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被遺忘的中國土地:圖瓦
圖瓦人Tuvas,自稱特瓦人Tyiva。中國史籍稱之為「都波人、薩彥烏梁海人、唐努烏梁海人」等。圖瓦人的族源有兩方面,一個是鐵勒-突厥,另一個是鮮卑-蒙古。
從族名來看,圖瓦無疑與都播(都波)有較大的淵源。都播是九姓鐵勒最北的一部之一,分佈在今貝加爾湖西南方位、葉尼塞河上遊一帶,這裡也是古突厥人西遷之前的搖籃。公元二世紀時,匈奴衰微,鮮卑大舉進據漠北,遂與留居其地的匈奴-丁零餘部(為數尚不少)發生了大規模的混血融合,其中拓跋鮮卑遷徙最遠,漠北的北部和西部都受到了影響,都播部落更為顯著,其得名當與「拓跋」有關,至少其組成是加入了一些鮮卑因素的。突厥興起後,都播役屬於突厥,因其原本就是鐵勒之一部,又遠處僻地,故也頗怡然自得。
圖瓦的另一個源頭與烏梁海有關。「烏梁海」是清代的譯法,元、明時多譯作「兀良哈」。兀良哈是蒙古的一部,猛將速不台即出自兀良哈部,速不台之子兀良哈台更是蒙元帝國的得力干將,西征歐洲,南滅大理。兀良哈在蒙古形成之前以「斡良該」或「慍良改」之名居於漠北的極北部,即今貝加爾湖以東以北、鄂嫩河上遊一帶,再往前追述,就是隋唐時的「骨力干」。骨力干是九姓鐵勒最北的一部,位於都播之東北,距當時的京城長安最遠。說來說去,最初的源頭還是在鐵勒,其實按蒙古是一新興部族,雖以東胡系統的室韋諸部為主體,但加入了不少像兀良哈這樣原屬鐵勒-突厥系統的部落(最著者如克烈部、乃蠻部等)也是毫不奇怪的。
有趣的是,對於圖瓦來說,都播和骨力干真可謂「殊途而同歸」了。現今在中國新疆的阿勒泰地區居住著一部分操圖瓦語的人,其民族成分混同西蒙古族。圖瓦人多信喇嘛教,但薩滿教還保持著較深的影響。圖瓦人總數接近20萬,有約2萬人分佈在蒙古國境內。圖瓦人分佈在薩彥嶺和唐努山之間的廣闊地區,這一地區面積近20萬公里2,清代稱為唐努烏梁海,設佐領四十八,分隸外蒙的烏里雅蘇臺的定邊左副將軍、哲布尊丹巴大活佛及札薩克圖、三音諾顏兩部。同治三年,中俄簽訂《塔城條約》(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被割去唐努烏梁海西北部十佐領之地。1914年沙俄強佔烏梁海,俄國十月革命後,中國收復中東部三十六佐領,但不久又被迫撤退。從此,烏梁海東部九佐領之地,屬今蒙古國,中部俄佔二十七佐領之地,於1924年宣佈成立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1926年改稱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加入蘇聯的俄羅斯聯邦,享有自治州的權力,蘇聯解體後升格為共和國。1994年 12月,改名為特瓦共和國。特瓦共和國面積為17.05萬公里2,克孜勒市是首府。近年該國人口一直呈上升趨勢,1999年人口達31.07萬人。圖瓦人占總人口的64.3%,其他民族有俄羅斯人(32%)、哈卡斯人(0.7%)、烏克蘭人(0.7%)、韃靼人(0.4%)、布裡亞特人(0.2%)等。
亞洲腹地外蒙古的以北薩彥嶺和唐努山之間的葉厄輩河上遊盆地,有烏魯克木河(即世界第七大河葉尼塞河的上遊)及其支流灌溉,沿河地帶土地肥沃、水草豐茂,適宜畜牧耕作。山區森林茂密,盛產黑狐、銀狐、貂獺、灰鼠等珍貴毛皮。礦產資源極為豐富,鐵、鉀、石棉、煤及有色金屬儲量頗大。這就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稱之為唐努烏梁海的地方。今天,那裡是俄羅斯聯邦的圖瓦共和國。圖瓦共和國的主要居民就是圖瓦人。在原蘇聯的圖瓦人總人數為二十多萬,在圖瓦共和國內約二十萬,約占圖瓦人總人數的96%。此外,在蒙古國(即外蒙古)境內約有圖瓦人三萬人,中國也有幾千民族成分為蒙古族的圖瓦人。
