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並非赤手空拳:哨棒到底是怎麼樣的兵器 | 陽光歷史

 

A-A+

武松打虎並非赤手空拳:哨棒到底是怎麼樣的兵器

2017年01月15日 解密水滸傳 暫無評論 閱讀 414 次

  武松的哨棒,在《景陽岡武松打虎》一回裡是作者精心設計、重點描繪的一件小道具,據清代文學批評大家金聖歎統計,短短一回書中前後出現了十八次。這裡不想說哨棒的藝術效果,卻想研究一下哨棒的長短。

  舊日看京戲或連環畫,凡看到「武松打虎」一節,經常看見演員、畫家們讓武鬆手拿一根齊人高的木棍,覺得很順眼,沒什麼異議。《水滸》看多了,特別是作者對武松持棒的不同用詞,就可發現演員們、畫家們有錯。書中提到的十八次哨棒,用了五個「提」、五個「拿」、三個「倚」,及「拴」、「綽」、「橫拖」、「綰」、「掄起」等八個詞。「提」、「倚」、「拿」、「綽」、「掄起」等五個詞看不出哨棒到底有多長。「橫拖」一詞,出現在武松上景陽岡之時,因走的是上坡路,哨棒「提」、「拿」、「綽」在手中,可能會撞碰山路或路邊的樹木,行走不便,故作者特用「橫拖著哨棒」來表現其上山的動作。由此可見哨棒有一定的長度,是否如京劇或連環畫裡所拿有一人高呢?尚難確定。

t01d7f6c67865c46aa7_meitu_77.jpg

  「拴」,《辭海》裡解釋為「縛住」、「綁住」,《現代漢語詞典》說得更清楚,是「用繩子等繞在物體上,再打上結」。《水滸》裡「武松縛了包裹,拴了哨棒,要行」,包裹縛在哪裡?哨棒拴在何方?交代不清,但從緊接著「提了哨棒」看,包裹應是縛在背上,哨棒不是拴在手上,就是拴在腰間。如果是像京劇裡或小人書上畫的這條木棍有一人高的話,這長棒拴在身上就不方便,形象也不美。加之背上又縛了包裹,再把這根長棍縛在身上也不好綁,所以筆者認為這根哨棒是根短棒。何以見得呢?一是武術兵器裡,短棒稱棒,長棒稱棍,齊眉高的稱齊眉棍,雖是哨棒就必定是根短的棒;二是武松走到山神廟前看過印信榜文後,酒正湧上,「便把氈笠掀在脊樑上,將哨棒綰在肋下,一步步上岡子來」,請注意「綰」這個動作,「綰」是「系盤結」的意思(見《辭海》),這就說明這哨棒的一頭還有繩子,放開繩子才可以繫在肋下,「綰在肋下」,就是將棒頭上的繩子打一個繩圈,套在肩上。既然可繫在肋下,就充分說明了這根棒的長短,如像京劇裡的那麼長,肯定不會繫在肋下,即使繫上了也在地上拖著,難看得很。

  武松的哨棒既然可「綰在肋下」,頂多是根一米左右的棒,最長不超過一米二三,不然拴在腰間、拴在手上走路時就多有不便了。哨棒,顧名思義,它一頭是空心,應有眼,可吹響報警。也正因一頭是空心的,它只能做出行時的一件輔助工具,嚇嚇野獸,挑挑東西,累時當手杖用,做武器就不太頂用了,所以武松打虎時,一掄起它,就打斷了。但不管怎麼說,它比京劇裡、連環畫上的齊眉棒要短多了。話又說回來,京劇裡、連環畫上讓武松拿著齊眉棒出現就顯得得體、舒服,表演起來更好看,演員也自如,如果讓武松拿上一根短棒上場表演,既難看又不倫不類。再說《水滸》裡所寫的八種拿棒方式並不要求去表演,看戲或看連環畫時,一般人主要看情節,看藝術效果,誰又會去管哨棒的長短呢?


  武松的哨棒,在《景陽岡武松打虎》一回裡是作者精心設計、重點描繪的一件小道具,據清代文學批評大家金聖歎統計,短短一回書中前後出現了十八次。這裡不想說哨棒的藝術效果,卻想研究一下哨棒的長短。

  舊日看京戲或連環畫,凡看到「武松打虎」一節,經常看見演員、畫家們讓武鬆手拿一根齊人高的木棍,覺得很順眼,沒什麼異議。《水滸》看多了,特別是作者對武松持棒的不同用詞,就可發現演員們、畫家們有錯。書中提到的十八次哨棒,用了五個「提」、五個「拿」、三個「倚」,及「拴」、「綽」、「橫拖」、「綰」、「掄起」等八個詞。「提」、「倚」、「拿」、「綽」、「掄起」等五個詞看不出哨棒到底有多長。「橫拖」一詞,出現在武松上景陽岡之時,因走的是上坡路,哨棒「提」、「拿」、「綽」在手中,可能會撞碰山路或路邊的樹木,行走不便,故作者特用「橫拖著哨棒」來表現其上山的動作。由此可見哨棒有一定的長度,是否如京劇或連環畫裡所拿有一人高呢?尚難確定。

t01d7f6c67865c46aa7_meitu_77.jpg

  「拴」,《辭海》裡解釋為「縛住」、「綁住」,《現代漢語詞典》說得更清楚,是「用繩子等繞在物體上,再打上結」。《水滸》裡「武松縛了包裹,拴了哨棒,要行」,包裹縛在哪裡?哨棒拴在何方?交代不清,但從緊接著「提了哨棒」看,包裹應是縛在背上,哨棒不是拴在手上,就是拴在腰間。如果是像京劇裡或小人書上畫的這條木棍有一人高的話,這長棒拴在身上就不方便,形象也不美。加之背上又縛了包裹,再把這根長棍縛在身上也不好綁,所以筆者認為這根哨棒是根短棒。何以見得呢?一是武術兵器裡,短棒稱棒,長棒稱棍,齊眉高的稱齊眉棍,雖是哨棒就必定是根短的棒;二是武松走到山神廟前看過印信榜文後,酒正湧上,「便把氈笠掀在脊樑上,將哨棒綰在肋下,一步步上岡子來」,請注意「綰」這個動作,「綰」是「系盤結」的意思(見《辭海》),這就說明這哨棒的一頭還有繩子,放開繩子才可以繫在肋下,「綰在肋下」,就是將棒頭上的繩子打一個繩圈,套在肩上。既然可繫在肋下,就充分說明了這根棒的長短,如像京劇裡的那麼長,肯定不會繫在肋下,即使繫上了也在地上拖著,難看得很。

  武松的哨棒既然可「綰在肋下」,頂多是根一米左右的棒,最長不超過一米二三,不然拴在腰間、拴在手上走路時就多有不便了。哨棒,顧名思義,它一頭是空心,應有眼,可吹響報警。也正因一頭是空心的,它只能做出行時的一件輔助工具,嚇嚇野獸,挑挑東西,累時當手杖用,做武器就不太頂用了,所以武松打虎時,一掄起它,就打斷了。但不管怎麼說,它比京劇裡、連環畫上的齊眉棒要短多了。話又說回來,京劇裡、連環畫上讓武松拿著齊眉棒出現就顯得得體、舒服,表演起來更好看,演員也自如,如果讓武松拿上一根短棒上場表演,既難看又不倫不類。再說《水滸》裡所寫的八種拿棒方式並不要求去表演,看戲或看連環畫時,一般人主要看情節,看藝術效果,誰又會去管哨棒的長短呢?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