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霞簡介:被歷史帶上有色眼鏡的抗日名將! | 陽光歷史

 

A-A+

李天霞簡介:被歷史帶上有色眼鏡的抗日名將!

2017年02月06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161 次

  李天霞(1907——1967),字耀宗,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陸軍中將,曾任國民革命軍第74軍(整編74師前身)旅長、師長、副軍長,與俞濟時、王耀武、施中誠軍長、余程萬師長,廖齡奇師長,張靈甫副師長等均為該軍代表人物。後任國民革命軍第100軍軍長、國民革命軍整編第83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一兵團第一縱隊司令官、國民政府第一綏靖區副司令官、國民革命軍第73軍軍長等職。1949年9月因福建平潭失守,蔣介石以「自撤退有虧職守」罪名判處他有期徒刑十二年,從此一撅不振,結束軍旅生涯。

  1937年8月淞滬抗戰爆發,第51師和58師合併為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軍長俞濟時),51師師長王耀武,李天霞任51師副師長兼153旅旅長,下轄305團(團長張靈甫)、306團(團長邱維達)奉命扼守曹王廟、施相公廟以及羅店一帶,與日軍久留米師團激戰數月。11月中旬,李率部堅守望亭拒敵西進,曾於京滬鐵路137號大橋與敵血戰三天,完成掩護友軍撤退任務。同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李率部擔任城牆防務,與爬上城牆的日寇進行殊死搏鬥,血戰於水西門,終因寡不敵眾,全旅撤退到浦口時,還存2000餘人,損失過半。

  1938年5月,七十四軍開赴江蘇封縣韓道口參加徐州會戰,7月間,又奉命轉移至江西馬回嶺防線參戰。武漢會戰期間,李天霞暫調任第二十九軍40師師長,在堅守廬山的戰鬥中,給予日軍以重創。同年底,李有病去桂林療養。

  1939年3月12日,李接到兩封急電:一封是軍長俞濟時囑其馬上回防,接任51師師長。另一封王耀武告訴他,連日來,其胃出血不止需醫治,急盼弟速回防,接任師長職。星夜,第七十四軍辦事處處長吳鳶風塵僕僕趕來接李,第二天一早,李一行人趕往51師駐地。

  1939年6月,李正式升任第七十四軍5l師師長,奉命兼程馳援,攔截兩個師團的日軍,激戰於江西高安。李率51師為主攻部隊,經過數日血戰收復高安城。此戰為抗日以來,國軍第一次攻剋日軍佔領下的城市,蔣介石電令嘉獎。8月,第七十四軍在江西分宜,宜春一帶整編,每個師以3個建制團1個野戰補充團組成。

  1941年3月,王耀武率七十四軍(下轄51師(師長李天霞)、57師(師長余程萬)、58師(師長廖令奇)參加著名的江西(上高會戰)。3月15日,會戰正式打響。整個會戰分兩個階段,在鏡山口核心戰場,日軍曾多次爬上山爭奪陣地,李天霞率部憑借「鏡山」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大膽部署。只將一個團防守正面,當這團官兵打得疲勞時,另一個團立刻頂上去,全師四個團輪番接替,官兵同仇敵愾,誓與陣地共存亡。日軍出動幾十架飛機,輪番轟炸「鏡山」陣地,下坡方園幾十里山頭樹林被燒焦,但「鏡山」陣地仍牢牢掌握在51師官兵手中。

  3月17日,李奉命率部在豬頭山和敢鼓嶺阻擊日軍。日軍自以為可以長驅直入,沒想到李部通過急行軍,早已到達預定阻截陣地。500米,200米……日軍逐漸進入半環形陣地內,李天霞一聲令下,51師官兵槍彈齊發,手榴彈在敵群中接連開花,炸得鬼子人仰馬翻,血肉橫飛。李看準進攻機會已到,即發出衝鋒命令,前沿官兵挺槍躍出戰壕,殺聲震天,撲向鬼子,日軍丟下無數屍體,被迫後撤。下午,日軍再次發起猛烈進攻,這次他們先用飛機對51師陣地進行狂轟濫炸,然後發起衝鋒,守軍傷亡較重。李命令師屬炮營以重炮回擊,並乘勢撤出第一線陣地上的重傷員。日軍時而衝鋒,時而炮擊,第51師如法炮製,雙方呈膠著狀態,戰至黃昏,日軍不敢戀戰,主動撤出戰場。第51師激戰一日,殲敵1600餘人。

  3月19日,日軍池田旅團所部2000餘人,從義渡街出發,慾望渡過錦江,從後背打擊上高等地的中國軍隊。王耀武即令李天霞部予以阻截。李在一個時辰,通過師汽車大隊,就把部隊從幾十里外的地方,拉到錦江南岸埋伏下來。日軍分乘四艘大船向後港開來,慢慢進入李設的埋伏圈,瞬間,第51師官兵大發虎威,輕重機槍一起怒吼起來,馬克沁姆開花彈和炮彈在敵船上處處開花,四艘大船相繼被擊沉,大部分鬼子被消滅或淹死。

