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事:1950年宋美齡致信張學良稱「從沒忘記你」
950年4月,張學良一連收到了兩封宋美齡的來信。
在4月11日信中,宋美齡說:「自我返國,我就一直安排和你見面,所以未給你寫信,但每次要去看你時,總臨時有事……但你……所以,下週末我將可以來看你。」宋美齡說到自己「身體不適」,希望張學良要「仰頭振作」。
張學良一算時間,急忙復函,「切請其勿來,因路遠而太壞,余可隨時隨地往見。」信讓劉乙光帶去台北。
4月24日劉乙光從台北回來,面帶喜色,說他到台北後先見了毛人鳳,又去見了蔣經國,「由經國帶見蔣先生,一切正在研究中。」並帶回了宋美齡的信及糖、罐頭等。
宋美齡在信中說:「下周我應該可以和你見面,時間和地點我會通知劉乙光告訴你。」
1950年4月30日,頭一天已接到通知,讓張學良今天去蔣介石大溪官邸,說「蔣夫人」約見。1936年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與宋美齡雖極少見面,但彼此之間書信未斷,宋美齡總是在每封信的開頭稱之「Dear漢卿」。隨信還寄來各種禮物,不時地詢問需要什麼,為他請來伴讀明史的學者;怕他寂寞,寄來了雜誌;甚至寄來了小狗的照片,告訴張學良,她養的狗生了一窩可愛的小狗,是否需要送來一隻做伴……
接到通知後,張學良輾轉於榻,一夜未眠。
早上五點半出發,沿著崎嶇的山路北行,11點到大溪蔣家別墅。小休約一小時,蔣夫人到,談了一些家常,然後在寓午餐。飯後,蔣夫人問張學良對她有什麼話說嗎,張學良答:「國家已到了這樣天地,還有什麼可說呢?我是無有可以幫助的了。只有兩件事,想求一求夫人:1.在私情上想望一望蔣先生;2.請代家中索幾個錢用。」宋美齡答應了,說寫給家中的信由她轉。
這是張學良與宋美齡自1937年浙江奉化一別,在台灣大溪,一次短暫匆匆的會面。一晃十餘年過去了。1937年4月10日,宋美齡在奉化雪竇山妙高台招待張學良、於鳳至午餐,在座的有宋子文、端納、董顯光,飯後大家一起打牌。4月14日,宋美齡還單獨請了張學良、於鳳至吃飯。1950年4月是張學良到台灣後第一次見到宋美齡。這一年,張學良50歲,宋美齡53歲,都到了「知天命」之年。當年被宋美齡稱為「紳士」的張學良頂發已謝,而宋美齡風采依舊,兩人相見,更多是無語相對,同為孤島「淪落人」,「還有什麼可說呢」?
「兩點半,夫人離去,余等返回,約晚九點半方到井上。」也就是說從井上溫泉到大溪蔣家官邸,來回山路跑了近7個小時。疲憊與興奮交織,在昏暗的油燈下,張學良記下了這難忘的一天。
在蔣夫人的關照下,張學良的山居生活多了幾縷色彩。陸續收到家人的信件,伊雅格從美國寄來了錢款,送來了相機……
中秋時節,宋美齡托人送來月餅、茶葉、水果、雜誌等。佳節思親,讀到於鳳至從美國的來信,以及子女閭瑛、閭玗、閭琳的信,張學良、趙一荻自然倍感欣慰。兒女們在美國有於鳳至照看著,讓他們少了幾許牽掛。收信、覆信成了張學良、趙一荻幽禁生活中最愉快的時光。
1951年4月21日,劉乙光從台北返回,直奔張學良屋內,說「蔣夫人安排,有一人要見你,明天一早去大溪」。張學良納悶急問「見誰」,劉乙光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是誰。」
又起個大早,中午12點才到大溪,去蔣家別墅坐了一個小時。張學良一看,進來的人竟是伊雅格!張學良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展看伊雅格帶來的宋美齡的信:「伊雅格來看你,我利用這個機會給你寫幾個字,我非常感謝你記得我的生日,你送給我當地(高山族)生產的布料,很可愛,我特別喜歡其親和的顏色。」
宋美齡3月4日(農曆二月十二日)生日時,張學良寄去了賀壽信,並從當地人手中購買了以原始方式織染的布料作為壽禮送去。當時張學良聽說宋美齡身體欠佳,也去函問候。宋美齡談及自己「因不慎從梯跌下,在床上躺了三周……這樣行走不便還會保持幾個月……」在信的最後,有這麼一句:「如果有其他需要的物品,請隨時告訴我好嗎?」
伊雅格的到來,真是出乎張學良的意料,他知道這是宋美齡專門為他安排的會見。故人相見,久別重逢,是很難用言語來表達的。伊雅格與張家三代人熟稔,是張學良年輕時的摯友,按張學良的話說是「可以引為終生的朋友」。張學良與趙一荻的孩子閭琳,就是托伊雅格在美國安排一白人家庭科恩夫婦家中寄養的,當時科恩夫婦的兒子與閭琳同歲,這樣有一小夥伴相陪。兩人談到下午4點才分手,伊雅格帶來了幾份銀行文件讓張學良簽字,這些錢對張學良來說,真是千里送「重金」,患難之時,更顯朋友之「赤子之心」。
天色已晚,夜行山路不安全,張學良只能留宿蔣家的臥榻旁,是否能夠安然入睡?不得而知。4月23日早7點動身,下午1點,載著一車的各種禮物,張學良帶著蔣夫人、宋子文的信及家信,也帶著見到伊雅格的喜悅趕回井上溫泉。他知道等在井上家中的趙一荻,一定有些著急了!
