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的軍政大改革:文人體系正式走上歷史舞台
宋太祖鞏固政權的第一步是把軍區大院一塊長大的哥們兒都辦了,第二步呢就是把禁軍統領權一分為三,對皇帝直接負責,然後又設立樞密院。
樞密院的設立是為了和禁軍統領互相牽制,調兵的不指揮軍隊,指揮軍隊的不調兵。禁軍是什麼?大家都認為這個禁軍就是禁衛軍,其實不是。北宋的禁軍就是正規軍,相當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禁軍都在中央,地方上的兵被稱做廂軍,就相當於各地的武警部隊,再往下就是鄉兵,相當於民兵預備役。然後是藩兵,藩兵一般就是在邊境上招募的少數民族。
所以北宋軍隊由這麼四種構成:禁軍、廂軍、鄉兵、藩兵。正規軍的禁軍統帥叫殿前都點檢,相當於總司令。趙匡胤之所以能夠篡權,就是因為他之前做的是這個殿前都點檢,正規軍總司令造反,那不是易如反掌。而且那時候他妹夫高懷德是副點檢,他們倆就能夠輕易把這江山給篡了。
趙匡胤深知禁軍統領的厲害,所以他做了皇帝之後首先就把這個職務給廢了,變成了三衙: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這就是把這禁軍統領權一分為三的過程,等於總司令由一個變成了仨。他們仨都對皇帝負責,但是你能統帥軍隊,調兵不歸你,歸樞密院。
樞密院有點像我們今天的總參謀部,調動軍隊都由他負責。意思就是,38軍軍長雖說統率38軍,但他能調動38軍嗎?你說我調一個連幫我回家蓋房子去,那不可能,你調一個排都得中央軍委批准。你38軍軍長能指揮38軍但調動不了38軍,中央軍委可以調動38軍但不直接指揮38軍,所以統兵的不調兵,調兵的不統兵,這樣的話軍權才能夠分散,要不然的話就容易造反。這樣,禁軍統領就好像是僱用司機,派不派車不歸你管,車不是你的,但你能開。
而且,樞密院的長官一定是文官。北宋多半是文官治軍,這個有點跟今天的西方國家相像。今天西方國家的國防部長一律穿西裝,稱呼起來也是什麼什麼先生,不是什麼什麼將軍,而且西方審判戰犯的時候,戰犯一般也都是穿西裝,很少有穿軍裝的。用文官治軍,就是怕你武將來干預,武將干預政治是很容易的。所以北宋的時候就這麼做了,用樞密使調兵。
缺失的精神
第三步,實行更戍法。
更戍法就是禁軍定期更換駐地,但統軍的將領不隨軍調動,以防止武裝叛亂。這是什麼意思呢?比如現在38軍駐保定,27軍駐石家莊,54軍駐濟南。然後現在,三個軍的軍部不動,54軍調到保定去,27軍去濟南,38軍去石家莊,如此一來,你指揮的部隊跟你原來的部隊就不一樣了。他目的還是想達到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樣的動作幾年一換,避免軍將感情一好,勾結了造反。
第四步,地方精壯編入禁軍,強幹弱枝。
廂軍、鄉兵裡邊的精壯之士,都被選入禁軍。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說凡是這個地方身高體壯,武藝高強的都被編入禁軍了,那地方的部隊精英一被抽調,當地的實力就變得很弱,只能捕盜根本不能打仗,捕盜還經常被盜賊給累死,基本是一幫老弱病殘。
所以後來少數民族政權,金也好,遼也好,元也好,跟宋朝打仗只要一突破邊防馬上就能馬上打到京城。那你中間這些州郡都沒用,中間州郡全是老弱病殘,賊都抓不到,不能抵禦遊牧民族的軍隊。
而且從北宋開始,中華民族綿延了幾千年的尚武精神就越來越蕭條。
