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人們如何過「大暑」:發冰票賞荷花暑月遊
導讀: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暑」,此時正值中伏前後,為農曆六月大熱之時,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時節之一。同時圍繞大暑前後又有許多消暑習俗,在「吃」這方面尤為顯著。23日,著名民俗專家蕭放接受記者採訪,講解大暑的由來以及從古延續至今的部分習俗。
飲食:北方流行「貼伏膘」 南方蘇州享用涼冰
作為農事節氣,最早記載大暑的是《逸周書·周月解》。該書中明確指出,「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據蕭放稱,二十四節氣系統至周秦時期應已出現,漢代劉安主持編撰的《淮南子》有二十四節氣的完整記載,大暑就在其中。「書中的《時訓解》中記載大暑時節的氣象物候,表明『大暑之日,腐草化為螢。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意指若這些物候氣象不應節氣出現,就會對農事、環境與社會不利。」蕭放解釋,所謂「腐草不化為螢,谷實鮮落。土潤不溽暑,物不應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就是說大暑時節就要濕熱、高溫,這對稻作農業等豐收有好處。正因為與農事密切相關,因此在漫長的社會發展歷程中,逐漸衍生出農俗諺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大暑連陰,遍地黃金」,亦表明大暑來臨前後是一年中最熱、農作物生長最快、最關鍵的時期。
既為酷熱節令,在三伏天熱人們很是注意飲食,在北方將之稱為「貼伏膘」。這個時候,北方人的習俗是吃麵條、餃子、雞蛋等,北京俗語為「頭伏餑餑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北京人還會做冰鎮酸梅湯沿街叫賣;在南方,蘇州人除了享用涼冰外,還有許多消暑的風物,樂善好施者在門口普送藥物,「廣結茶緣」。
古人如何過大暑?發冰票 賞荷花 暑月遊船
由於酷熱氣候,在以大暑為代表的三伏天內,人們以安居靜養為主。為了消暑,還發明了種種民俗,在古代尤為昌盛。蕭放說,古有伏日頒冰之儀式,即伏日將頭年臘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們消暑。「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師,入夏即有皇家賜冰之舉。宋代朝廷從初伏日開始,『每日賜近臣冰,人四匣』。明代還會在立夏日,賜冰給文武大臣。明代文學家鍾惺《夏冰》即是對此事的記載。」蕭放表示,當時在京城有敲擊冰盞、沿街叫賣涼冰的小販,直到清代仍存,「冰盞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史料記載其『清冷可聽,亦太平之音響也』。至晚清,北京仍有賜冰之舉。從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門例有賜冰,按照官員等級不同發放『冰票』,人們憑借冰票自行領取。」
沿湖賞荷花,亦是古人消暑的佳趣。盛夏六月荷花盛開,無論北京、杭州、南京,人們在傍晚時分,出門欣賞新開的荷花。相較而言,蕭放認為北京什剎海「荷花最盛」,舊時每至六月,士女雲集。而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後開始種植青蓮,文人雅士暑日則泛舟其上;而南京的莫愁湖、玄武湖是盛夏賞荷的勝地。「暑月遊船也是當時民俗之一。舊時南京人在大暑時節,乘船夜遊秦淮,『呼茗清談』,賞月觀景,風光無限。」蕭放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