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國君墓為何建在隨國?是一國兩名還是遷移?
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大批青銅器和其他文物,其中尤以巨大青銅編鐘聞名於世。此墓是戰國時代曾國國君名「乙」的墓葬。隨著大量珍貴陪葬品的出土面世,不但提高了古曾國的知名度,而且也帶給人們一個謎團。隨縣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隨國,在隨國的國境中怎麼會出現曾國國君的墓葬?
曾侯乙墓是中國戰國初期曾(隨)國國君乙的墓葬,位於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據考證,此墓葬於公元前433年或稍後時期,於1978年發掘出土。墓呈「卜」字形,墓坑開鑿於紅礫岩中,為多邊形豎穴墓。南北16.5米,東西21米。內置木槨,槨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為夯土。整個墓葬分作東、中、北、西四室。東室置曾侯乙的木棺,雙重,外棺有青銅框架,內棺外面彩繪門窗及守衛的神獸武士;中室放置隨葬的禮樂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車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歲左右,殉葬者為13~25歲的女性不等。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鐘。
但是關於曾國國君的墓穴為何會建在隨國的原因,學者們一直都在討論研究,說法見仁見智,各抒己見。但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隨國即是曾國。石泉在《古代曾國——隨國地望初探》一文中認為,隨國即曾國,理由是隨國和曾國都是姬姓國,都是西周分封於江漢的諸姬姓國之一。而且從兩國的地望來看,也都是一致的。從宋代出土的曾國青銅器,到曾侯乙墓,都分佈在隨棗走廊一帶,而且都是從南陽盆地遷入隨棗走廊的。因此,隨、曾一國。因為在古籍中,一國二名的記載很普遍。如河南附近的呂國又稱甫,山東附近的州國又稱淳於,楚稱荊,魏稱梁,比比皆是。所以,曾很可能就是隨,是一個國家兩種稱呼罷了。所以曾國國君的墓穴建在隨國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了。
另一種說法認為,考古發現的曾國,顯然不同於文獻記載的隨國,倒很有可能是史籍上的繒國或鄫國。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國君墓葬不一定都會建在國都。許多小的諸侯國由於封地狹小,國君墓葬只能在國都附近。較大的諸侯國則有特定的國君墓地。如魯國國君墓地不在國都曲阜而在闞(距曲阜100多公里)。《史記秦始皇本紀》列舉秦的國君葬地,其中不少不在國都。曾侯乙墓在隨,未必就能說是隨地是曾的國都。很有可能是隨國被楚國滅掉後,曾國就由其他地方遷入隨地了,就此在這裡建國利民。楊寬等人的《曾國之迷試探》、何光岳的《曾國考》等書中都堅持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曾國在西周時期已經和隨國是同時並存的了,說隨國就是曾國,實在是缺乏有力的依據。進而他們提出隨國是在春秋晚期或戰國初期被楚國所滅,楚國把地處楚邊陲的曾國,從南陽遷入隨地,這樣隨地就有可能出現曾國國君的墓穴了。
關於曾侯乙墓為何建在隨地的說法是眾說紛紜,到底以何者為是呢?現在看來是難以定為一說的,這還有待於歷史學家的進一步考證才能為我們解答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