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廣西臨桂縣村民挖出150公斤古幣
秦某捧著古幣說:「這就是我當天得到的部分古幣,上面還粘有很多泥土。」
秦某向記者展示四種不一樣的古幣。
村民挖地基挖出150公斤古幣 眾人泥中搶寶露醜態
「我們縣有個村挖到了上百公斤古幣,不知值多少錢?」3月9日,臨桂縣一名讀者向記者反映,幾天前,該縣臨桂鎮漢塘村黎火寶家挖宅基地建新房時,挖出來重約150公斤的古幣,有「開元通寶」、「崇寧重寶」、「政和通寶」和「元佑通寶」等十幾個幣種。消息傳開後,附近數十名村民和路人紛紛前去「搶寶」,有人竟搶到約40公斤古幣。
挖地基挖出大量古幣
3月9日中午,記者趕到黎火寶建房子的地方,看見不少工人正在幹活。提及此事,一名工人說:「是有這麼一回事,這裡好多村民都搶到了古幣,放在家裡藏起來了。」
有幾名村民願意介紹情況。村民黎某說,他是黎火寶請去做工的。3月3日,黎火寶新房的地基已挖了五六米深。當天下午3時30分,挖土機在地基的一角挖出了一大塊泥土,倒土時,竟傳來一陣陣「嘩啦啦」的清脆聲響,黎某和其他幾個工人循聲望去,見泥土上粘滿了很多像銅錢一樣的古幣,他們翻開泥土一看,地下還有一大堆古幣。隨後,挖土機又挖了幾下,還倒出來不少古幣。
80多歲的葉老太太是該村如今最年長的人,她16歲就嫁入漢塘村,對村裡的往事比較瞭解。她說,這些古幣是清朝時一名財主遺留下來的,而這塊地當年是一個名叫黎長成(音)的財主所有。黎長成的孫子黎崇友還住在村裡,今年已有50多歲。黎崇友的父親臨死前時告訴黎崇友,他爺爺在土地裡埋有很多錢,但爺爺臨終前沒說出具體地址就嚥氣了,家裡人一直都不知道埋在何處。
眾人「搶寶」醜態百出
據瞭解,挖出古幣的消息迅速在當地傳開,附近四五十名村民和路人知情後,紛紛趕去哄搶「寶物」。
一名沒有參與哄搶的女村民說,當時,黑壓壓的人群擁擠在發現古幣處,場面相當混亂。有的村民帶著鐵桶,有的村民帶著盆子,有的乾脆用手到泥土裡亂摳,一挖到古幣就放進衣服口袋。一些路人也加入哄搶的人群中。不少人一邊哄搶,一邊大聲高呼:「快來啊,快來啊,有金條!還有金磚!」
在哄搶過程中,有的人被推倒在髒兮兮的泥水中,有的人手被抓傷了,有的人頭被撞出腫包,有的人衣服被撕爛了。有些人吵得面紅耳赤,險些還要打起來。口袋裝滿了,有些人就脫下衣服來兜,泥土將衣服弄得很髒,他們也不在乎。那一刻,他們眼裡只有古幣。
半個多小時後,事情才得以消停下來。村民初步統計了一下,少的搶到1公斤,多的搶到40公斤,挖出來的古幣總重量估計有150公斤。
村民秦某將古幣用一個菜籃子裝著,裝了大半籃子。他告訴記者,他拿回家一稱,竟有5公斤重。記者在他家看到,這些古幣都呈圓形,大小不一,字樣和字體也各不相同,古幣上粘滿了很多泥土,大多數由銅鑄造而成,四五個緊緊疊在一起,要用很大力氣才能掰開。記者拿出幾個不同大小的古幣,用手將上面的泥搓乾淨,看見上面寫有「開元通寶」、「崇寧重寶」、「政和通寶」和「元佑通寶」等字樣,字體分為楷書、隸書和篆書等。
大多為普通幣種
這些古幣究竟有多少收藏價值呢?秦某說,他已咨詢過一些收藏古幣者,這些人稱有些古幣一枚就價值上千元。說著,他掩飾不住內心的欣喜,笑了起來。
記者從桂林錢幣學會瞭解到,「開元通寶」始鑄於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它的鑄造結束了錢幣以重量計算錢的歷史,由於出土較多而市價較低,普通的每枚值1元錢,稍好的每枚約10元,較貴的是早期銀「開元通寶」,價值數千元。「崇寧重寶」、「政和通寶」和「元佑通寶」等古幣大多數在北宋年間流通,據歷史記載,北宋是存世古貨幣最多的年代,其基本特徵是量大、類多、版別繁雜,其價值與其形狀和字體等因素有關,普通幣種的價位一般都是3元到10元,較貴的一枚可達數百至上千元,比如「政和通寶」隸書小平文政背「陝」、「政和通寶」隸書折五鐵母和「政和通寶」楷書折三銀質,價值都在萬元以上。
桂林市幾名古幣收藏愛好者看了記者所提供的古幣照片後,稱這些基本上都是普通幣種,收藏家也不會大量收藏,僅存少許供觀賞足矣。至於村民手上其他的古幣,收藏愛好者稱要看到了版圖才能確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