中國的對外戰爭在近代以來屢戰屢敗,除了制度腐敗,裝備落後,最關鍵一個原因就是缺乏尚武精神。沒有尚武精神,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你一心繫國家的秀才去背弓拉箭,那什麼玩意兒。為什麼日本人幾十萬人能縱橫中國,人家那讀書人腰裡是插著兩把刀的,咱們讀書人是插著扇子。
西班牙那個什麼皇家馬德里武器博物館在故宮有一個展覽,看完之後我真的覺得震驚,你看人家皇帝玩什麼玩意兒。盔、劍、盾牌,整天玩這個。你看咱們皇帝整天玩什麼,蟈蟈、蛐蛐,高雅一點的就是筆墨紙硯。一個民族尚武精神的集體缺失,就從宋朝開始了,原因就是宋朝怕被造反,把武將的地位壓得太低了。
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讓高俅給欺負成那樣。你說八十萬禁軍教頭不是很牛嘛,練槍的怎麼能被一練足球的欺負?不是的,八十萬禁軍教頭不是中國那解放軍武術總教練,在當時禁軍教頭有5700多個,林沖只不過1/5700。這教頭上面是都教頭、虞侯、都虞侯、指揮使、都指揮使,都指揮使是正五品,教頭從八品下。古代官品每品分正從兩級,四品以下的官,每級又分上下兩階,他是從八品下。縣令正七品上,這一比較,擱今天的話講是連排級幹部,他要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術總教練,他至於上梁山嘛。
宋朝的士兵經常逃亡,防止士兵逃亡的辦法是在臉上刺字,但是臉上刺字是犯人,那就等於毀容嘛。在臉上刺上:第八營第一連第二排,跟刺肩章似的。宋朝只有北宋的狄青,南宋的岳飛是武將熬上樞密副使的,這個是挺不容易的。狄青當樞密副使的時候臉上還有字。皇上給他藥水要他洗下去,他說我留著,我留著要激勵將士,跟他們說我這樣臉上帶字的也能當上樞密副使。但是就你這一個,沒別人了,激勵不著將士。
就因為宋朝把武將的地位壓到這麼低,所以他對外戰爭老打敗仗,沒人尚武,打仗都讓文官去。文官又不會打仗,皇上給你一個陣圖,照著打。你拿著陣圖到了前線,打開陣圖就傻了眼了,按皇上的佈置根本沒法打,再請示皇上吧,沒等你請示到,敵軍到眼前了,下輩子再請示吧。
只要不造反
第五步,集中行政權。
參知政事做副相。宰相本來在隋唐的時候就由一個變成一窩了,獨相變群相嘛,到了宋朝又設參知政事,作為副相。那這個宰相的數量就越來越多了。參知政事這個副相可以臨時設立,然後設樞密使管軍事。原來的丞相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因為兵部是歸丞相管的,歸三省尚書省管的,現在他設立樞密使,你這三省尚書就管不著了。就這樣把宰相的軍權給奪出來了,所以樞密跟宰相就叫「東西兩相」。又設三司使管財政。原來的戶部是隸屬於尚書省的,現在又設了一個三司使管財政,這樣一來相權就更加的削弱了。
然後在地方上,州的長官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擔任。
原來的地方官雖然也要中央任命,但他是當地自己人,比如,四川省省長是四川人,安徽省是安徽人,是從本地人的縣長、市長晉陞上來的。但是從宋朝開始變了,是朝廷委任京官出去當地方官。比如,我的本職是大理寺少卿,我應該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結果大理寺少卿知端州事,高檢的檢察長到端州做知州去了,我還幹我這大理寺少卿嗎?不幹了。
