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三國軍事奇才諸葛亮的七宗罪:諸葛亮不是神人 | 陽光歷史

 

A-A+

細數三國軍事奇才諸葛亮的七宗罪:諸葛亮不是神人

2016年09月23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254 次

  《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描繪成一個神人。他深謀遠慮,用兵如神,魯迅先生讀了《三國演義》不禁感歎: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從三國時候起,對諸葛亮的崇拜就已經開始,並一直延續下去。武侯祠至今仍然是成都的一個旅遊景點。關於諸葛亮同志的豐功偉績,後世之人歌功頌德的實在太多。《三國演義》是雜糅了歷史史實與情節虛構為一體的小說。要說全部是史實吧,靠不住;要說完全虛構吧,還真有些是真人真事。不管是真是假,對諸葛武侯的崇拜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諸葛亮也該走下神壇了。

  歷史上的諸葛亮,勸客農桑,興修水利,這些不說;歷朝歷代的名人對諸葛亮推崇備至,這些也不說;《三國演義》到底是幾分史實幾分虛構這也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本文僅以《三國演義》,試分析諸葛亮的七宗罪。

  罪一:忽視培養武將。

      蜀立國數十年,本國竟從未出一員大將。諸葛亮作為軍政一把手,必須負領導責任。蜀國的將領,大致分三類。一是一流猛男類型。有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魏延、姜維、夏侯霸勉強入選。二是二流武將,如關興,張苞,馬岱等等。三是不入流的武將,如王平,張翼,張嶷,廖化等等,不一一枚舉了。究其來源,也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劉備自帶的班底。如關羽,張飛,趙雲。二是從各種渠道投降過來的。黃忠、魏延、嚴顏是劉備打江山的時候從本地投降過來;馬超是打不過曹操了跑過來避難的;姜維是諸葛亮伐魏時用計,讓他不得以投降過來的;夏侯霸是曹氏與司馬氏爭奪政權時候,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跟曹家同穿一條褲子的夏侯霸,在司馬懿滅掉曹爽之後,打是打不過的,繼續留在「魏國」只能等著被剁成肉泥包餃子下鍋,只能閃。鑒於吳國根本不想跟魏國作對,而蜀國卻還能屢屢北伐,要報仇,只能投靠蜀國。還有的就是攻打西川和東川之後,留下來的一干武將,是數量又多又沒用的。三是主力武將的「衍生」武將。如關興,關平,關索,張苞,馬岱,廖化等等。都是關係戶。不過當時關係戶是太正常了。封建時代,武將們不就求個封妻蔭子麼?老子英雄兒好漢,合情合理合法。還有廖化、周倉這些人,雖然只配提鞋子,傍著個猛男,想不出名都不容易。可惜戰鬥力實在一般。

  反觀魏國,拿得出手的猛男數不勝數。夏侯惇、夏侯淵、典韋、許褚、張遼,張郃,徐晃,龐德,曹仁,曹洪,哪個不能打?就算是號稱戰無不勝的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魏國的武將們,如郭淮,孫禮等,都是惡狠狠地來死磕,磕到死也不怕你諸葛亮。人才輩出的魏國,到後期出現了鄧艾和鍾會兩大超新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介紹鄧艾的時候,他的履歷讓我眼前一亮。這個傢伙是放牛娃出身,比俺還不如,最後居然能當上大將。起於平民,發於行伍,而終有大成就,不能不說,魏國的人才選拔制度更優越。曹操奉行「唯才是舉」,懂軍事,有才能的人,不論出身如何低賤,最後依然能成為軍隊統帥。東吳的呂蒙,也是行伍出身,終為大將。類似事情怎麼就沒有在蜀國出現呢?

  第九十二回,寫道,趙子龍年登七十高齡,在經歷一番曲折後奮力拚殺,最後力斬五將。這到底該欣喜呢?還是該擔憂?這件事情告訴我們,蜀國的主力武將已經出現捉襟見肘、青黃不接的局面——「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在軍隊裡效力的,能打的就那麼一兩個,還都是老傢伙,新人遲遲未能出現,或者說未能受到栽培和提拔。偌大的蜀國,動不動就二十萬兵馬北伐,可悲的是,立國之後從蜀國成長起來的年輕一輩武將,居然連一個拿得出手的都沒有。所用的武將,要麼是自帶的,要麼是「衍生」的,要麼是投降過來的,自己培養的一個都沒有。新人上不去,這是誰的責任呢?

  可能很多人要反對了,蜀國不是還有姜維嗎?他難道不是繼承了諸葛亮的衣缽了嗎?我想提醒各位,從姜維投蜀,直到諸葛亮去世,諸葛亮始終沒有認真地培養他。遇到戰爭,也是諸葛亮一手策劃,自己決策,根本沒有刻意地培養戰略戰術。直到諸葛亮在五丈原死去,臨死之前,才把平生所學,寫成的二十四篇,交給姜維。算是活了一輩子,臨死的時候才倉促收了個記名弟子。這本秘籍姜維同志是否完全消化吸收還不得而知。此兵書唯一在之後的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是「連弩」之法,一弩可發十矢,後來救了姜維一命。很可惜,第九十回諸葛亮六破蠻兵的章節,已經明明白白寫著三江城的蠻兵「一弩皆發十矢,箭頭上皆用毒藥」。可見,「連弩」並非諸葛亮的首創,公允地說,諸葛亮不過是把蠻人的一種造軍事器材的技術引進並流傳下來。

  順便說一下,所謂的「木牛流馬」,是一種典型的「永動機」,不用動力就可以一直走下去,違背了基本的能量守恆定律。說了這麼多,道理已經很明白了。人才的缺乏,姜維一定是有切身體會的。後來他提拔了兩個青年將領——蔣舒和傅僉,可惜蔣舒第一個就當了叛徒。當然,這些跟諸葛亮沒關係。蜀漢,從劉備稱帝到劉禪退位,立國四十二年,居然連一個拿得出手的武將都沒能培養出來。一直在吃老本,吃光了,還能依靠誰呢?諸葛亮必須被追究領導責任。

  反觀魏國,拿得出手的猛男數不勝數。夏侯惇、夏侯淵、典韋、許褚、張遼,張郃,徐晃,龐德,曹仁,曹洪,哪個不能打?就算是號稱戰無不勝的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魏國的武將們,如郭淮,孫禮等,都是惡狠狠地來死磕,磕到死也不怕你諸葛亮。人才輩出的魏國,到後期出現了鄧艾和鍾會兩大超新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介紹鄧艾的時候,他的履歷讓我眼前一亮。這個傢伙是放牛娃出身,比俺還不如,最後居然能當上大將。起於平民,發於行伍,而終有大成就,不能不說,魏國的人才選拔制度更優越。曹操奉行「唯才是舉」,懂軍事,有才能的人,不論出身如何低賤,最後依然能成為軍隊統帥。東吳的呂蒙,也是行伍出身,終為大將。類似事情怎麼就沒有在蜀國出現呢?

