼與西夏共有三次和親。第三次和親時,金國基本將遼國的大部分國土佔領了,遼國處於滅亡的邊緣,為了維護遼國免遭滅亡的命運,遼國的成安公主做了最大的努力,在無力回天的情況下,自己絕食而死,她是和親史上死的最為壯烈的公主。遼道宗蹦逝,天祚帝繼位,以成安公主出嫁西夏首領李乾順來和親。《遼史.西夏記》載:「天祚即位,乾統元年,夏遣使來賀。二年,復請尚公主。又以為宋所侵,遣李造福、田若水來求援。三年,復遣使請尚公主。十月,使復來求援。四年、五年(1105年),李造福等至,乞援。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乾順。」

  從以上記載來看,成安公主名為耶律南仙,是皇族家女。成安公主的出嫁是西夏多次求婚的結果。在遼道宗死的前一年(1100年),西夏就曾「遣使請尚公主。遼天祚帝即位的第二年(1102年)六月和第三年(1103年)五月,西夏又兩次向遼求婚,但遼一直沒有答應,直到乾統五年(1105年),才將成安公主嫁給李乾順。關於成安公主的身份,《遼史》稱其為「宗女」,《西夏書事》稱其為「族女」,說法雖然不同,但實際是一致的,即成安公主是遼的宗室之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對這次和親非常重視,特派契丹才子撻馬李合達「扈成安公主至夏」。史稱李合達「有口才,驍勇長騎射。乾順留之,始授文思使,轉右侍禁,嘗從征討有勞,升副都統,賜國姓……以功提都統,鎮夏州」。

  成安公主也聰明絕頂,很會處理與西夏國君及其后妃的關係,她與李乾順及其他后妃都相處得比較融洽。乾統八年(1108年)四月,成安公主生下世子仁愛。1124年,頗受李乾順寵愛的曹妃生了兒子,「成安公主見而愛之,請名『仁孝』,令保母持至宮中,時撫摩不忍釋」。自己生了兒子,在後宮佔了優勢地位,但是,別的妃子生了兒子不但不嫉妒防範,而表現出十分喜愛的姿態,隨著自己的兒子「仁愛」起名「仁孝」,特向皇帝請示批准,還經常讓保姆將這個孩子抱到中宮,喜歡的愛不釋手,這種表現當然令後宮嬪妃和皇帝非常高興了。由此可以看出成安公主與其他后妃的親密關係。

  當女真金國向遼發起進攻特別是金攻克遼的中京、西京時,遼朝的一批人或投降於金,或想黃袍加身。而成安公主和其子仁愛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通過積極努力,使西夏多次出兵援遼抗金;另一方面,仁愛自己也積極請纓前去參加抗金戰爭。《西夏書事》卷33載:「仁愛幼聰穎,長多材藝。初,金兵破遼,遼主西走,即慟哭,請兵赴援;宜水之敗,咄嗟者累月。」也就是說,他進行了抗金的戰鬥,在宜水被金軍戰敗,憂傷歎氣達一個月之久。「及乾順臣金,泣諫不聽,悒鬱而卒。」西夏終於抵不住金國的進攻,降服了金國,仁愛哭著勸諫,但是沒有被採納,不久在抑鬱中死去。仁愛的死,我們處處能夠看到這是成安公主的影響,在西夏出生的他,對遼國的感情如此深厚,肯定是受了母親良好的教育。仁愛死於1125年9月。同月,成安公主「傷遼亡,又痛世子(仁愛),不食卒。」兒子死了,故國亡了,國破子喪,成安公主絕食而死。

  遵照公主生前的意願,護送成安公主到西夏和親的李合達則「繼乾順臣金,切諫,不聽;及公主卒,益怏怏不自適。聞耶律大石在西域,遣間使訪之,不得要領而返」。仁愛的主動請戰、憂憤而死,成安公主的絕食,以及李合達對李乾順的勸諫、準備追隨耶律大石,無不體現了遼朝一切與和親有關人物的強烈愛國之心。同時也可說明,由和親而結成的同盟,也是不牢固的,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遼夏多年聯盟,抗衡宋朝,但到了關鍵時候,西夏還是背盟了。如果西夏不背盟,也許成安公主和兒子就不會死掉。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