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第一懸案:偶感風寒的康熙皇帝為何猝死?
對於康熙皇帝的死,史上多說法不一,有說是病死的,也有人說是被毒死的。我看了一份康熙第八世孫金恆源先生對康熙皇帝死因的重新論證。老人認為,康熙皇帝「含恨猝死」,而猝死的直接原因是極其殘酷的宮廷權力鬥爭。
據清朝的官史記載,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二十一日,69歲的康熙興致勃勃去南苑打獵。十一月七日感覺身體不適,十三日晚便死去。康熙帝臨終前幾天,只不過是「偶感風寒」,並沒有到任何病危階段,按現在的話說,未發出過任何「病危通知」。
那麼康熙帝死前,到底在宮廷裡發生了什麼?
據史料記載:
十一月六日:康熙帝在南苑聽取胤禛、隆科多匯報通州查勘糧倉一事時「久議方散」。
十一月七日:康熙就「偶感風寒」。而後,又始終沒有任何治病的活動與記載。
十一月九日:康熙帝命令胤禛去南郊祭天,胤禛以「聖躬不豫」為名推辭不去,多次懇求留在康熙身邊,遭康熙拒絕。
十一月十日:胤禛卻一日三次派侍衛進入康熙寢宮,以後又每日不斷多次派侍衛進入。十一月十三日:凌晨1-3時:康熙急召胤禛,胤禛當時正在南郊天壇,距暢春園騎馬不到一個小時即可趕到,但直至巳刻(上午9-11點)才匆匆趕到。胤禛為什麼連續8-10個小時始終不露面?
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
讓人起疑的是,從十一月十日起,直至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除胤禛一人進出五次,竟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康熙猝死後,胤禛為其父更衣,也仍然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而且康熙猝死後,從暢春園往紫禁城宮內移靈時,又仍然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
最知道事實真相者,莫過於雍正本人,對於參湯事件究竟之有無,雍正本人在百般辯解後,終於吐出了真言。在《大義覺迷錄》中,雍正說,八阿哥用他向康熙進參湯一事加惡名於他進行報復。雍正認為:八阿哥把康熙帝之死同自己向康熙帝進參湯作為因果關係是「加惡名於朕」。可見,雍正否認的是,他並無以參湯弒父奪位之心,而並非否認自己在康熙帝臨終之日確向康熙帝進參湯之實。雍正進參湯,八阿哥根本不在現場,又何能知道?當是康熙帝近侍之人揭發所為。雍正一上台就將康熙帝近侍之人一網打盡,原因也蓋在於此。
造成康熙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巨大、強烈的精神刺激。
康熙之死的不同說法。清史學者王仲翰在《清世宗奪嫡考實》一文中,以義大利人馬國賢身臨其境目擊其事的記載斷言:「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即無鴆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
十一月十日:胤禛卻一日三次派侍衛進入康熙寢宮,以後又每日不斷多次派侍衛進入。十一月十三日:凌晨1-3時:康熙急召胤禛,胤禛當時正在南郊天壇,距暢春園騎馬不到一個小時即可趕到,但直至巳刻(上午9-11點)才匆匆趕到。胤禛為什麼連續8-10個小時始終不露面?
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
讓人起疑的是,從十一月十日起,直至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除胤禛一人進出五次,竟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康熙猝死後,胤禛為其父更衣,也仍然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而且康熙猝死後,從暢春園往紫禁城宮內移靈時,又仍然沒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現場。
最知道事實真相者,莫過於雍正本人,對於參湯事件究竟之有無,雍正本人在百般辯解後,終於吐出了真言。在《大義覺迷錄》中,雍正說,八阿哥用他向康熙進參湯一事加惡名於他進行報復。雍正認為:八阿哥把康熙帝之死同自己向康熙帝進參湯作為因果關係是「加惡名於朕」。可見,雍正否認的是,他並無以參湯弒父奪位之心,而並非否認自己在康熙帝臨終之日確向康熙帝進參湯之實。雍正進參湯,八阿哥根本不在現場,又何能知道?當是康熙帝近侍之人揭發所為。雍正一上台就將康熙帝近侍之人一網打盡,原因也蓋在於此。
造成康熙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巨大、強烈的精神刺激。
康熙之死的不同說法。清史學者王仲翰在《清世宗奪嫡考實》一文中,以義大利人馬國賢身臨其境目擊其事的記載斷言:「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即無鴆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
關於康熙皇帝的死,有學者說,康熙帝去世和胤禛繼位「是一場以武力為後盾,精心策劃,巧妙安排的宮廷政變」,是「隆科多在藥品或是食物中投放了致命性的毒藥」害死了康熙帝。
而另一種說法則完全否定「謀害致死」的說法,因為康熙帝生前對胤禛較為信任,臨終傳位,完全可能,而且康熙帝久病在身,因感冒引起其他病狀,其死亡實屬正常,再則,康熙帝本人對人參「不輕用藥」,加上警衛森嚴,用人參湯毒死他是很難的。
誰是誰非還有待對歷史的進一步研究,但也可能是千古之迷了。
揭秘大清朝第一懸案:究竟是誰謀殺了康熙大帝
按照中國人的風俗和生活準則,多子、長壽被視為人生難得的福氣,但在康熙朝卻變成了一種災難。康熙生前已成年的兒子就有近20個,而每個兒子都渴望自己能接過父皇的寶座過幾天皇帝癮,並且每人都有這種希望和可能。但康熙帝卻在寶座上居然61年不下來,這就不能不讓兒子們心焦和氣憤甚至對他產生了仇恨。而這時的康熙又偏偏在立太子的問題上,立了廢,廢了立,反覆無常,狡黠多變,又使兒子們在希望與絕望,絕望與希望中加深了矛盾並引發了一場混戰。當這種父子之間、兄弟之間的矛盾與混戰交織而來時,一代英主康熙大帝也無可奈何了……
康熙繼位
由於孝莊皇太后和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努力,順治帝崩後,年僅8歲的玄燁順利登位,建立了康熙朝,並成為功績赫赫的一代英主。
