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寧宗趙擴皇后楊桂枝簡介 宋寧宗恭聖仁烈皇后簡介
恭聖皇后楊桂枝(1162年-1232年),宋寧宗趙擴第二任皇后,年少時,楊氏因美貌出眾,入宮做了宮中的演戲女伶,她忘記了本來的姓氏,說是會稽人。慶元元年(1195年)三月成為趙擴的妃嬪,時年三十四歲,封平樂郡夫人。三年後進封婕妤。當時有一位會稽人名楊次山,皇后自稱是他的妹妹,於是宣佈姓楊氏。
慶元五年(1199年),進婉儀,次年再進貴妃。生下兒子郢王趙增,早殤。這時恭淑皇后病逝,中宮未有所管理,楊氏和曹美人也得寵。韓侂胄得知楊氏精明強幹懂權術,而曹美人個性柔順,勸告宋寧宗立曹美人。而楊氏涉獵史書,知古今,性格機警,寧宗立為皇后。之後楊氏生華王趙垌,早殤。
寶慶二年(1226年),加尊號壽明皇太后。紹定元年(1228年),又加尊號壽明慈睿皇太后。紹定四年(1231年),加尊號壽明仁福慈睿皇太后。紹定五年(1232年),楊太后崩於慈明殿,壽七十一歲,謚曰恭聖仁烈。
冊封皇后
楊桂枝是浙江紹興(一說淳安縣)人。《宋史· 后妃傳》記載道:「恭聖仁烈楊皇后,年輕時因為姿色動人而被選入後宮,忘掉了姓氏,有人說是會稽人。」
《四朝聞見錄》中記載的很詳細,由於楊桂枝的養母張夫人唱功頗為出色,被選入宮廷樂部,時常為皇室成員獻唱,因而得到了太皇太后吳太后的賞識。後來因為吳太后對樂部藝人表演不滿,便想起當年的張夫人來,便「顧左右曰:『記得張家,今安在?』左右對曰『已死矣。有女頗聰慧。」吳太后想念張夫人,便把張夫人的養女楊桂枝召入宮中,由於楊桂枝「忘其姓氏」,後宮上下稱她為「則劇孩兒」。就這樣,一個偶然的機會,年僅十一二歲的楊桂枝被召入後宮吳太后處,從此開始了她的傳奇人生。
由於楊桂枝漂亮、聰明,唱功不錯,且「善通經史,能小王書」,再加上「舉動無不當後意」,因此深得吳太后喜愛,就把她一直留在身邊,這一留就是20多年。1194年,26歲的宋寧宗趙擴即位後,到太皇太后處問安,但他見到吳太后身邊楚楚動人的楊桂枝時,立即被其風韻所迷倒,兩人眉目之間頻頻傳情,互送秋波。從此以後,宋寧宗魂牽夢縈,念念不忘,常常借口去吳太后處問安,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想看到楊桂枝,史載「每至後所,必目之。」而這一切,都被吳太后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而楊桂枝平素為人不錯,左右內侍都替她說好話,促使吳太后決定成全這一對鴛鴦。
慶元元年(1195年),吳太后在宮中設家宴,在酒席間把楊桂枝鄭重地賜予宋寧宗,說:「看我面上,好生待他。」當時宋寧宗27歲,楊桂枝已經33歲,真可謂是一段遲來的愛。作為一名33歲的宮女,若無這種特別機緣,恐怕和其它宮人一樣只能老死宮中。但苦苦熬了二十多年的楊桂枝,終於等來了她的福氣。大喜過望的宋寧宗當年三月就封楊桂枝為平樂郡夫人。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傳第二》:五年,進婉儀。六年,進貴妃。
此後宋寧宗對楊桂枝更是寵愛有加,不斷提升其地位。
慶元三年(1198年)四月,進封為婕妤。
慶元五年(1190年),進封為婉儀。
慶元六年(1191年),楊桂枝進封為貴妃。同年,宋寧宗韓皇后去世,皇后空缺。當時,同與楊貴妃受寵的還有一位曹美人。外戚、權臣韓侂胄比較二人之後,認為楊桂枝「涉書史,知古今,性警敏、任權術」,而曹美人柔順溫和,立勸宋寧宗立曹美人為皇后。但正如韓侂胄說的那樣,楊桂枝「性警敏」,是一位極有心機的女能人,她知情後,迅速作出反應,在一天晚上設宴邀請宋寧宗,在宋寧宗醉眼朦朧、性情繾綣之際,乘機求請。看著柔情似水的楊桂枝,宋寧宗不加思索,即命取來紙筆,寫下立楊氏為後的手詔。
嘉泰三年(1203年),楊桂枝被正式冊封為皇后。
謀殺權臣
