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對蔣介石的三大功績:出關助其統一了中國 | 陽光歷史

 

A-A+

張學良對蔣介石的三大功績:出關助其統一了中國

2016年10月28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244 次

    張學良是一代風雲人物,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毀大譽,近代史上堪為獨一無二。

    他「年少萬兜鍪」,年僅27歲便接過父親張作霖「東北王」的權力棒,以當時早已消亡的世襲方式擁有了許多人奮鬥一生也難以企及的一個獨立王國;隨後十年他更是少年得意,在軍政界指點江山、呼風喚雨,地位一度僅次於一國元首的蔣介石;然而年僅36歲春秋正富時,他又因「西安事變」兵諫蔣介石抗日而驟然墜落,失去了輝煌的一切,被蔣介石父子長期囚禁,「坐井觀天」50餘年。

  蔣介石也是一代梟雄,與世家「公子哥」出身一步登天的張學良不同,草根起家的他篳路藍縷殊為不易,因而對付阻礙自己前程或者危及地位的政敵從無心軟過,對張學良卻算是唯一例外,儘管將其終生圈禁,但畢竟予以保全性命。而與張學良同為「西安事變」主角的楊虎城則不但嚴加囚禁,形勢不利時還毫無猶豫將其殺掉。

  軍統骨幹沈醉回憶說:「當時戴笠對張學良生活上的待遇安排較好。而楊虎城因為蔣介石對他特別仇恨,從來沒有外面接濟」,「想換一套新棉衣都很不容易」。沒有蔣介石的首肯,戴笠自然沒有對張學良「開恩」的膽子。

  蔣介石對敢於以下犯上將自己抓起來的張學良無疑恨之入骨,將其圈禁終生便可見一斑,但痛恨之餘,為何又手下留情,最終未將其殺害呢?

  這自然並非蔣介石的「大度」或者「民主」,而是張學良與楊虎城們不同,於他有三大恩情,且恩重如山,可謂沒有張學良便沒有蔣介石的輝煌,至少早年的「領袖生涯」會艱難和風險百倍,成敗難以逆料。

  一、東北主動易幟,讓蔣介石建統一全國之功

  蔣介石一生有兩大足以自豪的功績,一是形式上統一了全國,完成了孫中山的遺願;二是「千喚萬喚始出來」,羞羞答答勉強走上抗日的陣營,未曾與汪精衛一樣弄得身敗名裂。

  這兩步走完後,他個人也從一個偏安一隅無足輕重的黃埔軍校校長的小人物,成為了地位無可撼動、全世界知名的中國唯一領袖。

  「時來天地皆同力」,蔣介石頭上兩大功績也得益於他人的幫助。

  中國的抗日戰爭,除了中共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後牽制大量日偽軍外,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和蘇聯出兵東北讓日本天皇很快宣佈投降,躲在大西南,對此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蔣介石意外獲得了這一領導中國抗戰勝利的殊榮。

  早年的北伐則分為兩期,一期北伐在中共和蘇聯幫助下,蔣介石一口氣從偏遠的廣州打到了長江邊;二期北伐一路攻到北平,正為如何對付實力最強的東北軍犯愁時,剛剛從張作霖手中接過權柄的張學良忽然主動靠攏。

  1928年12月29日,北洋掌政的中華民國政府最後的代表張學良通電全國,宣佈「東北易幟」,服從青天白日旗下的國民政府,也就是臣服蔣介石。蔣介石不費一槍一彈拿下了當時最為發達的東北地區,完成了國民黨名義下的國家統一。當年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統天下的不世殊勳,他頃刻間便獲得了。

  如果張學良不主動易幟,而是與吳佩孚、孫傳芳一樣抵抗,勝敗先不論,蔣介石至少需要數年時間、官兵死傷無數才能拿下擁有數十萬軍隊的東北集團;若張學良與蘇聯或者日本聯盟自保,結局則更難逆料了。

  因而,蔣介石對張學良的鼎力之恩異常感戴,任命其為東北邊防司令長官,部隊聽編不聽調,依然擁有東北的千里江山。

  張學良時年27歲,——蔣介石諸多與之同齡的黃埔系弟子還在連長這種低級職位上剛剛起步;而今天的許多與之同齡的年青人,或者在為找到一張要求不高的飯碗發愁,或者還在底層日夜苦苦打拼。

  二、中原大戰助陣,使蔣介石從此穩居領袖寶座

  蔣介石從一介草根走上全國領袖位置,因無世家背景起點過低,得位又不正,因而坎坎坷坷,風雨不斷。

  1924年出任黃埔軍校校長的早年,他不僅兵微將寡,黨內地位也不高,甚至不是中央委員,幾個月後孫中山病逝前指定的接班人是汪精衛。

  蔣介石能為後世師表的可貴一點是並未屈服於命運,而是以過人的才智與難得的機遇不斷抗爭,通過組建校軍、黨軍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之路逐漸博取軍權,通過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和「四·一二」「清黨」、南京另立中央逐步獲取黨權,一步步邊緣化和擠走孫中山的正宗接班人汪精衛,又清除過去的同盟者中共,最終成為黨政軍最高領袖。