康熙六年,玄燁14歲,開始親政。如果說康熙皇帝在親政前無所作為,他的治國天才是由於自己的年幼和四大臣的牽制掣肘而無法發揮,那麼在親政後,玄燁的曠世奇才便迅速顯示和爆發出來。他先是用計剷除了顧命四大臣之一的鰲拜集團,奪回朝中大權,然後平定「三藩」,統一西南。接著派靖海將軍施琅出兵台灣,收降鄭克,統一台灣地區。再接下來,於康熙二十八年,在擊敗沙俄侵略軍的基礎上,同俄國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康熙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三次親征噶爾丹,統一漠北及新疆東部地區。五十九年,進兵安藏,驅逐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勢力,並派駐藏大臣,冊封達賴喇嘛為西藏的宗教領袖。六十一年,進軍烏魯木齊,為後代最後勘定新疆奠定了基礎……整個康熙朝,大清帝國的版圖已是東起庫頁島,西跨蔥嶺,北連西伯利亞,南達南沙群島的連綿疆域。康熙在位期間,為清王朝的全盛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開創了大清王朝統治下延及於整個十八世紀的所謂「康乾盛世」。康熙由此以一個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的傑出才能和輝煌偉業,被後人冠以「一代英主」和「康熙大帝」的敬畏稱號。
清代歷史上,康熙除了文治武功堪稱最傑出的皇帝外,還有三個之最。這便是後宮的女人最多,其中有名號的后妃就有55位,其他侍奉的無名號的女人則不計其數。其次是子女最多,一生共有子35人,女20人,共計55人。再一個是在位最長。從順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駕崩,共在位61年。
康熙立嗣
按照中國人的風俗和生活準則,多子、長壽被視為人生難得的福氣,但在康熙朝卻變成了一種災難。康熙生前已成年的兒子就有近20個,而每個兒子都渴望自己能接過父皇的寶座過幾天皇帝癮,並且每人都有這種希望和可能。但康熙帝卻在寶座上居然61年不下來,這就不能不讓兒子們心焦和氣憤甚至對他產生了仇恨。而這時的康熙又偏偏在立太子的問題上,立了廢,廢了立,反覆無常,狡黠多變,又使兒子們在希望與絕望,絕望與希望中加深了矛盾並引發了一場混戰。當這種父子之間、兄弟之間的矛盾與混戰交織而來時,一代英主康熙大帝也無可奈何,只有倒地慟哭的招數了。
就在康熙在廢立太子的問題上反覆無常,父子、兄弟間的矛盾與仇恨近似一鍋粥地錯亂交織了半個多世紀後的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本朝歷史終於出現了一個明朗的兆頭和緩解矛盾的可能。這個兆頭,就是皇十四子允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
康熙繼位
由於孝莊皇太后和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努力,順治帝崩後,年僅8歲的玄燁順利登位,建立了康熙朝,並成為功績赫赫的一代英主。
康熙六年,玄燁14歲,開始親政。如果說康熙皇帝在親政前無所作為,他的治國天才是由於自己的年幼和四大臣的牽制掣肘而無法發揮,那麼在親政後,玄燁的曠世奇才便迅速顯示和爆發出來。他先是用計剷除了顧命四大臣之一的鰲拜集團,奪回朝中大權,然後平定「三藩」,統一西南。接著派靖海將軍施琅出兵台灣,收降鄭克,統一台灣地區。再接下來,於康熙二十八年,在擊敗沙俄侵略軍的基礎上,同俄國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康熙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三次親征噶爾丹,統一漠北及新疆東部地區。五十九年,進兵安藏,驅逐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勢力,並派駐藏大臣,冊封達賴喇嘛為西藏的宗教領袖。六十一年,進軍烏魯木齊,為後代最後勘定新疆奠定了基礎……整個康熙朝,大清帝國的版圖已是東起庫頁島,西跨蔥嶺,北連西伯利亞,南達南沙群島的連綿疆域。康熙在位期間,為清王朝的全盛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開創了大清王朝統治下延及於整個十八世紀的所謂「康乾盛世」。康熙由此以一個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的傑出才能和輝煌偉業,被後人冠以「一代英主」和「康熙大帝」的敬畏稱號。
清代歷史上,康熙除了文治武功堪稱最傑出的皇帝外,還有三個之最。這便是後宮的女人最多,其中有名號的后妃就有55位,其他侍奉的無名號的女人則不計其數。其次是子女最多,一生共有子35人,女20人,共計55人。再一個是在位最長。從順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駕崩,共在位61年。
康熙立嗣
按照中國人的風俗和生活準則,多子、長壽被視為人生難得的福氣,但在康熙朝卻變成了一種災難。康熙生前已成年的兒子就有近20個,而每個兒子都渴望自己能接過父皇的寶座過幾天皇帝癮,並且每人都有這種希望和可能。但康熙帝卻在寶座上居然61年不下來,這就不能不讓兒子們心焦和氣憤甚至對他產生了仇恨。而這時的康熙又偏偏在立太子的問題上,立了廢,廢了立,反覆無常,狡黠多變,又使兒子們在希望與絕望,絕望與希望中加深了矛盾並引發了一場混戰。當這種父子之間、兄弟之間的矛盾與混戰交織而來時,一代英主康熙大帝也無可奈何,只有倒地慟哭的招數了。
就在康熙在廢立太子的問題上反覆無常,父子、兄弟間的矛盾與仇恨近似一鍋粥地錯亂交織了半個多世紀後的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本朝歷史終於出現了一個明朗的兆頭和緩解矛盾的可能。這個兆頭,就是皇十四子允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
自康熙即位以來,蒙古族準噶爾部落的勢力發展迅速,並逐漸走上了與清王朝為敵的道路。到康熙五十年以後,這個部落已控制了今內蒙古西部、青海、新疆、西藏一線極為廣大的地域,並威脅到陝西、甘肅、四川、雲南一帶地區。平定準噶爾之叛,保持清王朝的領土完整和尊嚴,已成為當時最為首要和重大的政治、軍事任務。就清王朝而言,由於這一任務的非同小可和情況複雜,必須委派一個在政治、軍事上都較為成熟的人在前線鎮守,以便掌握全局。而在當時尚未立太子的情況下,任何一位皇子擔當這一重任,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這個意義不僅僅表現出對一個皇子能力的信任,更重要的是,滿族是以馬上得天下的民族,一向對戰功極為推崇,如果此時哪位皇子能掛帥出征,無疑是一次建立功業的絕好機會,從而可以借此樹起服眾壓雄的威望。在這種無人可及的威望中,繼承大統,榮登皇位,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個肩負國家重任與個人前途命運的擔子,極幸運地落在了時年30歲的皇十四子允的肩上。
