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軼事:大太監李蓮英和慈禧太后是否有私情?
先給大家講個很有意思的小典故,說的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名臣紀曉嵐。紀曉嵐當年剛開始走科舉道路的時候,就高中了,然後皇帝任命他為翰林院編修,相當於現在的社科院研究員。那會兒紀曉嵐歲數還小,那麼點兒歲數當了翰林院編修,大家都說他有本事。於是,乾隆就把他召到宮裡來問話。紀曉嵐等皇上的時候有一幫太監過來了。當時是冬天,可讀書人為了風雅,喜歡拿一把扇子扇,紀曉嵐也拿了一把扇子在扇。
其中有個老總管太監,一看紀曉嵐在扇扇子,當時就出了個上聯。你不是有學問嗎?「小翰林穿冬衣執夏扇,一部春秋曾讀否?」《春秋》是中國古代的經典。上聯中「春、夏、秋、冬」都齊了。沒想到紀曉嵐對得非常快,他就問了一句話——老總管您是哪兒的人?我是浙江的。他馬上對上了,「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什麼東西大家都知道,太監嘛,他的生殖器官沒有了!紀曉嵐對得很高明。借這個典故為引,我們來說說太監。
現在好多明清題材的電視劇裡,太監當主角的多了,例如李蓮英、魏忠賢。很多人就納悶,這太監是怎麼來的呢?一說太監有的人想起來了,說我看過《笑傲江湖》,《笑傲江湖》裡有個東方不敗——欲練神功,揮劍自宮;後來岳不群想要稱雄江湖,揮刀自宮,一刀下去一了百了。是不是這樣呢?跟大家負責任地說,太監不是這麼來的。在古代,當太監首先得淨身,就是把自己男性生殖器官給割掉,但是這個絕對不能自己動手,自己動手是不合法的。你要自己動手就會像那笑話說的:稱雄江湖,揮劍自宮;即使自宮,未必成功。歷朝歷代太監淨身,是有專門機構來做這個事的。明清兩朝,幹這行的叫「刀子匠」。而且他們在一個地區以內形成壟斷。北京南長街會計司胡同,地安門內有個方磚胡同,裡邊各有一戶人家,是當時太監淨身的「刀子匠」的壟斷人家。會計司胡同這家是老畢家,老畢家出過一個人物叫畢五;方磚胡同這家是老劉家,老劉家出過人物,外號「小刀劉」。這兩家當時基本壟斷了大清光緒時期太監淨身這活兒。而且淨身過程那可不是隨隨便便的,有句話講叫「事憑文書官憑印」,必須得立好文書。我們知道手術是有風險的,再一個你淨身完了反悔了呢?所以之前必須立好文書。現在到醫院做手術也是這樣,手術前醫生得找你的直系親屬簽字。光這個還不行,接下來你還得準備東西。準備什麼東西呢?大概得有三十斤糧食、一大捆柴火,有的拿十兩二十兩銀子,反正根據你家庭情況準備。準備這些東西幹嗎?給刀子匠送過去。另外,要淨身得趕到冬末春初。說白了就是現在春節前後那段。為什麼要趕上這個時候?這時候天比較冷,淨身完了有傷口,避免化膿、招蒼蠅之類的,而且春天身體養得快。淨身前後你得在人家刀子匠家住,這就像住我們現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病床。你說你回家養著去,出了事誰負責任呢?刀子匠得替你負責任,這個時間加起來大致有一個月左右。這一個月你得吃喝吧,得有花銷吧,而且冬天的時候天冷,你得燒炕,所以拿糧食、柴火、銀子是幹這個的。
