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別為何要「折柳」?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送別,永遠是一個令人傷感的話題。在古代社會,由於交通不便和通訊滯後,送別顯得傷感而又隆重,往往一別,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見,也因此產生了大量的膾炙人口的詩詞。而折柳相送是古人送別的重要儀式。
古人送別要折柳,這在當時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送別風俗。「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可見,折柳在傳統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詩文、戲曲和小說等文學作品中均有反映。《三輔黃圖·橋》中有言:「霸(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人至此,折柳贈別。」這是有關折柳相送的最早文字記載。
關於折柳相送由來,頗有浪漫色彩。相傳是取自於《詩經》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柳」與「留」諧音,借此表達依依不捨之情。此外,俗語說,「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樹生命力很強,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折柳送別,也就寓含著希望遠行的人,能夠在他鄉頑強地生活下去。
同時,折柳贈別是對旅人安全的一種祝福。古人視柳樹為可以辟邪驅鬼,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載:「正月旦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行人帶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遠遠躲開,確保旅程的平安。
送別詩在古代詩歌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詩歌中關於折柳送別的詩句不勝枚數:北人的《折楊柳歌》:「遙望孟津河,楊柳郁婆娑。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家歌。」寫出了對於故鄉的無限眷戀;無名氏所作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低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表達了對友人的無限思念;張九齡《折楊柳》詩:「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借楊柳相贈寫對故園的深切眷戀;王之渙《送別》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寫出了離別之淒苦;而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借楊柳寫出了歡欣喜悅的兒女情長。
除了折柳相送,古人還有其他一些表達留戀難捨之情的方式。比如音樂相送。這多為唐代文人之間的送別方式。李白在《贈汪倫》中吟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從小學就已經耳熟能詳了,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更是描寫了送別時音樂的重要性,一曲琵琶,勾起了詩人感懷身世的傷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比如飲酒送別,古代送別都有專門的茶樓酒肆,以便用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飲酒送別在唐代詩歌中比較普遍,李白的《金陵酒肆送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等,同樣是借飲酒表達對朋友的一種難捨之情。詩歌離不開酒,詩人離不開酒,那送別就更離不開酒了。而千年之後的今天,飲酒送別也成為最普遍的一種方式。
古人折柳相送,在今天看來難以理解,破壞樹木不說,還顯得有點矯情,但是仔細想來,這也是古代社會人們淳樸重情的一種外在表現。我們也許不會像古人那樣回到折柳相送的年代,但是我們也應該將朋友之間的那種真摯情感永遠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