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殲5到殲20:中國殲擊機大集錦 | 陽光歷史

 

A-A+

從殲5到殲20:中國殲擊機大集錦

2017年02月16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441 次

      殲-5

  1956年9月8日,瀋陽飛機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種噴氣式殲擊機殲-5,即米格-17Ф型,隨後獲批准批量生產。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成批生產噴氣殲擊機的國家之一。殲-5戰鬥機一亮相,就在東南沿海擊落美制台灣來犯戰機八架,其後更為中國的國土防空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殲-5戰鬥機(英文:J-5或F-5,北約代號:Fresco,壁畫),是中國瀋陽國營112廠(現稱:中航工業集團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在20世紀50年代仿製的單座單發第一代戰鬥機,是中國製造並裝備空軍的的第一種高亞音速噴氣戰鬥機。

  該機參照蘇聯米格-17φ(米格-17F)型戰鬥機研製,採用機頭進氣的後掠式中單翼機氣動佈局。殲-5飛機是全金屬結構,體積小,重量輕、低空機動性能好,裝配中國產「渦噴-5」型發動機。

  殲-5的研製從1954年10月開始,1956年7月13日,全部採用中國自製零件的第一架殲-5完成總裝。1956年7月19日,殲-5原型機由試飛員吳克明駕駛首次試飛成功。

  殲-5自1956年9月正式投入批生產,到1959年5月停產,共生產767架。後來在殲-5的基礎上,成都飛機廠研製殲-5甲和殲教-5飛機,分別於1964年11月和1966年試飛成功。

  殲-5的研製裝備,標誌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成批生產噴氣飛機的國家。

  殲-6

  殲-6是瀋陽飛機廠仿製前蘇聯米格-19的超音速殲擊機,於1959年9月23日首飛成功,1964年1月仿製成功,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進入了超音速時代。六十年代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殲-6,印巴戰爭中殲-6共擊落一架米格-21,八架蘇-7和三架英制「獵人」戰鬥機。當時在巴的美國顧問認為殲-6技術水平相當高,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當時擁有的美制F-104都快,低空纏鬥性能好過當時亞州除F-86外的所有戰機。隨著時代的進步,裝備數量曾高達3000架的殲-6已退出現役。

  殲-6戰鬥機(英文:J-6或F-6,北約代號:Farmer,農夫),是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工業公司製造的單座雙發超音速戰鬥機,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前線局部制空權,也可執行一定的對地攻擊任務。

  殲-6是中國根據前蘇聯米格-19仿製和發展的,1958年初開始研製,1960年投入批生產,1964年,首批殲-6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使用。至1986年停產,殲-6生產了約4500架。

  該機是中國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機,曾是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國產噴氣飛機。在各次實戰中,殲-6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擊落。

  2010年6月12日正式退出中國空軍編制序列。

  殲-7

  60年代初,中國開始仿製蘇聯米格-21戰鬥機,並命名為殲-7。1966年1月,首架殲-7在瀋陽飛機廠首飛。因為當時中蘇交惡,我國實際上並沒有從前蘇聯得到的有關米格-21戰鬥機的大部分技術資料,到手的資料也有有很多的錯誤,使得該機的研製過程步履維艱,最後經過艱苦努力,用「照貓畫虎」的方式成功仿製出了殲-7戰鬥機。通過殲-7戰鬥機的研製,中國走完了引進-消化-吸收-自主研發戰鬥機的全過程,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積累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殲-7戰鬥機作為中國20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的主力戰鬥機,在中國國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該機型的一些改型也出口到國外,獲得好評。

  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對前蘇聯米格-21產生了興趣,計畫從蘇聯引進米格-21。當時由於中蘇關係已出現裂痕,蘇聯並不想提供該型號戰鬥機給中國,尤其是生產技術,甚至在莫斯科航空展上米格-21公開亮相後,蘇方對中國的答覆竟然是「我們根本沒有這個型號的飛機」。但隨著共產國際形勢變化,蘇聯需要中國支持,於是1961年中蘇簽署協定,授予中國米格-21F-13飛機及R-11F-300發動機的製造特許權,包括全套生產技術資料,飛機、發動機散裝件,以及當時國內缺少的成品、原材料。

