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清朝光緒皇帝為何被叫做「小膽兒天子」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大清朝光緒皇帝為何被叫做「小膽兒天子」

2017年08月04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378 次

  導讀: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一向恬靜的醇親王府突然活躍起來,王爺的嫡福晉(即夫人)生了貴子。醇親王十分高興,給孩子起名叫載湉,希望兒子能像自家府邸旁的太平湖水那樣平平靜靜地度過一生。然而命運卻沒有按名字所寓意的那樣運轉。載湉具有十足的皇族血統,他的父親醇親王奕譞是道光帝旻寧的第七子,咸豐皇帝奕詝的親兄弟。載湉的母親葉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慈禧太后是載湉的姨母,也是伯母,他們本不應該有矛盾。不幸的是,他的表哥、也是叔伯堂兄的同治皇帝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沒有後繼人,於是載湉成了離姨母最近、最容易控制的棋子。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同治帝載淳病逝。失去自己唯一的親生兒子,慈禧顧不上悲痛,她不會忘記兒子身後的巨大空缺。同治帝臥病的幾個月,慈禧一直在心中籌劃「立嗣大計」。等到兒子嚥氣的時候,她已經確定了人選。她沒有從載淳的下輩「溥」字輩中挑選人,因為這樣她會由皇太后升格為太皇太后,不宜隔代垂簾,也就無從控制朝政。經過反覆權衡,慈禧選擇了親妹妹的兒子——年僅4歲的載湉。因為載湉年幼無知,便於控制。

  面對「飛來」的皇冠,載湉的父親奕譞傷心不已。他好不容易盼到一個兒子,卻要「貢獻」出去當皇帝,從此父子不再是父子,只能是君臣,相隔不遠卻難以相見。所以,當慈禧宣佈載湉為嗣皇帝時,奕譞失態地突然撲通一聲跪下,連連叩頭,並且嚎啕大哭,跌倒在地,昏迷不醒。當晚,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領旨前往宣武門內的醇王府,執行慈禧的命令——接載湉進宮,繼承皇位。醇王府第外掛滿燈籠彩旗,一派喜慶氣氛,而內室裡,奕譞夫婦卻為失去他們的愛子失聲痛哭。太監們給熟睡的載湉穿上蟒袍補褂,抱上了暖輿,就這樣,4歲的載湉在熟睡之中被抱進了皇宮,他一夜之間離開了爹娘,當上了大清國的第十一位皇帝——光緒皇帝。

  母子君臣

  光緒幼年時有一段時間和慈禧感情很好。光緒初入宮時,由於太小,處處需要人照顧。而他的長相或氣質的某些方面帶有葉赫那拉家族的特徵,這激起了剛失去兒子的慈禧重新做母親的念頭,開始處處細心照顧光緒。慈禧把光緒領入自己的臥室,親自包攬了小皇帝吃飯、穿衣、洗澡、睡覺等瑣事。光緒小的時候,得過一種怪病,時常無緣無故從肚臍眼裡流出一種發黏的液體。為此,慈禧天天擦洗他的身子,衣服一日三換。光緒年幼時最怕雷聲,每次聽到電閃雷鳴,天公發怒,都嚇得渾身發抖,啼哭不止。每遇雷雨天,慈禧就把光緒摟在懷裡,一邊輕輕拍打他的後背,一邊哼唱著小曲。

  光緒長至5歲時,慈禧又開始抓他的啟蒙教育。最初,將「人之初、性本善」之類的詞句寫在一張張小方紙片上,一遍遍教小皇帝識字,並「口授四書五經」,隨後,慈禧經過反覆挑選,最後確定以書法和學問聞名的常州人翁同龢作為光緒的老師。當翁同龢為5歲的小皇帝授課時,慈禧曾多次親臨視察。光緒放學後的第一件事,即是前往慈禧居住的儲秀宮向慈禧背誦當日學過的功課。