  第九十二回,寫道,趙子龍年登七十高齡,在經歷一番曲折後奮力拚殺,最後力斬五將。這到底該欣喜呢?還是該擔憂?這件事情告訴我們,蜀國的主力武將已經出現捉襟見肘、青黃不接的局面——「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在軍隊裡效力的,能打的就那麼一兩個,還都是老傢伙,新人遲遲未能出現,或者說未能受到栽培和提拔。偌大的蜀國,動不動就二十萬兵馬北伐,可悲的是,立國之後從蜀國成長起來的年輕一輩武將,居然連一個拿得出手的都沒有。所用的武將,要麼是自帶的,要麼是「衍生」的,要麼是投降過來的,自己培養的一個都沒有。新人上不去,這是誰的責任呢?

  可能很多人要反對了,蜀國不是還有姜維嗎?他難道不是繼承了諸葛亮的衣缽了嗎?我想提醒各位,從姜維投蜀,直到諸葛亮去世,諸葛亮始終沒有認真地培養他。遇到戰爭,也是諸葛亮一手策劃,自己決策,根本沒有刻意地培養戰略戰術。直到諸葛亮在五丈原死去,臨死之前,才把平生所學,寫成的二十四篇,交給姜維。算是活了一輩子,臨死的時候才倉促收了個記名弟子。這本秘籍姜維同志是否完全消化吸收還不得而知。此兵書唯一在之後的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是「連弩」之法,一弩可發十矢,後來救了姜維一命。很可惜,第九十回諸葛亮六破蠻兵的章節,已經明明白白寫著三江城的蠻兵「一弩皆發十矢,箭頭上皆用毒藥」。可見,「連弩」並非諸葛亮的首創,公允地說,諸葛亮不過是把蠻人的一種造軍事器材的技術引進並流傳下來。

  順便說一下,所謂的「木牛流馬」,是一種典型的「永動機」,不用動力就可以一直走下去,違背了基本的能量守恆定律。說了這麼多,道理已經很明白了。人才的缺乏,姜維一定是有切身體會的。後來他提拔了兩個青年將領——蔣舒和傅僉,可惜蔣舒第一個就當了叛徒。當然,這些跟諸葛亮沒關係。蜀漢,從劉備稱帝到劉禪退位,立國四十二年,居然連一個拿得出手的武將都沒能培養出來。一直在吃老本,吃光了,還能依靠誰呢?諸葛亮必須被追究領導責任。

  罪二:毀人不倦。

  這一點突出表現在魏延與諸葛亮的矛盾上面。從地位上說,人家諸葛亮是大丞相,所有大權一把抓,你魏延的官做得再大,也是部下,自然鬥不過。陰謀詭計先放一邊不說,就是要堂堂正正地整你,你也沒轍。魏延就是被整了幾十年。第五十三回魏延首次露面,斬韓玄,獻長沙郡,功勞不小。哪知道孔明一來,也不知是哪根神經錯亂,居然「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賞罰如此不明,難怪連劉備都覺得吃驚。諸葛亮給的理由有三: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這三個理由站得住腳嗎?且看看這個韓玄是什麼貨色。「長沙太守韓玄,平生性急,輕於殺戮,眾皆惡之。」這樣的人幹掉了,是為民除害!棄暗投明也不行?主動來投誠,而且有立功表現,最後居然是莫名其妙的「不忠不義」的理由?如果按照真正的仁義標準,當時各國征戰不休,又有哪個國家是仁義的?他諸葛亮安排關羽攻打長沙郡就是仁義了?按照這個標準,「(劉備)先事曹操,便思謀害;後從孫權,便奪荊州」,跟劉璋稱兄道弟,最後還不是攻取西川?他劉備就忠義了嗎?可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最後一個理由更是莫名其妙。俺看的歷史書也不少了,這是唯一的以「腦後有反骨」定死罪的例子。說得輕一點,這是諸葛亮以貌取人,說得重一點,是他在挑刺,是踐踏法律。個人的長相,是由父母決定的,他本人根本就無能為力。一見面,立刻要把一個有功的人推出去砍腦袋,只因為「腦後有反骨」這種可笑的理由?是哪天法律規定說這樣就得砍腦袋?對一個人的瞭解,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見面就對一個人下定論,這是首席軍師、將來的大丞相應有的風範嗎?如此賞罰不明,如何服眾?換個角度來想,假設你是魏延,此刻是否感覺渾身冰涼,脊樑骨凍得就跟冰棍一樣?你會服氣嗎?如果不是正好劉備在場,你已經屍橫就地,死得冤不冤?這件事情,我看到了蠻不講理和暴力,赤裸裸的暴力!諸葛亮栽培人是沒什麼本事的,打擊人卻是幾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恆。

  魏延曾經提了一個建議,請五千精兵從子午谷逕取長安。這個計策被諸葛亮一口回絕了。到底好不好,俺不懂,但是第九十五回,從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的口中得到了印證。「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逕取長安,早得多時矣」,這句原話,說明司馬懿跟魏延不謀而合,這個奇襲的計謀是有成功的可能性的,而且可能性很大。但是諸葛亮想都不想,直接棄之不用。之後兩個人又有數次矛盾,多是一筆帶過。比如「魏延口出怨言」等。我認為書中之所以要突出這等發發牢騷的細節,就是為之後諸葛亮殺掉他找借口。打仗這種事情,是刀頭舐血的營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但辛苦,而且危險。偶爾發發牢騷太正常了,誰都可能。只不過有的人不聰明,發牢騷的時候被別有用心的人聽到,於是被告了黑狀,自然又一次印證魏延將來必然要反的判斷,諸葛亮真是神人啊!一直都認為,而且堅定地認為魏延會造反。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一句「今天真是累死了」,正常吧?但是可以理解為你不想幹了,再往下的推論是你要造反,按照諸葛亮的慣性思維,很正常的推論吧?我敢保證,在戰場上征戰多年的人,100%都發過牢騷。只不過掌握話語權的那些傢伙,是不是把這些細節上的東西記下來。記了,這就是罪證,你就是叛徒,就是十惡不赦。暴力,言論上的暴力。掌握話語權的諸葛亮,充分運用了「喉舌」的作用,對魏延施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言論暴力。魏延就這麼一直被打壓,一直受欺負。幾十年下來,你不鬱悶嗎?換作你,你會不會造反?反正換作我,我是反定了!

  第一百五回,吳太后的原話,讀起來讓人毛骨悚然。「嘗聞先帝有言:孔明識魏延腦後有反骨,每欲斬之;因憐其勇,故姑留用」。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曾經聽我老公劉備說了,魏延腦後有反骨,別人都不認得,只有孔明認得。他屢次打算把魏延幹掉,但是考慮到魏延還有幾十年的利用價值,所以暫且把他的人頭留著。又是言論上的暴力。他諸葛亮、劉備不信任也就算了,他們還要把這些話跟身邊的人說。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三人成虎,眾口鑠金,你魏延能辯白嗎?能澄清嗎?大家都說了,魏延是反賊,只不過一條還有利用價值的狗而已,大家都這樣說了,你還有活命的機會嗎?不用擔心。諸葛亮同志在打壓了幾十年魏延之後,怎麼可能輕易饒了他呢?那多沒意思啊!城府極深且毀人不倦的諸葛亮同志已經「預伏錦囊計」,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馬上就要了毫無造反跡象的魏延的小命。

