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明治維新為什麼能成功?
明治維新是日本資產階級在19世紀中後期掀起的一場規模宏大的近代化運動。它是日本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偉大歷史轉折點,使日本結束了260多年的封建幕府統治,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維護了國家獨立(「完全獨立更絕無僅有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與歐美列強並駕齊驅的國家,成為東方一顆耀眼的「慧星」。明治維新的成功被譽為「世界奇跡」。
明治維新和洋務運動是亞洲兩個近鄰近代化的一次真正較量 。其結果世人皆知,其原因眾說紛紜。
一個頗為流行的觀點是:以伊籐博文等為首日本仁人志士放眼世界,建立立憲政體是維新成功的關鍵,而中國則相反。梁啟超在他的著作《李鴻章傳》中也說李「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體之本原」。
那麼,日本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一、外在因素:
1、良好的國際環境。當時中國等亞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義、反殖民主義的鬥爭方興未艾,牽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對日本的入侵和干涉;美國當時忙於國內的南北戰爭,德、意處於統一的高潮,俄國也在進行農奴制改革,同時,他們對日本的政策各懷鬼胎,沒有達成一致;另外,西方列強同日本封建勢力的勾結尚不深。所有這些,使明治維新發生之時有了一個寬鬆的環境。
2、西方科技文化的影響,加快了維新成功的步伐。早在幕府末期,日本西南地區就通過長崎港同荷蘭人保持貿易關係,一些知識分子通過荷蘭人的介紹,學習西方科技,瞭解世界的政治局勢,研究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思想,並提出要求模仿荷蘭制度在日本實行社會改革的政治主張,這些蘭學家的改革主張對後來的明治維新運動起了很大影響。
二、內部因素:
1、特殊的地理環境及獨特的日本文化(易於接受外來文化的民族性格)
環海隔絕,給日本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之一就是島國文化特有的一種孤獨感。島國都有孤獨感,歐洲的英國也是如此,只是英國自古以來就與歐洲大陸保持密切的關係,也被歐洲大陸各國所認同,以此其孤獨感要弱得多。而「日本則孤立與亞洲大陸遠甚於英國孤立於歐洲大陸」,因而孤獨感更加深重。
環海封閉與孤獨感使日本民族不僅具有內向心理特徵,而且「對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而中國則面積遼闊,人口眾多,各地自然條件相差甚巨,除沿海沿江部分地區外,其他地方交通一般比較困難,所以,即使列強發動侵略戰爭乃至攻陷京城,各省的內陸仍然至為安全,絕少激起普遍的同仇敵愾的意念。整個中國由於地理上的隔閡,無論在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的發展,都呈現出極不均衡的現象。兩國相比,顯然,在中國進行全國性的自強運動,其所將遭到的困難,較之在日本推動同樣的運動要棘手得多。)島國的日本對海洋彼岸的一切總是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新鮮感。這時的日本民族自古就有一種冒險、探險精神,一種因孤獨封閉得太久太深而總想打破這種封閉和孤獨的意向和向外看的傾向。
島國的相對狹小,自然局限(多災多難的自然環境)和文化歷史的短暫性和外發性深深震撼著日本人的心靈,影響著日本民族。使日本民族心態中首先蘊藏著對自然威力無可奈何的宿命論,以及幻滅感壓抑感和危機感。但是壓抑感和危機感使日本民族孕育了極強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與選擇應變能力;幻滅感和孤獨感培育了他們注重現實,及時行樂的特點以及擴展視野的要求,努力。總之,日本民族既承認命運的存在,又竭力去與命運抗爭。
日本要感謝大海,是大海給與了日本現代化的機遇(大海使日本徹底獨立於中國的華夷秩序之外。歷史上中國已經數度成功構建了跨越整個東亞乃至周邊區域的天朝禮治體系,但日本始終未能被完全納入其內,這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海洋在近代之前的巨大障礙功能,使中國的力量未能投射到日本。)假設中國和日本之間沒有大海的阻隔,日本也難逃華夷體系和封貢體系。也就不會存在日本獨特而成功的現代化之路。
關於日本文化:日本對於傳統的負擔卻至輕微。日本在歷史上一向是一個文化的輸入國,具有模仿其他文化的悠久傳統。「大化改新」時,它從中國大量輸入文字、制度、宗教、禮儀和商工技藝等,近代它再由中國轉向西方,向各方面顯居優勢地位的西方國家學習,實在是順理成章之事。日本在文化上的「自卑感」與中國在文化上的「優越感」實恰成強烈的對比。( 再看一下中國文化:中國文化負擔太重了。因為中國文化自成一完美的體系,幾千年來,向為東亞文明唯一的中心。由於歷史悠久的關係,我國對於過去傳統的負擔,極為沉重,難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改弦更張,順利地適應新的近代歐洲式的環境。儒家思想向為中國文化的正統,結構精嚴,意境高超,所以中國文化在其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已形成了根深蒂固自尊自大的優越感,不易發現或警覺於自己文化體系中的缺失。而且,幾千年來,我國一直居於文化輸出者的地位,實不易於承認近代西方文化在某些方面或整體上優越性的事實。)