在立後過程中,權臣韓侂胄勸寧宗「冊曹置楊」的謀劃,被楊桂枝之兄楊次山的門客王夢龍知道後,「暗地裡告訴了皇后,皇后很恨韓侂胄,與楊次山算計趁機會誅殺他。」就因為韓侂胄大力推薦曹美人而摒棄楊桂枝,楊桂枝便一直耿耿於懷,懷恨在心,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於是,楊皇后就與其兄楊次山密謀,要設計誅殺韓侂胄。
當時韓侂胄權傾朝野,而楊皇后與楊次山勢單力薄,一時無法下手,萬一洩密或者失手,後果不堪設想。為增加人手,形成勢力,楊桂枝暗中托兄楊次山「擇廷臣可任者共圖大事。禮部侍郎史彌遠,素與韓有隙,欣然奉命」。在史彌遠的暗中組織和串聯下,一大批與韓侂胄有仇有怨的大臣紛紛加入進來,其中有參知政事錢象祖,禮部尚書衛涇,著作郎王居安,前右司張郎官等,他們制訂了周密的計畫,只等可乘之機的到來。
宋寧宗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官居太師、恃寵生驕的韓侂胄在缺乏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便貿然發動了對北方強敵金國的戰爭——史稱「開禧北伐」,結果一敗塗地。宋朝君臣對戰勝金軍,收復中原,已失去信心,韓侂胄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斬韓侂胄等人而未果。此役結束後,朝野上下對韓侂胄責罵之聲不斷,寧宗也對其失望之極,罷免了韓侂胄平章軍國事,韓侂胄個人威望嚴重受挫,影響力急速降低。
做了多年準備的楊皇后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便讓史彌遠動手實施誅殺計畫。為掩人耳目,達到目的,楊皇后和史彌遠還偽造了宋寧宗欲誅殺韓侂胄的御批密旨。在楊皇后的授意下,史彌遠更是精心策劃,選定主管殿前司公事的中軍統制夏震殺死韓侂胄。夏震「初聞欲誅韓,有難色,及視御批,則曰:『君命也,震當效死』」。開禧三年(1207)十一月三日,中軍統制夏震統兵三百,埋伏在韓侂胄上朝的必經之地——六部橋側,乘韓侂胄上早朝時,借口聖上有密旨宣聽,喝退隨從,由眾軍擁至玉津園側,將韓侂胄槌殺。誅殺韓侂胄後,《宋史· 后妃傳》記載道,寧宗原來不相信,過了三天,寧宗還說他沒有死,原來這個陰謀完全出自楊桂枝及次山等人,皇帝開始並不知道。可見,寧宗對誅殺韓侂胄一事還蒙在鼓裡。就這樣,楊皇后除去了擋在她面前的最大的一道障礙,從此,再也無人敢對她指手畫腳。而楊皇后為此耐心地謀劃了四年,隱藏了四年,等待了四年,如此長的時間不露破綻,其陰狠手段與心計可見一斑。
改立皇子
宋寧宗先後有8個兒子,但都未及成年就夭折了。1221年六月,宋寧宗以國嗣末定,立宗室之子趙貴和為皇子,賜名趙竑。趙竑對楊皇后與史彌遠內外勾結表現出不滿,尤其對史彌遠專權擅政的所作所為大有看法,指地圖而言「此瓊崖州也,他日必置史於此地。」又寫字於幾桌上:「彌遠當決配八千里。」趙竑身邊有一位善於鼓琴的美女,被趙竑視為紅顏知己,豈不知此人竟是史彌遠的心腹。身居相位的史彌遠得知趙竑的言行後,非常恐懼,遂生異志,便處心積慮想要廢掉趙竑,暗中培養宗室子弟、宋太祖十世孫趙昀,欲立趙昀為太子,取代趙竑。
嘉定十四年(1224)閏八月三日,寧宗帝駕崩,史彌遠開始了他的廢立陰謀。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誰來繼承皇位,要取決於楊皇后的態度,沒有她的同意,新立的皇帝就得不到承認,歷史又一次把楊皇后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史彌遠請皇后兄國舅楊次山之子楊谷、楊石以廢立事告知楊皇后,楊皇后先是一驚,轉而明白了史彌遠的險惡用心,她不能就這樣讓史彌遠的陰謀輕易得逞,自己不能背負陰謀奪位的罪名,必須要拿出皇后的威嚴,殺一殺史彌遠的威風,讓他日後尊重皇后,忌憚皇后,不能為所欲為。便道:「皇子是先帝所立,怎麼能擅自變更?」史彌遠聽後急不可耐,但又別無他法,只能一遍遍讓楊谷、楊石去勸說楊皇后。
