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入藏後的真實境遇如何? 地位平庸如丫鬟 | 陽光歷史

 

A-A+

文成公主入藏後的真實境遇如何? 地位平庸如丫鬟

2015年06月11日 歷史解密 評論 3 條 閱讀 7,974 次

  文成公主入藏真實境遇如何?唐朝文成公主嫁給藏王松贊干布的故事,流傳1000多年了。漢藏聯姻促進了民族團結,特別是對藏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史書皆言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是大唐王朝的特別恩典,顯示了中原文明威服四夷的風範。歷史果真如此嗎?

  公元634年(貞觀八年),松贊干布遣使長安,希望與大唐和親,並借此與中原加強往來,從而獲取政治、貿易等多方面的利益。此時的唐太宗壓根兒瞧不起吐蕃這個蠻夷國家,斷然拒絕。松贊干布勃然大怒,出兵痛打受大唐庇護的吐谷渾,大唐無力庇護自己的藩屬,只好裝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但松贊干布仍不解氣,4年後又揮師攻入大唐本土,揚言如果唐朝不送出公主,就要強擄。

  唐太宗此時尚沒有妥協之意,非但沒有送出公主,反倒緊急從各地抽調軍隊,又征發東突厥和鐵勒各部,集結大軍前去救援,結果大敗。此後,松贊干布一直不斷襲擾唐朝邊境,大唐軍隊屢戰屢敗。

  公元640年10月,松贊干布又遣使前往長安求親,並以此為條件與大唐議和。唐太宗儘管心裡對此次和親非常牴觸,但形勢逼人,最終也不得不做出退讓,將文成公主乖乖送出。


  松贊干布軟硬兼施,最終迫使唐太宗送出公主,這不免令大唐的人們感到面上無光,於是史官們在竭力淡化這場和親的「被迫性」的同時,還大肆吹捧文成公主入藏後的地位和影響,試圖營造出大唐公主在番邦地位尊崇、眾蠻夷皆景仰拜服的假象。這幕虛假歷史被歷代史官們心照不宣地沿用。

  而實際上,文成公主入藏多年,無子無寵,地位平庸,平日如丫鬟般伺候松贊干布的飲食起居,實與那個高高在上、雍容高貴、深受吐蕃人敬重的國母形象大相逕庭。文成公主的一生相當不幸,她在遙遠的番邦生活了40年,卻守了31年的寡,大半的青春韶華都埋沒在了雪域高原。即使在松贊干布去世前的9年中,她的婚姻也絕不幸福,年事已高的松贊干布共有6個有名分的女人,還有無數沒有名分的,又能顧及文成公主多少?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9年,卻只有3年產生交集,大部分的時間被冷落遺忘,顯然談不上受寵。

  雖然文成公主當時的陪嫁異常豐厚,不僅有大量財物,還有大批工匠,給吐蕃引入了先進的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但據敦煌文書的記載來看,吐蕃人把這些視作唐朝畏懼吐蕃兵威前來乞和的貢物,由此也能看出唐太宗曾用女人、財物換和平是不爭的事實。

  此外,松贊干布不惜為來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耗費巨資修建大昭寺,將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供奉其中;來自大唐的文成公主雖然帶著佛家至寶,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松贊干布卻只為她修了一座規模遠遜的小昭寺來安置,二人地位的差距由此可見一斑。後來金城公主入藏為吐蕃國主正妻,才將兩座佛像互換,一直持續至今。

  由此可見,大唐當初同意和親,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只不過一些撰史者強撐面子,硬是把示弱說成示恩,編造出松贊干布數度請婚、大唐感其意誠賜婚的故事。可無論那說法如何言之鑿鑿,都無法改變真實的歷史。

  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藏王松贊干布派了一位叫祿東讚的使者和其他6位使者前去長安求婚.起初,唐朝皇帝認為西藏太遠,不願將公主遠嫁。於是同大臣們商量,出了幾個難題來考這7位使者,企圖將藏王的使者難住,以便謝絕這門婚事。

