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上的勝利:諸葛亮式的征南蠻方式可不可取?
打下的疆域吐回去、抓到的敵首送回去,這正所謂「中國式外戰」的主要特點。
三國時代基本上是曠日持久的「內戰」時代,在對外征服方面,鮮有「傳奇」。但鮮者,並非無有,只是少見,東漢末期乃至三國近一個世紀,中原之外患並未停息,從北到南均有「夷犯」,令三國部隊不得不騰出空來,對外征戰。其中最著名的戰例有兩起,一是曹操北征烏桓,二是諸葛亮南征孟獲。
後人在評價這兩起「外戰」時,大多「愛憎分明」。對曹操北征烏桓,貶者居多;對諸葛亮南征孟獲,讚譽一片。
《三國誌》記載,「七擒孟獲」發生於公元225年,其真實性毋庸置疑。關於這場戰事,史學家多做出正面評價,甚至可以昇華為儒家文化「仁者無敵」。
誠然,諸葛亮南征的「閃光點」名載史冊。諸葛亮在南征時採取的「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戰略,展現了「正統漢才」的魅力。諸葛亮的「手段」,吸取了先秦兩漢以來儒家的「德治」與法家的「刑治」思想,治軍偏重於法,理政則偏重於儒,但其核心思想仍為儒家思想。面對周邊甚多否認少數民族地區,諸葛亮提出「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對策,體現了中原王道的寬仁。這對於收服「南夷」的人心,無疑起到了正面作用。彝族首領孟獲最終對諸葛亮的「王道」感佩不已,那裡不僅有「智勇」,更有「仁義」。
然而,後人在總結「諸葛亮式的外戰」成功經驗同時,往往忽略了硬幣的另一面:「諸葛亮式的外戰」既有長效的正面影響,也有一個長效「副作用」。
這個「副作用」不是「雞蛋裡挑骨頭」,而是「疾在腠裡」,只是不經細觀,不易察覺。
諸葛亮南征,又稱南中平定戰,主要征戰對象是南方彝族叛軍,由於戰爭發生在先帝劉備夷陵大敗、蜀軍元氣大傷之際,所以南征軍力有限,總兵力大約在3萬人。
戰役結束後,蜀軍「不留兵,不運糧」,孟獲「因禍得福」,被正式授予官府要職——御史中丞,諸葛亮不留兵,是想「淨身出戶」地走出南中,但是,他還是留下了「非物質遺產」,這個遺產就是——「因夷而貴」、「因犯而養」的範例。
諸葛亮「夷人治夷」,對拉攏當地人心是有好處的,但震懾力卻大打折扣,尤其是對於犯漢的外族雖然不是一場大戰役,但畢竟派出了3萬軍人,血淋淋的戰爭,變成了「捉放遊戲」,沒人計算這場「遊戲」中,漢軍死了多少人,但是七場廝殺,連野獸大象都上陣了,不可能是「兵不血刃」的虛擬戰爭。蜀漢軍人的生命如此無辜,自己隊伍的人命如此不值錢,就為了陪孟獲玩?夷人不該為此付出代價嗎?「恩」有了,「德」發揚光大了,但「威」何在?
至此,「諸葛亮式外戰」的兩個副作用暴露明顯:一是德有餘,威不足。二是夷敵優待。它發出的是「犯境夷狄,反得優待」的信號,這種模式成為傳統,就會長效作用,把「夷」慣壞。
事實也確實如此。「諸葛亮式外戰」其實是自漢以來,受到儒家洗禮的中國軍隊,確立的對外征戰的一個基調,「懷柔遠人」、「尚德抑武」之經,為對外征戰的漢軍牙齒裝上了「牙套」、自律了「耀武揚威」的手腳。
推崇「仁、義、禮」的儒教先師孔孟二人,得到終生的待遇是「敬而不用」,而將他們大國對待小國的主張——「懷柔遠人」「尚德抑武」施行,很可能得到與他們境遇相似結果——「敬而不畏」。
可以想見,如果諸葛亮征討的是北方「嗜血難馴」遊牧部落,無論怎樣感化,是很難「喂飽」對方的。到頭來得到的,極有可能是「東郭先生」的下場。
諸葛亮南征之後,孟獲不再反,不排除是感化的原因,但更不可排除的,是利益的換算,小小部落首領,沒有失去一寸疆域,並且增加了待遇,享受著蜀漢「大國」的「貢奉」,比搶來得還容易,還香甜,優哉遊哉,何樂而不為?
對外敵,抓了還要放,其實是不敢真正樹外敵,這種「外戰模式」的副作用越來越大,最後「發展」到對一切外敵不敢硬碰硬,只求「面子上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