所有的地方官都由中央派出來,那我知端州使的地方官就一定是端州人了。我撥來的官跟你這地方不是一處的,如此一來,地方上要想作亂就特別難。從宋朝開始一直到現在,基本上都這樣。實際上你看省一級幹部他都是中央往下派的。
中央派人去當地方官之後,還設了通判監督。通判監督知州,所以通判又叫監州。有人跟宋太祖說呀,你讓這個文官下去當地方官,你給他們這麼大的權力,他們會貪污的。你猜宋太祖說什麼?他說一百個文官貪污也不如一個武將造反對國家的危害大。所以您願意貪您就貪,只要您不造反。可見他自己造反得的江山,被自己給嚇壞了。
於是知識分子最幸福的時代就來臨了,只要不造反,幹嗎都行。漢唐很可敬,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活在那樣的朝代很慘。明清就更崩潰了,尤其是明朝,生活在那種朝代真是生不如死,屬於中國古代史上最黑暗的二百多年。明清的可怕和可惡,反襯出了宋朝的可愛。宋朝的財政總收入很嚇人。北宋是明朝的十倍,南宋是明朝的六倍。直到《辛丑條約》那會兒,清朝的財政收入才趕上南宋。你想兩宋那富裕到什麼程度,都是重商主義發展的,特有錢。如果宋朝不是被蒙古人給滅掉了,咱中國早就按部就班發展到近代社會了,可惜歷史是不能假設的。
愛幹嘛幹嘛
宋朝是很可愛的王朝。
太祖皇帝有遺訓,刻在碑上。這碑在宮中的一個秘殿裡面,每一個新登基的皇帝都要去看那碑。碑上刻了三條:第一條,不得殺害柴氏子孫,咱江山是從柴家搶來的。這要擱別人,我從柴家搶了江山,我得把柴家連根刨。結果宋朝是不得傷害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何況他也不可能有罪。水滸裡面有個逼上梁山的柴家後人,小霸王柴進,那個是虛構的,不能算。
第二條,不得殺害士大夫,上書言事者無罪。在宋朝你只要是讀書人你就沒有死罪。所以文官沒有被判死刑的。這一沒有死罪,你說貪污怎麼辦?殺還是不殺?祖宗家法是不許殺士大夫,那就流放吧,他又說士可殺而不可辱。流放就是一種侮辱,還不如殺了。皇上說那無罪釋放。皇上就說哪一件快意事兒我也做不得。宰相說這種快意事你不做也罷。
不能殺士大夫,士大夫給皇上寫信說事,無罪。你回頭給打成右派這不行。所以知識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就是宋朝。那待遇真高,宰相的工資一年三百萬人民幣,差不多是兩萬四千畝土地的總收入,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貪污呢,那三百萬是小頭,大頭在後邊呢。所以,宋朝就是再著名的官員他的生活都是特別豪奢的,包括我們知道什麼寇准、歐陽修,這幫人都特講排場,到了可勁造,花不完的地步,如果換了你也是一樣花不完。宋朝厚待士人,知識分子的生活很好很強大,所以才會有空去研究理學,去寫宋詞,這個宋詞和唐詩的風骨就完全不同了。
知識分子有錢,皇帝可夠慘。宋朝皇帝慘到都沒錢給自己修墳的份上。皇陵特別簡陋,在河南鞏縣,跟漢唐那種因山為靈,跨山連谷的皇陵沒法比,跟明清也沒法比。別的朝代都是皇上一登基就開始修墳,皇上不死這墳不能修完,不能說我完工了,您入住吧,那哪成。所以皇上活著的時候你不能停。而宋朝是皇上活著不能修墳,皇上死了之後七個月內必須完工,只要別豆腐渣,盡快幹完就是了,要不然皇上的屍體都爛了。所以那皇陵都很簡陋。祖訓的第三條是不加田賦。當然這一點就沒做好,要是不加田賦皇上和文武百官吃啥?何況他們還得吃得好!