  第一個難題是將500匹小馬放在中間,500匹母馬拴在四周。讓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馬的親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無法辨認,他們把小馬牽近母馬,不是踢就是跑,小馬怎麼也不敢近母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馬性,他讓人給母馬餵上等草料,讓它們吃飽。飽食的母馬叫將起來,招呼自己的小馬去吃奶。於是500匹小馬紛紛來到自己的母親身邊,藏王使者毫不費勁的解答了這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是要用一根線穿過一塊中間有彎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時間,相盡辦法都未能穿成。最後輪到藏王的使者,他的辦法倒也簡單,他捉來一隻小螞蟻,先把細線粘在螞蟻的腳上,然後在玉石的另一個孔眼處抹一些蜂蜜,螞蟻聞到蜜香,就趕緊沿著彎曲的孔道往裡鑽,結果又是藏王使者得勝。

  第三個難題是將兩頭刨得粗細一般的一根大木頭,讓7位使者分清哪頭是樹梢,哪頭是樹根,同時說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過來,看過去,量了又量,怎麼也分不出來。藏王使者叫人把木頭放在河裡,木頭一浮起,前頭輕,後頭重,輕者為梢,重者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聰明才智使皇帝很驚訝,也很喜歡他。最後又出了一道難題:誰能在300個穿著打扮一模一樣的姑娘中認出誰是公主來?這7位使者都從未見過公主,要認出來談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認,結果都認錯了。藏王使者從一伴老婦那裡得知公主從小愛擦一種香水,經常引著飛蝶在頭上飛。藏王使者根據老婦這一指點,從300個姑娘中認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將公主許配給藏王。 文成公主進藏時,皇帝送給她的是500馱五穀種籽、1000馱鋤犁,還有數百名最好的工匠。當時漢族的紡織、建築、造紙、釀酒、制陶、冶金、農具製造等先進生產技術,以及曆法、醫藥等都陸續傳入了藏族地區。同時,漢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後,爬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來到青海的日月山,因為過了日月山山的另一邊就是廣袤的草原,完全沒有了家鄉的景象,在看看母親走的時候送給她寶鏡,想想母親說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裡看到長安。於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著照起來,看到八水繞長安的景象。在看看眼前的茫茫的草原,不由的潸然淚下,把寶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後人在此修建了日亭和月亭稱也就是現在的日月山。它恰好擋去了一條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回流。於是人們稱這條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說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淚





3 條留言  訪客:3 條  博主:0 條

  1. avatar TI

    好像有些地方不太對。
    1)松贊干布第一次請求和親失敗後出兵,是被唐將侯君集擊敗了,所以那時唐沒有敗給吐蕃。
    2)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建了華麗的布達拉宮,規模遠超乎大昭寺。
    3)尺尊公主的地為很大程度上被當地神怪作品誇大了,並不可信。
    4)當時唐未經安史之亂,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被各族尊稱為天可汗,松贊干布自身也極為仰慕漢文化,派弟子入唐學習,又穿上漢服,可見他寵愛尺尊公主多於來自漢族的文成公主一說並不成立。
    5)文成公主極受藏民愛戴,藏民視她為觀音化身,是為一族之母,松贊干布就算不愛文成公主,也定必對其尊重有加
    資料來源
    現代教育 高中中國歷史(教科書)
    中國歷史精要(參考書)
    百度
    以上是我搜集資料後得出的結論。歷史可有百般解讀,言之成理,無偏頗即可。如果我研究錯了,歡迎指正。

  2. avatar TI

    更新:由於藏族宗教氣息異常濃厚,導致其書卷往往有誇大,虛假的情況。相對之下,唐史較為可信。因此,敦煌文書寫唐是為求平安而乞求吐蕃一說不可信。而跟據當時唐盛極一時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委屈求全。

  3. avatar 小絚

    作者也是窮搖阿姨嗎?你以為这能像還珠格格一樣瞎扯!
    西藏的歷史
    一藏族人可是尊崇!

給我留言取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