具體做手術的時候,有幾個步驟。你在手術之前三四天就得到刀子匠家,他把你放在一個小黑屋裡頭,讓你見不著陽光。為什麼?就是讓你整個人處於一種麻痺狀態當中。因為那會兒動手術沒有麻藥,所以先讓你整個意志混混沌沌的。然後不能吃東西,每天喝少量水。這個醫學術語叫灌腸,讓你腸胃裡乾乾淨淨的,別有什麼糞便之類的。真手術的時候,大小便失禁容易弄得刀口感染。另外,要手術的時候,先給你一大碗湯。這湯類似於現在的麻醉劑,但跟現在麻醉藥不能比。反正你喝下去之後混混沌沌的。這還不行,還得給你捆上,旁邊有人摁著,你萬一掙扎就壞事了。這些都準備好了,趁你神志還清楚的時候,刀子匠把手術刀拿起來在火上燒一下,問你:「你是自願淨身的嗎?」「我是。」「你絕不反悔嗎?」「不反悔。」「文書簽好了?」「簽好了。」「那你斷子絕孫跟我可沒關係了。」「沒關係。」幾句話問清楚,他才動手術。動完手術了,你清醒過來不能馬上在炕上躺著,有幾個有勁兒的給你扶起來,讓你繞炕走一圈,再走兩三圈。這樣做是怕你刀口這塊兒血脈不通血。不過血的話,那你下身不就潰爛了嗎?所以他還得帶著你來回溜躂。實事求是地說,刀子匠這一行在過去是非常專業的,比一般的那些醫療手段要高明得多。完事了以後,這個割下來的東西,有的人就要回來。大家可能看過電視劇《中國最後一個太監》,溥儀皇帝把宮裡太監都攆走,他們都去領個小盒。那小盒裡裝著什麼?就是割下來的東西。他們有的自己帶走了,有的不要了,但是有個別有心的刀子匠,把這個東西留下來,扔到石灰裡把血水吸乾,然後放進個小紅布包袱繫上,掛到自家家廂房的房樑上。注意,不是正房,他也嫌髒。為什麼要用紅布呢?討個口彩,叫紅布高昇。他這是賭了,萬一你進宮裡紅起來了,像李蓮英、安德海那樣的,你有錢有勢力了,你得來找我。過去人講,死的時候得全屍。在菜市口被砍了頭的,都得找個膽大皮匠,把腦袋跟身子縫一塊兒下葬。沒有這一塊你也不是全屍,所以凡是混得好的太監,得全屍才能進祖墳,所以死之前都得把這東西預備好了,跟身體對接到一塊兒,下到墳地裡邊。
這一套程序下來,僅僅是一個入門。雖然淨身完了,但是距離當真正的太監還遠呢,不是誰都能當太監的,往往靠推薦。原來是北京周邊的地方的人當太監,後來往遠了擴到鄉村,擴到河北一帶。李蓮英的老家,魏忠賢的老家都是河北肅寧,那個地方就出了不少太監。因為有人給引見,所以這一行慢慢地就形成了產業鏈。什麼是產業鏈?就是提供從引見到進宮一條龍服務,包括進裡面得做的檢查。有的老太監在宮裡待了許多年,他把各部門打點好了讓你順利進來——他就靠這個吃飯。現在北京有個中關村,不少朋友都知道,這是銷售高科技產品的地方,有不少人到那兒買電子產品。你知道中關村以前是幹什麼的嗎?中關村以前就是太監村,專門住太監的。在宮裡當太監當到一定年歲,幹不動了,得退了。可退了他不回家,他就在中關村的地方買房子,在這兒住,當掮客,做生意。老家誰想來當太監來找我,我給你引見。來來回回的,他掙這個錢。後來退休的太監在那兒住的特別多,太監多在此建廟宇和養老的莊園,那個地方就叫「中官屯」。「中官」是中國古代對太監的另一種叫法,所以中官屯就是太監住的地方。當然,也有人說當時這個地方太監的墳比較多,所以叫「中官墳」,這是另外一種說法。但總之,這個地方跟太監是脫離不了關係的。新中國成立以後,人們覺得叫這名字不好聽,這地方還要發展高科技呢!在北京師範大學校長陳垣先生的提議下,就把那「官」改成了山海關的「關」,改名為「中關村」。
其實,用太監稱呼所有淨身後去宮裡做事的男人是不對的。太監是這一類人裡的第一等人。這類人總共分四等,剛一進宮叫侍童,就是侍候別人的小孩兒的意思,給人刷碗、倒馬桶等;再往上叫監承,這是第三級;監承往上叫少監,少監往上才叫太監。太監是這裡邊的第一等人。所以「 大太監」是個尊稱。一說尊稱,有人說我知道,太監也叫公公,有李公公、王公公,那不對。公公這是個貶義詞,只有皇上和娘娘才能叫海公公、李公公、劉公公……要是下邊哪個人叫公公,他得扇你嘴巴子。一般來說,平輩的太監互相稱李爺、劉爺;小輩的太監見到一級太監,那張嘴就得叫師爺,這是尊稱。想熬到太監這個等級,那得憑著運氣一點點來。怎麼熬呢?
