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恥辱的根源:東北軍迅速蛻變張家軍
我們知道,九一八事變是在日本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的策劃下發動的。兩萬日本關東軍將三十萬中國東北軍「包了餃子」,七個小時,東北軍大營遂告失手。東北軍戰鬥力之弱,令人瞠目。
而對手早就看出了東北軍骨子裡的孱弱,所以才敢以小博大,蛇吞象。當初,石原敢於策動九一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看不起中國東北軍,尤其對其統帥張學良不以為然。
據史料記載,在九一八事變打響之前,很多人並不看好日本。因為力量對比懸殊。當時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只有10600人,而張學良手下的東北軍則是448000人,擁有大量的捷克制機關鎗和迫擊炮,空軍有60多架飛機,無論兵力還是火力上都構成對關東軍的絕對優勢。面對強大的中國東北軍,甚至連日本國內許多人都嘲笑關東軍的軍刀不過是竹刀。石原莞爾對此不屑一顧:「對付張學良用竹刀就足夠了。戰爭一旦打響,不要兩天我就可以佔領奉天!」
那麼,東北軍及少帥張學良為什麼讓日本人看不起呢?
石原自有他的依據。1929年7月,為收回「中東鐵路管理權」,東北軍和蘇聯軍隊爆發了一場長達五個月的軍事衝突。東北軍以多打少,卻潰不成軍。其戰鬥力和精神力渙散暴露無疑,而在這場戰爭中,主帥張學良竟連一次前線都敢沒去過。
張學良,字漢卿,漢族,遼寧鞍山人。東北王張作霖之子。「學良」和「漢卿」都是充滿正能量的名字。尤其是「漢卿」,與元代大戲曲家關漢卿同名,又與「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汗青」諧音。張作霖雖然是土匪出身,但抱負很大。他給兒子起這個名,意在令其做「漢家驕子」,青史留名的人物,寄望不小。但繼承父親東北王大位之後,他也沒「漢卿」,而是留下一堆風流韻事,以及癮君子的傳奇,最後在歷史恥辱柱上留下重重一記國恥。
在提及張學良領導的東北軍創下的這段恥辱史時,有史作者言,如果張作霖在,局面不會如此。他們認為張作霖不怕日本人,而是日本人怕張作霖。若張作霖守東北,東北不會丟。
我卻以為,這也未免屬於「精神勝利法」的內容。怕不怕不由表面的態度說話,而是應該用行動證實。
雖然作為中國軍政府梟雄,曾當過中國一任「大總統」的張作霖,不是當傀儡的性格,具有桀驁不馴的「鐵血」作風,但是在日本人面前,他充其量只能陽奉陰違、借力發力,從不敢直面抗衡。本來,他的實力就是日本培植起來的。北洋三系中,奉系最親日,張作霖是日本在中國東北的代理人,幾乎是公認的。所以,當老張不聽日本的使喚時,就被關東軍迅速幹掉。日本人認為,張作霖是他們養大的狼。幹掉他,是因為這匹狼的利用價值已經不大,東北早晚歸於國民政府,與其等著北南合流,不如先除掉日本征服中國東北的一個絆腳石。
其實,回顧這段歷史,不得不說日本人此前有點高看了張家軍。事實證明,不僅老張反不了日本人,老張的兒子小張比老子更怕日本人,九一八事變,30萬東北軍對2萬日本關東軍,結果讓人家如探囊取物。依此戰法,再退一步說話,即便張作霖活著,他敢不敢打是一回事,其戰鬥力能不能打得過是另外一回事。
九一八事變,東北軍以多敗少,不戰而降者甚多,使北方漢民族人再次蒙難,再度蒙羞。「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九一八之後的中國南方戰場上,不少老兵唱著這首歌,一打聽,大多是那時奉命不抵抗的「東北逃兵」,退至南方抗敵。他們思念故鄉故土,盼望有朝一日打回老家去。南方將士聞聽此曲,亦深感悲涼,對北人同胞頗多悲憫之情。「南方死戰,北人不戰」的歷史在中國頻頻上演。民國時期的北人,又一次上演了蒙羞事件。但是,這北人之羞,難道是兵卒之過嗎?
對於屢遭外敵屠殺與侮辱的民族而言,反覆使用的手段往往是譴責。然而就「九一八」而言,即便是譴責,最無恥的首先不是野蠻的侵略者,而是不敢戰鬥的政府和軍隊。毋庸置疑,「九一八」的最大恥辱源在於「有漢血無漢魂」的漢兒——東北軍變成了張家軍,這支家丁部隊的統帥將「保存家族實力」高懸於「民族大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