  事實證明,諸葛亮同志是一貫的英明正確的!在被算計了幾十年之後,忍受了數十年的屈辱之後,他如果選擇爆發,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說他造反,那也是讓諸葛亮及其親信們千方百計逼上了絕路,硬給他扣一頂造反的帽子,永世不得翻身。可惜,不管是不是造反,他已經被朝廷定性為造反,他的申辯也無人理會,就這樣為蜀國貢獻了一生之後,這位對蜀漢忠心耿耿、出生入死、屢建奇功的前軍師,征西將軍,南鄭侯,這位趙雲去世後的首席大將,最後還是沒能逃脫被算計致死的命運,被諸葛亮拉去當了墊背。蜀國到後來,人才已經十分緊缺,諸葛亮硬是要自毀長城。說他是造反?真要造反他有多少次機會?無數次。隨便哪一天,戰場上倒戈,就達到目的。他已經有了那麼高的地位,有什麼理由反叛,背上千古罵名?退一萬步說,一個處心積慮準備反叛的人,絕對要做好反叛準備,包括確保手下將士忠心耿耿地追隨他。那樣,他的部下至於讓別人兩句話全部擺平,紛紛散去嗎?可見魏延從未向任何人灌輸反叛的理念。所以魏延絕對是被冤枉的,而冤枉他的人,正是毀人不倦的諸葛亮和他的親信們。當然,魏延死後,與後主劉禪一樣,因為諸葛亮是一貫的英明而正確,他們都必須背上千古罵名。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一句「今天真是累死了」,正常吧?但是可以理解為你不想幹了,再往下的推論是你要造反,按照諸葛亮的慣性思維,很正常的推論吧?我敢保證,在戰場上征戰多年的人,100%都發過牢騷。只不過掌握話語權的那些傢伙,是不是把這些細節上的東西記下來。記了,這就是罪證,你就是叛徒,就是十惡不赦。暴力,言論上的暴力。掌握話語權的諸葛亮,充分運用了「喉舌」的作用,對魏延施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言論暴力。魏延就這麼一直被打壓,一直受欺負。幾十年下來,你不鬱悶嗎?換作你,你會不會造反?反正換作我,我是反定了!

  第一百五回,吳太后的原話,讀起來讓人毛骨悚然。「嘗聞先帝有言:孔明識魏延腦後有反骨,每欲斬之;因憐其勇,故姑留用」。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曾經聽我老公劉備說了,魏延腦後有反骨,別人都不認得,只有孔明認得。他屢次打算把魏延幹掉,但是考慮到魏延還有幾十年的利用價值,所以暫且把他的人頭留著。又是言論上的暴力。他諸葛亮、劉備不信任也就算了,他們還要把這些話跟身邊的人說。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三人成虎,眾口鑠金,你魏延能辯白嗎?能澄清嗎?大家都說了,魏延是反賊,只不過一條還有利用價值的狗而已,大家都這樣說了,你還有活命的機會嗎?不用擔心。諸葛亮同志在打壓了幾十年魏延之後,怎麼可能輕易饒了他呢?那多沒意思啊!城府極深且毀人不倦的諸葛亮同志已經「預伏錦囊計」,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馬上就要了毫無造反跡象的魏延的小命。

  事實證明,諸葛亮同志是一貫的英明正確的!在被算計了幾十年之後,忍受了數十年的屈辱之後,他如果選擇爆發,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說他造反,那也是讓諸葛亮及其親信們千方百計逼上了絕路,硬給他扣一頂造反的帽子,永世不得翻身。可惜,不管是不是造反,他已經被朝廷定性為造反,他的申辯也無人理會,就這樣為蜀國貢獻了一生之後,這位對蜀漢忠心耿耿、出生入死、屢建奇功的前軍師,征西將軍,南鄭侯,這位趙雲去世後的首席大將,最後還是沒能逃脫被算計致死的命運,被諸葛亮拉去當了墊背。蜀國到後來,人才已經十分緊缺,諸葛亮硬是要自毀長城。說他是造反?真要造反他有多少次機會?無數次。隨便哪一天,戰場上倒戈,就達到目的。他已經有了那麼高的地位,有什麼理由反叛,背上千古罵名?退一萬步說,一個處心積慮準備反叛的人,絕對要做好反叛準備,包括確保手下將士忠心耿耿地追隨他。那樣,他的部下至於讓別人兩句話全部擺平,紛紛散去嗎?可見魏延從未向任何人灌輸反叛的理念。所以魏延絕對是被冤枉的,而冤枉他的人,正是毀人不倦的諸葛亮和他的親信們。當然,魏延死後,與後主劉禪一樣,因為諸葛亮是一貫的英明而正確,他們都必須背上千古罵名。

  罪三:出爾反爾。諸葛亮幹出爾反爾的事情,不是一回兩回,而是屢次,是一再。

  第一次見於曹孫劉赤壁大戰。諸葛亮作為軍師,派遣關羽把守最後一道關口——華容道。後世之人多評說,諸葛亮用人不當。曹操畢竟曾經對關羽有過大恩,「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優禮有加,關羽這人吃軟不吃硬,最後不顧跟軍師立下的軍令狀,把曹操放跑了。軍令狀是什麼?其實就是生死狀。違反軍令者,死。有軍令狀為憑,沒什麼好商量。最後,諸葛假意要斬,劉備出來求饒,搬出「桃園結義,誓同生死」的理由,諸葛馬上順水推舟。軍令狀就是這麼如兒戲對待嗎?孫子受吳王之命訓練宮女,有吳王寵妃二人,不聽號令,嘻嘻哈哈的,被孫子下令殺掉。吳王闔閭本人也在場,趕快求情,孫子根本不給面子,依然把吳王的愛妃殺掉了。孫子有軍令狀在手嗎?沒有。孫子與諸葛亮,孰高孰低,各位可以自己判斷。第二次見於歸還荊州。東吳與曹魏混戰多時,被諸葛亮使巧計,乘亂奪了南郡、荊州、襄陽。魯肅前去討還荊州。

       第一回諸葛亮搬出劉表的兒子劉琦,說劉備也是皇室宗親,跟劉琦是叔侄關係。劉表不在人世,劉琦就是合法的繼承人,以叔輔侄,佔據荊州是名正言順。雙方約定公子一死就歸還荊州。

       第二回是,數年後公子去世,魯肅借弔喪之名又來討還。諸葛亮又找了個借口,說等打了西川有了根據地之後再還。雙方立下文書,劉備押字,諸葛亮作為保人也押字。(見於第五十四回)。當時蜀雖未立國,但地盤已是不小。除去之前的荊襄、南郡外,又先後攻取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對外文書何等重要,最後居然連兒戲都不如。周瑜對此事的評價,恰恰一語中的「名為借地,實是混賴」、「劉備梟雄之輩,諸葛亮奸猾之徒」。這一回,雙方訂立文書,已經從法律上明確荊州的歸屬問題——荊州歸東吳所有,無可爭議。

       第三回的的催討可以充分證明周瑜的論斷。第六十六回,孫權用張昭計策,假裝把在東吳為官的諸葛瑾(諸葛亮的親兄)全家老小都抓起來作為「人質」,讓諸葛瑾去成都索要荊州。諸葛亮與劉備的雙簧表演實在是讓人汗顏。諸葛亮哭拜於地,說:「看在我的面上把荊州還給東吳吧,不還的話我哥哥全家都要被殺光光」,再三哭求。劉備就是不肯。最後呢?把皮球踢給了關羽。去找關羽吧,先還一半(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關羽又不肯,還拔劍威脅。好說歹說,再三催討,人家就是不肯還,就是耍賴,還能怎麼樣?只能動用武力了。從這三回拒還荊州的情節來看,諸葛亮毫無信用可言。第三次見於馬謖失街亭。馬謖主動要求去守街亭,還撂下狠話「若有差失,乞斬全家」、「願立軍令狀」。最後軍令狀是立了,街亭也失了,按照軍令狀,最後居然只殺了馬謖。綜上,諸葛亮慣於做出爾反爾的事情,其人毫無信用可言。

