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張仁槐:冀中反掃蕩中犧牲的宣傳部長
張仁槐(1912—1942),八路軍冀中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
出生於山西省定襄縣北西力村。17 歲考入太原成成中學。1932 年,到北平入河北省第十七中學,不久,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在此期間,他閱讀了馬克思、列寧的著作和進步刊物,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活動。1932 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 年,擔任中共北平師大地下黨支部書記。後調區委,負責「民先北平地方部隊」的領導工作。1936 年8 月,受黨的委派,帶領流亡學生到太原直接參加抗戰活動。
1937 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被派任中國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312一九四二年員會宣傳部宣傳科科長。太原失守後,轉到汾陽堅持抗日鬥爭。後到苛嵐縣舉辦軍政幹部訓練隊,先後培訓了七百餘名學員,為抗日戰場輸送了一批武裝幹部。
1938 年, 張仁槐調任八路軍冀中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他經常深入部隊,進行宣傳教育工作,鼓勵幹部戰士戰勝困難,堅持抗戰。他性格開朗直爽,待人熱情,敢於做自我批評,能夠團結各種類型的同志一道工作,深受大家的歡迎,尤其贏得了大學生和紅小鬼們的信任與尊敬。張仁槐在政治部裡,是一個能團結幹部、教育知識分子的好領導。同時,在他領導和主辦的《前線報》上,經常撰寫文章,宣傳黨的抗日方針政策。他還組建了綜合性文藝團體火線劇社,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使部隊經常保持團結、活潑、飽滿的革命情緒。在他指導下還舉辦了四期攝影培訓班,為軍區培養了一批隨軍記者。
1942 年5 月,日本侵略軍華北方面軍在偽軍的配合下,約五萬餘人,採取「鐵壁合圍」、「反覆合擊」等手段,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殘酷的大「掃蕩」。在反「掃蕩」鬥爭中,張仁槐帶領工作團隨軍轉戰。23 日,部隊行至深縣以南地區,突遭日偽軍包圍,他帶領部隊奮勇衝殺,終因寡不敵眾,突圍未果,不幸犧牲。時年30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