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歷史:大唐皇朝曾經連滅印度兩國
此事記載在二十四史的《舊唐書》正史裡面,五代時期,明文記載過,但是宋朝歐陽修再編《新唐書》時,把這一段史料刪去了。
在《舊唐書》裡記載: 唐武德、貞觀年間,西域之蔥嶺南有國,名天竺,今名印度,乃佛陀誕生之地,舉國崇尚佛法。時分東西南北中五大天竺國。貞觀年間,有唐僧玄奘,俗家姓陳,為求西天佛法,歷盡艱苦,往天竺求佛經。至中天竺見得天竺國王屍羅逸多。那中天竺國王屍羅逸多,又稱摩迦陀王,武功過人,頗有勇略,東征西討,像不弛鞍,轉戰多年,征服另四天竺國。待得見大唐高僧,喜不自禁,與唐僧語曰:「償聞汝國有聖人出世,汝能為我說明聖跡否?」唐僧乃與摩迦陀王略述太宗皇帝生平神武,中原平亂、降服四夷等功績,使得番夷諸國尊譽曰-----天可汗。摩迦陀王聞之大為仰慕:「如汝所言,吾當東行面聖,朝覷汝王。」唐僧在天竺遊歷十數年,採集經論六百五十餘部,帶回中土。
摩迦陀王多亦派使臣偕唐僧東來,謁見太宗皇帝。太宗亦喜,命雲騎懷儆,持節往撫天竺。摩迦陀王召國人大臣曰:「東土有,名摩訶震旦,從古至今從未與我天竺往來,今摩訶震旦有聖人遣使到此,理當拜迎。」乃出朝恭迎唐使,膜拜受詔。復亦遣使大唐,獻火珠郁金菩提樹,謁見太宗。兩國遂建交往來。
唐初,印度半島最強大的中天竺統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國,並很快與唐朝建立了友好關係。公元647年,唐命王玄策為正使,與副使蔣師仁出使印度。但此時中天竺發生了政變,篡位的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將伏擊。王玄策從騎多死難,玄策被擒扣押。後來,王玄策尋機逃脫。他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王國。在這裡,王玄策與尼泊爾王談判,以迎娶文成公主而與唐具友好關係的吐蕃的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借得七千騎兵。玄策大怒之餘,繼續檄召臨近唐各部軍府節度使及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又集兵馬萬餘,自為總管,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天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聞悉後也發兵一千二百人助玄策。
在北天竺茶博和羅城外,王玄策一仗擊潰天竺數萬象軍。
天竺王大驚,守城不出。玄策一心報仇,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伎倆,雲梯,拋石車,火攻,狠攻月餘。
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天竺兵將三千,天竺兵將落水溺斃者萬餘,被俘萬餘,阿羅順那逃回中天竺。 王玄策乘勢攻入中天竺,發誓要盡滅天竺。 而天竺兵將與唐軍(算是外籍軍團)一接仗便潰不成軍。阿羅順那棄國投奔東天竺,求助東天竺王尸鳩摩。兵,由於東天竺援兵阿羅順那,王玄策準備順勢再亡東天竺,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唐師謝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罷兵回朝述職,同時將阿羅順那披枷帶鎖押回長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詔封賞玄策,授散朝大夫。
唐高宗 顯慶三年(658年),王玄策再次出使印度,行程主要是去各大寺廟參拜,禮佛而歸,又將中華的謙讓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得印度各國的貴族們非常佩服。
由於在中國境內他並沒有做過什麼,因此也沒有什麼特別提拔和任命。再加上當時大唐開邊將星如雲,玄策「不務正業」的功績(尤是對唐本無意征伐的國家)也不那麼顯眼。在從印度回來後,也只是辛苦了就結束,算是有點可憐。玄策晚年寫過回憶錄《中天竺行記》,但不為世人重視,後來也失傳了。
此事記載在二十四史的《舊唐書》正史裡面,五代時期,明文記載過,但是宋朝歐陽修再編《新唐書》時,把這一段史料刪去了。
在《舊唐書》裡記載: 唐武德、貞觀年間,西域之蔥嶺南有國,名天竺,今名印度,乃佛陀誕生之地,舉國崇尚佛法。時分東西南北中五大天竺國。貞觀年間,有唐僧玄奘,俗家姓陳,為求西天佛法,歷盡艱苦,往天竺求佛經。至中天竺見得天竺國王屍羅逸多。那中天竺國王屍羅逸多,又稱摩迦陀王,武功過人,頗有勇略,東征西討,像不弛鞍,轉戰多年,征服另四天竺國。待得見大唐高僧,喜不自禁,與唐僧語曰:「償聞汝國有聖人出世,汝能為我說明聖跡否?」唐僧乃與摩迦陀王略述太宗皇帝生平神武,中原平亂、降服四夷等功績,使得番夷諸國尊譽曰-----天可汗。摩迦陀王聞之大為仰慕:「如汝所言,吾當東行面聖,朝覷汝王。」唐僧在天竺遊歷十數年,採集經論六百五十餘部,帶回中土。
摩迦陀王多亦派使臣偕唐僧東來,謁見太宗皇帝。太宗亦喜,命雲騎懷儆,持節往撫天竺。摩迦陀王召國人大臣曰:「東土有,名摩訶震旦,從古至今從未與我天竺往來,今摩訶震旦有聖人遣使到此,理當拜迎。」乃出朝恭迎唐使,膜拜受詔。復亦遣使大唐,獻火珠郁金菩提樹,謁見太宗。兩國遂建交往來。
唐初,印度半島最強大的中天竺統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國,並很快與唐朝建立了友好關係。公元647年,唐命王玄策為正使,與副使蔣師仁出使印度。但此時中天竺發生了政變,篡位的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將伏擊。王玄策從騎多死難,玄策被擒扣押。後來,王玄策尋機逃脫。他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王國。在這裡,王玄策與尼泊爾王談判,以迎娶文成公主而與唐具友好關係的吐蕃的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借得七千騎兵。玄策大怒之餘,繼續檄召臨近唐各部軍府節度使及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又集兵馬萬餘,自為總管,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天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聞悉後也發兵一千二百人助玄策。
在北天竺茶博和羅城外,王玄策一仗擊潰天竺數萬象軍。
天竺王大驚,守城不出。玄策一心報仇,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伎倆,雲梯,拋石車,火攻,狠攻月餘。
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天竺兵將三千,天竺兵將落水溺斃者萬餘,被俘萬餘,阿羅順那逃回中天竺。 王玄策乘勢攻入中天竺,發誓要盡滅天竺。 而天竺兵將與唐軍(算是外籍軍團)一接仗便潰不成軍。阿羅順那棄國投奔東天竺,求助東天竺王尸鳩摩。兵,由於東天竺援兵阿羅順那,王玄策準備順勢再亡東天竺,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唐師謝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罷兵回朝述職,同時將阿羅順那披枷帶鎖押回長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詔封賞玄策,授散朝大夫。
唐高宗 顯慶三年(658年),王玄策再次出使印度,行程主要是去各大寺廟參拜,禮佛而歸,又將中華的謙讓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得印度各國的貴族們非常佩服。
由於在中國境內他並沒有做過什麼,因此也沒有什麼特別提拔和任命。再加上當時大唐開邊將星如雲,玄策「不務正業」的功績(尤是對唐本無意征伐的國家)也不那麼顯眼。在從印度回來後,也只是辛苦了就結束,算是有點可憐。玄策晚年寫過回憶錄《中天竺行記》,但不為世人重視,後來也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