       第三回的的催討可以充分證明周瑜的論斷。第六十六回,孫權用張昭計策,假裝把在東吳為官的諸葛瑾(諸葛亮的親兄)全家老小都抓起來作為「人質」,讓諸葛瑾去成都索要荊州。諸葛亮與劉備的雙簧表演實在是讓人汗顏。諸葛亮哭拜於地,說:「看在我的面上把荊州還給東吳吧,不還的話我哥哥全家都要被殺光光」,再三哭求。劉備就是不肯。最後呢?把皮球踢給了關羽。去找關羽吧,先還一半(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關羽又不肯,還拔劍威脅。好說歹說,再三催討,人家就是不肯還,就是耍賴,還能怎麼樣?只能動用武力了。從這三回拒還荊州的情節來看,諸葛亮毫無信用可言。第三次見於馬謖失街亭。馬謖主動要求去守街亭,還撂下狠話「若有差失,乞斬全家」、「願立軍令狀」。最後軍令狀是立了,街亭也失了,按照軍令狀,最後居然只殺了馬謖。綜上,諸葛亮慣於做出爾反爾的事情,其人毫無信用可言。

  罪四:造成關張劉先後死亡。

  劉備為什麼死掉?因為他的兩個誓同生死的結拜兄弟——關羽、張飛先後死掉,他要報仇。結果猇亭一戰,號稱七十五萬大軍被陸遜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撤到白帝城,一口氣沒喘上來,就這麼掛了。張飛為什麼死掉?因為他急著報關羽的仇,日夜飲酒,鞭打士卒,動不動就要殺人。部下被逼無奈,只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把張飛給陰了。歸結起來,張飛、劉備的死都與關羽的死有莫大的關係。關羽的死,就好像是多米諾骨牌,第一張倒下,引起了連鎖反應。

      那麼關羽因為什麼死掉呢?因為荊州。他是荊州守將,被呂蒙、陸遜用奇襲計幹掉。歸結起來,一切的根源,都在於吳蜀對荊州的爭奪。吳再三催討荊州,蜀再四找理由推脫,甚至不惜搭檔唱雙簧,最後實在沒辦法了,戰場上見吧。可見,蜀國的外交戰略十分失敗。吳蜀實際上從來沒有結成鞏固的聯盟。赤壁之戰,不過是曹操重兵壓境,孫劉不得以,暫時結成脆弱的聯盟。之後吳蜀一直是明爭暗鬥。按照《三國演義》,周瑜就是為了奪回荊州,與諸葛亮數度鬥法,給氣死了。周瑜是誰?東吳大都督,總督水陸兵馬,等於最高軍事統帥。他的老婆是小喬。小喬的姐姐——大喬,是孫策的老婆。孫策是孫權的親哥哥。這是私人關係。

      孫策臨死的時候,還有句遺言交代給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可見周瑜的地位有多高。周瑜還統帥東吳將士,在赤壁擊敗了曹操的數十萬大軍,立下了大功。周瑜這樣死了,東吳豈能善罷甘休?孔明三氣周瑜,許多人讀起來甚至覺得很過癮,好像周瑜原本就是應該被氣死似的。說什麼「賠了夫人又折兵」,其實在荊州問題上,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恰恰是蜀國!偷雞不成蝕把米,這句俗語用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死皮賴臉地想佔便宜,最後損兵折將不說,還敗壞了自身的信譽!其實劉備佔領西川之後,已經有了根據地,荊州完全可以歸還。荊州,兵家必爭之地。

      不但東吳一直覬覦,就連魏國也兩度出兵爭奪(一次是從劉表手裡搶下來,一次是乘呂蒙奇襲時落井下石,夾擊關羽)。其實荊州就是燙手的山芋,留在手裡,害遠大於利。可笑劉備、諸葛亮不能審時度勢,不惜敗壞信用,就是不肯歸還。一城一地之得失,一國之信譽,孰為輕孰為重?更可笑的是,第六十三回,諸葛亮還諄諄叮囑關羽,在戰略上要「北據曹操,東和孫權」。從表面上看,關羽的一句「虎女安嫁犬子」斷送了自家性命,實際情況是,關羽此時面對的,是吳蜀外交的爛攤子。三討荊州,三拒之,甚至氣死了周瑜。從外交途徑已經不可能解決,雙方交惡勢所必然。關羽不同意孫權的和親,是明智的。因為他的兄長兼主公——根本無意與東吳結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爾反爾,多次傷害東吳君臣的感情,劉備、諸葛亮拙劣的表演,已經徹底激怒了吳國君臣,雙方的關係,已經鬧到劍拔弩張的程度,這時候把姑娘往東吳送,那不是往火坑裡推嗎?再說了,「其女尚幼」,真的可以完成和親的使命嗎?變數太多,難以逆料。諸葛亮指出的戰略對嗎?

       理論上是對的,但實際上,諸葛亮的所作所為已經深深地傷害了東吳,傷害了兩國的關係。諸葛亮、劉備又做了哪些實實在在「東和孫權」的事情?沒有。只是一句空話。人家已經決定使用武力解決問題了,你還在發清秋大夢,不可笑嗎?所以說,關張劉先後死亡,源於荊州之爭,而東吳以武力解決荊州問題,正是諸葛亮、劉備一手造成的。缺乏大局觀念,貪小利而失信義,敗聯盟,殞大將,實在是不值。雖然當時諸葛亮可能未料到關羽那麼快就被殺,或者說他不一定有主觀惡意。但是,諸葛亮與劉備奉行的寧可耍賴絕不歸還荊州的外交政策,把荊州守將,劉備的拜弟,五虎上將之首,陷於極端危險的境地。關羽成為蜀國外交失敗的犧牲品。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關羽之死,歸結到最後,其元兇竟然是劉備、諸葛亮!

       理論上是對的,但實際上,諸葛亮的所作所為已經深深地傷害了東吳,傷害了兩國的關係。諸葛亮、劉備又做了哪些實實在在「東和孫權」的事情?沒有。只是一句空話。人家已經決定使用武力解決問題了,你還在發清秋大夢,不可笑嗎?所以說,關張劉先後死亡,源於荊州之爭,而東吳以武力解決荊州問題,正是諸葛亮、劉備一手造成的。缺乏大局觀念,貪小利而失信義,敗聯盟,殞大將,實在是不值。雖然當時諸葛亮可能未料到關羽那麼快就被殺,或者說他不一定有主觀惡意。但是,諸葛亮與劉備奉行的寧可耍賴絕不歸還荊州的外交政策,把荊州守將,劉備的拜弟,五虎上將之首,陷於極端危險的境地。關羽成為蜀國外交失敗的犧牲品。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關羽之死,歸結到最後,其元兇竟然是劉備、諸葛亮!