  每一個女人身上都有母性的本能。當慈禧抱著年幼弱小的光緒時,很難斷言她內心沒有湧動過溫柔的波浪。但慈禧不是普通的女人,她不只是出於天性愛護光緒,更希望通過愛憐和辛勤指示,逐漸確立起一種特殊的人身依附關係,以便於今後對光緒長期控制。為此,慈禧想了許多辦法切斷光緒同他的生身父母之間的感情紐帶,通過潛移默化的辦法,使光緒帝在他那小小的心靈中,逐漸地樹立起他和慈禧太后的所謂「母子」關係。光緒稱慈禧為「皇阿瑪」,這是滿語,漢語的意思是「親爸爸」,並一直保留著這個稱呼。慈禧還把光緒關在森嚴的皇宮高牆內,多年不讓他回家。思念兒子的醇親王福晉——慈禧的親妹妹曾多次帶著光緒喜歡吃的零食,要求進宮探望,都被慈禧無情地擋了回去,氣得她嚎啕大哭。直到多年以後,醇親王福晉病危,光緒才獲准重新邁進他出生的那個坐落在太平湖邊的王府大門。

  個性倔強、獨斷專行、經常與母親唱反調的同治皇帝給了慈禧很多教訓,為了使光緒帝從小就樹立起對她的絕對服從的觀念,她還特別注意對光緒進行「孝道」教育。不僅如此,慈禧還為光緒制定了一些不可違背的條規。每天早晨,光緒帝必須到慈禧的住處去問好請安。隨著光緒年齡的增大,慈禧對光緒的要也更加苛刻。在光緒磕頭請安的時候,沒有慈禧的命令,他是不敢起來的。如果遇到慈禧不高興,那麼光緒只得長跪,還不敢表示什麼不滿。每逢慈禧乘輿外出,光緒必須親自隨從。年少的光緒皇帝沒有一點人身自由,整日生活在慈禧的淫威之下,這給光緒幼小的心靈留下極大的陰影和創傷,致使他陷入無法言語的痛苦之中。正因這樣,光緒十分害怕見到慈禧,每見到慈禧總像見到獅子、老虎一般,戰戰兢兢,生怕惹怒慈禧。

  值得慶幸的是,他有愛護他的師傅們,翁同龢是其中之一。在翁同龢的耐心教育下,他勤奮好學,不僅衷心接受著禮制繁複的宮廷教育,而且極有耐心,對枯燥乏味的禮儀制度嚴格遵守。這讓老師翁同龢甚至慈禧都驚歎不已,也讓慈禧放下心來:生性懦弱的光緒的確與倔強的同治不同,他容易被權威、規制所塑造。

  據記載,光緒入學後不久,一天,他指著書本上的「財」字對翁同龢說:「我不喜歡這個,喜歡『儉』字。」6歲幼童說出這般老成話,說明他對翁同龢關於君主美德的理解是十分準確的。翁同龢聽後非常激動:「皇上明白這個道理,真是天下百姓的福氣啊!」光緒11歲那年,在翁同龢的指點下,開始閱讀歷史典籍。當讀到唐朝衰亡時,他在書上批道:「唐朝之所以滅亡,在於宦官專權,懿宗之後更加沒有法度,所以亡國了。」他還以「漢章帝」為題,寫成一首「以史為鑒」的五言詩,被翁同龢譽之為「帝王御書中的第一篇上乘之作。」

  光緒有心成為「中興之主」,在他臥室的牆上,始終懸掛著康熙、乾隆先帝的畫像,他們的業績就是他的夢想。他因此十分勤奮。許多老臣也一致認為,光緒是自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以來最勤勉的皇帝。但慈禧常常打破光緒的夢想。在上書房光緒雄心勃勃,充滿自信,似乎看到了自己若干年後一展鴻圖、意氣風發的樣子。可一到儲秀宮請安,他只能是唯唯諾諾。慈禧不再像以前那樣關心愛護光緒,為樹立自己的威信,她經常訓斥光緒,一次竟然對光緒動了刑具——鞭笞。據記載,到後來光緒不僅到慈禧住所跪安時渾身發抖,即使聽到鑼鼓聲、吆喝聲、物體碰撞發出的巨響也心驚肉跳,太監們暗地裡叫他「小膽兒天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