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黃河栗毓美:被後人拜為「河神」的清代名臣 | 陽光歷史

 

A-A+

治理黃河栗毓美:被後人拜為「河神」的清代名臣

2017年02月01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27 次

  清代道光年間,曾出過一位功勳卓著的治河大臣,澤被千秋的他去世後不僅萬民哀悼,連道光皇帝和林則徐都為他親自寫了祭文,老百姓們為他修建了祠廟,拜他為「河神」,每逢水患,便去祭祀。

  獲此殊榮的這位人傑,就是清代名臣栗毓美。

  栗毓美生於1778年,字含輝,又字友梅,山西省渾源縣人,清嘉慶七年(1802年)以拔貢考授河南知縣,以後歷任知州、知府、布政使、護理巡撫等職。

  栗毓美一生最大的功績是治理黃河。清道光年間,黃河流經河南境內氾濫成災,引起朝廷重視。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就任河南山東河道總督,主持豫魯兩省河務治理黃河事宜。

  其時,黃河下遊河道兩岸均有不少灘地,尤其河南河段,河寬灘廣,每遇伏秋大汛,洪水漫灘,將灘面沖成許多串溝,首尾與大河相通,往往分溜成河,沖刷大堤,造成決口之患。

  栗毓美到任伊始,經過調查研究,對整治灘面串溝隱患,十分重視。他曾經多次專程乘小船考察了大河南北兩岸,每次行程四十多里,發現北岸串溝積水很深,串由溝尾部已與大河連結起來,並且與沁河、武陟、榮澤諸灘的積水匯合一起,注傾堤下。堤下又沒有任何防護工程,石堤南北全是水,也不能取土築壩。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採取「拋磚築壩」,才能減緩水勢。於是,栗毓美從老百姓那裡買了一批磚塊,組織群眾向河裡拋磚,採取應急措施,建成數十個「磚壩」。「磚壩」築成以後,恰逢風雨大作,此時凡是支流小河,大都決口數十丈,而大堤卻安然無事。從此以後,人們才認識拋磚築壩的巨大作用。

  栗毓美試用磚壩成功後,曾向皇帝上書請求推廣,但遭到一些在朝的官員反對,認為拋磚不如修埽,購磚不如購料。粟毓美一再上書力爭,認為每年黃河兩岸,多用石料護埽,但石料采運困難,價格高昂,計一方石可購兩方磚。同時碎石虛方大,磚料虛方小,一方磚可當兩方石用。而秸料埽,抗洪能力不強,年久易於腐爛。建議用備防石料、秸料的經費沿堤多置磚窯,燒製大磚,以備工用。到道光十九年,皇帝才批准制磚修堤的建議,進行推廣。河工用的大磚為橢圓形,每塊重20斤左右,中有圓孔,可以用繩穿系易於拋修,並可用以砌築壩體。這是黃河上御水工程的一次革新。直到1949年,黃河在開封還設有磚料廠,專門燒製河磚,以補石料之不足。

  栗毓美心中有一張治水圖,河道之曲直高低,河水之寬窄深淺,流速之快慢,他都瞭如指掌。每逢風雨即將到來,他立即到達險地。一旦水患發生,他又能親自指揮搶險,將水患降服。因此,很受當地人民愛戴。在他任職五年期間,河東一帶地區很少發生水災。

  栗毓美於道光二十年病逝任內,任河督雖僅五年,治績卓著。栗毓美一生勤奮,事必躬親,嚴於律己,廉潔奉公,深得皇帝的厚愛和群眾的尊敬。後積勞成疾,死於任上,當他的靈柩從河南北上運往山西時,沿途群眾揮淚相送,千里不絕。許多官吏「亦皆聞之流涕」。他去世後,甚獲殊榮。皇帝追封為太子太保,賜「恭勤」,道光皇帝還作了祭文和碑文,並賜祭葬。這便是現存渾源縣城內由皇家敕建的栗毓美墓。這座全部用巨型漢白玉構件雕刻的規模可觀的陵墓,成為流傳後世的珍貴文物。著名愛國大臣林則徐為他撰寫了墓誌銘。如今,兩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

  死後道光皇帝向近臣說:「栗毓美辦事實心,連年節省帑金數十萬,一旦病故,誠為可惜。」後人為了紀念他,在河南的一些地方為他修建了祠廟,拜他為「河神」,稱為「栗大王」。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