第一,在宮裡你是下人,是伺候人的,如果不懂宮裡的禮儀,你肯定幹不好。宮裡那個禮儀很複雜,比方說見到皇上怎麼叩拜,見到娘娘怎麼叩拜,見到貴妃、答應、常在這些你都怎麼行禮,見著朝中大臣該怎麼問候。全套的禮儀,有人給你培訓。哪一句話說錯了,人頭有可能立即落地。磕頭磕得不標準都不行。有人說哪有什麼標準不標準,往這兒一趴,梆梆梆三個頭,這不就完事了嗎?這沒完,梆梆梆三下,這叫一叩。三叩是指磕九個頭,而且每個頭磕起來得五體投地。腦門這兒為一體,左手、右手、左膝蓋、右膝蓋趴到地上,這為五體投地。姿勢得標準,你歪一下腦袋都不行。否則,這就是「心懷貳心」。所以當太監不亞於當軍人,對他的訓練是非常殘酷的。
第二,你還得聽話,而且還得敢於犧牲,敢於玩兒命。清末大太監安德海得慈禧寵幸,後來飛揚跋扈,他為什麼得慈禧寵幸?就是敢玩兒命。咸豐皇帝死了,同治皇帝還小,那一陣慈禧心裡也沒底。咸豐皇帝為遏制後黨,對慈禧不放心;另一方面他又要遏制王公大臣,對「鬼子六」恭親王奕訢也不放心。所以他把朝廷的大政托付給顧命八大臣,即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個人。當時慈禧覺得這麼下去,自己早晚被八大臣給拿下,所以她不能坐以待斃。那怎麼辦呢?她就要跟「鬼子六」奕訢聯繫上。可是咸豐皇帝死在熱河,就是現在承德避暑山莊這裡,奕訢在北京。過去沒手機,也沒別的聯繫方式,她只能派貼身太監安德海連夜回北京。跟奕訢聯繫這個事就是玩兒命的事,當時整個承德這兒都被顧命八大臣控制。他們若發現安德海走了,那還不收拾他?大清祖制規定太監不得隨便出宮。而且到了北京,萬一「鬼子六」不同意跟慈禧一塊兒收拾八大臣,他說不定一刀要了安德海性命,所以安德海做這件事是玩兒了命的。因此,他才能有後來那麼大的權力。當然,他自己飛揚跋扈,最後在山東被巡撫丁寶楨給殺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第三,有大事的時候聽話、玩兒命,皇帝太平沒事時怎麼辦?那就得會溜鬚拍馬,投其所好。皇上也和常人一樣,喜歡身邊的人對他恭敬點兒,知道他喜歡什麼陪他玩什麼。光有這些還不行,你還得觀察宮裡誰會得勢,就得提前靠上誰。現在有句話說,30 歲以前你得跟對人,30歲以後你得干對事。這話放到太監身上一樣好用,你要站錯隊那就壞了。
就說魏忠賢吧,他是怎麼站對隊了?從萬曆年間一直到泰昌皇帝朱常洛時期,魏忠賢就想怎麼能跟太子靠上關係才能飛黃騰達呢?他一看,應找太子的奶媽。太子奶媽是個宮女,叫客印月。魏忠賢為了跟她套近乎,天天跟她噓寒問暖,給她打飯打水,向她發動愛情攻勢。有人說,你在這兒瞎說了吧,太監怎麼還有愛情呢?你可別小瞧這個,魏忠賢和客印月兩個人最後就好上了。這個好在皇宮裡有一種說法叫「對食」,也叫「菜戶」。菜戶和對食不完全一樣,宮女和宮女間好,就跟夫妻一樣,這是「菜戶」。太監跟宮女好這叫「對食」,宮女跟宮女好也可以叫「對食」,範圍很廣泛,歷朝歷代都有。
有的人就往歪處想,說,你看慈禧太后怎麼那麼寵著李蓮英呢?是不是他倆有一腿?是不是李蓮英不是真太監?這個事我估計不少人聽野史傳聞裡說的,那麼李蓮英跟慈禧是不是這麼回事呢?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跟大家說,這絕對胡說八道,沒這事。為什麼呢?因為大清對太監的檢測是特別特別嚴格的,每年都要查一回,查查到底真假。有的沒閹割乾淨的,還得來一刀,行話叫「刷茬」。所以,你要說大清皇宮裡有假太監,說破天都沒人信。皇帝對這檢查特別嚴格,不可能自己往自己腦袋上扣綠帽子。
還有的人說,你說沒假太監,我看不少太監出了宮了,或者是得權勢的時候,在外邊買私宅,娶好幾個老婆,那是怎麼回事呢?