楊谷、楊石一夜七次往返內宮,楊皇后始終不肯答應。最後,楊谷、楊石泣拜說:「內外軍民,皆已歸心,苟不立之,禍變必生,則楊氏無噍類矣。」楊皇后聽後,沉思良久,她想到事情不能弄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宮廷不能因廢立而流血,再者說一夜之間也磨掉了史彌遠的銳氣,更何況皇子趙竑對她也頗有怨言,自己對趙竑也無好感,為自己日後考慮,也為家族考慮,她決定打破僵局,做出讓步,便慢吞吞地說:「那個人在哪裡?」史彌遠聽到消息後,不由得長舒了一口氣,此夜他已被皇后折磨得殫精竭慮,筋疲力盡,深深領教了楊皇后的厲害,便火速宣召趙昀覲見楊皇后。趙昀入宮拜見楊皇后,楊皇后附其背說「你現在是我的兒子了!」楊皇后這一句話,等於承認了趙昀是帝位的合法繼承者,也是對趙昀的暗示:真正決定皇位的不是史彌遠,而是她楊皇后。楊皇后有理有節的手腕與機警的應對措施,終於化解了南宋朝廷的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
攝政去世
趙昀於1224年閏八月三日在廢立陰謀中即位,這就是歷史上的宋理宗。理宗即位之時,已經21歲,雖已成年,但為報答皇后擁立之恩,不僅尊楊皇后為皇太后,且懇請皇太后垂簾聽政,執掌朝綱,以理國事,史彌遠等大臣也希望皇太后一同聽政。在理宗與大臣的一再懇請下,楊桂枝以皇太后身份開始垂簾聽政,那年,楊太后已經六十二歲。當然,楊太后心裡明白,自己垂簾聽政,只不過是理宗對她的一種尊重,更重要的是自己業已違背了太祖、太宗制定的「后妃不得干政」的祖宗家法,必然會引起朝野上下的種種議論,因此只是象徵性地聽政,並沒有任何專橫拔扈、把持朝政的行為。
不久,楊石就向楊太后陳說厲害,勸其撤簾。楊太后早有此意,便順水推舟,於1225年(寶慶元年)四月七日,手書「多病,自今免垂簾聽政」,主動向百官宣佈撤簾,還政理宗,這距她開始垂簾聽政僅過了七個月。理宗兩次請求楊太后繼續垂簾,楊太后都不答應。皇太后的高風亮節引來了理宗的回報。
慶二年(1226)十一月戊寅日,加太后尊號為壽明。紹定元年(1228)正月丙子日,再加尊號慈睿。紹定四年正月,太后七十歲,皇帝率領百官朝拜慈明殿,加太后尊號為壽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十二月辛巳日,太后生了病,詔令祈禱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宮觀,大赦天下。」可以說,主動撤簾之後,楊太后在理宗與大臣的敬愛中平靜地度過了8年時光,真正得以在宮中安享晚年。
紹定五年(1232)十二月,楊太后在慈明殿去世,終年七十一歲,謚號為恭聖仁烈。
主要成就
從平民到皇后的楊桂枝,在一系列政治事件中,充分顯示她的睿智與機警,果敢與冷靜,化解一次次政治危機,留下一段歷史傳奇。
此外,楊桂枝在政治以外的表現,也為後人所稱道。一是體恤百姓。出身寒門的楊桂枝在當皇后期間,得知浙江百姓苦於一種叫「生子錢」的重賦時,便請求宋寧宗「盡免兩浙生子錢」;二是家教嚴明。在楊皇后的諄諄教誨下,其兄楊次山雖顯貴但不干預國政,時論稱賢臣。以後楊家皇親世代顯赫,但從無仗勢欺民現象,德彰蕭然。
個人作品
楊桂枝善通經史,工於詩,善書畫。由宋理宗書名的《楊太后宮詞》,是楊桂枝以宮廷生活為題材寫的一部詩詞集,流傳至今的有30首;她書寫的《道德經》至今還存,字體娟秀工整,「波撇秀穎」;她現存的畫作有《宋楊婕妤百花圖卷》、《櫻花黃鸝圖》和《月下把杯圖》。這些詩畫作品,是南宋詩苑畫壇中的一枝奇葩。作為一代皇后,如此多才多藝,實在令人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