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不孝有三」是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另兩個「不孝」是什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封建禮教的說法,今天已不適用。但在人們的口頭上和古裝電視劇中還會常常聽到這樣的話。特別是在古裝電視劇中有「納妾」的情節時,劇中人還會以這句話作為「納妾」的根據。此語出自《孟子·離婁》:「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下面首先說「不孝有三」指的是什麼。據《十三經註疏·孟子註疏》,「三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不娶無子,絕先祖祀」。白話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由此可見「第三個不孝」原意指的是「不結婚的人」。
其次說孟子的講話: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針對著舜說的。舜娶親前沒有請示父母,是因為「父頑母囂(父親愚鈍,母親浮躁)」。如告訴父母會「不得娶,而以無後為懼,是以不告」。孟子認為舜這樣做很對。所以說:「君子以為猶告也(君子認為這等於向父母請示過一樣)」。關於舜「不告而娶」指的是舜沒有請示父母就娶了堯之二女娥皇與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