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北徵兵敗之謎:忠烈楊業究竟死於何人之手? | 陽光歷史

 

A-A+

楊業北徵兵敗之謎:忠烈楊業究竟死於何人之手?

2016年02月01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237 次

  楊業是宋代抗遼名將,楊家將的第一代英雄「楊老令公」。千百年來,其事跡廣為流傳。他原為北漢大將,降宋後任右領軍衛大將軍、代州刺史,長期鎮守邊關,屢立戰功,在抗遼戰場上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太平興國五年(980),契丹大軍寇雁門關,他臨危不懼,率麾下數百騎出戰,大破十萬遼師,殺其附馬侍中蕭咄李,威震塞外,號「楊無敵」。此後,契丹望而生畏,每見楊業軍旗即退兵而去。然而在雍熙北征中,楊業兵敗罹難,其具體結局究竟如何?誰又是造成此難的罪魁禍首?民間與史載眾說紛紜,史家也意見不一。

  雍熙三年(986),經過長期準備,宋太宗決定再次發動大規模的伐遼戰爭,史稱雍熙北征。當時遼聖宗即位不久,才十餘歲一個娃娃,其母蕭太后當政,寵幸用事,宋太宗認為其「主幼國疑」,正是攻擊它的大好時機。北伐軍分兵三路:曹彬、米信率東路軍出雄州(今河北雄縣),張大聲勢向幽州(今北京,時為遼國南京)進發,牽制遼軍主力;田重進率中路軍由定州(今河北定縣)進發,攻飛孤口(今河北淶源);潘美、楊業率西路軍出雁門關(今山西代縣北),攻取關外諸州。然後,中路軍與西路軍會合,揮師東進,從北面與東路軍夾攻幽州,與遼軍決戰。

  一開始,三路大軍進展都很順利。東路軍一度攻佔了涿州(今屬河北)、歧溝關(在今河北涿州西南)等地。西路軍更是戰果纍纍,收復了朔州(今山西朔縣)、寰州(今山西朔縣東北)、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今山西應縣),兵鋒直指桑乾河。中路軍也攻克了飛孤口、靈丘(今屬山西)、蔚州(今山西蔚縣),與西路軍遙相呼應。遼軍主帥耶律休哥仍堅守南京,避免與宋軍正面交鋒,同時派輕騎深入敵後,截斷其糧草軍需。

  東路軍終因糧草不濟而後退,五月在歧溝關旋遭遼軍主力圍困迎擊,慘敗而奔逃,一路如驚弓之鳥,丟盔棄甲,死者過半,潰不成軍。由於東路軍失利,終致宋軍進攻計畫流產。當時,中、西兩路軍位置突出,遼國以耶律斜軫為山西路兵馬統帥,領兵十餘萬向兩路宋軍逼近。遼軍先攻陷中路軍所佔的蔚州,潘美帶兵應援又告失敗,遼軍乘勝攻下西路軍所佔的寰州。宋太宗明白已失去戰爭主動權,只得令諸路宋軍後撤。但給西路軍一個任務,即在放棄四州地盤時,要掩護當地居民遷往內地。這時,中路軍已安全撤回定州,西路軍為掩護居民後撤而孤懸敵後,便成為遼軍集中優勢兵力主要追殺的目標。

  七月,時西路軍的應、寰二州已失守,遼軍以十萬人馬盤踞寰州,軍力強大而集中,宋軍要撤出四州百姓已十分困難。西路軍副帥楊業認為,遼軍勢盛,不可正面迎戰,可佯攻應州避開敵軍主力,出大石路(今山西應縣西南)引出寰州遼軍,並派人通知雲、朔守將配合,趁機將民眾撤離到石碣谷,再派數千強弩手扼守谷口,用騎兵在中路聲援,迷惑和打擊敵人,就能完成預定的任務。監軍王侁不同意,堅持出雁門關進兵寰州正面迎敵。楊業指出此舉必敗,王侁譏刺道:「楊將軍素號無敵,如今領精兵數萬,面對強敵卻逗撓不前,莫非別有用意?」這時,主帥潘美在旁不置可否。楊業氣憤道:「我並不怕死,主要是此去必定不利,不願讓士兵們白白送命。我原是北漢降將,天子不殺而授以兵柄,理應拚死疆場,只是想多立戰功,以報效主恩。現在監軍責我避敵,我只好挺身向前,先諸君而死了。」臨行,楊業還抱敗中能僥倖撤離之打算,懇請潘美派弓箭手扼守雁門關以西的陳家谷口,再派步兵從兩翼接應,以期屆時能擋住遼軍的追擊,救出後撤的宋軍。