這有兩個原因:第一種原因,人都有一種滿足心理,我這輩子娶不了老婆,沒有這個男女之事能力了,那我也要娶,作為心理的一種滿足。第二種原因,不是說他被閹割完了之後,就沒有對異性的好感了,現在科學研究,控制內分泌的是人的腦垂體。人有個下丘腺,這個地方分泌出什麼東西來呢?我們通常叫激素。它很複雜,現在人也沒徹底研究明白。但有一點,人到了成年以後,不管你是不是被閹割了,這塊兒分泌激素,促使你對異性產生好感。也就是說,雖然太監關鍵部位被一刀給割下來了,可是,他對異性的好感不會因為這個徹底消失,最多是有所衰減。所以,說太監有愛情那基本還是靠譜的。
相關閱讀
李蓮英第一次給慈禧梳頭的時候,他大著膽子將青樓妓女的髮型梳在了慈禧的頭上。梳頭完畢,慈禧對著鏡子反覆察看,隨後不禁鳳顏大悅,臉上開了花。
出身貧寒
李蓮英出生在直隸河間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城縣臧屯鄉李甲村人。咸豐七年,即公元1857年,才九歲李蓮英通過同鄉、大太監沈蘭玉的介紹,由鄭親王端華送進皇宮而當上了一名太監。李蓮英入宮後名叫李進喜,先後在奏事處和東路景仁宮當差,直到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他16歲時,才調到長春宮慈禧跟前侍候。14年後,慈禧太后給他起名叫李蓮英。
此時大太監安得海正得慈禧寵愛,紅得發紫。李蓮英和安德海兩人雖同時進宮,地位卻差得很遠。後來安得海因過分張狂,終於以「違背祖制,擅離京師」的罪名,在同治八年,即公元1869年被山東巡撫丁寶楨砍頭身亡。
李蓮英是個十分聰明乖巧的人,他從中明白了應該如何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係。李蓮英不僅學會了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千方百計地討主子歡喜,還能時時處處謹慎小心。後來李蓮英的墓誌銘中說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也就是對主子恭敬,對下屬寬厚,多少年來不敢鬆懈,這也算是李連英成功的秘訣吧!
不過,李蓮英最成功的秘訣,還在於他掌握著讓慈禧高興舒心的頭上技藝,也就掌握了一套為女人梳理新髮型的技術,當時人稱「小篦李」。甚至後來朝中大臣彈劾李蓮英時,還在奏章裡把李蓮英稱作「小篦李」。李蓮英為何會有這種讓慈禧舒心高興的頭上技藝呢?
原來,李蓮英出身貧寒,幼年即父母雙亡,入宮前做過皮鞋,販過火藥,小小年紀便混跡於妓院賭館。17歲那年,感到混得太艱難了,便把心一橫,揮刀自宮做了太監。進宮後,李蓮英在其同鄉、大太監沈蘭玉的幫助下,做了「梳頭房」的小太監,其職責僅僅是幫助梳頭太監準備工具,還輪不到他直接為妃嬪們梳頭。
當時慈禧乃是咸豐皇帝的貴妃,既是渴望權力的強人,也是愛美好新的女人,很喜歡在服飾打扮和髮型變化上做文章,常常弄得梳頭太監非常緊張。由於經常挨罵,梳頭太監們成天唉聲歎氣。李蓮英得知這個情況後,決定抓住機遇出頭,便藉故告假三天,直奔青樓妓院而去。
青樓妓院是勾引男人廝混的場所,妓女為了引人注目,其打扮和髮型,往往別出心裁,這就是李蓮英此行的目的。李連英找個雜貨店買了一個小竹籃,籃裡裝了些生發油、宮粉、胭脂、絨花、通草類的閨秀梳妝之物,從此叫賣於八大胡同的花街柳巷,出沒於青樓妓院的花魁粉頭之中。
其後的10多天的時間裡,每天日上三竿時,正當「清吟小蓮」的姑娘們梳妝打扮之際,「生發油,宮粉胭脂啊!」的悠揚叫聲便會傳入她們的耳鼓,進而打動她們的心弦,只聞得一陣香風,只聽得一片珠落玉盤的「格格」嬌笑,只覺得眼前一花,一個個濃妝艷抹、粉面桃腮的姑娘移動蓮步,婷婷娜娜而來,如風擺楊柳雨打芭蕉,再看那髮式,有的如喜鵲登枝,有的如孔雀開屏,有的如天上雲霞,有的如水中波影。
李連英一邊暗暗讚歎姑娘們麗質天生,更擅打扮,一邊細細觀察揣摸那些髮式,一一記在心裡。不幾天,他和這些倚門賣笑的姑娘們混得廝熟,有時竟得以登堂入室去賣,這也給了他不少方便,讓他隔著「水晶簾」細細地看姑娘們梳理青絲、盤縷髮髻的技法,如此這般一來,到離約定期限還有七八天光景時,京城內青樓妓院裡的各種梳頭樣式差不多都讓他看了個遍,學了個遍。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模仿、苦練,李連英終於熟練地掌握了30多種新髮式的梳理方法。
