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戰神王忠嗣之死:唐玄宗晚期失去了自主判斷
王忠嗣是唐朝中期人,在大唐帝國的軍事史上絕對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他是玄宗時期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歷史評價他用兵如神,智勇兼備,尤為難得的是,他品質高尚,無論是在朝廷還是軍隊中都有極高的威望和地位。在他九歲那年,父親以帝國軍官的身份戰死沙場,玄宗皇帝在慰問王家人時看到了王忠嗣,就說道:「你是大將之後,將來長大成人定是良將。」玄宗皇帝用他至高無上的權力實踐了這句話,王忠嗣不惑之年時就已經成為帝國的邊疆元帥,任四鎮節度使,統領帝國勁兵二十多萬。在西北與吐蕃的戰爭中,王忠嗣屢立戰功,並且為帝國培養了一批諸如哥舒翰、李光弼這樣的軍事人才。但王忠嗣的軍事思想卻趨向於保守,他認為對吐蕃的戰爭雖然持續地勝利,卻不能主動進攻,而是採取防守安邊的策略。他常對自己的部下說,當太平時期的元帥,只要愛護士卒,勤加訓練即可,不要耗費國家的力量去求自己的功名。
王將軍所以能得帝國上下的尊敬,其在軍事的這種思想可能是一個原因。如他所言,太平時期不要折騰,倘若對手不是太得寸進尺,應該為自己和對手留一點餘地。但他的這種思想卻與皇帝玄宗的思想大相逕庭。玄宗在執政後期,已經陷入一個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的天朝上國的怪圈。對周邊地區動用武力,乃至於極限,是他的一貫思想。玄宗時代,與周邊地區的戰爭大都由唐帝國主動挑起。這當然是歷史規則,誰強誰折騰。而王將軍的思想顯然是不被玄宗皇帝所喜歡的,幾年後,玄宗皇帝認為王忠嗣手握重兵卻不能建立大功業,漸漸地對他產生了不滿。
就在不被皇帝信任的時候,王忠嗣又為自己雪上加霜。他給玄宗皇帝的一份奏章中提到一個關於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的問題,王忠嗣認為,安祿山必反。安祿山必反這一預言恐怕只有玄宗不相信。前任宰相張九齡就預言過,甚至連不懂帝國格局的詩人李白都發出過提醒。但玄宗就是不信。王忠嗣提出的這個問題使得玄宗略加重視,這是因為王忠嗣手握重兵,其所提出這一預言的依據也是認為安祿山手握重兵,並從安祿山的為人處世上下定論,此人非奸即惡。玄宗皇帝還沒有做好準備該如何應對王忠嗣的預言,宰相李林甫及時站了出來。李林甫與安祿山的關係很好,二人臭味相投,並且互有所求。他立即上言,認為王忠嗣是四鎮節度使,想要造反,要比安祿山的成功性大。這個詆毀是相當惡毒的。李林甫如此詆毀王忠嗣,還有一個原因。唐制,地方節度使如果功勳卓著,並是知識分子,就有機會進入朝中為宰相。李林甫不想讓王忠嗣進入長安為宰相,所以盡量詆毀他,並且建議玄宗皇帝從當時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少數民族將領中選擇一個人來擔任節度使。玄宗同意了他的意見。
王忠嗣得知這樣的消息後,立即請求辭去二鎮的節度使職位,以避功高震主之嫌,玄宗立即批准。不過,王忠嗣還是沒有從這件事情上看到自己的危機。一個看不到自己危機,或者說死守自己主義的人必將會面臨危機。
就在王忠嗣主動解下二鎮節度使後不久,玄宗皇帝命令他攻擊吐蕃的石堡城。石堡城並非是一座城,它以懸崖為城,有金湯之固,根本不怕敵人架雲梯,打隧道,沒有一般城池所具有的顧慮,大型攻城器械也因為道路的不便而失去作用。它居高臨下,扼守著軍事要道,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王忠嗣幾乎沒有任何考慮,就告誡朝廷說,石堡城形勢險固,非死亡數萬士卒不能拔取,不如等待有利時機,再行攻取。玄宗皇帝看到這樣的言語後,當然是非常不滿的。他撇開了王忠嗣,而是讓王將軍分兵數萬給另一位將軍董延光,讓董將軍去攻石堡城。
玄宗皇帝的決定無異等於給了王忠嗣一個最嚴厲的警告。王忠嗣手下的將領希望王忠嗣能對自己的主義有所變通,但王忠嗣卻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我之所以不用幾萬人的生命去換取一座石堡城,是因為取得了也不能控制對方,而這城在吐蕃手裡對我們也不會產生什麼威脅,所以我才不肯出兵。倘若皇帝真要問罪,最重的懲罰不過是貶我到南方去做個小官。我無論如何都說服不了自己用幾萬人的生命來保我的官位!」