  1961年3月30日,以劉亞樓為團長,徐昌裕、丁仲為副團長的中國政府代表團,經與蘇聯政府談判,簽訂轉讓米格-21及其發動機和卡-13(K-13,北約代號AA-2「環礁」,仿製中國轉交的美蔣AIM-9B「響尾蛇」飛彈而成)空空飛彈製造技術的有關協議。

  1962年5月18日,航空研究院與航空工業局發出《關於共同組織米格-21飛機技術摸底,為仿製及進一步自行設計做好準備的聯合指示》。[2]由於中蘇交惡,實際上大部分的技術資料沒有到手,到手的文件又有很多錯誤,實際對殲-7的研發生產有用的就只有幾架樣機,這給試制帶來了困難。最後經過負責此項目的沈飛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的技術摸透和研究,根據蘇聯提供的米格-21樣機製造出原型機。之前國內科研機構曾構思過東風-113高空高速戰鬥機,但因工業基礎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很快被迫放棄。

  殲-8

  1964年,我國開始在米格-21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重大改進,研製殲-8戰鬥機,並於1969年7月5日首飛成功。但由於十年動亂的嚴重干擾、遲滯了該機的研製工作。

  殲-8戰鬥機,1964年開始設計,1968年7月首批2架原型機完成,1969年7月5日首飛成功,1979年完成設計定型,1980年開始服役。

  實際上殲-8戰鬥機是在殲-7戰鬥機基礎上裝備兩台WP-7甲渦噴發動機,加長了機頭,以提高高空戰鬥能力。殲-8類型飛機是上世紀70年代是由中國瀋陽飛機研究所和瀋陽飛機製造公司研製和生產的高空高速戰鬥機,屬於第二代戰鬥機,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後一種第二代戰鬥機。相繼研製出殲8白天型,全天型,殲8Ⅱ。特別是在殲8白天型飛機基礎上研製出了殲8Ⅱ型飛機,殲8Ⅱ型飛機適用於國土防空作戰,殲8Ⅱ型飛機現成為中國國土防空的主戰機型。

  此外,沈飛在殲-8Ⅱ基礎上又先後開發出殲-8ⅡM、殲-8Ⅲ、殲-8D、殲-8F、殲-8T等改進型號,比2006年9月22日,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委託中國飛行實驗研究院無償捐贈給南昌航空大學一架殲8Ⅱ飛機。2010年11月4日,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無償捐贈一架殲-8Ⅱ型飛機給瀋陽航空航天大學,以用於航空教學,營造航空文化,激勵師生「航空報國,獻身國防」事業。原型的技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飛躍,主要改進方面包括火力控制系統、動力裝置以及配套機載設備等。

  之後沈飛在殲-8的基礎上研製了殲-8II,將機頭進氣改為兩側進氣。1984年6月12日殲-8II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3月18日殲8Ⅱ設計定型。而這時的殲-8與當時國外航空強國裝備的戰機相比,已經落後了很多。但是它在中國航空工業史上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標誌著中國戰鬥機設計跨進了自行研製的新階段。

  殲-9(未服役)

  1964年,在我國進行殲-8戰鬥機設計的同時,為了解決戰鬥機升限留空時間短,高空高速性能差,沒有雷達,高空機動性差等缺陷,提出了設計殲-9的計畫。當時殲-9設計思想前衛,在設計性能上大大超越了殲-8方案,但是也因此使得研製過程出現了大量不可逾越的困難。考慮到當時的國情,我國最終選擇了殲-8這個漸改方案,並於1980年徹底放棄了對於殲-9戰鬥機的研發。殲-9雖然停止研發,但是為後來的殲-10研製奠定了技術和人才基礎。

