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釋疑乾旱災害能否預測
大年初二,沒等公雞叫,山東菏澤東明縣東明幾鎮袁長營村的老王就起床了。他惦記著自家的10多畝小麥地,它們「像秋天長滿荒草的操場」。
年前,3畝多花生地活活「渴」死了。他用手刨出地裡的一把把乾土,直到刨出最後的根,手一捏,「嘎吱」碎了。
年前氣溫低,鄉親們怕地裡通水後上凍,直到年初二,氣溫稍稍轉暖,村裡才通過水渠引入黃河水灌溉。此時,全村600多戶的小麥正在返青,他們必須和時間賽跑。
連續十多天,老王凌晨4點起床,直到晚上12點還在打著手電筒澆地。因為5戶人家共用一個水龍頭,水量又小,更多的時間只能等。最忙時,他家7口人,除了兩歲多的小兒子,所有人都上了。
老王從電視上得知,全國超半數的冬小麥受旱,這是數十年一遇的乾旱,牽涉範圍達15個省。
田里的莊稼在「喊渴」:河南安陽地裡乾裂得能塞下一個拳頭,很多青菜枯死,手一碰變成干粉。安徽蚌埠的麥苗僅僅長到8厘米,比去年足足矮了12厘米。山西陽泉的老漢掘地1米,都是乾硬土,根本無法播種玉米。濟南市185座水庫嚴重缺水,濟西地下水全部停采……
400餘萬人、200餘萬頭大牲畜吃水已然發生困難。登封市城區居民已實施定時定量供水,為了給家裡減輕用水負擔,有人年初二就去打工了……
2月5日,國家啟動Ⅰ級抗旱應急響應。這是新中國成立近60年的第一次。
世界上沒有人能預測「一百天不下雨」
跟老王一樣心急火燎的,還有國家氣象局新聞發言人於新文。這個跟天氣打了20多年交道的「老氣象」,做新聞發言人才兩年。有人笑他這份工作,「對付記者的難度一點也不亞於對付老天的難度」。
2月6日,於新文打著黑紅圖案領帶,西裝革履、表情嚴肅地召開新聞發佈會。他坦言,「很不願意召開這樣的發佈會」。去年,幾乎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他主持召開了「冰雪災新聞發佈會」。
參會記者數量之多顯然超出了主辦方的預計。會場上,服務員不得不一趟趟地用推車一次運送6把椅子。過道塞滿了人,很快,「矩形方陣成了大扇形」。
記者的提問毫不留情,有人直言:乾旱不是突發事件,從乾旱、嚴重乾旱到歷史罕見的嚴重乾旱,是相當長的過程,為什麼到年後,才成為所有報紙的「頭條」,是氣象預報滯後,還是信息發佈滯後?乾旱到底能不能預測,能預測到什麼程度?
不難理解,提問者的潛台詞是:為什麼氣象部門沒有早早發出乾旱預警?是不是因為高層的「高度重視」,才有了這樣的緊急發佈會?
國家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司長翟盤茂解釋,乾旱是個持續的過程,氣象部門只能滾動預報。旱情是逐步加劇的,有一個潛伏到暴發的過程。現在冬小麥返青,到了抗旱最關鍵的時期。
對於乾旱,他甚至謹慎地使用「監測」一詞,而不是「預報」。他打比方,這相當於一個蘋果,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壞,直到出現壞的跡象,我們才知道它要壞了。這是不斷滾動的監測預報的流程,世上沒有人能預計「一百天不下雨」。
他解釋,氣象部門「年前同樣做了很多工作」,他們一直在監測預報乾旱的發展,已經發了7期公報發佈旱情。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張培群認同翟盤茂的觀點,他認為,在很多情況下,包括乾旱在內的一些天氣現象是「不可預報的」,比如小的天氣變化和極端的天氣變化。
他直言,這次乾旱他們只是預測到了少雨,卻沒預測到乾旱嚴重到這種程度。
為什麼能預測到「一片雲」,卻預測不到「百日大旱」
「你們的天氣預報怎麼搞的,太沒譜了!」在中央氣象台會商室裡,預報員經常會接到全國各地打來的質疑電話。有人用唐詩「道是無晴卻有晴」諷刺天氣預報的不準確,被很多預報員自嘲為「這是大家聽到的最有書卷氣的嘲笑了」。
端著「揣測老天爺心思」這個飯碗的翟盤茂、張培群也早習慣了這樣的嘲笑。這次的嘲笑是:奧運會期間,氣象部門對部分賽事的氣象預報精確到了分鐘級,能預測到比賽場館上空「一片雲的含水量」。但為什麼能預測到「一片雲」,卻預測不到「百日大旱」?