  楊業揮淚出征,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耶律斜軫見楊業軍到,誘退至狼牙村,待宋軍進村,遼軍伏兵從四處殺出。宋軍雖奮勇殺敵,終寡不敵眾,潰敗而撤。從中午苦戰到傍晚,楊業且戰且退,最後率領僅存的百餘名將士衝出重圍,趕到陳家谷口約定地點,只見谷口空無一人。楊業撫胸大哭,身上時己負傷數十處,為了使其他將士有可能退回中原,便令部下說:「你們都有父母妻子,與我一起死不值得,可分散突圍還報天子。」將士們感動得流淚,卻沒有一人願意離去,仍然跟著楊業死戰,又手刃敵兵數百人,最後全部殉國,寫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篇章。

  楊業血戰到最後時刻,其具體結局究竟如柯?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楊業身負重傷,自知壯志難酬,絕望之中,一頭碰死於李陵碑上。這一說法於史無征,實為民間歌頌楊業的抗遼事業,而逐漸編造出來的。最後被元曲採用,進行提煉和渲染,如《昊天塔孟良盜骨殖》雜劇的劇情,就是楊業最後撞李陵碑而死,被番兵將屍骨焚燒,把骨殖放在昊天塔內,派兵看守,最後由孟良與楊景將骨殖盜回。這一結局頗為壯烈,所以廣為流傳,但實不可信。

  東路軍終因糧草不濟而後退,五月在歧溝關旋遭遼軍主力圍困迎擊,慘敗而奔逃,一路如驚弓之鳥,丟盔棄甲,死者過半,潰不成軍。由於東路軍失利,終致宋軍進攻計畫流產。當時,中、西兩路軍位置突出,遼國以耶律斜軫為山西路兵馬統帥,領兵十餘萬向兩路宋軍逼近。遼軍先攻陷中路軍所佔的蔚州,潘美帶兵應援又告失敗,遼軍乘勝攻下西路軍所佔的寰州。宋太宗明白已失去戰爭主動權,只得令諸路宋軍後撤。但給西路軍一個任務,即在放棄四州地盤時,要掩護當地居民遷往內地。這時,中路軍已安全撤回定州,西路軍為掩護居民後撤而孤懸敵後,便成為遼軍集中優勢兵力主要追殺的目標。

  七月,時西路軍的應、寰二州已失守,遼軍以十萬人馬盤踞寰州,軍力強大而集中,宋軍要撤出四州百姓已十分困難。西路軍副帥楊業認為,遼軍勢盛,不可正面迎戰,可佯攻應州避開敵軍主力,出大石路(今山西應縣西南)引出寰州遼軍,並派人通知雲、朔守將配合,趁機將民眾撤離到石碣谷,再派數千強弩手扼守谷口,用騎兵在中路聲援,迷惑和打擊敵人,就能完成預定的任務。監軍王侁不同意,堅持出雁門關進兵寰州正面迎敵。楊業指出此舉必敗,王侁譏刺道:「楊將軍素號無敵,如今領精兵數萬,面對強敵卻逗撓不前,莫非別有用意?」這時,主帥潘美在旁不置可否。楊業氣憤道:「我並不怕死,主要是此去必定不利,不願讓士兵們白白送命。我原是北漢降將,天子不殺而授以兵柄,理應拚死疆場,只是想多立戰功,以報效主恩。現在監軍責我避敵,我只好挺身向前,先諸君而死了。」臨行,楊業還抱敗中能僥倖撤離之打算,懇請潘美派弓箭手扼守雁門關以西的陳家谷口,再派步兵從兩翼接應,以期屆時能擋住遼軍的追擊,救出後撤的宋軍。