  張學良易幟後,一統全國的蔣介石威望第一次達到頂峰。

  但他的地位尚未鞏固,過去與他同盟「清黨」、北伐的地方實力派李宗仁、馮玉祥、張發奎、唐生智等人先後舉兵挑戰他的權威。戰事迭起,烽煙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幸而這些人都是各自興兵,時間有先後,蔣介石得以一一打敗他們,暫時化解了危機。

  失敗的地方實力派沒有服輸。

  1930年3月,馮玉祥、閻錫山和李宗仁三個實力集團聯合起來反蔣,以閻錫山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為副總司令。這次倒蔣陣營可謂空前宏大,不僅聯合了全國主要地方實力派,兵力達到百萬人的規模,國民黨黨內兩個主要反對派汪精衛改組派和鄒魯﹑謝持為首的西山會議派也聞風響應。一時文武畢至,聲勢浩大,實力超過擁有中央政權的蔣介石。

  不久,倒蔣一方效仿1927年4月的蔣介石另組「國民政府」,閻錫山為主席,汪精衛﹑馮玉祥﹑李宗仁等人為委員。

  戰事一開始,倒蔣一方銳不可當,長驅直進,連戰皆捷,尤其是馮玉祥的西北軍一馬當先,驍勇善戰,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屢敗屢戰。5月31日這天,倒蔣方的鄭大章指揮的騎兵奇襲河南商丘柳河飛機場,燒燬飛機十二架,差點活捉正在機場近旁指揮的蔣介石。

  不久,交戰雙方不斷攻守異位,互有勝負,一時陷入僵局,難決雌雄。

  這時,全國擁有實力的軍閥僅有張學良沒有參戰。他也成為交戰雙方極力拉攏的香餑餑,倒蔣一方許以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頭銜,蔣介石也以派專人送以陸海空軍副司令的委任狀和大印。

  張學良的東北軍有30萬人,海軍、空軍實力更是全國首屈一指,東北經濟發達,後勤資源豐富,先進的東北兵工廠即是一例。誰贏得了他的支持,誰就贏得了戰爭。他也成為楚漢相爭中的韓信,「兩主之命縣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

  張學良起初表示中立,一再奉勸各方息爭,但內心還是傾向於蔣介石。他分析認為:「反蔣的北方軍事聯盟只是一個不穩定的鬆散聯盟,即使打敗南京政府,日後各派系的紛爭也在所難免。這樣,混亂紛爭的局面還要延長。蔣介石雖不完全可靠,但較之北方這些烏合之眾,尚略勝一籌。故為整個大局著想,必須早日息爭議和,從速實現國家統一。」

  因而,他最終決定「出兵關內,調停內戰」,派出10萬精兵支持蔣介石,從背後進攻倒蔣同盟。

  張學良出兵助蔣的消息一傳出,兵鋒尚未入關,倒蔣一方便知道末日到了。閻錫山連說「完啦」,慌忙辭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正宗的孫中山接班人汪精衛也匆匆離開北平遠遁。蔣介石一方則一片歡騰,額手相慶。

  僅僅十幾天後,入關的東北軍佔領了整個華北,戰局急劇變化,倒蔣聯盟軍迅速土崩瓦解。這年11月4日,閻錫山、馮玉祥二人通電下野,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也宣告取消,中原大戰以蔣介石取勝而結束。

  此後,能征善戰、實力強大的的馮玉祥西北軍土崩瓦解,地盤盡失,部下或降或滅,再也無力問鼎中原;終於雄起一回的閻錫山晉軍由此龜縮下去,再也不敢挑戰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部隊重新崛起的努力又遭當頭一棒;幾個月後的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原本與蔣介石的中央嫡系一同享受戰勝者榮光的張學良丟掉了東北,元氣大傷。唯有蔣介石巍然不動,獨霸政壇。

  可以說,在張學良協助下取得中原大戰完勝的蔣介石從此真正說一不二,開始睥睨天下,「捨我其誰」,一人主宰中國政治,蔣家王朝從此建立。

  蔣介石對張學良的第二次慷慨出手相助更是沒齒不忘,給予了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切。

  一是正式委任他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負責節制遼、吉、黑、晉、察、熱、綏、冀八省軍隊,以及北平、天津、青島三市與河北、察哈爾兩省;二是於1930年11月邀請他赴南京,給予極高的禮遇,從天津到南京的路上張貼歡迎張學良的標語:「歡迎促進統一,鞏固邊防,勞苦功高,竭誠擁護中央之張副司令!」「張副司令是和平息戈的使者!」「張副司令是國家統一的表率!」三是親自舉行了盛大歡迎酒宴;四是由岳母倪桂珍將張學良夫人於鳳至認作乾女兒;五是效仿劉關張桃園結義,和張學良結拜為盟兄弟。