沒人會抵抗
鞏固政權的第六步,為集中財權和司法權,在各路設轉運使。
這等於是把這個地方的財政都轉運到中央來了。然後地方司法人員由中央派文官擔任,這就是提點刑獄使。
死刑要報請中央,一直到今天都是。比如,在安徽殺了人了,判死刑,須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當然一般不會被駁回,準能夠核准,但是提刑一定要把死刑報給中央,由皇帝親自批。在清朝,就有懋勤殿勾到。皇帝在懋勤殿給這死刑犯打鉤,用硃筆將死囚姓名勾去,表示核准,又稱勾決或勾到。勾決咨文下達便可執行死刑。勾一個人,大臣就要下跪三次給他求情,上天有好生之德,請皇上恩准。皇上說這傢伙太壞,勾了,但大臣還是每一個人要請求三回,別殺他,有好生之德。其實也就做個樣子。因為一般判死刑的都是大奸大惡之人,勾了就完了。
這麼六條下來,包括大院子的藩鎮在內,朝內朝外和地方上的權、兵、錢全都沒了,中央集權得到大大加強。
藩鎮割據的基本剷除維護了統一安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強幹弱枝又把地方都給削弱了,所以除了清初特殊的「三藩之亂」,宋朝以後確實沒再發生過關於地方反叛中央的事兒,這個問題解決得很好。但是官員冗濫,財政開支龐大,又是伴隨而來的弊端。官員冗濫到什麼程度?前面說了,樞密使雖然管軍事,但是三省六部不能變成三省五部呀,兵部還是有的。三司使管財政,戶部也還是在的。如此一來兵部和樞密使,戶部和三司使的機構就重疊了嘛,重疊就會產生扯皮唄。這事是你干還是我干,所以這效率反而低下。而且由於北宋朝廷厚待士人,這幫大爺脾氣大,一般人都不好弄他們,慣得這個毛病,官員冗濫造成機構重疊了,還不好處理。
再有一個毛病,就是軍隊的戰鬥力下降了。當兵的臉上刺字,當官的昨天晚上才開始看《孫子兵法》,你想想天亮這仗怎麼打。
要說地方財政困難,積貧積弱。它並不是真的貧,真的弱。他有錢,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王朝,只不過這錢都花得不是地方。所以說北宋初年加強中央集權那些措施有利有弊,《朱子語類》中朱熹總結的「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虜騎所過,莫不潰散。」就說了,你什麼都收了,造成的結果就是地方的軍事力量薄弱,沒人有能力去抵抗,最後被外族一打就垮。北宋的滅亡,就是因為上面那些看起來可以鞏固江山的政策。
進化科舉制
相對於唐朝,宋朝選拔官吏的方法有所變動,科舉制度得到了發展。
考試分作鄉試、省試、殿試三級。
省試就是後來的會試。有些外行的書寫成會考,高中畢業才會考呢。它說康有為在北京參加會考,康有為哪個中學的,康有為高二幾班的?後來,他又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會試就是省試和殿試。院試是最低的,中了的叫秀才,沒中就是童生,古代沒有畢業那一說。小孩五六歲進學,進學之後你就可以考秀才去了。你要是七歲考上就是神童,不過您七十考上也可以,范進不是五十多歲才考上秀才嗎?老考老不上,老沒名分的,就是老童生。洪秀全為什麼造反,就是他考了一輩子秀才都沒考上。你想他那學問要能考上有天理嗎?他沒考上說明大清不腐敗,他就是考不上,擱哪個朝都考不上,從十八歲考到三十多都沒達到小學畢業水平。
院試考中了秀才的可以去參加鄉試。鄉試在省城舉行,中試的統稱為舉人。舉人的第一名叫解元,唐伯虎就是唐解元嘛。這邊你又考上了,你就可以去參加會試。三年一次由禮部主試,中試的都叫貢士。貢士的第一名叫會元,不是匯源果汁。你PK了三次都沒淘汰,中了貢士,於是你就可以去參加殿試。所有的貢士去參加殿試肯定都能中,只不過就是分成三等,第一等叫甲賜進士及第,一共三人,第一名叫狀元,然後榜眼、探花。第二等叫甲賜進士出身,上榜人數若干。第三等叫甲賜同進士出身,上榜人數也是若干,就這麼三等。