  楊業揮淚出征,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耶律斜軫見楊業軍到,誘退至狼牙村,待宋軍進村,遼軍伏兵從四處殺出。宋軍雖奮勇殺敵,終寡不敵眾,潰敗而撤。從中午苦戰到傍晚,楊業且戰且退,最後率領僅存的百餘名將士衝出重圍,趕到陳家谷口約定地點,只見谷口空無一人。楊業撫胸大哭,身上時己負傷數十處,為了使其他將士有可能退回中原,便令部下說:「你們都有父母妻子,與我一起死不值得,可分散突圍還報天子。」將士們感動得流淚,卻沒有一人願意離去,仍然跟著楊業死戰,又手刃敵兵數百人,最後全部殉國,寫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篇章。

  楊業血戰到最後時刻,其具體結局究竟如柯?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楊業身負重傷,自知壯志難酬,絕望之中,一頭碰死於李陵碑上。這一說法於史無征,實為民間歌頌楊業的抗遼事業,而逐漸編造出來的。最後被元曲採用,進行提煉和渲染,如《昊天塔孟良盜骨殖》雜劇的劇情,就是楊業最後撞李陵碑而死,被番兵將屍骨焚燒,把骨殖放在昊天塔內,派兵看守,最後由孟良與楊景將骨殖盜回。這一結局頗為壯烈,所以廣為流傳,但實不可信。

  《宋史·楊業傳》載,楊業「身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十百人。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乃不食。三日死」。宋人記載,輾轉抄襲,大體一致。我們再看《遼史》的記載,《聖宗本紀》中這樣描寫:楊業「中流矢,墮馬被擒,瘡發,不食三日死」。《耶律奚低傳》載「繼業敗於朔州之南,匿深林中,奚低望袍影而射,繼業墮馬」被擒。可見其實際情況是,楊業最後被遼軍俘獲,寧死不屈,絕食三日而死。

  只有《遼史·耶律斜軫傳》說:「繼業為流矢所中,被擒。斜軫責曰:『汝與我國角勝三十餘年,今日何面目相見!』繼業但稱死罪而己……既擒,三日死。」其中「但稱死罪而已」似有乞降於遼之嫌疑。然而後面的「三日死」,就是說楊業絕食三日而死,足以說明這「乞降說」是不能成立的。同時,楊業寧死不屈、為國盡節的精神也同樣感動著遼國的軍民,最能表明遼方同樣對楊業懷有崇敬之情的事,是至遲於宋仁宗中期,遼國在自己境內的古北口(今北京密雲縣境)為楊業修建了楊無敵廟。楊業死於山西朔縣,何以廟卻在密雲之古北口?厲鶚《遼史拾遺》卷十四謂:楊業「無敵忠義感動敵境,又何論古北口之非陳家谷也」。

  神宗時劉敞與蘇頌、哲宗時蘇轍等人奉使契丹,路過古北口時,都曾憑弔過此廟,且留下感人詩篇。劉敞《楊無敵廟》詩云:

  西流不返日滔滔,隴上猶歌七尺刀。

  慟哭應知賈誼意,世人生死等鴻毛。

  蘇頌《和仲巽過古北口楊無敵廟》詩云:

  漢家飛將領熊羆,死戰燕山護我師。

  威信仇方名不滅,至今遺俗奉遺祠。

  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云:

  行祠寂寞寄關門,野草猶如避血痕。

  一敗可憐非戰罪,大剛嗟獨畏人言。

  馳驅本為中原用,嘗享能令異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隱,誅彤聊足慰忠魂。

  詩中對楊業的壯烈殉國極表惋惜,對迫害英雄的奸賊更表示了極大的憤慨。

  《宋史·楊業傳》、《續資治通鑒長編》和《東都事略》諸史籍都記載,老將軍在被俘臨死前曾歎息道:「主上待我甚厚,期望我討賊抗敵以捍邊,不料反為奸臣嫉恨,逼迫我率軍趕赴死路,致使王師敗績,有何面目求活耶!」那麼,誰是迫害楊業的奸臣?誰是造成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

  有人認為罪魁是王侁。很明顯,在楊業主張避開敵人鋒芒,採用聲東擊西轉移敵軍主力,趁機掩護民眾撤退的戰略時,王侁威逼楊業率軍正面拒敵,導致宋軍遭受伏擊而潰退。後欲爭戰功領兵離開陳谷口,沿馬邑川行進。聽說楊業戰敗,乾脆引兵撤退,不按約定率軍在谷口接應,致使楊業身陷重圍,孤立無援,戰敗殉國。