早在允掛帥出征的前一年年底,康熙就對混戰中的眾皇子和參與皇子之間奪位陰謀的臣僚頒布了一道份量極重的詔書,表示自己已經對懸而未決的立太子問題有所考慮,並言詞咄咄地聲稱:「我一定選擇一個堅固可靠之人為你們做主,並讓你們傾心悅服。」事隔不久的次年,他便委派允以撫遠大將軍的名號率隊出征。這兩件事連在一起,無疑是做了更加明確的暗示。不僅如此,允在出征前,康熙親自為他舉行了十分隆重、規模宏大的送行儀式,封允為「大將軍王」稱號,並特許使用王所用的旗幟。從滿清立國開始,所有的皇子,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四個不同的等級,以親王最高,貝子最低。而此時在諸皇子中年歲較小的允,其爵位僅是一個最低的貝子。出征前的一番任命和恩准,無疑是康熙向眾人宣佈,尚是貝子的允已經享受了王的待遇,若一旦將來真要立為太子,可不必一級級地晉陞爵位,一切都順理成章地操作了。康熙的這一連串動作,使所有的人都心照不宣,暗自領悟。允以及暗中擁戴允的臣僚更是心中有數,喜不自禁。允帶著一個輝煌的夢想出征了。
躊躇滿志的允率部出征後,不負父望,經過四年的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收復西藏的勝利。而後在康熙的指令下,與準噶爾部進行和平談判,並很快達成了一致的協議。到了康熙六十一年,西部戰爭基本得到平息。正當允大功告成,威望倍增,欲帶著那個輝煌的夢想,班師回京,順利地當太子時,本朝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將他的夢打得粉碎。康熙皇帝突然駕崩,皇四子胤神秘地繼承了大位,始稱雍正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初七,康熙駕臨京城郊外的暢春園。初八,有旨傳出:皇帝偶然受了風寒,當天已經出汗。由於龍體欠安,從初十到十五,將為冬至的祭祀大典進行「齋戒」,一應奏章都不必送來。皇帝的「齋戒」和獨居靜休,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格外關注。但就在這看似平靜的宮廷生活中,有一個人卻極敏銳地看到了平靜的背後那可能改朝換代的非凡時刻的到來——此人就是皇四子胤。
還在各位皇子圍繞皇位的繼承問題而結交朝臣、培植私黨並鬧得矛盾重重,沸沸揚揚之時,皇四子胤卻顯得老練、持重,他的言行也未引起父皇和兄弟們的格外看重和猜疑。在父皇和眾皇子的眼中,這位四貝勒好像是一位頗為安分守己對皇位沒有多大興趣的人。但後來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人都看錯了。他的一切做法只不過是來自門下謀士戴鐸的告誡:「父皇英明,做兒子的就很難。太張揚外露,勢必會引起父皇的疑心。若一點也不顯山露水,又會被父皇和眾兄弟看不起,從而棄之不顧。故此,兩者之間的分寸,勢必要把握得恰當。」極端聰明老辣的胤,在聽了戴鐸的告誡後,一直在露與不露之間悄悄地做著文章。他沒有像其他皇子那樣明火執仗地結交朝臣、培植私黨,而是暗中結交了兩個重要人物,隆科多和年羹堯。隆科多是當朝皇后的胞兄,官拜步兵統領,掌管京城的戍衛。年羹堯則是四川巡撫,在與準噶爾作戰的西線戰場擁有一支精銳軍隊。結交這兩個人的目的是,一旦京師有變,由隆科多控制。若西征中的允有變,年羹堯可派兵與之抗衡,迫使允無法用武力達到爭位的目的。皇四子胤算是一位真正能審時度勢,並悟透了權力爭鬥原則的天才。就在康熙患病暢春園,而眾皇子尚處在夢中的關鍵時刻,長期蟄伏的胤卻要引弩待發了。
躊躇滿志的允率部出征後,不負父望,經過四年的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收復西藏的勝利。而後在康熙的指令下,與準噶爾部進行和平談判,並很快達成了一致的協議。到了康熙六十一年,西部戰爭基本得到平息。正當允大功告成,威望倍增,欲帶著那個輝煌的夢想,班師回京,順利地當太子時,本朝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將他的夢打得粉碎。康熙皇帝突然駕崩,皇四子胤神秘地繼承了大位,始稱雍正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初七,康熙駕臨京城郊外的暢春園。初八,有旨傳出:皇帝偶然受了風寒,當天已經出汗。由於龍體欠安,從初十到十五,將為冬至的祭祀大典進行「齋戒」,一應奏章都不必送來。皇帝的「齋戒」和獨居靜休,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格外關注。但就在這看似平靜的宮廷生活中,有一個人卻極敏銳地看到了平靜的背後那可能改朝換代的非凡時刻的到來——此人就是皇四子胤。
還在各位皇子圍繞皇位的繼承問題而結交朝臣、培植私黨並鬧得矛盾重重,沸沸揚揚之時,皇四子胤卻顯得老練、持重,他的言行也未引起父皇和兄弟們的格外看重和猜疑。在父皇和眾皇子的眼中,這位四貝勒好像是一位頗為安分守己對皇位沒有多大興趣的人。但後來的事實證明,所有的人都看錯了。他的一切做法只不過是來自門下謀士戴鐸的告誡:「父皇英明,做兒子的就很難。太張揚外露,勢必會引起父皇的疑心。若一點也不顯山露水,又會被父皇和眾兄弟看不起,從而棄之不顧。故此,兩者之間的分寸,勢必要把握得恰當。」極端聰明老辣的胤,在聽了戴鐸的告誡後,一直在露與不露之間悄悄地做著文章。他沒有像其他皇子那樣明火執仗地結交朝臣、培植私黨,而是暗中結交了兩個重要人物,隆科多和年羹堯。隆科多是當朝皇后的胞兄,官拜步兵統領,掌管京城的戍衛。年羹堯則是四川巡撫,在與準噶爾作戰的西線戰場擁有一支精銳軍隊。結交這兩個人的目的是,一旦京師有變,由隆科多控制。若西征中的允有變,年羹堯可派兵與之抗衡,迫使允無法用武力達到爭位的目的。皇四子胤算是一位真正能審時度勢,並悟透了權力爭鬥原則的天才。就在康熙患病暢春園,而眾皇子尚處在夢中的關鍵時刻,長期蟄伏的胤卻要引弩待發了。
雍正神秘繼承大位
從九日到十二日,胤或明或暗地不斷派人入宮探視父皇的病情。當他得知父皇的病越來越重時,便開始在暗中做各種應急和奪位的準備。到十三日凌晨,康熙的病情已處於十分危急的狀態。一直在皇帝身邊擔負侍衛任務的隆科多,忙派人傳達詔命,令允祉、允、允等七位皇子火速趕到暢春園。胤也在詔令之內,但不知什麼原因,將近中午方匆忙趕到。
此時,暢春園內的空氣異常緊張,康熙帝早已昏迷不醒,趕來的皇子們都未能和父親說上一句話。所有的皇子都為父皇的病情感到突然、惶恐,甚至感到內心焦躁不安。眼前太子尚未確立,而最有可能成為太子的皇十四子允又遠在西北。一旦父皇突然駕崩而不留下一句話,那局面將如何收拾?