宋美齡之所以安排張學良與伊雅格會面,是希望通過伊雅格的渠道,讓張學良更多地瞭解在美國的家人情況。11月,伊雅格兩次來台,帶了一台英文打字機,請宋美齡轉交。宋美齡在11月27日的信中寫道:「從伊雅格告訴我消息,我很高興一切都很順利。」宋美齡講述了「鳳姐姐」及幾個孩子的情況後,也談到閭琳,「我不認為你需要擔心他,我們應該知道少年男孩需要有一個時間的成長,來認識自己,何況他是聰慧的男孩。」
宋美齡以女性的細膩、優美的語言來講述這一切。「你不知道,我是多麼高興能給你這麼多伊雅格給我的好消息。」
收到這些禮物,在1951年歲末,張學良用英文打字機給「鳳至及兒孫」覆信,給伊雅格致信,並「上蔣夫人」謝信,將家信等附去請代轉。在給家人的信中,寄去了張學良在井上溫泉拍照並沖洗的40張照片。
宋美齡到了台灣後,也許是不習慣台灣島亞熱帶的氣候與水土,身體一直不適。先是不小心摔了,背部受傷,隱隱疼了好長時間。接著感冒,又受到神經性皮炎的困擾,試用了各種藥均不管用。她在1952年1月25日給張學良的信中抱怨:「醫生說,最徹底的治療,還是充分休息,放鬆心情,忘卻煩憂——說得容易,但我如何能做到,——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困難時間。」
宋美齡給張學良送來了「新春」禮物,「年糕是自製的,鹹肉是我們自養的豬醃製的」,還送了拼圖玩具,「希望你喜歡這些拼圖,那會令人著迷的。」還有粉絲、棗、桂圓、粽子、襪子、雜誌等。
張學良的身邊沒有什麼好的禮物回贈,唯保存了一些過去收藏的古畫及畫冊,他聽說宋美齡喜歡畫畫,就送了「蔣溥年的畫冊」。
研習國畫,成了宋美齡放鬆心情、修身養性的愛好,「據我的老師講,我的畫風及筆法近似石濤、沈石田,所以我一直在研究學習他們的畫,但在台灣很難取得他們真跡來研習……」張學良收到信後,托人又送去了查士標畫冊。
5月的井上溫泉,氣候宜人,草木蔥鬱,而台北卻炎熱蒸人。這樣的濕熱環境,對於宋美齡來說,是非常不適應的,在收到張學良送來的畫冊時,她剛好完成一幅畫,便題了款,請人送交張學良。這是一幅臨摹石濤的畫。
「我希望你會喜歡,請你包涵我的生澀筆法,到底我學習國畫僅11個月,我的原則是不將我的畫送人,同時我知道還有許多該學習的,而且目前離我自定的標準,還相差甚遠,但我將此畫送你留作紀念。一幅美齡初學的畫,也許會引起你的興趣。」
1952年的夏天剛過,宋美齡決定去美國看病。即便在美國,也不忘托人給張學良送去食品。張學良在10月20日忽然收到台北送來四包食品,「不明何人所贈,後來詢明系蔣夫人送的,即復函謝並問病(因夫人在美治病),托毛局長轉寄。」1953年2月12日,「台北送來年禮四包,雲系蔣夫人所送。」
宋美齡在美國待了將近半年,1953年3月27日返回台灣。5月1日,信差送來了「蔣夫人來函,附來家信,伊雅格信及孔庸之(孔祥熙)等信,共23封,45頁,外附衣物兩大包。」
在美國期間,宋美齡見到張學良的女兒閭瑛及女婿,「他們都很好」。於鳳至到舊金山的醫院探視,被醫生謝絕,「我未能見到她,我感謝她,也覺抱歉。」宋美齡還為張學良帶了四件夏威夷襯衫,並在信中交代:「這些襯衫是著於長褲外的,而不是穿在長褲腰帶內,我希望你穿時感到涼爽。」
1954年,備受「神經性皮炎」困擾的宋美齡再度赴美就醫。10月23日返回台北後,25日立刻給張學良去了一封信:
「我前兩天剛回台北……在舊金山見到鳳姐姐,她到醫院來看我,次日我們一起吃晚飯……她能說英語,而且她看來比我十年前見她還要年輕十歲,我既驚訝又高興,見她如此自立……她看起來很快樂,而且心神非常寧靜,但她非常想念你。」
宋美齡給張學良送來了收音機。當時台灣竹東山區除了山地居民原始耕作外,與外界多無聯繫,交通尚不通暢,更談不上電及電話,晚上多靠油燈照明,國外友人或朋友送來的小電器,張戲稱「多為廢物」。宋美齡送來收音機時交代「我已裝了電池,你打開就能收聽……我希望它帶給你樂趣」。
這是張學良在井上溫泉唯一能使用的「家用電器」,也使他後來養成聽收音機的習慣。張學良因伴油燈熬夜,幾近失明,根本無法看清收音機上的波段,他在臥室擺放了好幾台,請人分別固定好波段,這樣他想聽什麼電台的節目一打開就可以了。通過收音機得以瞭解外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