翟盤茂表示,大氣科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由於大氣的千變萬化,人類至今尚未完全認識和掌握其運動規律。預測乾旱至今仍是世界性難題。
我國旱情監測站點少,分佈不均,代表性差。氣象、水利、水文等旱情信息分散,收集難度大,國家沒有集中的旱情信息數據庫。
翟盤茂抱怨,判斷乾旱程度主要是測量土壤水分,相比發達國家的遙感快速測量技術,我國至今沿用的烘乾稱重法簡直「又傻又笨」,先取回樣土,再烘乾數日,最後測量墒情,測量時間動輒長達10天,而且必須在實驗室測量,不能對土壤的墒情進行連續、長期的在線測量。
也有專家指出:乾旱是因為降水少,氣象學界大部分人都研究溫度變化,研究降水變化較少,那是因為降水預報十分困難。比如,在降水方面,今年的梅雨季節到底是早來還是晚來,降雨量多少,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但是預報難度相當大。專家解釋,災害性降水預報的準確率也就20%,甚至更低。
目前,我國1~3天的天氣預報水平處於世界先進行列,24小時的晴雨預報準確率也達到了83%的高點。但總體來看,我國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仍然相對薄弱,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落後很多年。
專家解釋,成功預報某一地區的天氣狀況,靠的是在該地區布設高密度的監測點。中國有23000多個氣象觀測站,180多部天氣雷達,還有3顆國家自行研製的氣象衛星,初步建成了氣象立體觀測系統。但氣象觀測站分佈不均,城市站點多,偏遠地區、海洋上的站點少,所以,一些局地性的災害性天氣由於監測站網的密度不夠,預測失誤、漏報屢有發生。氣候的長期預測則更加困難。
另外,預報員預報天氣是個」經驗活兒「,像外科大夫看X光片一樣。特別是一些極端災害性天氣,幾十年甚至百年不遇,預報員很少見到,自然經驗不足,最終無法準確預報。
所以,不難理解今年的乾旱,去年的冰災,前年的重慶高溫乾旱,為什麼都沒有準確預報。
是偶然現象,還是全球氣候變暖?
氣象部門沒有預測到這次大旱,對年年抗旱的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抗旱一處處長張家團來說,一點也不奇怪。
他甚至為氣象部門「開脫」:短期的天氣預報做得到,長期的氣候預報很難做到,尤其是持續時間長的乾旱。他忙碌地只能一邊趴在乒乓球檯上扒拉著盒飯,一邊接受記者的採訪。
儘管「50年一遇」、「38年一遇」這樣的詞語頻頻刺激著公眾的眼球,但這次乾旱似乎還不至於讓他震驚。
「2007年全國31個省份沒有一個不發生乾旱的。」張家團當年對媒體說。近年來,很多地方都先後發生了嚴重旱情和旱災。
我國歷史上旱災頻繁。翻開史料,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曾發生旱災1056次,平均每兩年一次。1949~2004年的55年間,全國或部分地區旱情較嚴重的有38年,出現頻率為69.1%。東北、西北、華北地區十年九春旱,長江以南地區有的年份伏旱嚴重。
張家團說,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旱災頻次明顯加快,每3年就發生一次重旱甚至特大旱。旱情持續時間更長,跨季、跨年的旱災越來越頻繁。如華北大部分地區已連續14年乾旱,這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是十分罕見的。而且,旱災比洪災損失更大,「一澇一條線,一旱一大片」。
此次大旱形成原因的公認權威解釋是:大氣環流異常,偏弱的暖濕氣流無法輸送到長江以北,無法形成降水。但更多的人認為,全球變暖才是真正的幕後殺手。發生這樣的大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專家們的觀點不盡相同。翟盤茂認為,這次乾旱與長期的氣候變暖有一定的關係。
但國家氣候中心首席科學家張稱意表示,雖然這麼大範圍的乾旱已經構成一次氣候異常事件,但不能據此認定全球及中國氣候變化導致了此次大旱。「每一次極端氣候事件與氣候變化的關係,以及影響有多大,也是科學界一直在探討和困惑的問題。」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古氣候學家張德二表示,溫度變化與降水變化有相關性,但不是一一對應關係。我國處於東亞季風區,降水成因複雜,變率大,常常「非旱即澇」。因此不能簡單地把大旱「與全球變暖掛鉤」。
她更傾向於認為,這次乾旱是區域性現象,而非全球變暖的後果。
2月6日,國家氣象局的新聞發佈會結束後半個小時,多數記者還沒有散去。儘管道理講得很明白:乾旱是無法預測的,可敬業的記者們還是在會後把翟盤茂、張培群堵了個嚴實,「能否預測一下這場乾旱什麼時候結束?」
他們禮貌又無奈地笑了:不好說!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