太陽漸漸落了下去,夜幕籠罩了暢春園。儘管宮裡宮外都亮起了燈盞,但隨著淒厲的北風一陣緊似一陣的嘯叫,每個人都感覺一股股陰森森的鬼氣迎面撲來,令人驚恐不已、膽戰心寒。這樣僵持到戌刻(晚十點左右),一個小太監從康熙的內寢驚惶失措地衝了出來,嘴巴哆嗦著說不出一句話。此時的眾人便箭一樣一齊向內寢衝去。眾皇子圍住病榻,俯首細看,只見父皇嘴巴微微張著,眼睛似睜非睜,早已氣絕身亡。
突然,隆科多用略帶不安和沙啞的聲音向眾皇子宣佈:「皇上遺詔,命皇四子繼承大統。」
遺詔?!猶如晴天一個霹靂,幾乎所有的皇子都驚得跳了起來,紛紛瞪大了血色的眼睛問道:「遺詔何在?!」隆科多望望眾人,鎮定了一下那顆怦怦跳動的心答道:「是口詔。」眾皇子恍然大悟,什麼都明白了。口詔就是沒有真憑實據的口頭遺詔,而口頭遺詔怎麼說怎麼是了。
一切都已晚了。就在暢春園最後決定各位皇子命運的非凡時刻,手握京師衛戍兵權的隆科多,已嚴密地控制了北京。凡是可能與胤為敵的皇子及王公大臣,都已處於他的監視和控制之中。與此同時,胤又手寫密書,派心腹星夜兼程送給四川巡撫年羹堯,令他火速率領精銳之師以奉皇帝密詔的名義,接近允的兵營。一旦這位皇十四子有反常舉動,將予以搏殺,能殲之則殲,不能殲則牽制其兵力,使其無法殺回京師……就在這一切佈置妥當之後,胤與隆科多等在康熙駕崩的當晚,裝載遺體回京,同時封鎖了皇宮,不許其他皇子進入。後來又經過一連七天的秘密籌劃,皇四子胤正式登基坐殿了,這便是歷史上的雍正皇帝。
遺詔?!猶如晴天一個霹靂,幾乎所有的皇子都驚得跳了起來,紛紛瞪大了血色的眼睛問道:「遺詔何在?!」隆科多望望眾人,鎮定了一下那顆怦怦跳動的心答道:「是口詔。」眾皇子恍然大悟,什麼都明白了。口詔就是沒有真憑實據的口頭遺詔,而口頭遺詔怎麼說怎麼是了。
一切都已晚了。就在暢春園最後決定各位皇子命運的非凡時刻,手握京師衛戍兵權的隆科多,已嚴密地控制了北京。凡是可能與胤為敵的皇子及王公大臣,都已處於他的監視和控制之中。與此同時,胤又手寫密書,派心腹星夜兼程送給四川巡撫年羹堯,令他火速率領精銳之師以奉皇帝密詔的名義,接近允的兵營。一旦這位皇十四子有反常舉動,將予以搏殺,能殲之則殲,不能殲則牽制其兵力,使其無法殺回京師……就在這一切佈置妥當之後,胤與隆科多等在康熙駕崩的當晚,裝載遺體回京,同時封鎖了皇宮,不許其他皇子進入。後來又經過一連七天的秘密籌劃,皇四子胤正式登基坐殿了,這便是歷史上的雍正皇帝。
雍正繼位為何懼怕康熙的亡靈?
一個相信天命鬼神的人如果幹下了對不起父親、兄弟的事,他就會心中有鬼,無論起居、娛樂、埋葬都要遠遠地躲開他父親的亡靈。這雖然算不上奪位的直接證據,如果其他證據能夠成立,也不失為一個旁證。
曾一度風靡全國的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描述並讚揚了雍正帝的歷史功績。雍正的確是安邦治國的傑出政治家。電視劇圍繞當年太子的廢立、皇位的爭奪、懲治貪污、西北用兵等展開了一幕又一幕驚心動魄的鬥爭。我這裡只是從一個歷史研究者的角度,對雍正繼位的問題談點個人見解。
關於雍正的繼承帝位,歷史學界從來就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雍正是由康熙臨終傳位的合法君主;另一種認為雍正繼位是奪權篡立。後一種篡立說由孟森、王鍾翰、許曾重、楊珍等學者的研究,提供了越來越多而堅實的證據。
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在熱河和南苑行獵之後「偶感風寒」,住在暢春園休息,命皇四子胤禛往天壇代行冬至祭典。十一月十三日凌晨,病情惡化,至夜間猝然逝世。據稱:臨終遺言由皇四子胤禛繼位,即雍正帝。官書言之鑿鑿,似無可懷疑。但當時社會上流言四起,說雍正系篡立奪位。較早見於記載者為《大義覺迷錄》,其中說:
「先帝欲將大統傳與允,聖躬不豫時,降旨召允來京,其旨為隆科多所隱,先帝賓天之日,允不到,隆科多傳旨,遂立當今。」
「聖祖皇帝原傳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將『十』字改為『於』字。」「聖祖皇帝在暢春園病重,皇上就進一碗人參湯,不知何如,聖祖皇帝就崩了駕,皇上就登了位,隨將允禵調回囚禁。太后要見允禵,皇上大怒,太后於鐵柱上撞死。」
此處所說雍正奪位的情節,曲折離奇,與官書記載大相逕庭。一方面官方文書不可全信,因為它是雍正即位後編寫的,自然不會有篡立的痕跡。另一方面民間流言,亦不可全信,因這些流言多出自雍正政敵之口。雍正繼位之謎,遂撲朔迷離,成為千古疑案。例如改寫遺詔之說是不可能的。因清朝的書寫格式,允禵寫作「皇十四子」,胤禛寫作「皇四子」,第一個「皇」字不可省略,改詔是不可能的。但否定這一民間傳言,並不排斥雍正的矯詔篡立。雍正繼位確實存在許多疑點,這件公案撲朔迷離眾說紛紜,成為千古疑案。
康熙晚年,因太子廢立,鬧得舉朝不安,儲位虛懸已十年之久。但康熙心目中似乎已將皇十四子允禵視為自己的接班人。當時準噶爾入侵西藏,清援軍入城戰敗,西線軍情緊急。康熙五十七年,允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率大軍西征。這次援藏之役,出兵多,任務重。當時,太子人選正待確定,康熙給允禵這一重大任命,當意有所屬,大概是為了考驗和鍛煉允禵的才能。為了樹立允禵的威信,此次出兵儀式隆重,規格甚高,康熙「親詣堂子行禮」。允禵可用正黃旗纛,稱大將軍王。隨允禵出征的有一批親王、郡王及康熙的幾個愛孫。康熙十分看重允禵的才能,對蒙古親王說:「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即與我當面訓示無異。」(《撫遠大將軍奏議》)
允禵到前線後,康熙對他關懷備至,屢通音問,告訴他「阿瑪、額娘身體都好……自去年以來,一劑藥也沒吃,……上炕時不再需要旁人扶持,騎馬時也不用安放馬蹬了」,「朕的白頭髮、白鬍子有些變青了,你不要將此告訴別人」(《滿文朱諭》)。允禵在前線二年內受賞賜物件食品達16次之多,包括眼鏡、鼻煙壺,康熙用過的腰帶,「凡有各省進獻之佳品,父皇皆一項不漏,立即賞給臣」(《滿文朱批奏折》)。允禵的幾個兒子也被康熙帶到熱河「仁愛訓育」,使他們「時常依繞皇祖膝前」(《滿文朱批奏折》)。允禵的兒子弘春和女兒結婚,康熙親自照料,賞賜財物妝奩。康熙給允禵兵權,且關係十分親密,這在當時已給人以允禵將是接班人的印象。故皇九子允禟說允禵「聰明絕世」,「才德雙全,我弟兄們皆不如」,「十四爺現今出兵,皇上看的很重,將來這皇太子一定是他」(《文獻叢編·允祀允禟案》)。連當時的(朝鮮)朝拜使者也說:「十四王擁兵在外,屢建大功,眾心鹹屬。」(《燕行錄》)
「聖祖皇帝原傳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將『十』字改為『於』字。」「聖祖皇帝在暢春園病重,皇上就進一碗人參湯,不知何如,聖祖皇帝就崩了駕,皇上就登了位,隨將允禵調回囚禁。太后要見允禵,皇上大怒,太后於鐵柱上撞死。」
此處所說雍正奪位的情節,曲折離奇,與官書記載大相逕庭。一方面官方文書不可全信,因為它是雍正即位後編寫的,自然不會有篡立的痕跡。另一方面民間流言,亦不可全信,因這些流言多出自雍正政敵之口。雍正繼位之謎,遂撲朔迷離,成為千古疑案。例如改寫遺詔之說是不可能的。因清朝的書寫格式,允禵寫作「皇十四子」,胤禛寫作「皇四子」,第一個「皇」字不可省略,改詔是不可能的。但否定這一民間傳言,並不排斥雍正的矯詔篡立。雍正繼位確實存在許多疑點,這件公案撲朔迷離眾說紛紜,成為千古疑案。
康熙晚年,因太子廢立,鬧得舉朝不安,儲位虛懸已十年之久。但康熙心目中似乎已將皇十四子允禵視為自己的接班人。當時準噶爾入侵西藏,清援軍入城戰敗,西線軍情緊急。康熙五十七年,允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率大軍西征。這次援藏之役,出兵多,任務重。當時,太子人選正待確定,康熙給允禵這一重大任命,當意有所屬,大概是為了考驗和鍛煉允禵的才能。為了樹立允禵的威信,此次出兵儀式隆重,規格甚高,康熙「親詣堂子行禮」。允禵可用正黃旗纛,稱大將軍王。隨允禵出征的有一批親王、郡王及康熙的幾個愛孫。康熙十分看重允禵的才能,對蒙古親王說:「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鉅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即與我當面訓示無異。」(《撫遠大將軍奏議》)