  罪五:統攬大權,不分權。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發生在西漢的著名例子。周勃為左丞相。位第一。平為右丞相。位第二。大將軍灌嬰為太尉。上問勃。天下一歲決獄錢谷出入幾何。謝不知。甚愧之。上以問平。平曰。陛下即問決獄責廷尉。問錢谷責治粟內史。上曰。君所主者何事。對曰。……宰相在上佐天子。調理陰陽。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內親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職。上曰善。陳平對丞相的職責有其獨到的見解。每件事情,都有其負責的大臣。要瞭解一年判多少案例,可以問負責判案的廷尉,要瞭解一年收入多少錢糧,可以問負責錢糧的治粟內史。而丞相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是:「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職」。精闢。太精闢了。

       一般說來,工作可以分為三大類:高層決策、管人,中層管事,下層執行。當然這是籠統的說法。丞相應該注重輔佐帝王,提出大政方針,解決向哪個方向前進的問題。再有的就是通過激勵、約束、督導等辦法,使自己的直接下屬們安心工作、努力履行職責。履行好了這些職責,具體的工作,下屬們自會做好。這樣的原則,在現代依然適用。比如,一個大公司的董事長,他所應該做的工作是思考、決策,總經理負責管人、管大事,生產、營銷、財務、後勤、宣傳等部門經理對總經理負責,按照部門分工做好各自的工作。員工主要是執行。

  如果這個董事長,把總經理、甚至部門經理的工作都包攬下來,我們說那是越權。諸葛亮就是越權。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諸葛亮事必躬親,事事過問。說好聽點那是勞動模範,其實那樣做貽害無窮。一個大公司可以僅僅依靠董事長努力工作就可以順利運轉,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董事長,他不論多小的事情都要插手,那麼他的手下怎麼開展工作?

       這樣做的壞處,就人才方面來說,主要有以下兩點不利:第一,人才無法成長。諸葛亮太強勢,一切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主,對屬下也很不放心,什麼都要親自過問,甚至包辦代替,這種嚴重越權的行為,必然導致人才缺少鍛煉的機會,從而因為缺少經驗而無法成長。人的能力,都是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的。再有能力的領導,也必須給予下屬實踐的機會,而不是怕下屬犯錯誤就全部包攬。在缺乏實踐的情況下,人的能力是沒辦法進步的。諸葛亮一旦去世,他的繼任者能力不夠,怎麼能治理好國家?第二,人才無法施展才能。一切有諸葛亮做主了,其他人瞎操的什麼心?諸葛亮獨斷專行,什麼事情都是他說了算,又不喜歡別人貢獻才智,這樣他的手下,就算有天才,最後也只能淪為唯唯諾諾,一切聽他號令的蠢材。就算有才能,事情都讓諸葛亮一個人定了,都沒有發揮的餘地,怎麼能表現?怎麼能立功?怎麼能晉陞?都不用思考了,怎麼能有創造性思維?長遠下去,也會讓志士感慨報國無門,無法貢獻聰明才智而離開。

       這樣做的壞處,就人才方面來說,主要有以下兩點不利:第一,人才無法成長。諸葛亮太強勢,一切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主,對屬下也很不放心,什麼都要親自過問,甚至包辦代替,這種嚴重越權的行為,必然導致人才缺少鍛煉的機會,從而因為缺少經驗而無法成長。人的能力,都是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的。再有能力的領導,也必須給予下屬實踐的機會,而不是怕下屬犯錯誤就全部包攬。在缺乏實踐的情況下,人的能力是沒辦法進步的。諸葛亮一旦去世,他的繼任者能力不夠,怎麼能治理好國家?第二,人才無法施展才能。一切有諸葛亮做主了,其他人瞎操的什麼心?諸葛亮獨斷專行,什麼事情都是他說了算,又不喜歡別人貢獻才智,這樣他的手下,就算有天才,最後也只能淪為唯唯諾諾,一切聽他號令的蠢材。就算有才能,事情都讓諸葛亮一個人定了,都沒有發揮的餘地,怎麼能表現?怎麼能立功?怎麼能晉陞?都不用思考了,怎麼能有創造性思維?長遠下去,也會讓志士感慨報國無門,無法貢獻聰明才智而離開。

  罪六:孜孜以謀權。

  一是城府極深,算計關羽。孫劉聯盟在赤壁與曹軍大戰。第49回,諸葛亮於戰前調兵遣將。先安排趙雲帶三千兵馬守烏林小道,吩咐「等他軍馬過,就半中間放起火來。雖然不殺他盡絕,也殺一半」;再佈置張飛領兵三千,到彝陵葫蘆谷口埋伏,囑咐「只看煙起,便就山邊放起火來。雖然不捉得曹操,翼德這場功料也不小」。很明顯是故意放水。「殺一半、雖然不捉得曹操功(勞)也不小」,這些已經很明白地告訴趙雲和張飛:不要死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曹操跑了算了。第50回,曹軍被孫權軍隊層層截殺,「曹操與張遼引百餘騎,在火林內走」,被呂蒙與凌統先後大殺一陣,雖然跟馬延、張顗的三千降兵會合,又被甘寧、太史慈等亂殺一氣。倉惶撤至烏林,果然「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幟」,又跑路到葫蘆谷口,一番混戰之後,果然「張飛從後趕來。操迤邐奔逃,追兵漸遠」。不難看出,曹操這時候帶的兵馬總數在三千左右,且都是新降且遭遇累敗之兵,疲憊不堪,士氣低落,不能與曹操同心同德,多有帶傷。

  趙雲、張飛佔盡地利,又以逸待勞,兵力佔優,士氣、士兵作戰能力更居絕對優勢,一旦力戰,生擒曹操不難。佈置三千弓弩手,於險要去處埋伏,再佈置鹿角或者亂石阻塞道路,多挖陷坑,準把他們都射成刺蝟,最不濟都能射死幾員大將或謀臣。最後卻完全聽命諸葛亮的安排,把曹操及身邊的所有武將、謀臣全體放過。搶旗幟不是捨本逐末是什麼?張飛以逸待勞,居然追不上又累又餓,人困馬乏,惶惶如喪家之犬的曹操?不是故意放水是什麼?如果諸葛亮不是故意放水,那麼他佈置任務的時候,應該是這樣下的命令:趙雲領兵在烏林埋伏,可多布弓弩手,多挖陷坑,多設障礙。除此以外,必須激勵士卒,全力死戰,務必格殺曹操及身邊的文武大臣之大部!如有後退一步,提頭來見!對張飛也應該是這樣的安排,加上一句務必全部格殺,不使一人漏網。倘若人人死戰,曹操及親信文武大臣,就算不全軍覆沒,也必然遭受極大損失。由此可見,孔明的安排純粹就是故意放水!

