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國的地名為何愛用「陽」字? | 陽光歷史

 

A-A+

古今中國的地名為何愛用「陽」字?

2016年09月06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277 次

  要知道對於一個地方而言,地標+方位是最直觀、最顯著的說明方法,所以這也是地方命名的最常用的方法。例如中國,×南、×北之類的地名有不少。

  至於陰陽,那其實也就是方位。山南水北曰陽,山北水南曰陰。

  為什麼呢?因為中國山脈、河流大都是東西走向,你可以想像這樣一個畫面:兩座大山,中間夾著一條河流。在河流的北岸,也就是山的南坡,是太陽能照到的地方,那自然是陽。在河流的南岸,也就是山的北坡,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那自然是陰。

  當然,地名中的陰陽大部分是方位,但也有少數例外的,這個不可一概而論。

  下面說說一些例子。

  安陽,最早是戰國時魏國的城市,叫寧新中,秦昭王五十年,秦攻佔該城,改名安陽。安者,寧也。陽者,以其在淇水之北也。

  洛陽,樓上有同學說了,即洛水之北。

  濮陽,濮水之北。濮水現在早已乾涸湮沒了。

  原陽,嗯,這個陽就是例外了,它不是山南水北的意思。原陽以前是兩個縣,分別是原武縣和陽武縣。1950 年把兩個縣合併,成立了一個新縣,就各取兩個舊縣名的頭一個字,叫原陽縣了。

  信陽,信陽也是個例外,它原名義陽,嗯,就是魏延的老家。義陽這個地名最早是西漢時平氏縣下的一個鄉的名字,義陽鄉,至於這個鄉為什麼要叫義陽,現在就說不清了。反正是到三國時,魏國把這個義陽鄉分割出來,成立了義陽縣。這就是義陽的最早得名。後來這個義陽縣的位置脫離了原來的義陽鄉,逐漸向東移動,最後就到達了現在信陽這地方(信陽這地方在西漢時最早叫鍾武縣)。這樣就一直到宋朝,因為趙光義名字中有個「義」字,就把「義陽」改成了「信陽」,信和義都是五倫之一嘛。

  滎陽,是因為它在滎澤之北,滎澤是黃河南岸的一個大湖,濟水從此流出,後來在漢代時湮滅。

  沁陽,在沁水以北。

  汝陽,在汝水之北。

  南陽,《資治通鑒》曰:「秦置南陽郡,以在南山之南,漢水之北也」。也就是說,是因為它在南山之陽,故此稱南陽。那這個南山是那座山呢?有人認為即伏牛山。不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元和郡縣圖志·山南道二》云:「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有陽地,故日南陽。」也就是說,因為它在中原的南方,且處陽地(山南水北,即伏牛山之南,漢水之北),故稱南陽。

  舞陽,在舞水之北。舞水,古代又稱潕水,現在叫舞陽河。——順便說一句,古代還有舞陰。

  泌陽,在泌水之北。泌水,現在叫泌陽河。

  淮陽,這個更不用說了,位於淮河之北。——當然,還有淮陰,那就在淮河以南了,在江蘇。

  正陽,這個有點說道。正陽這地方,在古代是古滇國(讀 zhen,不是雲南那個滇 dian 國)的地方,為什麼叫滇國呢?因為附近有條河叫滇水,滇國後來被楚國所滅。到西漢時,在這裡置縣,因為在滇水之北,所以叫滇陽。到後來,又改成慎陽(依舊讀 zhen),估計是為了和雲南那個滇(dian)國相區別吧,河也改成慎水。再到後來南北朝時,又改成真陽。就這樣過了兩千年,到清朝雍正時,因為雍正名字叫胤禛,禛和真同音,為了避諱,改成了正陽。

  益陽,在益水之北而得名。秦代把資水下遊叫益水。

  邵陽,在邵水之北。——這河原名昭水,避司馬昭諱而改名邵水。

  衡陽,在衡山之南。

  耒陽,在耒水之北。

  資陽,沱江有一條支流,叫資溪,又叫資川溪。資陽位於資溪之北。

  綿陽,位於綿山之南,故名綿陽。

  德陽,最早為東漢所置,位置在今遂寧市東南的龍鳳鎮,因位於德水之北,故名德陽。後來在唐朝遷徙到現在的地方,但名稱沒有改變。

  瀋陽,在沈水之北。沈水即今渾河。

  貴陽,在貴山之陽。

  咸陽,它是因為在渭水之北,九峻山以南,山水皆陽,故名咸陽。鹹,即全部,都。

  漢陽,武漢三鎮之一,位於漢水之北。但今天從地圖上看來,漢陽是位於漢水之南的,漢水之北的那是漢口。為什麼呢?——因為明朝成化年間漢水發生了一次改道,漢水在郭茨口決堤,東流而下,原本從龜山南麓入江變成了從北麓入江,從而把原本北面的漢陽變成了漢水南面。順便說一句,武漢三鎮中的漢口,是因為處在漢水、長江匯合口而得名。在明朝成化以前,漢口是與漢陽連在一起的,或者說,那時沒有漢口,因為漢水改道,使得這裡成為了入江口,故此把江北面的地區稱為了漢口。

  再順便說一句:東漢時,甘肅天水也叫漢陽,因為它位於西漢水之北。——有一種看法認為西漢水和漢水是同一條河,後因地震阻塞河道,迫使其上遊南流匯入嘉陵江,而成為今天的西漢水,這是題外話,咱暫且不提。再再順便提一句,有漢陽也有漢陰,漢陰縣在陝西省安康市,因其位於漢水之南,故名漢陰。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