允禵到前線後,康熙對他關懷備至,屢通音問,告訴他「阿瑪、額娘身體都好……自去年以來,一劑藥也沒吃,……上炕時不再需要旁人扶持,騎馬時也不用安放馬蹬了」,「朕的白頭髮、白鬍子有些變青了,你不要將此告訴別人」(《滿文朱諭》)。允禵在前線二年內受賞賜物件食品達16次之多,包括眼鏡、鼻煙壺,康熙用過的腰帶,「凡有各省進獻之佳品,父皇皆一項不漏,立即賞給臣」(《滿文朱批奏折》)。允禵的幾個兒子也被康熙帶到熱河「仁愛訓育」,使他們「時常依繞皇祖膝前」(《滿文朱批奏折》)。允禵的兒子弘春和女兒結婚,康熙親自照料,賞賜財物妝奩。康熙給允禵兵權,且關係十分親密,這在當時已給人以允禵將是接班人的印象。故皇九子允禟說允禵「聰明絕世」,「才德雙全,我弟兄們皆不如」,「十四爺現今出兵,皇上看的很重,將來這皇太子一定是他」(《文獻叢編·允祀允禟案》)。連當時的(朝鮮)朝拜使者也說:「十四王擁兵在外,屢建大功,眾心鹹屬。」(《燕行錄》)
把這些記載和雍正奪位後對允禵出任大將軍之事的評論相對照。雍正說:「(康熙)知允禵在京毫無用處,況秉性愚悍,素不安靜,實借此驅逐之意也」(《大義覺迷錄》)。照這說法:康熙竟會派一愚悍不安靜的兒子擔任大將軍之職,視軍務如兒戲,這是不可信的,是雍正為了破壞允禵形象的詆毀之詞。
康熙怎樣傳位給雍正,據官書所說,也是破綻百出,無以自圓其說。最早是雍正元年八月上諭:「聖祖……命朕纘承統緒,於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倉猝之間,一言而定大計。」這裡未提及聽到遺命的人。至雍正五年十月上諭說:「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諸兄弟及隆科多入見,面降諭旨,以大統付朕。是大臣之內,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這裡出現了諸皇子和隆科多聆聽遺命的記載。至雍正七年九月,雍正為了駁斥奪位流言,寫《大義覺迷錄》,敘述康熙臨終授命情形,極為詳細具體: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時皇考聖躬不豫,靜攝於暢春園。……至十三日,皇考召朕於齋所。朕未至暢春園之先,皇考命誠親王允祉、淳親王允祐、阿其那(即允祀)、塞思黑(允禟)、允禵、允祹、怡親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即皇帝位。』是時,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貝勒允禑,貝子允禕在寢宮外祗候。及朕馳至問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淚勸慰。其夜戌時,龍馭上賓。朕哀慟呼號,實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遺詔。朕聞之驚慟,昏僕於地。誠親王等向朕叩首,勸朕節哀。朕始強起辦理大事。」(《大義覺迷錄》)
這段話存在許多問題:
一、康熙傳位的重要情況,按理當在雍正即位之初,即行披露,何以延至七年之後才說出來。
二、雍正一直強調,自己在康熙去世之前,不知道會繼承帝位,「朕向者不特無意於大位,心實苦之。前歲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竟不知。朕若知之,自別有道理,皇考賓天之後,方宣旨於朕」(《上諭內閣》)。而按照《大義覺迷錄》所言,雍正在康熙彌留之前八個時辰趕到了病榻前,其時康熙尚能言語,「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何以康熙未向雍正透露已傳位於他。這是何等大事?是康熙遺忘了嗎?還是向雍正保密?這都於理不通。而且已聽到康熙面諭傳位的兄弟們和隆科多亦無一言道及,直到康熙死後「隆科多乃述皇考遺詔」,情形未免離奇。
三、隆科多既是面承遺詔的「唯一大臣」,而雍正五年的諭旨中卻說「聖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並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東華錄》),前言後語,相互矛盾。
四、雍正說:康熙死時,果親王允禮(皇十七子)亦「在寢宮外祗候」,而隆科多卻說:「聖祖皇帝賓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親王在內(指皇宮內)值班,聞大事出,與臣遇於西直門大街,告以皇上紹登大位之言,果親王神色乖張,有類瘋狂,聞其奔回邸,並未在宮迎駕伺候」(《上諭八旗》)。可見允禮並不在「寢宮外祗候」,他聽到康熙去世,趕往暢春園,在西直門大街遇到隆科多,才聽說雍正即位,大出意外,甚為驚駭,逃回家去。
五、據雍正說:「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時,塞思黑(允禟)突至朕前,箕踞對坐,傲慢無禮,其意大不可測」(《大義覺迷錄》),「聖祖仁皇帝賓天時,阿其那(允祀)並不哀戚,乃於院外倚柱,獨立凝思,派辦事務,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忿可知」(《清世宗實錄》)。允祀、允禟的舉止不像是八個時辰以前已聆聽康熙的傳位遺言,而像是康熙剛剛逝世,聽到雍正即位的消息而胸懷激憤之情。由此可見,所謂八人受康熙面諭傳位雍正的事,十分可疑,很可能是在七年之後偽造出來的。
從皇族中對雍正繼位的反應亦可看出問題。雍正的兄弟很多,支持雍正繼位的只有皇十三子允祥一人。
這段話存在許多問題:
一、康熙傳位的重要情況,按理當在雍正即位之初,即行披露,何以延至七年之後才說出來。
二、雍正一直強調,自己在康熙去世之前,不知道會繼承帝位,「朕向者不特無意於大位,心實苦之。前歲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始下旨意,朕竟不知。朕若知之,自別有道理,皇考賓天之後,方宣旨於朕」(《上諭內閣》)。而按照《大義覺迷錄》所言,雍正在康熙彌留之前八個時辰趕到了病榻前,其時康熙尚能言語,「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何以康熙未向雍正透露已傳位於他。這是何等大事?是康熙遺忘了嗎?還是向雍正保密?這都於理不通。而且已聽到康熙面諭傳位的兄弟們和隆科多亦無一言道及,直到康熙死後「隆科多乃述皇考遺詔」,情形未免離奇。
三、隆科多既是面承遺詔的「唯一大臣」,而雍正五年的諭旨中卻說「聖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並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東華錄》),前言後語,相互矛盾。
四、雍正說:康熙死時,果親王允禮(皇十七子)亦「在寢宮外祗候」,而隆科多卻說:「聖祖皇帝賓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親王在內(指皇宮內)值班,聞大事出,與臣遇於西直門大街,告以皇上紹登大位之言,果親王神色乖張,有類瘋狂,聞其奔回邸,並未在宮迎駕伺候」(《上諭八旗》)。可見允禮並不在「寢宮外祗候」,他聽到康熙去世,趕往暢春園,在西直門大街遇到隆科多,才聽說雍正即位,大出意外,甚為驚駭,逃回家去。
五、據雍正說:「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時,塞思黑(允禟)突至朕前,箕踞對坐,傲慢無禮,其意大不可測」(《大義覺迷錄》),「聖祖仁皇帝賓天時,阿其那(允祀)並不哀戚,乃於院外倚柱,獨立凝思,派辦事務,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忿可知」(《清世宗實錄》)。允祀、允禟的舉止不像是八個時辰以前已聆聽康熙的傳位遺言,而像是康熙剛剛逝世,聽到雍正即位的消息而胸懷激憤之情。由此可見,所謂八人受康熙面諭傳位雍正的事,十分可疑,很可能是在七年之後偽造出來的。