站在人道主義立場,王忠嗣的話的確可圈可點。但他忘記了他的身份,身為軍人該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董延光在進攻不久後,就遭遇大慘敗。這位能力不足的將軍立即把責任推到了王忠嗣身上,在給長安的報告中,他提到王忠嗣「阻撓」他的軍事計畫。玄宗皇帝不得不怒,王忠嗣也並沒有為此事做任何的辯解。李林甫這個時候又突然跳了出來,他落井下石說王忠嗣要謀反。玄宗立即將王忠嗣革職,令人將其帶回長安,然後命三司(刑部、御使台、大理寺)審問,審問的結果是,王忠嗣被判死刑。
王忠嗣被判死刑的消息傳到他的部下——時繼任壟右節度使的哥舒翰耳中後,這位將領立?入朝,誓死保王忠嗣不反。雖然李林甫這個時候仍舊對王忠嗣大肆誣陷,玄宗皇帝還是改了主意,將王忠嗣死罪免去,被貶為太守。兩年後,王忠嗣在任上暴病而死。同年,歌舒翰領命攻打石堡城,在死掉數萬人的代價下將此城攻克,僅俘獲吐蕃兵400人。王忠嗣並沒有聽到這個消息,而他的死至今仍舊是個謎。
如果單從這個誣陷案的敘述來看,這個案子是一件很簡單的落井下石案,李林甫是下石者,落在井裡的則是王忠嗣。王忠嗣為什麼會落到井裡,是因為他在軍事上的主張不能與玄宗皇帝合拍。而這件事情眾所周知,否則,那個主動請纓的董將軍就不會在戰敗後把所有責任一股腦地扣到了王忠嗣的頭上。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王忠嗣和太子李亨是幼時的好友,在成為四鎮節度使後,王忠嗣並沒有如安祿山那樣時刻向玄宗表忠心,相反,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了太子李亨這面。作為皇帝,特別是唐朝的皇帝,特別擔心的就是太子勢力過大而引起宮廷政變,唐朝歷史上發生了多次宮廷政變,玄宗本人就是通過宮廷政變登基,他對東宮勢力一直採取壓制態度。所以,王忠嗣的主動與太子友好就犯了他的大忌諱。
而李林甫為什麼能扔下一塊石頭就能命中王忠嗣呢,換成別人可有這樣的效果呢?李林甫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口蜜腹劍」的典型人物,但在玄宗皇帝眼中,這個人卻是另外一副樣子。玄宗皇帝認為,李林甫善解人意,懂事聽話,從不跟他唱反調,滿足了他的心理。有一件事可以證明,在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玄宗皇帝在東都洛陽住得時間久了,就想回長安。當時的宰相裴耀卿向他進言說,當下正是農民收割季節,倘若回長安,勞師動眾影響農事。玄宗皇帝雖然很想回,但也只好作罷。當大臣們都退出後,李林甫故意瘸著走路,漸漸地落在後面。玄宗就問他腿是怎麼回事。他回答說:我不是有病,而是有事要與皇上說。玄宗問他有什麼事。他就說:洛陽、長安本來是皇上東宮、西宮,皇上要去什麼地方,何必要等待時機。如果說妨害農事,只要免除所經地方的租賦就可以了。
這段話說得非常巧妙,先是把玄宗抬到了至尊無上的皇帝位上,皇帝沒有令行禁止的規定。然後又替皇帝出主意,讓他成為一個明君:只要免除所經地方的租賦就可以了。
玄宗當然大喜歡,立即下令駕車回長安。
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到,李林甫「工於心計,善於奉迎」的本事有多大了。《新唐書》說他「特以便佞,故得大任」。他還「深結宦官及妃嬪家,伺候上動靜,無不知之,由是每奏對,稱旨,上悅之」。這樣的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是會被任何皇帝喜歡的,這正是他為什麼可以下石一擊必中王忠嗣的原因。
《資治通鑒》有一段話可作為君臣二人的寫照:「上晚年自恃承平,以為天下無復可憂,遂深居禁中,專以聲色自娛,悉委政事於林甫。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寵;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妒賢嫉能,排抑勝己,以保其位;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自皇太子以下,畏之側足。凡在相位十九年,養成天下之亂,而上不之寤也。」玄宗皇帝到底對李林甫喜歡信任到了什麼程度,他有一段對高力士的話可供參考:「朕不出長安近十年,天下無事,朕欲高居無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高力士答道:「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勢既成,誰敢復議之者!」玄宗的反應如何,居然是「不悅」。
所以說,王忠嗣被李林甫落井下石是無藥可醫的,因為操縱其榮辱死生的玄宗皇帝就是落井下石的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