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6歲登基的同治皇帝為何死後5年才入葬? | 陽光歷史

 

A-A+

揭秘:6歲登基的同治皇帝為何死後5年才入葬?

2015年12月13日 宮廷野史 暫無評論 閱讀 960 次

  惠陵是清朝入關後第八帝同治皇帝的陵寢,位於清東陵境內的雙山峪。

  「同治皇帝」載淳是咸豐皇帝的長子,其生母懿嬪就是後來聲勢顯赫的統治中國達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載淳6歲即皇帝位,因年幼由慈安、慈禧兩太后垂簾聽政。載淳18歲開始親政,第二年就因患天花龍馭上賓了,年僅19歲。載淳死後75天,他的皇后阿魯特氏也命赴黃泉,追隨她的夫君去了,年僅22歲。光緒五年三月二十六日,這對恩愛小夫妻雙雙載入了惠陵地宮。

  為什麼載淳死後5年才入葬呢?原來載淳並沒有像他們列祖列宗那樣,在即位後就相度萬年吉地,營建陵地,載淳駕崩後,慈禧才不得不派人為他卜擇萬年吉地,被派出的相度大臣有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左都御史魁齡、戶部侍郎榮祿、內閣學士翁同和。他們帶領精通風水的官員在東西兩陵卜擇。光緒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正式確定東陵界內的雙山峪為載淳惠陵的陵址,任命一選、魁齡、榮祿、翁同和為承修大臣。

  惠陵工程於光緒元年三月十二日破土,同年八月初三日興工,經過3年的緊張施工,於光緒四年九月全工告竣,好用白銀435.9萬兩。坐北朝南,背靠青山,前朝金星山,地勢寬平,土質優良,環境幽靜。特別值得稱道的是慧陵所用的木資料均為質地堅硬的銅鐵木。素有「銅梁鐵柱」之稱。

  但令人遺憾的是,惠陵是清東陵5座皇帝陵中惟一未設石像生的陵寢。為什麼惠陵不建石像生?是因為載淳在位時間短嗎?不是。因為他父親咸豐皇帝在位11年,比他還短,而定陵卻建了石像生。是因為他太短命了嗎?也不是。因為歷代陵制,石像生與享年均無關係。根據清宮檔案記載,惠陵的最初設計方案中曾設有5對石像生,神路與孝陵相接。承修大臣在光緒元年二月底已將設計的陵寢圖樣呈送給兩宮皇太后,並得到了欽准。未想到剛過一個多月,四月初七日兩宮皇太后突然降下了懿旨,裁掉石像生,神路不與孝陵相接。俗話說「君無戲言」, 皇太后為什麼突然改變主意了呢?

  筆者認為,很可能是為了節省建陵費用。當年始建康熙的景陵、雍正的泰陵時,均未色石像生。道光帝的木令不僅未設石像生,而且神道也不與泰陵相接。這表明石像生可設可不設,神路與主陵可接可不接。清朝到了光緒年間,清政府財政緊張,國庫空虛,光緒元年,慈安陵和慈禧陵已開工兩年,正處於關鍵時刻。同治帝停靈待葬正在大喪期間。阿魯特皇后剛剛賓天,正在大辦喪事。耗銀似水,使清政府財政雪上加霜。僅裁撤通向孝陵的神路一項就可省銀20萬兩,加上裁掉石像生一項,其銀數更為可觀,這對於緩解清政府緊張的財政,無疑會起到巨大作用。兩宮皇太后是否出於這種考慮呢?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