  再回到諸葛亮的排兵佈陣現場。「時雲長在側,孔明全然不睬。雲長忍耐不住,乃高聲曰:「關某自隨兄長征戰,許多年來,未嘗落後。今日逢大敵,軍師卻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雲長勿怪!某本欲煩足下把一個最緊要的隘口,怎奈有些違礙,不敢教去。」雲長曰:「有何違礙?願即見諭。」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當有以報之。今日操兵敗,必走華容道;若令足下去時,必然放他過去。因此不敢教去。」雲長曰:「軍師好心多!當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報過他了。今日撞見,豈肯放過!」孔明曰:「倘若放了時,卻如何?」雲長曰:「願依軍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書。」雲長便與了軍令狀。」「某本欲煩足下把一個最緊要的隘口」,這一句很明顯地告訴我們,諸葛亮把華容道交給關羽把守,絕不是臨時決定,而是思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這是一個陷阱,也可以稱為「釣魚」。關羽就是這麼一步一步地「入彀」,一步一步地上鉤,卻沒能立刻察覺到危險。

  諸葛亮算準了關羽吃軟不吃硬,又極愛面子極重視名譽,最後肯定會放走曹操,就故意叫關羽把守最後一關,讓他去對付必然從趙、張手中逃脫的曹操。被趙、張抓了還有戲唱嗎?更毒的是讓關羽立軍令狀。有文書為憑,無法抵賴。臨砍頭,劉備出來求情,他馬上做個順水人情,饒了關羽,且不加以任何懲罰。這個精心策劃的陰謀,確切的目的,不是為了殺關羽。「孔明曰:『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這段畫龍點睛的對話告訴我們,諸葛亮根本就不打算抓曹操,他的目的是讓關羽服氣,乖乖聽話,而劉備直到此時才知道他的寶貝二弟上了軍師的惡當,終將不顧軍令狀放走曹操。劉備一直被蒙在鼓裡,終於在排兵佈陣之後,洞悉了其中的奧妙。關羽有了把柄在諸葛亮手上,理虧,又欠了人家一條命,不聽話是不行了。這樣,他軍師的寶座坐穩了,地位就更鞏固了。而關羽一旦服氣,張飛就跟著服氣,諸葛亮以故意放走曹操及身邊的親信文武大臣為代價,確立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用心不可謂不苦,用心不可謂不毒。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來,諸葛亮只考慮自身利益,獨斷專行。他的所謂「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不過是為私自決定放走曹操這個舉數十萬大軍南侵的國賊找個借口而已。如此重大的決策,居然事先不對主公稟明,居然直到佈置任務仍然把主公蒙在鼓裡!!!如此重大的決策,居然在主公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在主公根本沒有表態的情況下執行了。到底誰是老大?到底是安的什麼心?劉備該做何感想呢?

  我們再來看看吳蜀猇亭之戰(也稱夷陵之戰),諸葛亮的表現。劉備為雪弟恨,大起蜀兵七十五萬(按照演義的說法),舉全國之力興兵滅吳。「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將軍趙雲為後應,兼督糧草;……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第八十一回)。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這句話雖然出自劉備之口,但我堅定地認為這是諸葛亮的意思。兩川要守,留下太子合理,留下諸葛亮就不合理。難道堂堂蜀漢,找不出一個大臣替代諸葛亮保兩川?舉全國之兵,七十五萬,孤注一擲,與敵國決戰,此戰關乎吳、蜀兩國國運,一場至關重要的決定性戰役,注意,是決定性戰役,成敗在此一戰,卻讓首席謀士兼軍師兼丞相,大名鼎鼎,算無遺策的諸葛亮留守兩川?如此關鍵的時刻,一貫出謀劃策的孔明居然留守兩川?這個決策太不合理了。我們來看另一個證據:「玄德曰:『孔明是吾之師,頃刻不可相離,安可去也?』」(第四十二回)劉備對諸葛亮倚為腹心,達到「頃刻不可相離」的程度,現在率領全國之兵將,御駕親征,卻讓諸葛亮保守兩川,這樣難道合理嗎?不合理。非常不合理。何況當時兩川總體形勢穩定,東有劉備率大軍親征吳國,北有魏延、馬超、馬岱守漢中,又兼地利,民眾安定,根本不存在饑荒、暴亂這些可能威脅蜀漢大本營的因素,可以說西川、東川是相當穩固的。留一可信任大臣保太子守之即可。劉備又是相當的依賴諸葛亮,為什麼讓諸葛亮留守成都?唯一可行的解釋是:諸葛亮的要求,只是最後借劉備之口說出來,免得將士猜疑。那麼我們又要問了,諸葛亮為什麼要求留守?他明知道劉備親自指揮的戰鬥,基本上是全部敗北,是名副其實的「常敗將軍」,素不知兵,為什麼要讓他自己統帥?換句話說,他明知道劉備帶兵馭將的能力不夠,並不是三軍統帥的合適人選,為什麼還要讓他統帥七十五萬大軍東征?唯一合理的解釋是:他是故意的。因為劉備一旦打了勝仗,擊敗吳軍主力——或者進一步假設——滅掉吳國,那麼劉備可稱得上文治武功均登峰造極,必然志得意滿,君權得到強化,而相權必然受到削弱。這對諸葛亮是十分不利的。除此以外,再也難以提出更合理的解釋。反之,劉備打了敗仗,就可以明白自己是幾斤幾兩,更加明白必須在軍事上更多地依賴諸葛亮,只好把權力更多地交給諸葛亮。這樣君權就被削弱,相權得到強化。當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亮想到了劉備要吃敗仗,沒想到敗得一塌糊塗,七十五萬燒了個乾乾淨淨,劉備本人也染病垂危,不得不在白帝城托孤。諸葛亮的策劃,不完全成功。劉備按照他的設想吃了敗仗,但這不是一般的敗仗,而是完敗;劉備不是把權力更多地交給諸葛亮,而是在臨死前不得不把所有的權力毫無保留地交給諸葛亮。

  可見,在赤壁之戰與猇亭之戰中,諸葛亮首先想到的不是國家的利益,不是大局的利益,而是個人利益。不管是在華容道捕獲或殺死曹操以及最主要的文武大臣,還是在盡心輔佐劉備打贏對吳的戰爭,都將對蜀國極為有利。遺憾的是,諸葛亮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由此看來,《三國演義》中最大的奸雄不是曹操,而是諸葛亮。只不過,諸葛亮隱藏得很深,又被作者刻意粉飾、偽裝,後世之人多被誤導。