  3月20日,日軍池田旅團向錦江南岸第51師雞公嶺一線陣地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李師樊逢春連長率領士兵與敵展開白刃格鬥,100多人壯烈犧牲,敵人也在陣地上丟下200多具屍體。爾後,日軍在飛機掩護下再次向雞公嶺猛撲,不料李天霞率一部迂迴從側面襲擊,日軍又丟下300多具屍體。緊接著池田旅團三個獨立大隊聯合反擊,爭奪51師主陣地,結果又損兵折將近千名,同樣51師傷亡也很慘重。

  當李天霞51師與池田旅團激戰於錦江南岸之際,日軍又在錦江北岸發動攻勢,多次進攻余程萬57師,廖齡奇58師一線陣地。22日夜,王耀武軍長調整部署,以51師佔領石頭街一線陣地,重點防守左翼,確保上高核心陣地。豈料,日軍沿江急趨熊坊,意圖迂迴守軍左翼,即與第七十四軍野戰補充團遭遇,雙方展開血戰,日軍施放大量燒夷彈和毒氣,黃昏時分,熊坊失守。李奉命率兩個團增援,午夜,又收復熊坊。同時石頭街被李師攻克。時第51師作為機動部隊,靈活善戰,奮勇當先。李天霞被友軍各部譽為「神箭」。然而其頭部留下了永久的傷疤。

  「上高會戰」歷時25天,斃傷日軍15000餘人(日軍34師團巖永少將被擊斃,參謀長切腹自殺),以七十四軍全面勝利而告結束,王耀武將軍運籌帷幄,功不可沒。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點評「上高會戰」時,認為第七十四軍51師官兵誓與陣地共存亡,在日軍飛機大炮猛攻下,巋然不動,贏得了時間,使增援部隊及時趕到,扭轉了戰局……。何應欽(時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長)稱此役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七十四軍被譽為抗日鐵軍,授軍中第一面榮譽旗。李天霞51師獲第一號「陸海空軍武功狀」,余程萬57師獲第二號「陸海空軍武功狀」。

  為慶祝勝利。由李天霞編劇,第七十四軍51師「新年代劇團」演出的戰地劇《上高會戰記》,在駐地隆重巡演。有趣的是李的12歲兒子—塞安,在劇中飾演國軍「敢死隊員」一角。「陸軍第51師第一號武功狀歌」相繼問世。同年李妻盧氏患肺病不治而亡。

  1943年2月,李升任七十四軍副軍長,與該軍政工隊員羅璐小姐結婚。並倡導「西南劇運」配合抗日宣傳政策。冬季,李兼任東南訓練團總隊長,接受美式訓練。1943年5月參加「鄂西會戰」,11月參加「常德會戰」。

  1944年3月,李天霞晉陞為國民革命軍第100軍中將軍長,軍序列為19師(師長唐伯寅)、63師(師長徐志勖)、75師(師長朱惠榮)、李到職後,基於軍以戰鬥為主的原則,鼓勵官兵奮勇殺敵,制定兩句口號「軍人的事業在戰場上,部隊的光榮是打勝仗」,同年6月-9月,李率部參加「長衡會戰」「、邵陽戰役」。

  1945年4月,李率100軍會同18軍(胡璉)、73軍(韓浚)、74軍(施中誠),參加抗日戰爭最後一戰「雪峰山會戰」李率部佈防於雪峰山東麓之山門、隆回、淑浦一線。湘西三大土匪之一陳廣中遊擊隊歸其指揮。74軍佈防於武洞洞口地區。4月25日,日軍116師團3萬餘人向李師兩軍陣地發動進攻。我軍居高臨下又新裝備了美式武器,火力甚強,雙方殺得血肉橫飛屍陳遍野,100軍殺出了威名。18軍、73軍將士也奮勇殺敵,同樣的給予日軍重創。會戰為時兩個月,終以日軍潰退邵陽而告終。此役共擊斃日軍12498人,傷23307人,100軍被列為甲等攻擊部隊。李天霞在抗日戰爭中戰功顯赫,獲得「雲麾」、「寶鼎」等勳章。1945年7月,李奉命赴重慶陸大甲級將官班第三期受訓。8月中旬,日軍無條件投降,李提前返回部隊駐地(湖南邵陽)。其妻羅璐於10月11日擅自駕駛美國吉普去慰問傷兵,不幸途中與壓路機相撞,車毀人亡。為此100軍舉行隆重追悼會,友軍將領和地方政要均出席。屆時一批新入伍的女政工隊員充當招待,其中一位姑娘在李的視線中定格良久,此女芳名岳景華,年齡18歲,原長沙周南女中學生。李令其就地休息待命,爾後讓她坐上吉普車隨浩浩蕩蕩的出殯隊伍去「卓刀泉」公墓。不久100軍奉命徒步經湘潭-長沙至岳陽,由岳陽以火車輸送至武昌,稍事修整後,即分批乘船沿長江北上至江蘇口岸登陸,進駐泰縣、泰興,並接受日軍混成第90旅團投降及偽軍第26師之改編。時任國民政府第四方面軍總司令王耀武特地在戰利品中挑選一把精緻的日本軍刀贈與李的兒子-塞安。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