圖瓦人歷史悠久,在我國史書中最早見於公元7世紀。《隋書·鐵勒傳》:「北海南則都波,雖姓氏各別,總謂為鐵勒」。《舊唐書》卷199:「至武德初,有薛延陀、契芯、回紇、都播、骨利干」《新唐書》卷217:「都播亦曰都波,其地北瀕小海,西堅昆,南回紇,分三部,皆自統制。……貞觀二十年,因骨利干入朝亦以使通中國」。
今日的圖瓦就是當年的都波(或都播)。我國歷史學家韓儒林在《唐代都波》一文中寫道:《元朝秘史》239節稱,葉尼塞河上流的人民林木中百姓,禿巴思(禿巴的複數,即都波》……」,俄國的格魯姆·戈爾日麥洛認為:「烏梁海人(索約特人)自稱圖瓦。圖瓦就是中國的都波,即7世紀居住在庫蘇古泊東西兩側薩彥嶺高原的部落。」,蘇聯歷史學家畢丘林(雅琴夫)在其著作《中亞古代民族資料彙編》一書中寫到:「都波,部落名(即圖瓦人)……」。
俄國人曾把圖瓦人稱為索約特人、薩彥人。實際上,索約特人和薩彥人均指同一種人。薩彥人是現代圖瓦人的一個氏族,而明噶特和土默特氏族也一樣。
另外有個說法,圖瓦既是 拓拔 的音轉。不過從得到廣泛認同的隋唐中古音擬構的情況看,「圖瓦」[duo][ngua]/「都波」[tuo][pua]都和「拓拔」[thak][buat]差別巨大,是同一個譯音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談到圖瓦不能不提到另一個名稱:烏梁海,這個名稱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出現的更多一些,但是,圖瓦人均自稱圖瓦,從不自稱烏梁海。據《阿勒泰地區圖瓦人調查資料集》所載:圖瓦人認為此稱呼帶有貶意,多有「被趕出家門的人」、「鬼」、「搗鬼的傢伙」等意。
最北方的一個突厥民族
雖然在我國生活的少數圖瓦人的民族成分被歸入蒙古族,唐努烏梁海的歷史也和蒙古的歷史聯繫緊密。但是圖瓦人的語言卻是屬於突厥語族的(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東匈語支回紇—烏古斯語組)。如果除去西伯利亞北方的森林民族雅庫特(薩哈)人,圖瓦就是亞洲最北方的一個突厥民族。
圖瓦人的經濟形態主要以畜牧為主,其次是狩獵,並開始少量耕地。
歷史上,圖瓦人一直過著以狩獵、捕魚為主要生產手段的部落群體生活。從狩獵轉到遊牧生活只是近幾個世紀的事情。狩獵一般在冬、春、秋三個季節。冬季狩獵以滑雪板為交通工具,滑雪板為木製的運載工具。小的一人使用,在冰雪上滑行,速度極快,用以追捕獵物,大的用馴鹿拖拉,除載人外,還可運輸用品和獵獲物。這類滑雪板,被稱為木馬。這就是《新唐書》稱他們(都波)為「木馬突厥」的緣由。春、秋季則騎馬去。可一、兩個人單獨行動,也可三、五人結伴而行。出去的時間大約在10天至一個月左右。需要帶上炒麵、奶疙瘩等食品和皮大衣、小帳蓬等。獵取對像主要有狗熊、狐狸、旱獺、野山羊、黃羊、野豬、鹿、狼等。狩獵工具有獵槍、弓箭、鐵夾、套索等。狩獵方法為偷襲、圍獵、追蹤等手段。
畜牲業是圖瓦人維持生計的重要手段,阿爾泰山坳是水草豐美的自然牧場。圖瓦人飼養的牲畜主要是牛、馬、綿羊、山羊,還有少量的駱駝和馬鹿。牛為圖瓦的人生活提供牛奶、酥油、奶疙瘩、酸奶、奶酒、牛肉等食品,每家至少都有三、五頭奶牛,多者七、八頭。每年六至八月,男勞力都要趕著大小牲畜到較遠的牧場放牧。他們採取散放的方法,牧民住在氈房裡晝夜監看守衛。六、七、八月又是盛產馬奶、駝奶的季節,圖瓦人在盛夏以飲馬奶、駝奶為一種享受。在產奶旺季,每頭奶牛日產奶達4-8公斤,這是製作酥油、奶酪、奶疙瘩的季節。家庭主婦整日忙碌燒晾奶製品,以儲備冬用。還可用多餘的酥油交換衣服、糧食、磚茶、鹽和方塊糖等。牧業產品是圖瓦人的一大財富,每年都可帶來不少交換物資,滿足生活需要。
據王枚琪編譯的《蘇聯民族概況》一書所述:「西伯利亞森林草原地帶畜牧者,……俄羅斯人到來之前,畜牧業的發展大多於農業。但是,從18世紀起,……農業經濟在……圖瓦……的傳統畜牧者中也得到推廣。這些民族的物質生活方式相應地起了變化。穩固的定居點產生了,遊牧人的帳篷和半土窯改換成圓木房。」當地圖瓦人現居住的圓木式建房便是從俄羅斯人那裡學會的。