  我們再來看看吳蜀猇亭之戰(也稱夷陵之戰),諸葛亮的表現。劉備為雪弟恨,大起蜀兵七十五萬(按照演義的說法),舉全國之力興兵滅吳。「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驃騎將軍馬超並弟馬岱,助鎮北將軍魏延守漢中,以當魏兵;虎威將軍趙雲為後應,兼督糧草;……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第八十一回)。命丞相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這句話雖然出自劉備之口,但我堅定地認為這是諸葛亮的意思。兩川要守,留下太子合理,留下諸葛亮就不合理。難道堂堂蜀漢,找不出一個大臣替代諸葛亮保兩川?舉全國之兵,七十五萬,孤注一擲,與敵國決戰,此戰關乎吳、蜀兩國國運,一場至關重要的決定性戰役,注意,是決定性戰役,成敗在此一戰,卻讓首席謀士兼軍師兼丞相,大名鼎鼎,算無遺策的諸葛亮留守兩川?如此關鍵的時刻,一貫出謀劃策的孔明居然留守兩川?這個決策太不合理了。我們來看另一個證據:「玄德曰:『孔明是吾之師,頃刻不可相離,安可去也?』」(第四十二回)劉備對諸葛亮倚為腹心,達到「頃刻不可相離」的程度,現在率領全國之兵將,御駕親征,卻讓諸葛亮保守兩川,這樣難道合理嗎?不合理。非常不合理。何況當時兩川總體形勢穩定,東有劉備率大軍親征吳國,北有魏延、馬超、馬岱守漢中,又兼地利,民眾安定,根本不存在饑荒、暴亂這些可能威脅蜀漢大本營的因素,可以說西川、東川是相當穩固的。留一可信任大臣保太子守之即可。劉備又是相當的依賴諸葛亮,為什麼讓諸葛亮留守成都?唯一可行的解釋是:諸葛亮的要求,只是最後借劉備之口說出來,免得將士猜疑。那麼我們又要問了,諸葛亮為什麼要求留守?他明知道劉備親自指揮的戰鬥,基本上是全部敗北,是名副其實的「常敗將軍」,素不知兵,為什麼要讓他自己統帥?換句話說,他明知道劉備帶兵馭將的能力不夠,並不是三軍統帥的合適人選,為什麼還要讓他統帥七十五萬大軍東征?唯一合理的解釋是:他是故意的。因為劉備一旦打了勝仗,擊敗吳軍主力——或者進一步假設——滅掉吳國,那麼劉備可稱得上文治武功均登峰造極,必然志得意滿,君權得到強化,而相權必然受到削弱。這對諸葛亮是十分不利的。除此以外,再也難以提出更合理的解釋。反之,劉備打了敗仗,就可以明白自己是幾斤幾兩,更加明白必須在軍事上更多地依賴諸葛亮,只好把權力更多地交給諸葛亮。這樣君權就被削弱,相權得到強化。當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亮想到了劉備要吃敗仗,沒想到敗得一塌糊塗,七十五萬燒了個乾乾淨淨,劉備本人也染病垂危,不得不在白帝城托孤。諸葛亮的策劃,不完全成功。劉備按照他的設想吃了敗仗,但這不是一般的敗仗,而是完敗;劉備不是把權力更多地交給諸葛亮,而是在臨死前不得不把所有的權力毫無保留地交給諸葛亮。

  可見,在赤壁之戰與猇亭之戰中,諸葛亮首先想到的不是國家的利益,不是大局的利益,而是個人利益。不管是在華容道捕獲或殺死曹操以及最主要的文武大臣,還是在盡心輔佐劉備打贏對吳的戰爭,都將對蜀國極為有利。遺憾的是,諸葛亮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由此看來,《三國演義》中最大的奸雄不是曹操,而是諸葛亮。只不過,諸葛亮隱藏得很深,又被作者刻意粉飾、偽裝,後世之人多被誤導。

  罪七:把小皇帝變成傀儡。

  我們先來看看小皇帝劉禪是如何變成傀儡的。一件事情,總有其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白帝城托孤」,是導致小皇帝成為傀儡的核心事件。關羽失荊州,死於王事。張飛切齒痛恨,發誓報酬,可惜急火攻心,方寸大亂,虐待士卒,被逼無奈的手下害了他的性命。剛剛稱帝的劉備,眼看著「桃園三結義」,劉關張誓同生死,一轉眼就剩他孤家寡人了。他不顧趙雲等人的苦勸,也不顧東吳使者開出的極優惠條件「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仍舊交還,永結盟好,共滅曹丕」(見第八十二回),一意孤行,盡起大軍征吳。沒想到猇亭慘敗,七十五萬大軍讓人家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劉備倉惶逃走,在白帝城一口氣沒上來,就這麼駕崩了。臨死前,總得找人交代後事吧。交代給誰呢?關張已死,龐統也死了,法正也死了,趙雲雖然忠心可靠,畢竟只是武將。起義隊伍,到現在老同志幾乎都沒有了。文臣中,諸葛亮論資歷有資歷,論能力有能力,且擁戴有功,已封為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且擅長奇謀,文武百官無不信服,朝中親信黨羽眾多,其地位十分穩固,不可動搖。所以皇帝不得不把後事交代給他。當時的蜀國,岌岌可危,國家新近慘敗,元氣大傷,北有曹魏虎視眈眈,東有孫劉挾大勝之威隨時可能進犯,國力空虛,無法抵禦外侮。這種局面跟秦趙長平之戰後趙國所面對的局勢十分相像。

  同樣是舉全國之兵馬,孤注一擲;同樣是主帥作出嚴重的錯誤決定;同樣是大敗虧輸,賠得乾乾淨淨;同樣必須收拾殘局。倘若把國事托付給無能之輩,滅國慘禍就在眼前。所以劉備雖然不甘願,更不放心把大權交給諸葛亮,但形勢所逼,不得不如此。為了讓諸葛亮忠心耿耿保西蜀,他還想出了高招:吩咐兒子:「爾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第八十五回),進一步確立了諸葛亮至高無上的地位,授予他極高的權力和榮耀,連他的三個兒子,今後也得乖乖聽諸葛亮的話,尊稱一聲「相父」。這個創意的另一層意思是,拉近了諸葛亮與劉家的關係,使他更忠心地保國,至少全力度過目前的難關。他沒有看錯人,諸葛亮「安居平五路」,確實辦到了。蜀國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可惜軍政大權從此更加牢固地掌握在諸葛亮及其親信手中,而劉家人再也難以翻身了。

  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分析《三國演義》,不難看出諸葛亮其實是有不少問題的。四出祁山時,司馬懿命人到成都散佈謠言,說諸葛亮要反。諸葛亮僅僅是殺了亂說話(干政)的小太監,一殺了事。諸葛亮可以把皇帝身邊亂說話的太監當場殺掉,可見以相父之尊,他完全有權力制定一個制度,以杜絕宦官亂政。十常侍之禍,何其慘烈,殷鑒不遠,諸葛亮自己又吃了太監的虧,親身經歷,為何不亡羊補牢,採取措施杜絕宦官干政?後來姜維北伐,又是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太監黃皓被收買,對皇帝吹耳邊風,把姜維硬生生叫了回來。宦官干政,為禍深遠,東漢教訓,尤其深刻。

  諸葛亮自己也吃了虧,可是一殺了事的做法,並不能從源頭上制止太監干政,沒多久,姜維也吃了這方面的大虧。諸葛亮常自比管仲、樂毅,他也勸說皇帝要「親賢臣,遠小人」,但是這樣一句不痛不癢的話,沒有付諸行動,沒有建立「親賢臣,遠小人」的制度,也沒有採取措施,說了等於白說。為何宦官干政、宦官專權貽害無窮看到了,卻沒有解決呢?為何宦官干政在沒有在吳魏兩國出現而恰恰在蜀漢一再出現?值得深思。

  諸葛亮另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做法是:他完全忘記了蜀國誰是老大,蜀國姓劉還是姓諸葛的問題。劉備的遺言包括下面這句「(太子劉禪)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可惜諸葛亮完全沒有做到,甚至根本不打算這樣做。劉備死後,劉禪繼位,諸葛亮以相父之尊,統攝軍權、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財政權、外交權等一切權力,成為實際上的統治者,成為「太上皇」。不管劉禪能力怎麼樣,諸葛亮負有教導、培養的責任。因為諸葛亮再有能力,劉禪畢竟是皇帝,他成年之後還是要親政,要處理國家大事。只要不出意外,諸葛亮不可能比劉禪活得更長久,所以他就算健忘到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完全記不起應該還政於合法繼承人,也必須考慮自己死後讓皇帝親政的問題,那麼就必須培養劉禪勤政愛民等君主必備的品質,以及處理大小政務的能力。諸葛亮被《三國演義》塑造成最聰明、最機智、最擅長謀略的軍事家、政治家,可惜他親手調教出來的劉禪,居然是「扶不起的阿斗」!師徒之間,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差異如此巨大,不能不讓人驚歎!不能不讓人深思!