從皇族中對雍正繼位的反應亦可看出問題。雍正的兄弟很多,支持雍正繼位的只有皇十三子允祥一人。
皇十四子允禵和雍正一母所生,二人又是角逐帝位的死敵。允禵從軍前調回北京奔喪,與雍正口角衝突,被永遠囚禁。
皇八子允祀、皇九子允禟是雍正的死對頭,他們勢力大、影響廣,對雍正篡立不服,進行抵制,是雍正的重點打擊對象,至雍正四年,允祀、允禟被迫害致死。兩人死後雍正把他們改名為阿其那(狗)、塞思黑(豬),可見積恨之深。
皇十子允()是允祀一黨,雍正二年即永遭囚禁。
皇三子允祉也反對雍正繼位,雍正說他「與阿其那、塞思黑、允禵交相黨附(《清史稿》)」。其子弘晟看不慣四叔的作為,雍正斥其「凶頑狂縱,助父為虐」。與父親同被禁錮。
皇五子允祺是位膽小怕事的人,但他的兒子弘升也對雍正不滿,被削除世子。
皇十二弟允祹,本封履郡王,於雍正元年因「並不感激效力」,降為貝子。
其他兄弟年齡較小,未捲入皇位的爭奪,故得保全。雍正的生母德妃,民間流言,說她觸柱而死,雖無確切佐證,但雍正和允禵兩個親生兒子,為爭位而拼得你死我活,小兒子被大兒子終身囚禁,她在康熙去世允禵被囚後「不飲不食」,不久死亡,其死因可能與帝位爭奪、兄弟鬩牆有關。連雍正的大兒子弘時(三阿哥)也不滿父親的所作所為,有所抗爭,雍正竟和他斷絕父子之情,令他去當允祀的兒子。「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廷,是以令為允祀之子。令允祀緣罪撤去黃帶,玉牒內已除名,弘時豈可不撤黃帶,著即撤去黃帶,交與允祹,令其約束贍養」(《宮中檔雍正朝奏折》)。到雍正五年,弘時又進一步與其他幾個皇室兄弟得罪,被雍正賜死。
雍正初年,皇室內部這場血腥的屠殺,是雍正篡立而引起皇族內部的集體抗爭,不僅他許多兄弟參加,連他的生母、親子也站在敵對營壘中。朝內外稍知情形者均不直雍正的行為,不服的人很多。故雍正說「在廷諸臣為廉親王(允祀)所愚,反以朕為過於苛刻,為伊抱屈,即聯屢降諭旨之時,審察眾人神色,未嘗盡以廉親王為非」(《上諭內閣》)。故清除允祀、允禟集團中被株連殺害的皇室、大臣甚多。連朝鮮的史料中也說「清皇(指雍正)為人自聖,多苛刻之政,康熙舊臣死者數百人」(《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如果雍正確屬康熙傳位,是合法繼承,就難以想像會集結起這樣強大的反對力量,會激起眾叛親離,只剩孤家寡人。雍正對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等大臣的態度也很可懷疑,這三人都是雍正奪位的功臣。年羹堯是雍邸舊人,妹妹是雍正的貴妃。當時,允禵在西北為大將軍王,手握重兵。雍正奪位,按當時的集權體制,允禵很難舉兵反抗,但雍正也不能不心存顧慮,而當時年羹堯任川陝總督,掌管糧餉,扼允禵之後路,正好是牽制允禵的一枚重要棋子。故雍正對年極為倚重,言聽計從,榮寵異常。雍正對年羹堯的批語中甜言蜜語:「你此番心行,朕實不知如何疼你。爾此等用心愛我處,朕皆體會到,每向怡(怡親王允祥)舅(隆科多),朕皆落淚告之。」雍正二年十月年到北京,雍正尚稱其「公忠體國,不矜不伐,內外臣工當以為法,朕實嘉重之至」(《雍正朱諭》)。不久,突然翻臉,年羹堯的奏折中「朝乾夕惕」誤寫作「夕惕朝乾」,雍正斥其有意倒置「羹堯不以朝乾夕惕許朕,則羹堯青海之功,亦在朕許不許之間未定也」(《清史稿》)。將年貶為杭州將軍。官員們看到年失寵,紛紛上奏劾年,不久逮年至北京,臚列92條罪狀,令年自盡。
另一功臣隆科多,以國舅之尊,任職步軍統領,掌管北京的衛戍任務。康熙去世,他正手握兵權,一手促成雍正登基。雍正以前和隆科多交誼不深,在關鍵時刻隆科多倒向雍正一邊。雍正對他感激涕零,盡心籠絡,脫略了君臣的形跡。雍正即位,對年羹堯說:「舅舅隆科多,此人朕與爾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錯了。此人真聖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萃之希世大臣也。」隆科多究竟立了什麼大功,值得雍正這樣吹捧他,不能不令人懷疑。後來也突然翻臉,以隆科多私藏玉牒(皇帝的家譜)在家,犯大不敬罪,羅織罪名41條,囚禁至死。
如果說年羹堯、隆科多恃寵狂傲,擅作威福,貪污納賄,任用私人,那也是雍正驕寵太過而造成的。年、隆一貫的作為,雍正心內始終很清楚,何以即位之初,甜言蜜語,而突然翻臉,即屠殺囚禁,前恭後倨,一至於此,雍正曾批評:「年羹堯、隆科多辦事不能慎密。」如果雍正繼統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年、隆二人完全掌握其中隱私,他們平時出言不慎,透露了消息,可能是遭到殺身之禍的主要原因。
雍正初年,皇室內部這場血腥的屠殺,是雍正篡立而引起皇族內部的集體抗爭,不僅他許多兄弟參加,連他的生母、親子也站在敵對營壘中。朝內外稍知情形者均不直雍正的行為,不服的人很多。故雍正說「在廷諸臣為廉親王(允祀)所愚,反以朕為過於苛刻,為伊抱屈,即聯屢降諭旨之時,審察眾人神色,未嘗盡以廉親王為非」(《上諭內閣》)。故清除允祀、允禟集團中被株連殺害的皇室、大臣甚多。連朝鮮的史料中也說「清皇(指雍正)為人自聖,多苛刻之政,康熙舊臣死者數百人」(《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如果雍正確屬康熙傳位,是合法繼承,就難以想像會集結起這樣強大的反對力量,會激起眾叛親離,只剩孤家寡人。雍正對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等大臣的態度也很可懷疑,這三人都是雍正奪位的功臣。年羹堯是雍邸舊人,妹妹是雍正的貴妃。當時,允禵在西北為大將軍王,手握重兵。雍正奪位,按當時的集權體制,允禵很難舉兵反抗,但雍正也不能不心存顧慮,而當時年羹堯任川陝總督,掌管糧餉,扼允禵之後路,正好是牽制允禵的一枚重要棋子。故雍正對年極為倚重,言聽計從,榮寵異常。雍正對年羹堯的批語中甜言蜜語:「你此番心行,朕實不知如何疼你。爾此等用心愛我處,朕皆體會到,每向怡(怡親王允祥)舅(隆科多),朕皆落淚告之。」雍正二年十月年到北京,雍正尚稱其「公忠體國,不矜不伐,內外臣工當以為法,朕實嘉重之至」(《雍正朱諭》)。不久,突然翻臉,年羹堯的奏折中「朝乾夕惕」誤寫作「夕惕朝乾」,雍正斥其有意倒置「羹堯不以朝乾夕惕許朕,則羹堯青海之功,亦在朕許不許之間未定也」(《清史稿》)。將年貶為杭州將軍。官員們看到年失寵,紛紛上奏劾年,不久逮年至北京,臚列92條罪狀,令年自盡。
另一功臣隆科多,以國舅之尊,任職步軍統領,掌管北京的衛戍任務。康熙去世,他正手握兵權,一手促成雍正登基。雍正以前和隆科多交誼不深,在關鍵時刻隆科多倒向雍正一邊。雍正對他感激涕零,盡心籠絡,脫略了君臣的形跡。雍正即位,對年羹堯說:「舅舅隆科多,此人朕與爾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錯了。此人真聖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萃之希世大臣也。」隆科多究竟立了什麼大功,值得雍正這樣吹捧他,不能不令人懷疑。後來也突然翻臉,以隆科多私藏玉牒(皇帝的家譜)在家,犯大不敬罪,羅織罪名41條,囚禁至死。
如果說年羹堯、隆科多恃寵狂傲,擅作威福,貪污納賄,任用私人,那也是雍正驕寵太過而造成的。年、隆一貫的作為,雍正心內始終很清楚,何以即位之初,甜言蜜語,而突然翻臉,即屠殺囚禁,前恭後倨,一至於此,雍正曾批評:「年羹堯、隆科多辦事不能慎密。」如果雍正繼統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年、隆二人完全掌握其中隱私,他們平時出言不慎,透露了消息,可能是遭到殺身之禍的主要原因。