  也有為王侁辯護者,認為北伐前王侁和楊業既無交情,也不存芥蒂,王侁沒有陷害楊業的動機。王侁為後周樞密使王樸之子,入宋以後,曾從征江南和太原,征服河西也有戰功。雍熙北伐作為西路軍的監軍,王侁可能有些求勝心切,於是以為楊業畏懦不前,或可能以「逗撓不戰」諸語激怒楊業,以求與遼軍決戰。況且王侁也無通敵之嫌。故充其量也只是指揮有誤,並非故意迫害楊業。

  有人認為潘美難逃此責,尤其是民間傳說的楊家將故事中,都把他作為人人痛恨的奸臣。潘美為趙宋勳臣,楊業只是個北漢降將,由此不完全信任楊業。儘管楊業戰功纍纍,卻屢遭他的嫉毀,多次抹殺楊業的功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十一說,楊業在邊境領兵抗遼,很有威望,「主將戍邊者多嫉之,或潛上謗書,斥言其短」。此「主將」應指潘美。雍熙北伐初期,潘美又把戰初攻克四州之功歸為己有,根據《遼史》有關記載,只有雲州是潘美率軍攻下,其餘三州都為楊業戰功,但在宋人有關記載中,卻都是潘美的功勞。最後身為西路軍主帥,王侁應為他的下屬,明知王侁之策不妥,卻不加可否,聽之任之,實為默許。當楊業進軍遭到遼軍伏擊時,更屯兵不援。甚至也沒按事先約定在陳谷口伏兵接應,潘、王背信棄義地撤軍先跑,實是將楊業置諸死地。《宋史·潘美傳》亦記有潘「美好乘怒殺人」之脾性。潘美妒功忌能,完全有故意陷害的可能。

  有人認為罪魁是王侁。很明顯,在楊業主張避開敵人鋒芒,採用聲東擊西轉移敵軍主力,趁機掩護民眾撤退的戰略時,王侁威逼楊業率軍正面拒敵,導致宋軍遭受伏擊而潰退。後欲爭戰功領兵離開陳谷口,沿馬邑川行進。聽說楊業戰敗,乾脆引兵撤退,不按約定率軍在谷口接應,致使楊業身陷重圍,孤立無援,戰敗殉國。

  也有為王侁辯護者,認為北伐前王侁和楊業既無交情,也不存芥蒂,王侁沒有陷害楊業的動機。王侁為後周樞密使王樸之子,入宋以後,曾從征江南和太原,征服河西也有戰功。雍熙北伐作為西路軍的監軍,王侁可能有些求勝心切,於是以為楊業畏懦不前,或可能以「逗撓不戰」諸語激怒楊業,以求與遼軍決戰。況且王侁也無通敵之嫌。故充其量也只是指揮有誤,並非故意迫害楊業。

  有人認為潘美難逃此責,尤其是民間傳說的楊家將故事中,都把他作為人人痛恨的奸臣。潘美為趙宋勳臣,楊業只是個北漢降將,由此不完全信任楊業。儘管楊業戰功纍纍,卻屢遭他的嫉毀,多次抹殺楊業的功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十一說,楊業在邊境領兵抗遼,很有威望,「主將戍邊者多嫉之,或潛上謗書,斥言其短」。此「主將」應指潘美。雍熙北伐初期,潘美又把戰初攻克四州之功歸為己有,根據《遼史》有關記載,只有雲州是潘美率軍攻下,其餘三州都為楊業戰功,但在宋人有關記載中,卻都是潘美的功勞。最後身為西路軍主帥,王侁應為他的下屬,明知王侁之策不妥,卻不加可否,聽之任之,實為默許。當楊業進軍遭到遼軍伏擊時,更屯兵不援。甚至也沒按事先約定在陳谷口伏兵接應,潘、王背信棄義地撤軍先跑,實是將楊業置諸死地。《宋史·潘美傳》亦記有潘「美好乘怒殺人」之脾性。潘美妒功忌能,完全有故意陷害的可能。