  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分析《三國演義》,不難看出諸葛亮其實是有不少問題的。四出祁山時,司馬懿命人到成都散佈謠言,說諸葛亮要反。諸葛亮僅僅是殺了亂說話(干政)的小太監,一殺了事。諸葛亮可以把皇帝身邊亂說話的太監當場殺掉,可見以相父之尊,他完全有權力制定一個制度,以杜絕宦官亂政。十常侍之禍,何其慘烈,殷鑒不遠,諸葛亮自己又吃了太監的虧,親身經歷,為何不亡羊補牢,採取措施杜絕宦官干政?後來姜維北伐,又是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太監黃皓被收買,對皇帝吹耳邊風,把姜維硬生生叫了回來。宦官干政,為禍深遠,東漢教訓,尤其深刻。

  諸葛亮自己也吃了虧,可是一殺了事的做法,並不能從源頭上制止太監干政,沒多久,姜維也吃了這方面的大虧。諸葛亮常自比管仲、樂毅,他也勸說皇帝要「親賢臣,遠小人」,但是這樣一句不痛不癢的話,沒有付諸行動,沒有建立「親賢臣,遠小人」的制度,也沒有採取措施,說了等於白說。為何宦官干政、宦官專權貽害無窮看到了,卻沒有解決呢?為何宦官干政在沒有在吳魏兩國出現而恰恰在蜀漢一再出現?值得深思。

  諸葛亮另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做法是:他完全忘記了蜀國誰是老大,蜀國姓劉還是姓諸葛的問題。劉備的遺言包括下面這句「(太子劉禪)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可惜諸葛亮完全沒有做到,甚至根本不打算這樣做。劉備死後,劉禪繼位,諸葛亮以相父之尊,統攝軍權、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財政權、外交權等一切權力,成為實際上的統治者,成為「太上皇」。不管劉禪能力怎麼樣,諸葛亮負有教導、培養的責任。因為諸葛亮再有能力,劉禪畢竟是皇帝,他成年之後還是要親政,要處理國家大事。只要不出意外,諸葛亮不可能比劉禪活得更長久,所以他就算健忘到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完全記不起應該還政於合法繼承人,也必須考慮自己死後讓皇帝親政的問題,那麼就必須培養劉禪勤政愛民等君主必備的品質,以及處理大小政務的能力。諸葛亮被《三國演義》塑造成最聰明、最機智、最擅長謀略的軍事家、政治家,可惜他親手調教出來的劉禪,居然是「扶不起的阿斗」!師徒之間,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差異如此巨大,不能不讓人驚歎!不能不讓人深思!

  這是後人有意的栽贓和陷害。玉不琢,不成器。子不教,父之過。劉禪之所以寵信宦官,全是拜諸葛亮所賜。因為諸葛亮沒有盡到教育、培養的責任,完全辜負了先帝的臨終期望。劉禪名為皇帝,卻無皇帝之實,無權無勢,皇權被相權壓制得暗淡無光,他很鬱悶,也很孤獨。一方面出於對諸葛亮及其親信的叛逆心理,另一方面因為他個人太孤獨,導致黃皓藉機乘虛而入。劉禪並不是弱智,更不是白癡,就算天資一般,不屬於聰慧的類型,我們不奢望劉禪成為漢武大帝那樣成功的皇帝,假設諸葛亮真的用心去調教,悉心指導,那麼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個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可惜歷史不存在假設。諸葛亮完全辜負了劉備的囑托。《三國演義》的作者明顯的「尊劉貶曹」和「尊劉貶孫」的傾向,諸葛亮被刻意加以美化,神化,諸葛亮是一貫而且永遠英明的,那麼就必須有人為蜀國的滅亡背黑鍋。

  就這麼,劉禪順理成章地變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冤枉!天大的冤枉!阿斗何曾有人扶!!!他只是一個很可憐的皇帝,一個長期被架空的皇帝,一個永遠背上「亡國之君」黑鍋的苦命的皇帝。諸葛亮把握朝政的那些年,實際上他與曹操、司馬昭、諸葛恪這些人一樣,都是權臣,都是權力凌駕於帝王之上的權臣。只不過諸葛亮的表現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欺騙性。當諸葛亮統攬一切大權,「廢寢忘食」地處理政務的時候,有人勸他保重身體,他說,不行啊!先帝對我那麼信任,我不努力工作,實在對不起他!這是拿先帝給他的專權、獨裁做擋箭牌。諸葛亮掌握一切大權,成為實際上的「太上皇」,而劉禪,則完全淪為政治木偶。

  事實上,阿斗的一生大致是這樣的:尚在襁褓,他的生母死於長阪亂軍之中。後來老爸的事業蒸蒸日上,佔有荊州,攻取兩川,建立蜀漢,進稱漢中王。沒想到禍起突然,二叔關羽讓人給害了。不曉得怎麼回事,三叔張飛緊接著也死了。老爸氣不過,盡起全國之兵,想給兩位弟弟報仇,沒想到遭遇慘敗,不但七十五萬兵馬讓人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他老爸也在白帝城去世,而劉禪連老爸的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從此,他失怙,成了孤兒。國運轉衰,一不小心就得亡國,老爸不得不把國家托付給「相父」。他雖然貴為天子,並無實權。凡事都有相父頂著呢,沒他什麼事。相父從來不教他如何親政,也不給他親政的機會。人家說孤兒寡母,受人欺負,更何況他連老媽都沒有,還得應付滿朝的諸葛亮的親信?好不容易,許多年後,從五丈原傳來了諸葛亮病故的消息,他不知道應該高興還是悲傷。

  誰知,臨死前,諸葛亮又指定他的親信姜維管軍隊,蔣琬、費禕先後掌朝政。看來親政是沒指望了。那就這麼著吧。事情又有了轉機,蔣琬、費禕都是短命鬼,先後掛掉了。可沒想到實權又讓該死的太監奪了去。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後,出來了一個名叫鄧艾的傢伙,還有個叫做鍾會的,把姜維打得滿地找牙,又把該死的太監卡嚓了。終於,劉禪第一天當上了真正的皇帝,可是他下的政令竟然是投降!到底該笑還是該哭呢?終於自由了,可是也亡國了。他沒有當過一天真正的皇帝,可是他必須為亡國負責,背上「亡國之君」的黑鍋,背上「扶不起的阿斗」的千古罵名!

  後人終將明白,「樂不思蜀」並不是他沒有良心,而是他必須忍辱負重,以保全兩川百姓的身家性命,保全文武大臣和他的家族的身家性命,使得天府之國免受戰火荼毒。他的眉開眼笑,並不是他具備超強的表演能力,而是真心的——從此自由了。故國,對他是一個什麼概念?他不過是諸葛亮和他的親信們手下的囚徒而已,不過是政治木偶而已。他為什麼要為亡國難過呢?當了三十一年皇帝,忍辱負重,一直在諸葛亮的陰影下生活,就算諸葛亮死了,也是陰魂不散,不願意放過他。權臣們先後把握朝政,他這個有名無實的皇帝,終於,解放了。至少,投降可以使他曾經的子民們免受戰亂之苦。後來,他被封為安樂鄉公,數年後去世,享年六十五歲。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