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趣聞:劉備的發小謀士巧妙糾正禁酒令 | 陽光歷史

 

A-A+

三國趣聞:劉備的發小謀士巧妙糾正禁酒令

2016年05月04日 奇聞異事 暫無評論 閱讀 214 次

    時天旱禁酒,釀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作酒者同罰。(簡)雍與先主(劉備)遊觀,見一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釀者。雍之滑稽,皆此類也。

  《三國誌卷三十八 ·蜀書八》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於蜀漢集團,除了熟知諸葛亮和龐統這兩大王牌軍師,應該也知道孫乾、糜竺和簡雍,只不過後者不在謀士集團的頂層,因此《三國演義》對孫、糜、簡諸公的評價實在不能恭維。

  例如第三十五回寫劉備馬躍檀溪脫險之後,碰到隱士水鏡先生。水鏡先生問劉皇叔為何至今事業發展不起來,是不是因為手下沒能人。劉備回駁說:「備雖不才,文有孫乾、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雲之流,竭忠輔相,頗賴其力。」

  對於關羽、張飛和趙雲,水鏡先生還是認可的,而對於孫乾、糜竺和簡雍,水鏡先生直接秒殺了,說他們不過是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

  水鏡先生的話其實有些偏頗,孫乾、糜竺和簡雍雖然不能和臥龍鳳雛相比,但在經綸濟世方面還是頗有作為的,不是最優秀的,但不等於不優秀。

  借眼前事點醒劉備

  例如簡雍,是劉備的發小,自小一塊周旋,其實也是創業夥伴,論與劉備的關係,不比關羽、張飛與劉備的交情淺。尤其是在劉備的創業關鍵時期——奪成都,要給簡雍記個一等功也不為過。

  公元214年,劉備大軍圍困成都,成都城內兵精糧足,要維持一段時間是不困難的,在這個時候,是簡雍請命,單人入敵營,說服劉璋投降,然後和劉璋同坐一輛車出城,為劉備節省了不少軍費,也因為這個業務做得好,被拜為昭德將軍。

  奪取四川後,在穩定人心方面,簡雍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成都平原雖然說是天府之國,然而有時候老天爺不給力,發生旱災,也造成了糧食匱乏的局面。為了保證糧食供應,一切跟糧食有關的副產品,尤其是酒,全在禁止之列,釀酒屬於犯罪行為。

  然而,對於這項法令的執行,出現了過分的現象,蜀國官吏們如果在老百姓家中搜出釀酒工具,就算沒有釀酒行為,也要依法論處。

  這種做法就很不近人情了,目前糧食匱乏,但不等於日後糧食匱乏;目前不准釀酒,但不等於日後不能釀酒,因此保留釀製工具是很合理合情的行為。

  蜀漢集團的做法引發了蜀國民間的不滿,簡雍是個有心人,一直想著勸阻這種行為,同時他也是個有計謀的人,一直在琢磨辦法。

  某日,簡雍與劉備一同外出,看見一對不相關的男女在路上行走,簡雍忽然說:「這對男女有通姦的嫌疑,為什麼不趕緊捆起來法辦?」劉備懵了一下,說:「老簡,一男一女,規規矩矩在大街上走,誰也不惹誰,你憑什麼說人家會傷風敗俗?」簡雍接下來馬上說了一番很有啟發意義的話:「因為他們身上有可以行淫的器官啊,這跟家裡有釀酒工具可能導致非法釀酒不一個道理嗎?」

  簡雍的聰明之處在於用眼前事情的荒謬性,來推論劉備所做事情的荒謬性,用聯想類比的方法來點醒正在做錯事的上司。劉備馬上醒悟,虧得他從善如流,馬上停止該項不合情不合理的法令。

  用看得見的荒謬性來論證看不見的荒謬性,而且形象生動,容易被接受,這不失為一種勸諫的好方法。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