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農寫的哪一部話劇曾間接導致了西安事變? | 陽光歷史

 

A-A+

李克農寫的哪一部話劇曾間接導致了西安事變?

2016年07月02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91 次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當時時局轉換的樞紐,十年內戰的局面由此結束,國內和平基本實現,成為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西安事變中張學良的民族大義為人稱道,西安事變由此成為中華民族成長史中不可磨滅的一筆。但很少有人知道,西安事變之所以發生,一場話劇功不可沒。

  你走錯了路

  1935年冬的陝北高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氣候異常寒冷。此時全國形勢也很嚴峻,日本軍國主義步步緊逼,國民黨統治者節節敗退,中華民族處於危亡的邊緣,「抗日救亡」成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呼聲,神州大地上抗日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中共中央在陝北召開瓦窯堡會議。會上,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為了加強統一戰線工作,中共中央採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中共中央聯絡局,又稱西北聯絡局,由李克農擔任局長。此局在周恩來、葉劍英的領導下,從事對國民黨、特別是東北軍和西北軍的統一戰線工作。

  接著,中共中央又成立了東北軍工作委員會,周恩來兼主任,李克農等人協助,這個委員會的統戰工作重點是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中共中央對張學良做統一戰線工作,主要是從紅軍加緊做俘虜軍官高福源的工作開始的。

  高福源是在陝北榆林橋戰役中被紅十五軍團俘虜的東北軍六一九團的團長。他被俘不久,就和其他俘虜一起,被紅軍帶到了陝北安定縣瓦窯堡。

  李克農與鄧穎超

  被俘後的處境並不像他所想像的那樣壞。高福源他們一直受到紅軍的優待,他們的衣食,甚至比紅軍還要好些。特別重要的是,紅軍經常帶高福源等到瓦窯堡附近紅軍部隊中參觀,還給他們上政治課,和他們促膝交談,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同他們一起討論抗日問題,批判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抗日必先剿共」的謬論。紅軍幹部對高福源講:「我們願意聯合東北軍,聯合一切抗日力量,抵抗侵略,幫助東北軍打回老家去。」

  高福源在瓦窯堡住了約兩個月,對紅軍越來越欽佩,他的這種思想變化,被李克農密切注視著。李克農瞭解到,高福源是東北人,對把東北丟給日本軍一事,很是不滿。現在他的家屬仍滯留在家鄉,遭受日軍踐踏。李克農還看出,高福源喜歡參加紅軍的文化活動。

  於是,李克農就趕寫了一個話劇劇本《你走錯了路》。說的是一位國民黨團長被紅軍俘虜後,如何悔過自新、調轉槍口打日本人的故事。素材實際上取自於高福源本人。

  紅軍劇團加緊排練,一天晚上在瓦窯堡的一個打麥場上演出了。

  當劇中的妻子開始向團長訴說別後東北家鄉被日寇踐踏,自己流離失所的種種苦難。突然台下「嗚」一聲,一個人嚎啕大哭,捂著臉跑開了。這個人就是高福源。

  高福源回到宿舍之後,回想與自己遭遇相似的劇中情節,聯想到家鄉淪亡之苦,忍不住又痛哭起來,上床後輾轉難眠。他想到東北軍入關,想到自己被迫來打紅軍,被俘後紅軍對自己優待有加……最後,他想到應有所作為,痛哭也不是辦法,要回到東北軍去勸說張學良走聯共抗日的道路,為神聖的民族解放事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第二天,他主動提出要求,希望會見紅軍高級領導人,有重要事情相商。李克農接見了他。

  高福源在會見中表達了願意去說服張(學良)副司令和其他人的想法。李克農將此事向毛澤東、周恩來匯報後,得到了同意。

  你談得很好

  1936年1月初,高福源離開瓦窯堡,幾經波折,見到張學良。高福源對張學良說,自己是紅軍派來的,有許多事情向副司令報告。張學良勃然大怒,拍案大罵:「你好大的膽!自己打了敗仗,還有臉來見我,還敢要我『通匪』,我槍斃了你!」

  高福源沒料到張會這樣對待他,乾脆豁出去了毫不示弱地大聲說:「怕死?我要怕死就不回來了。但副司令忘了國難家仇,在這裡打抗日的紅軍,算什麼英雄好漢?副司令你再想想,我們『剿共』多年『剿』出了什麼結果?如果還要繼續打內戰,我們東北軍會落一個什麼下場啊!」高福源越說越激動,禁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張學良也深深地感動了,伸出微微顫抖的手,拉著高福源說,「你回來很好。你果然有膽量,剛才只是試試你。」就拉著高坐下來商談。

  高福源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情緒慢慢地平靜下來,把他被俘後所見所聞所感以及與紅軍聯繫的經過,詳細地講給張學良聽。

  張學良一直留神地聽著,態度認真。高福源說:「我已見到了紅軍的高級首長,他說如果副司令真正願意同紅軍合作,他們可以派正式代表來談判。」

  張學良很興奮,明確地說:「你談得很好,很重要,我同意。事關重大,你要注意保密。你先休息兩天,趕快再去一趟陝北,請紅軍方面派一位正式代表來。」

  1月16日,高福源折返瓦窯堡,向李克農作了報告。李克農立刻帶他見了毛澤東、周恩來。毛澤東和周恩來誇讚高福源的工作做得好,並表示感謝,說他為民族、為國家做了一件大好事。中共中央研究決定,派李克農作為紅軍代表去同張學良談判。

  1936年2月21日,大雪紛飛,陝北高原銀裝素裹。李克農一行4人,加上高福源,在東北軍的護送下,於25日下午5時左右到了洛川。洛川會談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從2月26日到28日,王以哲、趙鎮藩根據張學良的回電指示,同李克農多次交換意見,就紅軍與東北軍六十七軍的局部合作問題達成了若干口頭協議。

  3月3日,張學良由南京返回西安,第二天就親自駕機飛抵洛川,秘密與李克農面談。3月4日下午3點,洛川會談的第二階段正式開始,談判中,張學良表示他完全擁護共產黨聯合抗日的主張,希望能同中共主要負責人晤談。到3月5日凌晨5時,談判結束,達成了紅軍與東北軍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初步協定。

  3月16日,李克農一行到達石樓。他向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詳細匯報了談判經過。3月27日,中共中央在石樓附近召開會議,決定由周恩來為全權代表,偕李克農到延安與張學良談判。1936年4月9日,張學良飛抵延安會見周恩來。二人相談甚歡,張學良提出了「逼蔣抗日」的建議。此後,東北軍全力支持中國共產黨。1936年12月12日,為了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和楊虎城扣留了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的蔣介石,發動西安事變。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