 國產殲-8 型殲擊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著名殲擊機了。但是在殲-8 提出研製的 1964 年,還提出了另一種方案與之競爭,並經過了多次方案論證,但終因種種原因而未能投入量產,但是現在看來,仍有許多是值得借鑒的,我們可以稱其為殲-9,並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殲擊9 型截擊機是一種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主要以蘇「逆火」和美B-1B 超音速轟炸機為主要作戰對象。設計技術指標達雙 26(升限 26 公里,時速 2.6 馬赫),可以說是中國殲擊機性能之最了。

  殲-10

  殲-10是第三代單發中型空中優勢戰鬥機,在此之前除了引進的蘇-27,中國裝備的都是第二代戰鬥機。80年代初,領導層提出了新型殲擊機的研製要求,剛開始基本上確定的是沈飛的基於殲-13的改進方案,後來成飛的殲-10方案脫穎而出,並於1986年正式上馬,代號「10號」工程。在研製的過程中,中國空軍接觸到了蘇聯的蘇-27,對第三代先進戰鬥機有了深刻印象,要求引進蘇-27並中止殲-10的研發,使得殲-10項目差點下馬。在軍隊主要領導的支持下,殲-10才得以繼續研製。1997年6月2日原型機完成建造,1998年3月23日成功首飛,2004年4月13日正式定型。殲-10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進入了自主研製國際先進戰鬥機的行列,同時將中國空軍的戰鬥力提升到一個相當高的檔次,並且為殲-20的研製奠定了非常堅實的技術及人才基礎。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殲-7和殲-8系列戰鬥機陸續開始研製裝備時,空軍自知這些國產版米格-21或改型不足以滿足新世紀的國防要求,因此力圖發展一種能與世界先進水平看齊的先進戰鬥機。

  殲-9是中國航空工業界為這一目標發起的第一次嘗試。殲-9具有鴨翼、大三角翼等多個突破性設計方案,從設計思想上來說是接近世界第四代戰鬥機的水平的。該型號由國內601所研製,後轉由611所負責,大致上與瑞典的Saab-37雷式戰鬥機有些類似。

  但是該型號的指標設置得過高,脫離國內科研生產實力的實際水平。特別是配套的扇-6發動機經過20多年的艱難曲折的研製道路,花費了1億多元的研製費。雖然已於1982年通過地面台架24小時的飛行前合格試驗,終因研製週期拖得太長,技術性能指標顯得落後,飛機型號下馬失去使用對象,而形成「停止投資,總結經驗」的歷史結局。

  由於中蘇關係惡化帶來的巨大壓力,加上改革開放使得我國國力增強,並且重獲從西方引進軍事技術的渠道,我國於80年代具備了研製新殲擊機的動機、底氣和能力。西方出於抗衡蘇聯的需要,給予中國大量技術援助,其中有傳聞以色列將自己的的IAI Lavi 獅式戰鬥機的設計資料提供給我國。在之前對新型殲擊機的研製工作基礎上,輔以外國技術的幫助,成都飛機製造公司挑起重擔,發起了對第四代戰鬥機的衝擊——研製殲-10戰鬥機。

  殲-10戰鬥機偏重於空中優勢格鬥,對地攻擊能力顯得不足。於是在殲-10的基礎上,成飛又研製出殲-10B型戰鬥機,突出綜合任務能力。殲-10B採用DSI進氣道、有源相控陣雷達,具有非常先進的性能。

  殲-11

  殲-11屬於第三代雙發重型戰鬥機。1990年9月17日,包括多位高級將領在內的中國軍事代表團參觀了莫斯科城外的庫賓卡空軍基地。據傳當時蘇聯極力推薦米格-29,但中國人決定選擇性能更加優異的蘇-27,並立足於引進其生產線。早期組裝的蘇-27被命名為殲-11,之後中國通過自產零件進行仿製,命名為殲-11B。殲-11B主要在電子設備上比蘇-27及早期殲-11有較大改進。

  殲-11戰鬥機是中國購買的俄羅斯生產及授權的蘇-27SK(蘇-27的外銷版)的國產版,為第三代戰機,由瀋陽飛機公司建立生產線,俄羅斯供應主要零件與系統後建立生產與組裝能力。