你要鄉試以上的三次考試全中,就叫連中三元。中國的一個成語叫連中三元,幹嗎不連中二十六元或者七十元兩毛五分,它不是連續中獎可以兌換三元牛奶的意思,它三元的意思是解元、會元、狀元。科舉制1300多年,連中三元的只有明朝的商輅。只有哥們兒一人能連中三元,因為這太難了,哪那麼巧都是你呀。有的最後拿了狀元,但前面考的不一定是第一名,考場還有狀態問題和發揮問題嘛。所以連中三元這哥們兒很了不起。
殿試的錄取權由皇帝掌握,所以進士及第者叫做天子門生。
以前是高官主試,高官決定錄取,這幫新科進士一旦被錄取就對高官感恩戴德,容易跟高官結成朋黨。你們都是我錄取的,你們就是我的門生嘛,所以都得聽我的。現在不一樣,錄取權由皇上掌握,你跟皇上結黨去吧,不礙事。
明清兩朝殿試在保和殿,尤其清朝那些康熙爺什麼的,那真是親自出題,親自監考。那考試一考,早晨起來一直考到天黑,點著蠟接茬考,皇上也跟那坐著監考。到後來有的皇上像咸豐,到考場轉悠一下,說聲同志們辛苦了就撤了,意思意思。
宋朝科舉實行糊名法,糊名就是我們現在的密封,你的姓名、年齡、籍貫、性別都擋上,嚴格保密。到了明清還得「謄卷」,考官看不到你的親筆卷子,他是由十個中書舍人給抄一遍,考官看到的筆跡全都一樣,以免萬一我的學生我認識他字跡,就給個高分。當然那作弊的方法也多了去了。
在錄取名額上,宋朝比唐朝增加了。特別是宋太宗他在位20年,錄取的進士超過唐朝三百年的。唐朝一次錄三四十個,三年一次,宋太宗是一次錄五六百,年年考。三年一考很難,全國好幾千萬人,讀書的就算有幾十分之一的人也好幾百萬,三年一考錄取那麼幾百人,很難辦。結果宋太宗在位的時候老開恩科,今年我生了一個胖兒子,我高興,今年科舉開恩科。明年我又生一個,再開。後年娶一個小媳婦挺好,接著開,再後年我們家那樹上長靈芝了,他老有事兒。恩科一般都皇上整壽的時候,今年不應該科舉,但我整壽,就開一個恩科。1894年沒有科舉,但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朝廷就開了恩科。這就為各階層讀書人進入仕途開闢了道路。
唐朝都是官宦人家的孩子能科舉,白丁子弟不行。到了宋朝農民都可以去參加科舉,商人子弟也可以參加。只有犯人的孩子和娼優的孩子不行。過去小孩念私塾,「朝為田舍郎,老師教你念: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說的是讀書就能科舉當官,讀書的品格是最高的,那你還能造反嗎。所以真宗皇帝御制《勸學篇》勸士子們六經勤向窗前讀。你幹嗎要讀書呢?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車馬多如簇。」你只要唸書,什麼玩意兒都有:黃金屋、顏如玉、車馬簇、千鍾粟。
今天也一樣,也是六經勤向窗前讀。英語、數、理、化、生、史、地、政,正好六個。你連大學都沒上,你就看超市缺不缺扛貨的。大學沒畢業工作都找不著。你讀大學的,黃金屋、顏如玉、車馬簇、千鍾粟。不讀,鐵皮屋、柴禾妞、棒子面、單車。
宋朝的科舉制等於是擴大了政權基礎,這麼多個人都讓你給吸入到朝廷裡來。但是官本來就夠多了,你還把這麼多人都招來,招來你就得讓他做官。做官你就得給他錢,北宋的知識分子待遇那麼優厚,給錢還不能給少。所以造成一個結果,冗員,官吏多而雜,這幫人就更不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