康熙晚年,身邊有一位內務府重要官員趙昌,他貼身侍候康熙,照料其起居,傳達其意旨,康熙晚年和傳教士的交往都通過趙昌進行。據當時在京的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說:「雍正即位,發佈了一個使全國震驚的命令,趙昌被拘執,處死刑,財產抄沒,子女為奴」(《京廷十有三年記》)。為什麼雍正即位,急急忙忙要處死此人,合理的解釋是:趙昌知道康熙去世和傳位的真相,而且不肯附和雍正,所以拿他問了刀。最近出版了《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雍正元年正月初六即赫然列有查抄趙昌家產的奏折,計有奴才家丁400餘人,房500餘間、田地5600餘畝及大批金銀物件,可以證實馬國賢所說趙昌很快被殺為不虛。
張廷玉的命運和年羹堯、隆科多、趙昌完全不同。康熙晚年,張還是中級官吏,且是漢人,對雍正登基幫不上忙。雍正即位後,他被提拔上來,做文字工作,雍正誇獎他「纂修《聖祖仁皇帝實錄》,宣力獨多,每年遵旨,繕寫上諭,悉能詳達朕意」(《清世宗實錄》)。《實錄》是清朝的歷史,康熙晚年有太子廢立和雍正繼統兩件大事,如何編寫這段歷史,關係到雍正的威信和名譽。張廷玉撰纂《實錄》,把歷史剪裁得完全符合雍正的心意,而且天衣無縫,不留破綻。故雍正特別寵信他,稱他是「第一宣力之大臣」。允諾張廷玉死後可配享太廟,在清一代,漢臣中得此殊榮者唯張廷玉一人。其實,張廷玉專事筆墨文字,從未建功立業,他的功勞就是撰寫歷史,銷毀檔案,為雍正掩飾當年奪位的真相。張廷玉還有一個不同於年羹堯、隆科多的長處,即是保密,不從自己嘴裡流露半點機密,他的作風影響到後來的軍機處,「致使汪由敦、於敏中互相承其衣缽,緘默成風,朝局為之一變。」(《嘯亭雜錄》)
雍正如果矯詔奪位,又用殘酷手段處置了諸兄弟和兒子,那就不能不受到良心的譴責。後來乾隆說:允祀、允禟「覬覦窺竊,誠所不免。及皇考紹登大寶,怨尤誹謗,亦情事所有,特未有顯然悖逆之跡。皇考晚年屢向朕諭及,愀然不樂」。這明顯透露了雍正的慚愧不安,故乾隆即位,很快就為牽涉到此案中的哥哥、叔叔及宗室、大臣們平反昭雪。
雍正的舉動也很異常。他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最受康熙愛重的孝順兒子,但即位之後,似乎很害怕康熙的亡靈。
康熙一直住在暢春園,這是當時規模最大、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雍正棄而不用,另營新居,大興土木,擴建圓明園,作為自己起居的行宮。
康熙經常去熱河避暑山莊,行圍打獵,練兵習武,接待蒙古王公,雍正先前也常陪侍父皇去熱河。但他繼位以後的十三年,一次也沒有去過避暑山莊。
順治、康熙的陵墓都在北京以東遵化馬蘭峪。此處形勢雄峻,地面開闊,後稱「東陵」,雍正偏偏不肯和康熙葬在一起,到北京西南易縣,另建「西陵」,彷彿在故意躲著康熙。
須知,儘管雍正雄才大略,很有見識,但迷信思想很濃重,他說:「鬼神之事,即天地之理,不可以偶忽也,凡小而丘陵,大而川岳,莫不有神焉主之,故皆當敬信而尊事」,「朕於天人感應之際,信之甚篤」(《東華錄》)。一個相信天命鬼神的人如果幹下了對不起父親、兄弟的事,他就會心中有鬼,無論起居、娛樂、埋葬都要遠遠地躲開他父親的亡靈。這雖然算不上奪位的直接證據,如果其他證據能夠成立,也不失為一個旁證。
雍正繼位存在很多疑點,很可能是矯詔篡立,由於改寫了歷史,銷毀了檔案,現在難於找到更確鑿的證據,斧聲燭影,是千古難解的疑案。當然,即使篡立是實,也不能抹煞雍正的歷史功績。應該說:封建統治階級為爭奪權位而相互殘殺,是經常發生的。漢武帝攻殺兒子,唐太宗屠弟逼父殺子,武則天殺子,即使英明的君主也往往用陰謀手段和殘酷鬥爭來為自己開闢道路,鞏固地位,雍正並不是個例外。雍正,作為最高統治者,他具有傑出的才能,勤於政務,洞察下情,辦事認真,御下嚴格,以雷厲風行的手段糾正了康熙晚年吏治疲玩、貪污公行的弊端,又實行「地丁合一」、「耗羨歸公」、「改土歸流」的政策,減輕人民負擔,促進經濟發展,鞏固國家統一。雍正統治十三年,厲行整頓、改革,為以後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基礎。
康熙一直住在暢春園,這是當時規模最大、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雍正棄而不用,另營新居,大興土木,擴建圓明園,作為自己起居的行宮。
康熙經常去熱河避暑山莊,行圍打獵,練兵習武,接待蒙古王公,雍正先前也常陪侍父皇去熱河。但他繼位以後的十三年,一次也沒有去過避暑山莊。
順治、康熙的陵墓都在北京以東遵化馬蘭峪。此處形勢雄峻,地面開闊,後稱「東陵」,雍正偏偏不肯和康熙葬在一起,到北京西南易縣,另建「西陵」,彷彿在故意躲著康熙。
須知,儘管雍正雄才大略,很有見識,但迷信思想很濃重,他說:「鬼神之事,即天地之理,不可以偶忽也,凡小而丘陵,大而川岳,莫不有神焉主之,故皆當敬信而尊事」,「朕於天人感應之際,信之甚篤」(《東華錄》)。一個相信天命鬼神的人如果幹下了對不起父親、兄弟的事,他就會心中有鬼,無論起居、娛樂、埋葬都要遠遠地躲開他父親的亡靈。這雖然算不上奪位的直接證據,如果其他證據能夠成立,也不失為一個旁證。
雍正繼位存在很多疑點,很可能是矯詔篡立,由於改寫了歷史,銷毀了檔案,現在難於找到更確鑿的證據,斧聲燭影,是千古難解的疑案。當然,即使篡立是實,也不能抹煞雍正的歷史功績。應該說:封建統治階級為爭奪權位而相互殘殺,是經常發生的。漢武帝攻殺兒子,唐太宗屠弟逼父殺子,武則天殺子,即使英明的君主也往往用陰謀手段和殘酷鬥爭來為自己開闢道路,鞏固地位,雍正並不是個例外。雍正,作為最高統治者,他具有傑出的才能,勤於政務,洞察下情,辦事認真,御下嚴格,以雷厲風行的手段糾正了康熙晚年吏治疲玩、貪污公行的弊端,又實行「地丁合一」、「耗羨歸公」、「改土歸流」的政策,減輕人民負擔,促進經濟發展,鞏固國家統一。雍正統治十三年,厲行整頓、改革,為以後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基礎。
康熙皇子的命運結局:雍正繼位殺了多少兄弟?
康熙皇子的命運結局: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一書中,就「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等十項大罪,進行自辯,頒行天下。然而,事與願違,欲蓋彌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動而曲折的歷史故事。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讓我們一一分析:
雍正是否毒死皇父?
一種說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禛送的人參湯被毒死的。這話從倫理、法理、情理講,既悖於情,也不合理。從當時的具體環境、周圍條件分析,既違背史實,也絕無可能。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
《大義覺迷錄》說:「逆書加朕以逼母之名。」看來當時雍正「逼母」說流傳很廣。雍正生母烏雅氏,生三個兒子:胤禛、胤祚(5歲死)、胤禵。傳說:雍正繼位後,將胤禵調回北京關押起來,他母親想見胤禵,雍正不准,太后一氣之下,撞死在鐵柱子上。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胤禵被囚禁,作為皇太后能不生氣嗎?時人將雍正母親的死同他囚禁胞弟相聯繫是很自然的事情。
雍正是否弒兄殺弟?
雍正帝繼承皇位之曰,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6天,諸王非傳令旨不得進入大內。箭在弦上,形勢緊張。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胤褆、二哥胤礽、三哥胤祉、五弟胤祺、七弟胤佑、八弟胤祀、九弟胤禟、十弟胤哦、十二弟胤裪、十三弟胤祥、十四弟胤禵(禎)、十五胤禑、十六弟胤祿和十七胤禮。
大阿哥胤褆
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康熙帝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並嚴諭:疏忽者,當族誅。胤褆已成為一隻不再見天曰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
