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和帝宮斗大戲:鄧氏如何絕地反擊奪得後位 | 陽光歷史

 

A-A+

東漢和帝宮斗大戲:鄧氏如何絕地反擊奪得後位

2016年08月15日 宮廷野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01 次

  永元四年,14歲的漢和帝親政,有司開始張羅皇帝的配偶,選了不少佳麗充實掖庭。其中有位陰氏,堪稱一代名媛。身家最為顯赫,光烈皇后陰麗華的堂曾孫女;才藝也屬一流,「少聰慧,善書藝」,小小年紀就成了書法名家。瞧這條件,良配呀!漢和帝有些把持不住,趕緊的,冊封個貴人先,「有殊寵」,少男少女一黏糊上,多半分不開了,「八年,遂立為皇后」。

  看起來挺花好月圓的對吧,如果是貧賤夫妻,說不定真能相濡以沫一輩子。可是別忘了,這是在帝王家,垂垂老矣的李隆基還到處獵艷呢,況乎少年天子劉肇?陰氏坐上後位沒半年,情敵出現了,「八年冬,(鄧綏)入掖庭為貴人,時年十六」。鄧貴人不但年歲佔優,顏值也略勝陰氏,「長七尺二寸,姿顏姝麗,絕異於眾」。結果可想而知,人不如新嘛,陰氏「愛寵稍衰,數有恚恨」。

  鄧貴人的背景也不容小覷。新野鄧家,在西漢就是顯宦,出了好幾位兩千石高官,光武建政時,高密侯鄧禹居功至偉,而鄧貴人正是鄧禹的嫡孫女。陰氏所「恚恨」的還不是這些,最讓她受不了的,是鄧貴人的好品德與好人緣。《後漢書》說鄧氏「恭肅小心,動有法度。承事陰後,夙夜戰兢。接撫同列,常克己以下之,雖宮人隸役,皆加恩借。帝深嘉愛焉」。下人服氣,皇帝點贊,對自己也無可挑剔,遇到這樣的情敵,實在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宮斗戲的邏輯,原本爛俗,不值一提,女性對於被愛、被關懷的需求所引發的喝醋嫉妒互撕等,早已不再是看點。理智的人,才能常勝不敗,是故解決之道已然漸漸成為受眾的正視。那麼,一代名媛陰氏又是如何尋找解決之道的呢?對不住,邏輯有點神,放狠話:雞犬不留。

  常規套路還是要講的,身為皇后,陰氏總感覺自己被傷害,想報復又無從下手,於是選擇了最原始也最危險的辦法——祝詛。「陰後見(鄧)後德稱日盛,不知所為,遂造祝詛,欲以為害。」可是封建迷信到底有用沒?鬼才知道。鄧貴人活得越來越好,和帝卻生病了,不知是不是目標呼叫轉移。

  一計不成,陰氏又生一計,背後搞小動作搞不垮你,我就精神打壓,嚇死你。她對身邊人說:「我得意,不令鄧氏復有遺類!」譯成白話就是,我一旦掌握生殺大權,但凡姓鄧的,我都不會手軟。史料裡這句話屬於「密言」,不過太監宮女們能不能守秘密,要打問號。果然鄧貴人很快耳聞,果然被嚇得夠嗆,打算服毒自盡,虧得一個叫趙玉的侍者相救,倖免一死。

  發生這麼大的事,漢和帝居然不聞不問不調解,齊家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還有一個例子可做佐證,「諸皇子夭沒,前後以十數,後生的往往隱秘地養於人間。」所謂「養不教,父之過」,他倒好,生下十幾個兒子,連起碼的看護都做不到,還懷疑後宮有人加害皇子,將兩個嬰兒寄養民間。遇到這樣的丈夫和父親,後院燃起熊熊大火,就不稀奇了。

  陰氏的神邏輯,以及在此邏輯支配下的言行,給整個家族乃至東漢王朝帶來的巨大災難,是她始料未及的,或許她本無所「料」。一個打小就被無上限的正面評價所寵壞了的丫頭,其性格底色,難免自高自大自私自戀,又怎會自我檢視?公開放狠話,鄧貴人表面上沒計較,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可是兔子急了要咬人,鄧貴人「膺大聖之姿,體乾坤之德」(劉毅語),擁有此類理性及手腕的人,五百年出一個就不錯了,陰氏焉能與她抗衡?

  永元十四年(102年)夏,陰氏祝詛案發,後位丟了,父親自殺,弟弟慘死獄中,闔家流放蠻荒之地,陰麗華積蓄的福澤,至此喪失殆盡。誰是告密者?誰受益,誰就有嫌疑,一般小蝦米也不敢得罪陰氏家族。

  鄧貴人雖然再三推辭謙讓,然則當時後位捨她其誰?強者的自信,也是一種證據!三年後,漢和帝駕崩,漢武帝「主少母壯」的擔憂終於發生。鄧氏稱制十六年,東漢王朝從此皇權式微,再未出現過什麼像樣的皇帝,而在此期間,鄧氏提拔了一個叫曹騰的宦官陪太子讀書,三國亂世的煙塵似也隱約撲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