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服飾具體介紹 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幾種? | 陽光歷史

 

A-A+

明朝皇帝服飾具體介紹 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幾種?

2016年11月09日 文史百科, 明朝皇帝 暫無評論 閱讀 250 次

  明朝十分重視整頓和恢復服飾制度。在洪武元年重新規定了服飾制度。明代的服飾面貌儀態端莊,氣度宏美,成為中國近世紀服飾藝術的典範,因此,明朝的服飾形制之繁雜,紋彩之斑斕,質料之多樣,裁製之精巧都超過了以往各代,明朝成為中國歷代服飾登峰造極之黃金期。

  皇帝服飾

  大明皇帝的日常服裝是龍袍,上面繡著龍紋、翟紋和十二章紋,一般以黃色紗羅製成,配金冠。皇帝禮服則仍保持上衣下裳的古制,由玄衣、纁(xūn)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xi)等組成。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領、袖口、衣襟側邊、裾都是本色。纁裳織藻、粉米、黻(fu)、黼(fǔ)紋。

  明代的服飾面貌儀態端莊,氣度宏美,為中國近世紀服飾藝術的典範。

  冕冠

  有道是上天生民俾以司牧,是以聖賢相承,繼天立極撫臨億兆。這就要求大明皇帝恭為天吏以治萬民,冕冠就是這種君權神授的象徵。它是在一個圓筒式的帽捲上面,覆蓋一塊木製的冕板。冕板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冕板上面塗青黑色,下面塗黃赤色,象徵天玄地黃;用五彩的絲繩把玉珠串起來,掛在冕板的前後,象徵歲月流轉;用絲棉做成球飾,垂掛在耳邊,提醒君王不能聽信讒言。大明天子的冕冠戴在頭上時要前低後高,象徵大明天子對百姓的關懷,這也是"冕"字的本意。


  戴烏紗折上巾、穿盤領、窄袖、繡龍袍的皇帝(南熏殿舊藏《歷代帝王像》)

  冕服

  中國古代的帝王在祭祀時要穿華美的禮服--冕服。冕服由冕冠和禮服兩部分組成,一般與腰帶和赤舄(紅色的鞋子)相配。其中,禮服又是由上衣和下裳(裙子)組成的。上衣採用青黑色,象徵天;下裳黃赤色,象徵地。上衣畫有六種不同的紋樣,而下裳則繡有六種不同的紋樣,這些紋樣合稱十二章紋。


冕冠圖皇帝冕服圖(據後世史料描繪)


赤舄圖(據後世史料描繪)

  十二章紋

  古代帝王服飾的十二章紋是指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等12種圖案。這12種圖案各有寓意。日、月、星辰代表光輝,山代表穩重,龍代表變化,華蟲(雉雞)代表文彩,火代表熱量,粉米代表滋養,藻代表純淨,宗彝代表智勇雙全,黼代表決斷,黻代表去惡存善。

  常服

  明代皇帝常服使用範圍最廣,如常朝視事、日講、省牲、謁陵、獻俘、大閱等場合均穿常服。洪武元年定皇帝常服用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即圓領),束帶間用金、玉、琥珀、透犀。永樂三年定:「冠:以烏紗冒之,折角向上,今名翼善冠;袍:黃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帶:用玉;靴:以皮為之」。皇太子、親王、世子、郡王的常服形制與皇帝相同,但袍用紅色。

  翼善冠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