二阿哥即廢太子胤礽
被禁錮在鹹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三阿哥胤祉
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後,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胤祉心裡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後,乾脆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五弟胤祺曾領正黃旗大營,後被封為恆親王。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藉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
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祀
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胤祀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後,視胤祀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胤祀心裡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胤祀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裡,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藉故命胤祀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後命削胤祀王爵,高牆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胤祀又被幽禁,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三阿哥胤祉
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後,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胤祉心裡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後,乾脆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五弟胤祺曾領正黃旗大營,後被封為恆親王。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藉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
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祀
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胤祀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後,視胤祀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胤祀心裡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胤祀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裡,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藉故命胤祀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後命削胤祀王爵,高牆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學者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胤祀又被幽禁,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九弟胤禟
因同胤祀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胤禟心裡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胤禟出家!他藉故命將胤禟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禟名為「塞思黑」。「塞思黑」一詞,過去多認為是「狗」的意思,近來有學者亦解釋為「不要臉」。不久給胤禟定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於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哦
因黨附胤祀,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kān)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胤繼(jī)印冊賜奠。胤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藉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後死。
十二弟胤祹
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胤祹為履郡王。不久,藉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後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胤祹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四弟胤禵
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胤祀,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胤禵進城弔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後,將其開釋。
十五弟胤禑
康熙帝死後,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較好的有三人:十三弟胤祥、十六弟胤祿和十七弟胤禮
胤祥
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詳。雍正繼位,即封胤祥為怡親王,格外信用。
胤祿
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後,襲封莊親王。
胤禮
雍正繼位封為果郡王,再晉為親王,顯黃管理藩院事,繼任宗人府宗令、管戶部。
胤祥和胤禮顯然早加入「胤禛黨」,只是康熙在世時,十分隱秘,沒有暴露。
康熙二十幾個成年的兒子,大多數都很有才能,這本是應該值得高興的事。可是身為帝王的康熙帝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帝位只能傳一個,而兒子們都這麼優秀,勢必會引起明爭暗鬥,作為一個父親,康熙帝是不願看到這種情況出現的,可是卻偏偏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