  1990年12月28日,中蘇在北京簽訂引進首批蘇-27SK/蘇-27UBK戰鬥機的協議。

  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蘇-27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

  1996年12月,中俄簽訂引進蘇-27生產線的協議。

  1998年12月16日,沈飛自行組裝的殲-11成功首飛。

  2000年交付空軍部隊使用。

  殲-12(未服役)

  殲-12是一款輕型戰鬥機,被稱為「空中李向陽」。1968年4月,我國空軍提出了研製「小殲」的計畫。原型機於1969年12月26日首次試飛成功。1978年2月,因調整裝備體制而決定停止研製。除一架做破壞性強度試驗的原型機外,共生產了5架經過試飛的整機。該型機的弱點是過於輕小,無法加裝先進航電設備,火力也較弱。

  1960年代中後期,中國空軍根據當時的局部戰爭的經驗,特別是第三次中東戰爭、越南戰爭的空戰以及中國空軍與海航在海南島及廣西雲南邊陲與美軍的防空作戰實踐證明,即使在廣泛使用空空飛彈的情況下,佔據有利的射擊位置。速度較低或機體重量較輕的飛機,如越南人民軍空軍的米格-17在空中格鬥中與美國的F-105、F-4相比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優勢;中國軍隊當時也用殲五、殲六在國土防空作戰中擊落美軍的現代化戰機。中國空軍預計未來戰爭中空軍機場是敵方打擊摧毀的重要目標,短距起降、維護簡單、造價低廉、隨時能打隨地能戰的小型殲擊機就像空中的遊擊隊員,可以在敵方預計不到的地方出現,「適應人民戰爭需要、實現廣泛、分散的空中遊擊戰」。為此,中國空軍提出研製、裝備超輕型前線戰鬥機,重量在4噸左右,可以裝在卡車上機動轉場部署;機動性好,主要是加速能力、爬升和盤旋性能突出。

  1969年8月,中央軍委批准了空軍航空工業領導小組(當時空軍對第三機械工業部實行軍管)向南昌飛機製造廠設計室及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分別下達了「小殲」研製任務,要求設計小、輕、靈類型的超輕型殲擊機。南昌飛機製造廠完成了這種飛機的方案設計。空軍負責裝備科研的副司令員曹裡懷擔心方案的可靠性,要求南昌飛機製造廠到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徵求對方案的意見。

  南昌飛機製造廠以陸孝彭任主設計師,用1年零5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殲十二詳細設計、主要風洞試驗、強度試驗和系統模擬試驗。1970年3月,型號名稱定為殲十二。原型機於1970年12月26日首次試飛成功。首批製成3架樣機。隨後針對試飛中發現的問題(如超音速氣動問題),對飛機做了10多項重大改進,重新發圖、製造。改進後的飛機於1975年7月1日試飛成功,至1977年1月止,殲-12共試飛一百多架次,完全達到原下達的戰術技術指標的要求。

  最終空軍沒有批量生產訂貨。

      殲-13(未服役)

      殲-13飛機的設計思想醞釀於1971年底,當時根據六院的指示由601所著手研究下一代殲擊機方案。601所根據作為我國空軍殲擊機主力的殲6已經落後的情況,認為應研製接替殲6的空戰殲擊機,作為80年代的空軍主力戰鬥機。在當時同量級的新戰鬥機中,同時研製的還有美制的F-16。殲-13體現了一些先進的設計思想,但是該項目在與611所殲-10項目的競爭中落敗,最終停止了研製。

  殲-15

  殲-15是第三代重型艦載戰鬥機,由瀋陽飛機公司設計。殲-15由中國從烏克蘭購得的蘇-33原型機T-10K-3,在殲-11B基礎上研製並融合蘇-33的技術,裝配鴨翼,折疊式機翼,機尾裝有著艦尾鉤等艦載機特徵,將部署到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上。有消息稱,殲-15已於2009年8月進行了首次試飛,2011年4月25日,第二架殲-15原型機進行試飛。