  張學良一時興奮不已,說「學良此次來國府,受到蔣主席極為熱忱之歡迎,規格之高,實出學良的想像」。

  三、「西安事變」力排異議,堅持送蔣回南京

  中原大戰幾個月後,以「促進統一」、「擁護中央」立下蓋世奇功的張學良對結盟大哥蔣介石可謂言聽計從。

  這時,日軍對東北虎視眈眈,威逼日盛,而蔣介石則因馮玉祥等地方軍閥威脅的解除開始全力對付南方的中共紅軍,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

  張學良之父張作霖即為日本人策劃炸死,身負國恨家仇的他原本打算對日實行強硬政策,向蔣介石提出「直接抵抗日本的侵略政策等要求」,但蔣介石未予批准,而是主張對日談判。

  據《顧維鈞回憶錄》記載:「委員長原已發現他的處境非常困難,早在瀋陽事件之前的夏天,他就在廬山舉行擴大會議,討論當時提出的特別是少帥(張學良)在東北的集團提出的對日採取強硬態度,和直接抵抗日本的侵略政策等要求,委員長是個現實主義的政治家,他覺得必須對日談判。」

  受到蔣介石對日消極態度影響,深知中央政府絕不會出一兵一卒相助的張學良錯誤地採取了不抵抗政策,導致「九一八事變」與東北全境淪陷日本之手,張學良與退入關內的數十萬東北軍只能多年遙居華北遠望故鄉。1933年3月,華北地區的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張學良替蔣介石頂過而引咎辭職,出國考察。

  一年後,回國後的張學良被任命為豫鄂皖三省剿總副司令、西北剿總副司令並代行總司令等職,開始與中共紅軍作戰,卻屢戰屢敗,而蔣介石對他的軍隊損失一無補充,明顯有借刀殺人,消除非嫡系部隊的動機。

  張學良的思想隨即發生重大轉變,多次苦苦進諫,向蔣介石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均遭到拒絕,兩人從親密無間的盟兄弟發展到見面即爭吵。

  1936年12月12日,在苦諫蔣介石不能向遊行示威學生開槍再度遭到痛斥的張學良,盛怒之下進行「兵諫」,與西北軍將領楊虎城一道活捉了前來西安督戰的蔣介石及其隨員,是為「西安事變」,一時舉世震驚。

  蔣介石叱吒軍政界多年,第一次身陷囹圄,命懸一線,生死決定在張學良一念之間。他即便貴為一國元首,擁兵百萬也是徒喚奈何。但張學良的本意並非殺掉多少人希圖除之而後快的蔣介石,而僅僅是逼迫其抗日。

  他對部下說,好像燈泡,暫時把它關一下或給擦一擦為了讓它更亮。這樣做,蔣介石就更亮了。他還說,自己跟蔣先生兩個沒有別的衝突,就是衝突兩句話,就是他要「安內攘外」,而蔣介石是要「攘外安內」。

  不久,在中共參與的多方勢力協商下,張學良決定釋放蔣介石,甚至在蔣介石沒有簽署任何字據,東北軍、西北軍的老部下和中共一方又極力反對的情形下突然親自送蔣介石返回南京。他解釋說,因為已經把泥菩薩(蔣介石)扳倒,只好再把他扶起來。

  他希望以此來表示西安事變自己沒有私人利益在裡面,也沒有想過與自己地位、利益有關的東西,因為自己大權在握,富貴在手,什麼都不要,所以蔣介石也能原諒他。

  多年後的1990年,他依然回憶說:「我過去說過多次,我是一個軍人,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去南京是為了請罪,請罪包括把我槍決。臨走我把家都交給了我的一名學生,他是一個軍長。父親就教導我,做軍人後我就真是隨時預備死。不過後來我對內戰非常厭惡。」

  有驚無險的蔣介石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安全回到了南京。此番受驚,雖然罪魁是張學良,但保證其安然無恙、體面歸來的也是張學良。可以說,張學良對他又有莫大的再造之恩。

  設想一下,在講究成王敗寇的軍政界,張學良不是心慈手軟顧及盟兄弟之間的個人情誼,而是毫不猶豫將蔣介石處死,不僅可以改寫中國的歷史,一遂國民黨黨內外眾多人對蔣恨之入骨的心願,他即便不能代之而起成為元首,幾十年專制一方而善終的人生結局是可以想見的。

  正因為張學良對自己有三大如山之恩,蔣介石儘管一回南京便將張學良扣留丟進監獄,但與對待其他政敵不同,最終僅僅將其圈禁一生,留下了他一條孤寂的性命。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