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位列戰國七雄之列:最大功臣相國申不害
申不害,亦稱申子,戰國時期鄭國京縣(今河南滎陽,屬鄭州)人,約公元前385--公元前337,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術」著稱於世。韓滅鄭後,他被韓昭侯起用為相,進行改革。他在韓為相19年,使韓國走向國富兵強。公元前337年,申不害卒於韓都鄭(今河南新鄭,屬鄭州)。其著作《申子》,已失傳,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別人引用的零章斷句,比較完整的只有《群書治要》卷三六所引《大體篇》。
鄭國滅國之時,申不害年歲約在20~30歲之間。作為一個亡國之賤臣,申不害可能雜學諸說。因為在他之前的管子、李悝、慎到的學術理論中都有「術」的成份。有人根據申不害思想中有道家思想的痕跡,認為他是由道入法。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把他的思想僅歸為道法兩家。
申不害相韓時,韓國已處弱勢。韓昭侯即位不久,頗具雄心,任用賤臣申不害即為一例,申不害才華得有用武之地。
申不害學術思想及變法
申不害的學術思想,明顯地受到道家的影響,但他的直接來源是老子還是慎到,不得而知。但他的哲學思想與慎到有極相似之處,他們都遵循老子的大統一哲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申不害認為,自然運行是有規律的,也是不可抗拒的。他認為宇宙間的本質是「靜」,其運動規律是「常」。他要求對待一切事情應以「靜」為原則,以「因」為方法,「因」指「因循」,「隨順」。「貴因」指「隨事而定之」,「貴靜」的表現就是「無為」。申不害把這些原則用於人事,構成他的社會哲學思想。「無為」主張的淵源即《老子》的「絕聖棄智」,申不害的「無為」,要求的是君主去除個人作為的「無為」,以便聽取臣下的意見。但是,申不害僅僅把這種「靜因無為」的哲學思想用於「權術」之中。為了完善這種方法,他進一步發揮《老子》「柔弱勝剛強」的思想,要求君主「示弱」,決不是指君主無所作為,只是君主決策前的一種姿態。在關鍵時刻,申子要求君主獨攬一切,決斷一切。申不害的哲學思想,是君主哲學,是政治哲學。這種哲學由道家的「天道無為」演化發展來,是他的法家「權術」思想的基礎。
申不害主「術」,但他所說的「術」,是在執行法的前提下使用的,而「法」又是用來鞏固君主統治權的。因此他並不是不講「法」與「勢」的。
關於君主的權勢,申不害認識得很清楚。在戰國諸侯爭霸的情形下,君主專制是最能集中全國力量的政權形式,也是爭霸和自衛的最佳組織形式。他說:「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之。」令是權力的表現,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勢」能。「權勢」是君主的本錢。
申不害提出「君必有明法正義,若懸權衡以秤輕重。」為了說明「法」,他提出「正名責實」的理論。「正名」主張,首先由孔子提出。申不害吸收了這個主張,是名分等級,不得錯亂。與孔子「正名」不同之處在於包括責任、分工的內涵。申子「正名」的意義在於確定了「主處其大,臣處其細」的大原則,而且把這個原則具體化,即把名分按實際情況規定下來,然後進行任命,聽取意見,檢查監督。
申不害的「名」,主要是政治概念,他的「名」是法的等值概念,是為人君制定的工具。所謂實,也就是君主給臣下規定的責任和職權,是臣下遵從君主的規範。申不害本來是勸戒君主發號施令要慎之又慎的,但其效果是加強了君主的個人專制。申不害找不到如何提高君主權威,而又能制約君主的方法,這是一個二律背反的問題。什麼是「術」?申不害沒有明確規定。「術」是君主的專有物,是駕馭驅使臣下的方法。「法」是公開的,是臣民的行動準則,而術卻是隱藏在君主心中,專門對付大臣的。申不害說,「君如身,臣如手」,既然如此,君主仍要對付大臣是由複雜的社會鬥爭所決定的。春秋戰國時,臣下弒君,釀成習氣。現實告訴申不害,人君的主要威脅不是來自民眾或敵國;而是來自大臣。所以他一再告誡君主,對君臣關係要有清醒的認識,那就是不相信所有的大臣。
申不害認為,君主有了勢,定了法,其地位還不是穩固的,必須有兩面之術,不然勢與法就會變得威嚴而不受用,刻板而不通達。如果以術來聯通勢與法,就如虎添翼,無論動靜,都會使臣下懾服。他的術分兩類,一類是控制術,像前面提到的「正名責實」,就是講規定職責,考校監督的。還有如君主以靜治動的,無為而治的,這些屬於領導管理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類是搞陰謀,耍手腕,弄權術。
玩弄權術,當然不是自申不害開始,但他是第一個在理論上的系統研究者,這在官場的政治鬥爭中,很受歷代統治者的喜愛。但從本質上說,無補於穩固政權。因為既然有馭臣之術,必有欺君之方,爾虞我詐,你爭我鬥,加劇了政權的不穩定性。
申不害研究術,有正面的領導控制方法,也有陰謀詭計,我們現在不能說他是否道德,但可以說,他的思想和研究是可以啟迪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