  殲-15(英文:J-15,中文綽號:飛鯊「Fēishā」,英文:Flying Shark,北約代號:側衛D型,英文:Flanker-D)是中國參考從烏克蘭獲得蘇-33戰鬥機原型機T-10K-3號機以國產殲-11戰鬥機為基礎進而研製和發展的重型雙發艦載戰鬥機,該機研製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承擔。殲-15在戰鬥機世代劃分上屬於第四代戰鬥機改進型,即第四代半戰鬥機。

  擁有可折疊機翼的殲-15在外形上與俄制蘇-33非常相似,但殲-15融合了殲-11B的技術。在殲-11的基礎上新增鴨翼、配裝2台大功率發動機,實現了機翼折疊,全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攔阻鉤等系統,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性能條件下, 實現了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

  2009年8月31日,殲-15首飛成功。2012年11月23日殲-15降落在遼寧號航空母艦甲板上,由飛行員戴明盟首降成功。

  殲-16

  殲-16是沈飛以引進的蘇-30和仿製蘇-27的殲11B為基礎進行研製,屬於三代半多用途重型戰鬥機,具有很強的對空對地攻擊能力。殲-16雖然不是一款隱身戰機,但它的性能僅次於四代隱身戰機,預計將成為殲-20服役之前中國海空軍的主力機種。

  殲-16作為蘇-30MK2的仿製品,已經算不上是什麼新鮮事。無獨有偶,中國的殲-11戰鬥機是仿製俄羅斯蘇-27的產品。俄羅斯警告中國人,簡單地模仿俄羅斯的技術只能生產出劣等飛機。雖然中俄兩國依然存在技術爭端,但俄羅斯仍為中國仿製的俄羅斯飛機出售航空發動機。

  中國相信它在今後5至10年內將不再依賴俄羅斯提供軍用發動機。

  蘇-30MK2戰機是一款重34噸的戰鬥轟炸機,類似於F-15E戰機。蘇-30MK2戰機能夠攜帶8噸的智能炸彈和飛彈。其能夠進行空中加油作業。中國海軍列裝有24架蘇-30MK2戰機,中國已生產了約16架殲-16戰機。

  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公司已向記者展示「仿製蘇-27的中國新型殲-16多用途戰鬥機」,這架飛機已塗上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標準塗裝,「它完全是蘇-30MK2的翻版」。中方權威軍事人士表示,21世紀初蘇-30MK2曾大量出口到中國。蘇-30MK2是對於早期蘇-30MKK戰鬥機進行技術完善的改進型號,特別是在機載航空電子設備和機載武器上重點提高了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對海(陸)目標進行打擊的能力。中國海軍對蘇-30MK2的性能感到非常滿意,因此要求瀋陽飛機製造公司仿製這種多用途戰鬥機,主要側重於加強利用中國研製的反艦飛彈打擊水面目標,機身則與此前仿製的殲-11BS基本一樣。該雜誌稱,首批24架殲-16戰鬥機已經下線,將大幅提高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戰鬥力。特級試飛員陳昌金曾試飛該機型。

  殲-20

  殲-20是成都飛機製造廠研製的中國第四代隱身重型殲擊機,採用兩側DSI進氣道、全動垂尾、全動鴨翼、邊條翼等先進氣動佈局。該機於2010年10月14日完成組裝,2010年11月4日進行首次滑跑試驗。2011年1月11日12時50分,殲-20在成都實現首飛,歷時18分鐘,這標誌著我國進入了第四代隱身戰鬥機俱樂部。目前世界上已飛行的四代機只有美、俄、中三個國家四種機型,分別是美國的F-22、F-35,俄羅斯的T-50、中國的殲-20。其中F-22已服役並停止生產,其他三型四代機都處於研製之中。需要說明的是,四代機的說法是以前的美國標準,而俄羅斯的標準說法是五代機,後來美國人為了跟俄羅斯在說法上保持相同水平,就把四代改稱五代。所以現在國內所說的四代機和五代機都是相同機種。

