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除夕之夜「撞鐘」為何要敲108響? | 陽光歷史

 

A-A+

揭秘:除夕之夜「撞鐘」為何要敲108響?

2015年11月16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334 次

  辭舊迎新,年年歲歲的新年及除夕之夜,京城內外都會聽到鐘樓上傳出的響亮而綿長有力的108響鐘聲。鐘聲洪亮、莊嚴,音波起伏節奏明快,擊鐘的尾音可持續一分多鐘,鐘聲可遠傳至二十公里以外。

  鍾作為我國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傳說在黃帝炎帝時期就已出現了,鳴鐘擊鼓自古也成為皇朝、寺廟以及黎民百姓祭祀神佛、祈福、迎福、祝福、免災驅邪的一項禮俗。據史籍記載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鍾制度。隨著佛教在漢代傳入我國,鐘鼓便同佛家結了緣。在眾多寺院內的東西兩側都建有報時的鐘鼓二樓,鳴梵鍾與擊鼓既用於寺廟的法會佛事活動的禮儀,亦曾是城鎮鄉間舊時定更報點的「報時台」。如在北京古老的雍和宮裡,僧人每日上殿誦經均鳴鐘擊鼓,寅時撞響悅耳的鐘聲,酉時即敲響如雷的鼓聲,鐘鼓聲曾響徹四九城內外。

  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明永樂年間於地安門大街的北端築有鐘鼓二樓,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在高47.9米的鐘樓上懸有63噸的青銅報時鐘,高46.7米的鼓樓內有一面大鼓、二十四面小鼓,共25面更鼓。今日的鐘鼓樓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自明清至民國初時,鐘鼓二樓始終掌管著京城內外的報更報時的任務,可以說老北京曾是在鐘鼓樓的鼓鳴鐘響聲中入睡和甦醒的。清初時曾規定鐘鼓樓要晝夜報時,乾隆年間後改為夜間報更,從那時起清代鍾、鼓樓司職的更夫,在報更報點時很有規律,很講究敲擊的次序與節奏。清末民間就流傳有「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的俗語,其形容的就是宣統時期鐘樓鼓樓在交子、正午時兩次擊鼓撞鐘的事兒,每次54下,兩次鐘聲鼓聲合起來是108響。

  雖然,古今中外寺廟新年的祝福用樂器、節奏、韻律各有異同,但卻都是敲108響。據我國古籍所述,鍾本是聚集在地下的陽氣,敲鐘就是要把陽氣從地下喚出來,約從漢代開始古人就有於夜晚敲鐘喚陽,白天擊鼓避陰之俗。古人認為元日前的除夕之夜為一歲之末,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一天,到除夕子時正零點時,陰氣盛極,所以此時應鳴鐘擊鼓以避陰,迎接新的一年的陽氣,「鳴鐘擊鼓迎新年」之俗曾一直在我國各古城延續著。

  「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為什麼在新年(除夕)交子時都必須擊鼓與撞鐘108下呢?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一書中說:「叩一百八聲者,一歲之意也。蓋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每五日為一候),正得此數。」佛教還認為敲108下即可消除人的108種煩惱。還有一種說法就是108包含著12個9,《易經》認為「九」是最大的陽數,「九」被看作數字之極,「九」與「久」諧音具有高貴、吉祥、長久之意;而一年有十二個月,「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108這個數字儘管眾說紛紜,但它都代表著「吉慶」、「如意」、「驅除人生一切煩惱」之意。

  如今的鼓樓、鐘樓早已失去司時的作用,已成為京城重要的旅遊景點,鐘鼓樓一帶成為老北京特色旅遊的必經之路。人們可在鼓樓觀覽到新複製的巨大群鼓以及古老的銅刻漏、碑漏等古代計時報刻的文物,在鐘樓內可觀覽到老北京最著名的古鐘之王,懸於鐘鼓樓的高4.5米、重63噸、鑄造於明永樂18年的報時銅鐘。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