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抗戰英烈鄭廷珍:「保家衛國,拼光也值得」
鄭廷珍,1896—1937,河南柘縣人,犧牲於山西忻口,時任獨立第5旅少將旅長
鄭廷珍,字秀山,祖輩行醫為生,後來醫術失傳,家業衰敗。1917年11月,馮玉祥的第16混成旅補充大隊在歸德招兵,鄭廷珍為了謀求出路,離開家鄉報名參了軍。鄭廷珍為人正直,勤奮好學,1920年被選入第11師(由第16混成旅改編)學兵大隊受訓,不久成為一名下級軍官。鄭廷珍作風樸素,深受官兵愛戴,1924年又入選南苑軍事教導團深造,此後逐步邁向中級軍官的行列。1930年4月,鄭廷珍升任旅長,中原大戰結束後,跟隨師長梁冠英接受南京國民政府的改編,梁氏任第25路軍總指揮,鄭任獨立第5旅旅長。據說鄭廷珍記憶力驚人,能叫出全旅幹部和許多老兵的名字。他對部隊的訓練和紀律要求嚴格,不允許部屬有任何欺壓老百姓的行為,每次移防開拔前,一定要確認老百姓「不缺少什麼東西」,才命令部隊出發。遇上災年,獨立第5旅的駐地往往會開辦施粥廠,鄭廷珍時常教育士兵,「老百姓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是民眾的武力」。
抗戰軍興,獨立第5旅改歸第14集團軍序列,並奉命由安徽霍縣開赴河北石家莊待命。鄭廷珍在官兵動員大會上慷慨激昂地說:「過去的內戰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勝不足武,敗不足惜,這次是打日本鬼子,是保家衛國,就是部隊拼光拼淨也值得。我們部隊上陣後,一定要殺敵立功,如不打敗日本,就一個也別回來!」大軍北上路過豫東,鄭廷珍通知家人前來柳河車站碰頭,面對年邁的老母,他不禁跪在地上磕起頭來,並拭著淚說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奉令上戰場殺敵報國,不打敗日本鬼子誓不生還。」
10月初,第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命令鄭廷珍率部開赴山西參戰。9日,獨立第5旅3000多官兵到達晉北前線,衛立煌令該旅接替忻縣城防,隨時候命出擊。13日,日軍第5師團等部再向忻口一線的中國軍隊發起猛攻,其中南懷化陣地的爭奪最為激烈,守軍第54師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15日下午4時許,集團軍總部下令獨立第5旅增援南懷化,歸第9軍軍長郝夢齡指揮。當晚10時,衛立煌電令鄭廷珍:「南懷化東北高地之敵企圖侵入我1300高地直撲金山鋪,斷絕我軍之歸路,對我軍威脅甚大,著本旅即將該處之敵擊滅之。」鄭廷珍即令第614團擔任反攻任務,第615團主力在後面跟進。16日3時,戰鬥打響,第614團前仆後繼,一度衝入敵陣,但因第2營營長李克果中彈陣亡,反擊受挫。
鄭廷珍調整部署,改令第615團發起第二次攻擊。日軍居高臨下,火力密集,第615團的進攻依然失敗,第1營營長靳德明戰死,全營官兵傷亡殆盡。鄭廷珍心急如焚,如果再拿不下1300高地,等天明後敵機出動勢必更加困難,情急之下,他集合全部力量投入第三次反攻,結果是令人遺憾的「壯士未酬身先死」。李多藝時任第614團機槍連連長,他後來回憶說:「鄭旅長親臨前沿指揮,不幸中彈,彈從右眼入,後腦出,送往忻縣搶救無效,以身殉國。」鄭廷珍犧牲後,第614團團長李繼程接過指揮,然而不到兩小時,李代旅長亦壯烈成仁,足見南懷化陣地的戰鬥是何等慘烈。
1937年12月,國民政府追贈鄭廷珍為陸軍中將。1983年6月,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如今,走進柘城縣烈士陵園,一座頂部由花崗岩砌成的衣冠塚特別醒目,黑色墓碑上鐫刻著一列黃色大字——抗日愛國將領鄭廷珍將軍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