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和新朝改制:他的盲目改製成為滅亡他的前兆
漢朝一代,歷史學家分作前漢後漢,也稱作東西漢。這是因為漢朝四百年間,王莽曾篡國僭位一十八年。所以王莽以前,叫作前漢,王莽以後,叫作後漢。且前漢建都陝西長安,故也稱西漢,後漢建都洛陽,洛陽在東面,故也稱東漢。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
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稱建興帝或新帝,公元8年到公元23年在位。
西漢末年,王莽執掌朝政,任大司馬,掌管丞相事,是輔佐漢平帝的股肱之臣。王莽本是漢平帝的岳父,卻毒死了漢平帝,平白地佔據漢室江山,自稱新朝。王莽稱帝后,實行「托古改制」。
歷來漢朝的官吏和百姓,在每年的正月卯日(干支紀年),制符為佩,有的用玉,有的用金,也有的用桃木,懸以革帶,一面鐫刻有文字:「正月剛卯」,大家認為這樣可以避免一年之中的疫氣。金刀本是錢名,形狀像小刀,在民間通行。 王莽認為,劉(繁體字)字的左邊,有卯有金,右邊有刀,因此將剛卯金刀,一律禁止,重新鑄造小錢通用,直徑只有六分,重量大約為一銖。
王莽又仿照古代實行的井田遺制,稱天下的田地為王田,規定人民不得私自進行買賣。例如,一家人若不滿八口,田地超過一井,就應當將多出來的田地分給其他親族或同鄉。王莽還規定,不准私自買賣奴婢,違令者重罰。
王莽後來又遵從國師劉歆的奏議,遵照周代的制度,設立五均司、市泉府等官。此外,所有官職,大多重新改名字,但都是不古不今的稱號,胡亂塗改描畫一番,往往是換名不換人。
王莽掀起了空前絕後的改名運動。無論地名、官名、建築名,差不多都改了,而且還任意調整行政區劃和行政部門的職權。王莽一改再改,有的郡名一年間改了五次,最後又改還到原來的。官吏和百姓根本記不住,所以每次頒發詔書和公文,都要在新名後注舊名。這不但影響效率,造成浪費,而且帶來官吏和百姓心理上的厭惡情緒。
王莽還將「匈奴」改為「恭奴」、「降奴」,將「單于」改為「善於」、「服於」,改「高句麗」為「下句麗」。不僅如此,王莽還輕率地動用武力,導致邊境衝突,使數十萬軍隊長期陷於邊疆,無法脫身,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了北方邊疆民眾深重的災難。
王莽「托古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由於很多政策迂腐不合實情,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並且朝令夕改,百姓官吏不知所從,遂不斷引起天下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
到了天鳳四年(公元17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饑荒四起,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形成了赤眉、綠林大規模的反抗運動。地皇四年(公元23年),赤眉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滅亡。
王莽新政的失敗,是西漢沒有前車之鑒,發展失敗的延續。在當時,西漢政權需要官僚體系治理國家,但卻無法制止官僚作為利益集團,瘋狂掠奪國家的財富;國家放開土地,鼓勵競爭,就會引發土地兼併,造成社會兩極分化,如果將土地收為國有,平均社會財富,又會違背人類競爭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天性。這是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中華帝國的悖論,在此後的兩千多年裡,任何王朝,都沒有逃脫與西漢帝國相似的命運。
王莽改制的失敗,固然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但王莽性情狂躁、輕於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實際,剛愎自用、所用非人,這些特徵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個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領導班子,因此其改革注定要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