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代高薪養廉: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是清官嗎?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宋代高薪養廉: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是清官嗎?

2017年06月11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15 次

      宋朝,被認為是公務員工資最高的朝代,高到什麼程度呢,查閱《宋史-職官志-奉祿制上》,說的很清楚:「宰相,樞密使,月三百千。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冬綿百兩。參知政事,樞密副使,知樞密院事,三司使,二百千。春、冬各綾十匹,春絹十匹,冬二十匹,綿五十兩。」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我來解釋一下,就是說,宰相,樞密使這樣的國家最高級別官員,基本月薪是三百千(古人錢分為文和貫,1000文=1貫,三百千就是300貫),除了基本工資以外,還有福利,這就是每年春冬兩季各發綾20匹,絹30匹,另外冬天發綿100兩。好了,知道了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算一算宋朝宰相的年薪到底是多少了。根據史料記載(當然這只是取得某一個時段,而不是整個宋朝都是這個價格),宋朝時1匹綾=1600文,1匹絹=1200文,1兩綿=85文,那麼40匹綾=64000文,30匹絹=36000文,100兩綿=8500文,那麼整個一年宰相的收入就是300000x12+64000+36000+8500=3708500文=3708貫。

       那如何知道這個錢數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這個也有辦法,可以以糧食的購買價格作為依據,據記載,宋朝時的糧價大概400文一石,一石大概100斤左右,那麼1斤糧食約等於4文錢,而現在的糧食價格按照米價來算的話,北京超市裡大概最便宜的米1斤賣2元錢,那麼換算一下,1文錢約等於0.5元人民幣,3708500文約等於185萬人民幣,也就是說,宋朝宰相的基本年薪是185萬人民幣,注意,這裡說的是基本年薪,並沒有包括每月領的祿米以及由朝廷提供的茶、酒、廚料等物品,另外官員家中僕人的衣食及工錢也是由朝廷支付的,也就是說,這將近200萬的年薪是屬於「干落兒」的。

  如果這還說明不了問題的話,我們可以舉個具體例子,包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清官,他生活在北宋仁宗時代,我們來看一看他的年薪到底有多少?在此引用一位專家研究的數據來分析,根據宋仁宗嘉佑年間頒布的公務員薪水法規《嘉佑祿令》,包拯在任開封府一把手時,身兼三職,龍圖閣直學士、尚書省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事,這三個職位共為他每年帶來了如下的收益:錢20856貫、2180石大米、180石小麥、10匹綾、34匹絹、2匹羅、100兩綿、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乾草。根據專家計算,這些收益換算成人民幣的話竟然是1367萬,也就是說清官包拯的年薪已經上了千萬級別。如果根據糧價折算的方式不足以令人信服的話,還有一個比較方法比較說明問題,那就是宋徽宗時,有個淮南轉運使張根(轉運使主要管地方上的財政),他一共掌管著淮南20個州,平均一個州1年上繳的財稅是1.5萬貫,包拯個人的年薪竟然比一個州1年上繳的稅收還要多,排除宋仁宗到宋徽宗時的物價差異,這個結論還是非常讓人吃驚的。

  那包拯還是個清官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這些收入都是他的薪水,是合法收入,並不是靠貪污受賄得來的。由此可見宋朝對公務員的待遇是何等的優厚。這也是很多支持高薪養廉的人所參照的歷史依據。但是,看問題要全面,這裡面的門道其實還有很多。

  首先我們要知道,宋朝的高薪是只針對文官的,武將的待遇要差很多很多,其實不止體現在待遇上,各個方面都會相差很多,比如憑岳飛的能力最後也只做到了樞密副使,為什麼會這樣,這就跟宋朝是怎麼建立的有很大的關係。宋太祖趙匡胤作為前朝大將,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他是這麼得到的天下,他就怕他手下的武將用同樣的方法得到他的天下,因此極力削弱武將的勢力(杯酒釋兵權),宋太祖曾經說過:「100個文官貪污,也不如一個武將造反給國家造成的危害大。」作為皇帝都這麼說了,那下面的官員還有什麼可顧忌的呢,這就是宋朝重文輕武的由來。

  其次,宋朝的高薪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實力上的,北宋的GDP最高時達到了1.6億兩白銀,據說佔到了當時世界的80%(這個百分比有爭議,但是不會差的太多),北宋的財政總收入是明朝的10倍,南宋是明朝的6倍,如此雄厚的經濟基礎才能夠負擔得起政府對士人的高薪。

  第三,宋朝的高薪其實只是針對高、中級別官員的,查閱《宋史-職官志-奉祿制上》可知,底層官員(包括吏)的薪水並不是很高。因此,也具備了貪腐的原動力。

  第四,宋朝不但重文輕武,而且極力的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為了削弱相權,設置參知政事作為副相,我們知道,宰相在隋唐的時候就已經由1個變成了多個(設立三省六部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每省設置一正兩副三個長官,權利均與宰相相當),到了宋代,又設置參知政事作為副相,那麼宰相的數量就越來越多了。另外,又設立三司使管財政,原來的財政由戶部掌管,現在三司使掌管以後,戶部並沒有取消,因此機構職能重疊,北宋的官員數量由此越來越多,越來越龐雜。這麼多的官員都需要領薪水,這對政府是很大的壓力。以北宋為例,雖然是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但是政府財政總收入的80%都用於支付公務員的工資和軍事開銷上了。因此老百姓並沒有因為國家的富裕而得到實惠。高薪不僅沒有解決吏治問題,反而造成政府沉重的財政負擔以及尖銳的階級矛盾。

  第五,高級別官員的高薪並沒有讓他們停止通過其他方法掙錢的腳步,包拯這樣的清官只是少數,更多的是像蔡京、賈似道這樣的官員。「良吏實寡,賕取如故」,這就是宋朝吏治的真實寫照。

  由此看來,宋朝的高薪到底養沒養廉,或者說客觀上起沒起到它應起的作用,這個很值得商榷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