回宮後,李蓮英天天苦練梳頭本領,感到火候已成,便找到為慈禧的梳頭太監和同鄉沈蘭玉,反覆懇請他們向慈禧推薦自己。第一次給慈禧梳頭的時候,他大著膽子將青樓妓女的髮型梳在了慈禧的頭上。梳頭完畢,慈禧對著鏡子反覆察看,隨後不禁鳳顏大悅,臉上開了花。就這樣,李蓮英獲得了梳頭太監的地位,能夠天天接近慈禧,從此迅速發跡。三天的青樓妓院的廝混,成為了李蓮英人生軌跡的拐點。
後宮得寵
同治十三年,26歲的李蓮英接任儲秀宮掌案首領大太監的職務。這個職務一般需進宮服役30年才有資格擔任,而李蓮英此時進宮剛滿17年。
光緒五年,李蓮英出任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隨著慈禧日益大權獨攬,李蓮英的聲望地位也變得顯赫起來。李蓮英31歲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和敬事房大總管平起平坐了。光緒二十年,46歲的李蓮英被賞戴二品頂戴花翎。雖說這只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但這是太監中從未有過的。雍正皇帝規定太監品級以四品為限,慈禧卻為李蓮英突破了祖上傳下來的規矩。
令人不解的是,李蓮英雖受慈禧恩寵,卻始終未能離開慈禧,當上敬事房大總管。慈禧與李蓮英幾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心狠手辣的獨裁者,但同時也是一個感情脆弱、害怕孤獨的老女人。
幾十年來,慈禧身邊的奴婢換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海就只有李蓮英了。晚清太監劉興橋等人回憶說,慈禧與李蓮英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煩惱並最會服侍她的只有李蓮英。
據《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記載:「每天三頓飯,早晚起居,他倆都互派太監或當面問候……在西苑、頤和園居住的時候,慈禧太后還經常來找李蓮英:『蓮英啊!咱們遛彎去呀!』慈禧太后有時還把李蓮英召到她的寢宮,談些黃老長生之術,兩人常常談到深夜。」從這段記述可以看出,李蓮英實際上成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伴侶」。
慈禧對李蓮英的寵信與日俱增,確實引起朝野的議論和不安。有人說李蓮英權傾朝野,收受賄賂,投到他門下就能當高官;有人說他「干預朝政,廣植私黨」;甚至還有人說他陷害擁護維新、站在光緒一邊的大臣。
光緒十二年,即公元1886年四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稱北洋海軍已訓練成軍,奏請朝廷派大臣檢閱。慈禧就派總理海軍衙門大臣醇親王前去巡閱。由於醇親王是光緒皇帝生父,身份高貴,因此要加派太監、御醫隨行。而醇親王是一個城府很深且非常謹慎的人,他主動要求派李蓮英隨行,以減少太后對自己的猜忌,慈禧馬上批准了。
醇親王五月初一回北京覆命,這時朝廷中一片不滿之聲。監察御史朱一新向光緒上奏,批評派李蓮英隨醇親王視察海軍。他們還說李蓮英妄自尊大,結交地方官員,收受賄賂,理當查處。但慈禧卻下令將朱一新由御史降為主事。
光緒三十四年,即1908年10月22日,慈禧死於北京西苑的儀鸞殿。李連英辦理完慈禧的喪事,於宣統元年,即公元1909年二月初二,離開生活了51年的皇宮。當時內宮主政的隆裕太后,為感謝他在宮中服役多年,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帶原薪每月60兩白銀退休。
作為一個太監,李蓮英的身份極為卑賤。不同的是,由於慈禧太后的賞識和寵愛,他享受到了皇宮太監前所未有的權力和地位,金錢財富也滾滾而來。但也正因與慈禧的這層特殊關係,他成為中國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李蓮英死於宣統三年,時年64歲。這時,綿延了200多年的清王朝已是風雨飄搖,滅亡只在旦夕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