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水師戰鬥力強大:一百多人殲滅四千倭寇
話說600多年前,朱元璋一個和尚出身的傢伙,居然能恢復我中華,驅逐韃虜於漠北,功蓋漢家矣!當年,老朱陸域上收拾得差不多的時候,卻有倭寇,欲在王朝交替之際趁火打劫,不斷襲擾我沿海各地。但遇上這個千年一出的和尚皇帝,活該倭寇倒霉。洪武、永樂年間,沿海佈防嚴密,衛所一起,倭寇已無下腳之處,即便上得岸來,也被明軍砍瓜切菜般削去腦袋了事,如劉江望海堝一役,將數千倭寇聚殲於一地,便是明證。如今不說鄭和之無敵,單說當年將東西洋視若昆明湖的明朝水師在浙江金鄉衛海域如捻臭蟲般將倭寇予以殲滅,便見明人之牛叉。
據《明太宗實錄》,永樂十五年六月,永樂皇帝派大臣專程前往浙江溫州蒼南的金鄉衛,慰問犒勞一批下西洋的官軍,因為他們在這裡,剛剛打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海戰,大長了明王朝水師的威風,令好勇鬥狠的朱棣高興了好幾天,書中記載:「謙等奉命使西洋諸番,還至浙江金鄉衛海上,猝遇倭寇。時官軍在船者才百六十餘人,賊可四千。鏖戰二十餘合,大敗賊徒,殺死無算,餘眾遁去。」
如此了得的張謙,不是能征慣戰的將領,僅僅是個太監而已。他的船隻也僅是護送勃尼國王(今文萊)回國用的外交使節乘坐的普通海船,一條船、百十號人馬而已。即便如此,面對四千多的倭寇,不過大戰二十多個回合,就已大獲全勝,想見永樂年間明軍水師的戰鬥力是如何的強悍。從獲獎名單上,還可發現,這條船上,除了火長之外,還有「番火長」,就是說,當時的船上配備的航海長,除了普通的明軍的航海長外,還有僱請的外籍航海長,這實在是對所謂明朝海禁政策的反諷。鄭和時代,明朝的海上政策一邊是禁止違式海船(二桅以上海船)出海,禁止民間海外交通,也不鼓勵外商來華貿易,朱元璋吃得太飽,甚至人家主動繳納的關稅也不徵收。但另一邊,卻聘請不少外籍水手和譯者參加航海活動,海上浩浩蕩蕩、來來回回航行的都是明朝的船隻,膽敢觸碰明軍一根汗毛的,斬立決。這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時代!福建沿海的沙灘上,過去有一處名曰「倭墩」的沙丘,就是當年戚繼光滅倭之後將倭寇屍體填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