  我國在成功研製出殲-15重型艦載機之後,已經基本掌握了重型艦載機的關鍵技術,但我們必須冷靜地看到,殲-15相對於美軍的F-35C艦載機已經相差一代,我國第二代艦載戰鬥機必須達到第四代戰鬥機的水平,在作戰能力上,要能夠與F-22和F-35戰機進行有效對抗,對國外典型的三代改進型戰鬥機,如F/A-18E/F、F-15K、F-15SG、颱風戰機等保持全面優勢。按照通用化和減少成本的考慮,在殲-20戰鬥機基礎上發展一種重型艦載戰鬥機,是非常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正確選擇;同時,在該機的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發展殲轟-20雙座多用途戰鬥轟炸機,以及殲電-20高性能隱身電子戰飛機,走系列化發展之路。

  發展重型艦載隱身戰鬥機將確立中國在世界艦載機技術上的優勢地位,由於F-35C具有先天技術缺陷,在殲-20艦載型戰鬥機面前,F-35C在空戰能力上將處於明顯劣勢,這將是美國自1944年以來,首次出現對手的艦載戰鬥機優於美方的情況,這將讓美軍難以接受,美軍很可能將加速新一代(美稱第六代)艦載戰鬥機的研製進度。在美軍NATF計畫下馬之後,中國的重型艦載隱身戰鬥機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種重型艦載隱身戰鬥機,它將開創人類艦載飛機發展的一個先例,成為世界艦載機發展的偉大里程碑。

  總之,中國發展殲-20艦載型戰鬥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關於梟龍、飛豹、蘇-30、強-5、強-6

  梟龍是由巴基斯坦出資,中國成飛研製的一款三代輕型戰鬥機,主要供巴基斯坦空軍使用,併力圖打開國際市場。國內代號為FC-1,巴基斯坦代號為JF-17,巴方稱為「雷電」。梟龍採用了很多新穎的技術以及先進航電系統,其發展源頭是中國在殲-7基礎上研製的超-7項目。由於中國空軍並沒有打算裝備梟龍,所以不屬於中國殲擊機行列。

  飛豹的正式名稱是殲轟-7,代號FBC-1,一開始是為海軍研製的殲擊轟炸機,主要用途是對地對海打擊。後來經過升級完善,空軍也開始裝備該型飛機。飛豹具有強大的對地打擊功能,在中國引進蘇-30之前一直獨立支撐中國海空軍的打擊能力。即使在引進蘇-30之後,飛豹也是主要的打擊手段,經常參加國外合同演習。它並不屬於殲擊機。

  蘇-30是在蘇-27基礎上研製的,具備了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中國在引進蘇-27後,由於該型戰鬥機沒有對地打擊能力,便又引進了具備綜合任務能力的蘇-30戰鬥機。中國引進的蘇-30分別為蘇-30MKK及蘇-30MK2。由於沒有引進蘇-30生產線,所以它沒有對應的「殲」字頭編號。預計蘇-30將被自主研發的殲-16替換。

  強-5是在殲-6基礎上研製的對地攻擊機,稱為強擊機,主要使用機炮和火箭彈打擊地面目標。

  強-6是在米格-23MC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可變後掠翼強擊機。由於結構複雜,並且與同時期發展的殲轟-7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所以停止了研發。

  關於傳說中的一些型號:殲-14、殲-18、F-60

  在殲-20出現之前,人們一直以為中國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會叫殲-14,並且網上已有不少根據猜想繪製的圖片。當殲-20出現之後,它的編號「2001」說明該型機是殲-20第01架,就像殲-10原型機編號為「1001」一樣。殲-14的說法由此從輿論中消失,成為了泡影。網上對此有各種猜測,一個說法是沈飛與成飛競爭時落敗的方案,另一個說法是成飛已放棄的殲-10雙發大改方案。

  殲-18與F-60是國外媒體基於認為中國需要一款像美國F-35一類中型四代隱身戰鬥機的想法,對網上一些信息進行捕風捉影的揣測。其中殲-18是第四代垂直起降戰鬥機,大概源自於網上一張電腦製作的圖片。F-60是第四代中型戰鬥機,源於網上一張酷似F-22的模型照片,而該模型只是一群學生的作品。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