從考古發掘中出土的銅製器皿與兵器可以斷定「圖瓦居民對銅的開採和冶煉,從遠古時代就已經開始」;「在克木奇克河和查丹河兩河的一些支流處發現了一些史前時期開採過的銅礦遺跡,在恰庫利河流域和唐努山南坡,也發現了多處。
圖瓦人原先信奉薩滿教。薩滿教在中國許多地方,特別是蒙古高原一帶流行。通古斯人稱它的巫師為薩滿(charman),故名為薩滿教。薩滿教沒有經典,只有巫師念的符咒。巫師被認為是人類與天神之間的橋樑。只有通過他,才能求得天神和大自然的恩眷,達到去病消災、人壽年豐的目的。這就是巫師受到人們尊敬,在圖瓦人中享有特殊地位的原因。一般宗教活動都在他的帶領下進行。巫師為人驅鬼治病時身著法衣,手持棍棒,口中唸唸有詞,一面擊鼓,一面手舞足蹈,儼然神仙附體,在和魔鬼進行鬥爭。當然,這種迷信活動並不能真正為人治病,只能起到愚弄和麻醉別人的作用。這就是它只能在文化落後地區流行的原因。因此,和外蒙古的情況差不多,隨著黃教(喇嘛教)在蒙古高原上的傳播,圖瓦人也由篤信薩滿教轉而兼信了黃教。在有喇嘛的地方,他們的宗教活動由喇嘛主持,生病時也由喇嘛前來祈禱和診治。只有在沒有喇嘛的地方夕才由巫師來代行。
目前,圖瓦是俄羅斯這個習慣上的東正教國家中的3個佛教共和國之一,另外兩個是蒙古族的卡爾梅克和布裡亞特。
圖瓦的早期歷史
圖瓦地處漠北草原邊陲。歷史上未出現過自主的強大政權,因此近代歷史以前基本為統治蒙古草原的政權所控制。老實說,可以用乏善可呈來形容
公元6世紀至8世紀,圖瓦成了突厥汗國的一部分。圖瓦人除直接受北方強大民族黠戛斯(吉爾吉斯人的祖先)的統治外,還先後臣服於突厥汗國的統治。後來回紇部興起,取代突厥汗國,圖瓦人成了回紇的百姓。在公元9世紀,葉尼塞河上遊的黠戛斯強盛起來,於公元840年推翻回紇汗國,回紇汗國的百姓大部分被黯戛斯人趕出了圖瓦的土地。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次年即遣其長子拙赤領兵征服了圖瓦地區的「林中百姓」,在該地設置了4個千戶,而禿巴斯人則歸成吉思汗直接管轄,後成為元朝嶺北行省的組成部分。從此圖瓦陷入蒙古族的長期統治中。
出於蒙古內部權力之爭的需要(主要對對付阿爾泰山西麓的海都-都哇反元勢力),蒙古汗國第5位可汗忽必烈對唐努烏梁海地區進行了苦心經營:派遣得力親信出任在該地區設置的吉利吉思、撼合納、謙州、烏斯、昂可剌等「五部斷事官」,派遣軍隊駐守屯田,徵收賦稅等,該地區成為禿巴斯族、蒙古族、漢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元朝崩潰後,圖瓦地區歸西蒙古瓦剌部控制。15世紀後期達延汗中興黃金家族在蒙古的統治,將瓦剌部驅逐到科布多以西,從而將唐努烏梁海地區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到明末清初,圖瓦地區屬於喀爾喀蒙古扎薩克圖汗部和托輝特首領管轄,並是其常駐之地。隨著蒙古人大量流入該地區,圖瓦地區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進入該地區較早的蒙古部落也漸漸地突厥化了,成了圖瓦人的組成部分。如圖瓦人中的「蒙戛特」、「土默特」部族。
清朝對圖瓦的治理
1655年,清朝冊封喀爾喀蒙古扎薩克圖汗部和托輝特首領俄木布額爾德尼為扎薩克,唐努烏梁海地區自然也由此納入到了清朝的版圖之中,清朝也由此開始了對該地區實施有效統治。
