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中蘇鐵列克提衝突事件:中蘇邊境爭端最高峰
1969年,中蘇邊界發生了舉世矚目的珍寶島和鐵列克提事件。在當年3月東北邊陲的珍寶島戰鬥中,中國軍隊有效地打擊了蘇聯的氣焰,全國人民為之振奮,熱熱鬧鬧。然而在當年8月13日西北邊陲的鐵列克提戰鬥中,我方的主陣地人員幾乎全部陣亡。28人犧牲,包括3名記者。2008年5月新疆軍區決定當年的主陣地無名高地命名為「忠勇山」。
赫魯曉夫執政時期(1953-1964)內出現的中蘇兩黨和兩國政治和經濟關係的惡化,大反斯大林時期援助中國的項目,撕毀兩國簽訂的協議,中止援助,在共和國困難時期要中國償還項目資金,包括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用的蘇造飛機、坦克、槍支彈藥、裝備、物資。在勃列日涅夫(我邊民稱他為「破裂爛尿壺」)執政初期迅速演變成了兩國的軍事對峙和局部軍事衝突。
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參與推翻赫魯曉夫的政變,任蘇共第一書記。在結束了赫魯曉夫的無序而帶有自由化色彩的改革之後,勃列日涅夫的政策總體趨向於保守和僵化,其領導期間腐化和裙帶風盛行。他在任期間,蘇聯的軍事力量大大增強,核武器的數量超過美國,成為軍事上的超級大國,曾想用核武器攻擊中國並已挑起邊界事件1700餘起。在他統治後期,由於超高的軍費開支和失敗的計畫經濟,蘇聯經濟已經停滯(對外方面他注重外交,推行「有限主權論」,聲稱當華沙條約成員國的社會主義政權受到威脅時,蘇聯可以進行武力干涉,此為臭名昭著的勃列日涅夫主義。他1968年派軍隊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為蘇聯元帥。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1979年,由於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親蘇聯的政策,他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成為導致蘇聯衰落和最終解體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西方的統計,在1961年,蘇聯在遠東和西伯利亞的兵力為12個師,到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之前已增加到25個。1969年3月和8月中蘇兩國在烏蘇里江珍寶島和新疆鐵列克提地區發生武裝衝突後,「蘇聯的兵力從1969年的25個師增加到1973年的45個師。在整個邊境上,蘇聯部署了最先進的致命的武器,到80年代以前,已經包括了150多個具有核彈頭的SS-20中程彈道飛彈,逆火式戰略轟炸機和許多戰術核武器。蘇聯軍隊裝備有先進的短程飛彈和現代化的裝甲力量,包括坦克和火炮。蘇聯用核飛彈和現代化武器裝備起來的這百萬大軍,比1945年在中國東北只用一個多星期就迅速擊敗日本百萬關東軍的戰爭力量不知要強大多少倍。」隨著蘇聯不斷挑起和擴大蘇中邊境的武裝衝突,它對中國的核攻擊叫囂和具體實施的準備工作也在急劇升級。
新中國建立後,國家一直把蘇聯作為「老大哥」看待,中蘇邊境一直是有邊無防。
「珍寶島事件」後,蘇軍沿蘇中邊界部署重兵。
鐵列克堤邊防站位於新疆塔城裕民縣巴爾魯克山西部,所轄邊境的「爭議區」是「新沙皇」在老沙皇侵略基礎上進一步領土擴張的產物——我們承認老沙皇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時強加給中國的邊界線,「新沙皇」依老沙皇邊界線再往我國領土上推進出一條邊界線,說這「線」是它的邊界線,這兩線之間的我國領土便被稱作「爭議地區」。
漫長的中蘇邊境上共有一百多塊爭議區,我方僅控制幾塊。爭議區有的我控制,有的蘇方控制,有的雙方進入,他去我必進,我去他必到,爭領土所有權。蘇軍在鐵列克提侵入中國領土縱深3公里,修建公路,構築工事。邊民們把莊稼一直種到了邊境的最前沿;有些地方甚至種到了蘇軍的鐵絲網前,因為那是被他們蠶食的我們的土地。我們在他們的槍口下耕種,莊稼也在他們的槍口下生長。作為一個莊稼人,在那些莊稼受到對方騎兵踐踏時,眼睜睜看著粒大穗重的莊稼收不回來時,心中是十分難受的。牧民每年都要趕著畜群在春秋之季轉場,每當那個時節,蘇聯軍人便荷槍實彈、全副武裝前來阻擊和干涉,甚至多次出動裝甲車和直升機來驅趕羊群。
161團的羊群轉場通道緊靠邊境線,為防不測,經總參謀部、外交部批准,161團組織3個武裝民兵連外加一個獨立排並請我們邊防部隊配合,護送羊群轉場。民兵們趕著羊群剛上路,幾十名蘇軍官兵就越界前來干擾阻攔。我方民兵反覆聲明:這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轉場,你們為什麼要無端挑釁。蘇軍裝聾作啞,只顧驅趕羊群。民兵們忍無可忍,紛紛揮起木棒向蘇軍砸去。蘇軍只好退回蘇境,卻又架起機槍向我方瞄準。民兵們毫無懼色,趕著羊群從容行進......