2、蘭學運動的啟蒙運動作用
西歐各國在社會變革和革命之前都會有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日本也與之相近,在明治維新前也出現了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即蘭學運動。
所謂蘭學,是指日本人在與荷蘭人貿易或接觸後,煞費苦心地從荷蘭文書籍和百科全書中挖掘出來的西方近代科學知識和學問,其涉及醫學、軍事、冶金、地理學、天文學等學科。蘭學始於16世紀與西方文明接觸,19世紀下半葉逐漸步入高峰。蘭學的發展為明治維新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其具體表現:首先,日本人地理觀、世界觀的轉變。這一轉變使得日本能夠冷靜地按照當時的國際秩序和慣例處理外事問題。其次,日本文化價值觀的轉變。日本人開始認識到傳統東方文化與近代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價值觀開始發生朝向西方和近代化的轉變,其突出表現在醫學上的轉變。其最終結果是「和魂洋才」取代「和魂漢才」並且這一思想逐漸普及。第三,統一的民族和國家意識上的覺醒。由於西方的衝擊及其導致的以洋學為主體的啟蒙運動的影響,日本人想要建立像大英帝國那樣國家的體制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以致許多武士、知識分子甘願為此付出一切,這是同時代的中國士大夫所不能比擬的。
3、武士階層的作用
明治維新的領導者是資產階級化的下級武士,即時人所謂的「志士」, 「志士」就是狂熱的極端民族主義者和具有很大抱負的政治活動家,並且他們接受或部分接受資產階級思想。他們主要出自下級武士或武士知識分子階層。他們具有忠誠、盡職、勇敢、榮譽感等武士的傳統價值觀,同時在洋學和西方近代文明直接或間接影響下已具有一定的近代西方思想萌芽。他們宣傳變革主張,培養維新力量。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吉田松陰及其老師佐久間象山,他們通曉國學、洋學。他們的學生有明治時代的領導人伊籐博文、山縣有朋,明治維新三設計師之一的木戶孝允,長州藩極端主義者領導高杉晉作、草阪玄瑞。他們在明治維新及其以後的日本歷史上發揮了重大作用。「志士們」具有近代西方強國的視野和使日本成為世界強國的抱負,更重要的是他們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進武器和體制建立起來的武裝力量。
日本在幕府統治末期能湧現出一群能文能武,既有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又有世界視野和近代政治思想的志士,是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之一。(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沒有「維新三傑」,近代日本會走向哪裡呢?)
4、日本社會系統的獨特框架結構
與土地制度相對應的幕藩體制,使日本的大名有半獨立於德川幕府的傳統,以至於長州、薩摩等藩能違背幕府旨意,向西方學習科學文化和軍事技術,從而成為反對幕府的根據地。
中國是一個封建制度充分發展的國家,社會的內部結構比較穩定,並且具有較強的調節社會矛盾的機制。而日本則不然,同中國相比,日本封建制度的發展顯然是不充分的。在封建幕藩制國家的日本由於存在著同幕府處於對立地位的藩國,使「志士有所憑藉」,這是倒幕運動和明治維新獲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獨特現代化之路的日本明治維新,其成功是複雜的內部、外部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上述4個原因外,還有歷史傳統、政治經濟結構、幕府的腐敗統治、人民群眾的作用、有利的國際環境等等。
(補充一個問題)這裡講的明治維新成功,指的是說它對日本而言實現了富國強兵。明治維新的確是使日本強大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說成功是指的現代化轉型,指的是使日本變成一個現代社會,經濟上建立成熟的市場經濟,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治,那麼就這點而言,明治維新顯然是不成功的。明治維新以後,雖然曾經有過幾年的比較民主的時代,就是所謂的大政民主了,就是昭和以前明治以後的那幾年,是日本這個社會相對而言最開放最開明的時代,但是很快就過去了,很快日本就出現了那種專制化、法西斯化、軍國主義化,以至於走向了後來那種軍部獨裁、那種法西斯軍國主義的道路。所以成功不成功只是相對而言,或者說從不同方面分析得出的結果。但是我們要肯定這麼一點就是一場改革只要能使國家走向富強之路,它就是一場成功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