  也有為潘美辯護者,認為宋代監軍之權大於主帥,王侁堅持要楊業出兵,潘美無權違抗。其實,潘美是個老成持重、屢立戰功的驍將,與楊業共事七年,齊心協力,配合不可為不默契,他何必要在戰場上陷害楊業呢?同時,潘美性格也較寬厚,如太祖初建宋時,入宮得周世宗子,趙普等大臣主張殺之,潘美不語,後言:「殺之有負世宗。」太祖便賜子為侄,潘美欣然領回家作養子。有如此心胸之人,為何要害共同浴血作戰的同事呢?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楊業兵敗罪在宋太宗。當時遼國蕭太后當政,重用其寵愛的大臣韓德讓,這二人協掌朝政,稱得上是黃金拍檔,所以這一時期實為遼國歷史上最為安穩發展的年代。就邊境防務而言,遼國以耶律休哥為燕京留守,他不僅是一代名將,也是一位有眼光的政冶家。蕭太后允許他「便宜行事」,總領南面行政軍務。期間史稱「勸農桑,修武備,邊境大治」。不知是宋朝邊境情報系統有問題,還是宋太宗對遼國國情的估計完全錯誤,所以雍熙北伐完全是一次軍事冒險行動,太宗急於雪恥第一次伐遼的失敗,草率用兵。

  太宗的臨戰指揮也頗為荒謬。這次他沒有親征,而是用陣圖遙控指揮。太宗的韜略遠不及乃兄太祖,自以為是軍事天才,對武將的猜忌防範之心又十分強烈。為了做到「將從中御」(即武將出征在外仍需聽從朝廷的命令),就預先設計好陣圖,交給出征的將帥,令他們不折不扣地執行。要知道,戰爭形勢瞬息萬變,在當時的通訊條件下,根本不可能及時進行信息反饋,然後再要求中央給予適當的命令調整,其陣圖指揮的荒謬性可以想見。太宗與真宗兩朝,陣圖指揮最為盛行,而這兩朝也是對遼作戰一敗再敗的年代。

  此次三路軍的戰略,一方面戰線拉得過長,力量過於分散,一方面各路軍離開較遠,不能及時地進行有效的配合作戰。尤其是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不是迅速指示軍隊撤到有利位置,而是為了挽回戰敗的面子,要求將不能守住的地盤上的居民也要共同撤回,這不但對在戰時遷徙的民眾是災難性的,同時必然會減緩軍隊撤退的進度,給敵人有利的進攻機遇。所以,宋太宗最後要求西路軍在這樣的形勢下出擊以掩護民眾撤回之命令,實在是要求軍隊執行一項充滿危險的軍事行動,楊業的兵敗兆始於此。

  楊業與部下全部壯烈犧牲的消息傳來,北宋朝野無不為之歎息憤慨。太宗贈楊業太尉、大同節度使,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碩,贈官諸子。然後將王侁除名,發配金州,而潘美「降三官」,所降的只是檢校太師等虛銜。

  此外,楊業原名「重貴」,因在北漢劉崇手下為官,賜姓名「劉繼業」。降宋之後,太宗讓他複姓楊氏,名「業」。有的史載或稱「楊繼業」。楊業殉國的日期基本可以考實。據《遼史·聖宗本紀》記載:「統和四年(986)七月丙子(七月初九),樞密使斜軫奏:復朔州,擒宋將楊繼業。」以「不食三日而死」算,約為雍熙三年(986)七月十二日前後。然而有關楊業的生年,史籍中卻沒有確切記載,造成史界說法不一。《續資治通鑒長編》說他「幼事北漢」,《宋史·楊業傳》和《東都事略》說他「弱冠事劉崇」。「幼事」約指少年,《禮記》:「二十曰弱冠」。據《舊五代史·劉崇傳》考察,劉知遠是在天福七年(942)派其弟劉崇為麟州刺史,而此時楊業的家在麟州,估計就在這時投奔劉崇麾下。就是說公元942年時,楊業約十五至二十歲,也就是生於922至927年之間。而據山西代縣楊氏族譜記載,說他亨年五十九歲,就是生於公元928年。也有學者認為,楊業事劉崇應在其父楊信事後漢任麟州刺史時,也就是公元947至950年間,這樣楊業應生於935年左右。然而這些說法都未被學界所公認,莫辨其是。那麼,楊業在什麼年紀殉國的?它也是一個謎。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