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輩分最低的太上皇:司馬衷被叔祖尊為太上皇
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親,但也有例外。如,隋煬帝曾被孫子楊侑尊為太上皇,武則天曾被兒子唐中宗尊為太上皇,遼末帝曾被女婿屈出律尊為太上皇,明英宗曾被弟弟明代宗尊為太上皇。或祖孫,或母子,或翁婿,或兄弟,雖然不是傳統的父子關係,但這些太上皇至少在輩分上還算恰當。相比之下,晉惠帝司馬衷也曾當過太上皇,不過,把他稱作太上皇的下一任皇帝,既不是他的孫子、兒子,也不是他的女婿、兄弟,而是比他高出兩輩的叔祖司馬倫。司馬衷堪稱中國歷史上輩分最低的太上皇。
司馬衷(259~306年),晉武帝司馬炎次子,晉二世。司馬衷即位後,因「愚劣」且缺乏理政能力,故而先受制於權臣楊駿,後掣肘於皇后賈南風。賈南風不僅相貌極醜,權欲極強,而且生性凶狠狡詐。元康元年(291年),賈南風聯合楚王司馬瑋、汝南王司馬亮圍殺太尉楊駿,廢掉太后楊芷,一舉剷除太后一黨,並與司馬亮組成聯合政府。旋即,賈南風矯詔,先讓司馬瑋殺掉司馬亮,又借擅殺大臣之罪處死司馬瑋,進而獨攬大權。賈南風這種借刀殺人、卸磨殺驢的卑鄙做法,引起了宗室的不滿。
元康九年(299年)十二月,賈南風又設計將太子司馬遹廢為庶民,幽禁於金墉城。太子無罪被廢,朝野嘩然。永康元年(300年)初,一部分擁護太子的朝臣與當時握有軍權的趙王司馬倫密謀,準備「廢賈後,復太子」。司馬倫是個見利忘義的傢伙,《晉書》稱他「素庸下,無智策」,一聽說有好處,便答應下來。但是,心腹孫秀卻建議「且緩其事,賈後必害太子,然後廢後,為太子報仇」,這樣既能「立功」,又能「免禍」,司馬倫遂按兵不動。不久,孫秀派人行離間計,促使賈南風殺死了太子。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趙王司馬倫以為太子復仇為名,帶兵衝入宮廷,先控制了司馬衷,後賜死了賈南風。司馬倫是司馬懿第九子,司馬昭的弟弟,按輩分是司馬衷的叔祖。作為宗室,司馬倫應當為司馬衷保駕護航。但是,司馬倫卻矯詔「自為使持節、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王如故」,體制依照司馬懿、司馬昭輔佐曹魏之故事,「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參軍十人,掾屬二十人、兵萬人」。八月,司馬倫又要求「加九錫,增五萬戶」。作為傀儡,司馬衷只能就範。
永康元年(300年)十一月,司馬倫讓司馬衷立羊獻容為皇后。羊獻容是孫旗的外孫女,而孫旗則是司馬倫心腹孫秀的本家。司馬倫此舉,就是要通過安排一個對自己有利的皇后,進而牢牢掌握內外大權,繼而謀篡帝位。當一切組織準備和輿論準備做好之後,司馬倫便「矯作禪讓之詔」,並發動心腹「逼奪天子璽綬」。永康二年(301年)正月,司馬倫稱帝,改元建始。為了掩飾篡逆行徑,司馬倫為司馬衷送上一頂「太上皇」冠冕,即《晉書·惠帝紀》中記載的「遷帝於金墉城,號曰太上皇」。
金墉城,是西晉王朝專門用來囚禁后妃宗室的冷宮。關押期間,司馬衷身邊只剩下「鹵簿數百人」,各種供給待遇也很差。為了防止死灰復燃,司馬倫「使張衡衛帝,實幽之也」。司馬倫篡位後,為籠絡朝臣大肆封官晉爵,「文武官封侯者數千人」,甚至「奴卒斯役亦加以爵位」。當時規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裝飾的帽子,由於司馬倫封官太濫,一時間貂尾都不夠用,所以只好用狗尾來代替。於是,人們就據此編了兩句民謠「貂不足,狗尾續」用來諷刺朝廷,成語「狗尾續貂」就出自這裡。
司馬倫的皇?寶座還沒焐熱,就遭到了齊王司馬囧、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等幾位王爺的聯合反對,雙方酣戰兩個多月,死傷十萬人。永康二年(301年)四月,司馬倫兵敗,被迫寫下退位詔書,百官又到金墉城迎回司馬衷復位。司馬倫前後共當了一百天皇帝就被趕下了台,一場叔祖稱孫子為太上皇的鬧劇宣告結束。司馬衷雖然重新登上皇位,但經過這次篡位事件,其威信更加掃地,最終淪落為宗室諸侯王爭奪和利用的政治工具。光熙元年(306年)十一月,司馬衷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享年4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