1655年始,清朝雖然將唐努烏梁海地區納入到了其統治體系之下,並在1727年和俄國簽訂《布連斯奇界約》,劃定了雙方在唐努烏梁海地區的邊界,但其對唐努烏梁海地區的統治方式在1756年之前沿用了當地原有的統治形式。1756年,轄有唐努烏梁海地區的和托輝特部首領青滾雜卜反叛,翌年初叛亂平息,清朝開始調整對唐努烏梁海地區的管理方式。1758年清朝在該地設置唐努、薩拉吉克、托錦、庫蘇古爾四旗, 1762年設置唐努烏梁海四旗總管,頒予"唐努烏梁海四旗總管之印",1764年又編成克穆齊克旗,統歸定邊左副將軍節制。據《大清會典圖》記載:嘉慶年間唐努烏梁海地區共有46個佐領,其中定邊左副將軍直轄的五旗共有25佐領。清朝由此完善了對唐努烏梁海地區的統治。
早在1726年清朝就派遣大臣隆科多等勘查過唐努烏梁海地區的中俄邊界,1727年中俄兩國簽訂了《布連斯奇界約》,劃定了唐努烏梁海北部地區的中俄國界。1772年清朝批准了欽天監官員測繪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地圖。唐努烏梁海地區與俄國接界,日常守衛防禦的重任由定邊左副將軍負責,而烏粱海兵丁和屯田的清軍是其主要依*的力量,巡查中俄邊界、駐守卡倫、防範外敵進犯、平息內部反叛等是其主要職責。為確保唐努烏梁海地區的社會安定,清朝嚴格的邊境管理制度和封禁政策。設置卡倫,將和托輝特部和唐努烏梁海人居地分開,制定進出制定,限製出入人數,以減少糾紛的發生。制定封禁政策,規定內地商人和唐努烏梁海人之間的貿易僅僅限於烏里雅蘇臺一城,時間為三天等種種限制。
北極熊的東來與覬覦
17世紀,沙俄武裝侵人西伯利亞地區,據原蘇聯歷史學家B·II·古列維奇所述:「以俄羅斯的堡壘和居民點作為西伯利亞西部和南部的基礎,首批俄羅斯移民開始開發阿爾泰和薩彥山前的地區」。17世紀初期至70年代,俄國多次派遣使者進入唐努烏梁海地區,試圖引誘和托輝特部降俄,這是俄國勢,清朝和俄國簽訂了《布連斯奇界約》,劃定了唐努烏梁海地區北部沙賓達巴哈以東中俄國界,俄國向克穆齊克河流域及其以東唐努烏梁海地區的公開擴張得到了遏制。但是,俄國向唐努烏梁海地區擴張的野心並沒有消失,而是利用沙賓達巴哈以西中俄邊界長期沒有劃定的時機從西部向唐努烏梁海地區繼續擴張。1860年俄國利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機,逼迫清朝簽訂了《北京條約》,在此基礎上於1864年又迫使清朝簽訂了《勘分西北界約記》,侵佔了唐努烏梁海地區西部的阿穆哈河地區。1869年,中俄兩國代表在唐努烏梁海地區西部建立八處分界牌博,並簽訂了《烏里雅蘇臺界約》,完全劃定了中俄兩國在該地區的國界。
圖瓦人民革命黨1918-1921年的旗幟。旗幟上的老蒙文大概是「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幾個字。
這是1921-1924年的紅色黨旗,存於首府Kyzyl市的博物館
老國旗,使用時間(1926-1930.6),上面的蒙文拼為bugud nairamdah tiva arad ulus(圖瓦人民共和國)。
圖瓦共和國1933-1941的拉丁字母圖瓦文旗幟。1930年圖瓦人創製了拉丁字母圖瓦文,結束了使用蒙文的歷史。
圖瓦共和國1943-1944的西裡爾字母圖瓦文旗幟,中間沒有了國徽。旗幟上的T發[te-],A發[a-].P發[r-]音,就是拉丁字母的TAR。1944年圖瓦加入蘇聯。
1961-1978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旗幟。1961年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成立。
1978-1992年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旗幟。
1992-現在 圖瓦共和國的旗幟
圖瓦共和國Coat of arms (This emblem is remarkably similar to the one on the 1933-1941 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