1969年5月20日,加曼奇戰士丁餘生和163團三名農工按照邊境協議在雙方共用的界河阿克喬克的龍口築壩放水澆地,隨即蘇聯邊防軍出動裝甲車3輛,武裝軍人30餘人將人抓走,遭到反抗,便用槍托毒打,運至蘇境塞米巴拉金斯克州,關押24天之久,經中方9次抗議、多次會晤,蘇方才將被綁架人員送回。
1969年6月10日傍晚,蘇聯騎兵入侵塔城地區巴爾魯克山西部,越過實際控制線侵入我國領土,闖入農9師161團牧1隊放牧點,綁架了正在放牧的牧工張成山,帶著六個月的身孕的孫龍珍得到這一消息,為了保衛祖國領土,捍衛民族尊嚴,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飛快地趕往出事地點,民兵們聞訊,立即手持鐵鍬等勞動工具前往營救同胞。快到現場時,蘇軍現場指揮官開槍,一顆子彈穿透了她的胸膛。李永強排長帶著我邊防戰士冒著生命危險把她搶救下來時,她已經停止了呼吸,獻出了年僅29歲的寶貴生命。孫龍珍成為第一個倒在蘇軍槍口下的兵團人。6月11日,中國外交部照會蘇聯駐華大使,提出強烈抗議,要求放人。營部接上級指示派我和李芳等戰友前往巴克圖,那時我的56式衝鋒鎗子彈已上膛,和戰友們奔赴巴克圖,將張成山順利接回。
此後根據上級指示,南線邊防站暫時停止巡邏。
1969年5月24日中國政府也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聲明,重申了中國政府通過和平談判全面解決中蘇邊界問題而反對訴諸武力的一貫主張。並建議2-3個月後在莫斯科恢復中斷的談判。當時中蘇邊境十分緊張,戰爭一觸即發。
1969年7月21日,163 團報請上級批准,組織收割「爭議地」的冬麥。團場依例成立指揮部,出武裝民兵保衛夏收。我方收割機梯次行進收割,蘇方軍用直升機在收割機上空盤旋,但終未造次。 1969年8月10日,我邊防站一名戰士去鄰區辦事被蘇軍偷襲犧牲。
1969年8月13日清晨,鐵列克堤邊防站巡邏分隊8人在裴映章副站長帶領下按計畫巡邏, 巡邏隊中有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影師李連祥,和本部隊翻譯王明遠。為預防萬一,12日晚在易遭敵襲擊的巡邏地段我側預設了掩護。早上蘇軍首先開出指揮車、裝甲車、卡車多輛,步兵數十人,越界進入我國一無名高地(695.5)西側,當我國巡邏分隊行至此處時,蘇軍突然開槍射擊,打傷我方戰士,我方陣地派人把受傷戰士背回,巡邏分隊立即進入無名高地,與掩護班匯合,進入戰鬥位置。無名高地打了兩發點射提出抗議,蘇方不顧我中方抗議又繼續開槍。我們被迫自衛還擊,擊退了在3輛裝甲車掩護下的數十名蘇軍的進攻。接著蘇軍又從南側進攻,再次被擊退,不久蘇軍發動第三次進攻,裝甲車從南北兩個方向迂迴到無名高地後側,並以猛烈炮火掩護步兵進攻,遭到了我們中國邊防戰士的頑強抵抗,多次衝擊被擊退,但是由於蘇軍人數眾多,出動了10多輛裝甲車及T-62坦克、卡車、步兵300餘人、多挺重機槍、直升機2架圍攻我陣地,對我陣地進行猛烈炮擊,我邊防軍人配備的都是輕型武器。因巡邏地段地形開闊對我不利,在光禿的小山頂上,既無工事掩體也無草木遮擋偽裝,我方暴露在蘇軍火力控制之下,蘇軍的炮火預演預烈,向我方陣地發起圍攻,我端起衝鋒鎗接連打死打傷幾名衝上來的蘇軍,血液在沸騰,戰鬥仍在繼續。一小時十五分,我們幾十人損失過半,寡不敵眾,這時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空曠戈壁灘變成了血腥的屠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