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朝鮮百姓面臨飢餓 討論放棄朝鮮有意義麼
導讀:環球時報最近發表了兩篇有關中朝關係的文章,觀點不同。一篇認為中國不應「放棄」朝鮮這個小夥伴。如果中國「棄朝」,那麼美國就可能重新獲得當年在朝鮮戰爭中都沒有得到的戰略利益。另一篇則認為目前中國不存在「棄朝」問題。中朝兩國兩黨關係,要建立在正常國家交往和黨際交往基礎上。該支持則支持,該反對就反對,既不「拉攏」朝鮮,也不「放棄」朝鮮。兩篇文章的發表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中朝關係的關注。筆者認為,「不應放棄朝鮮」的觀點是基於如何應對美國戰略而提出的,而與朝鮮保持國與國的正常關係也只是從國家或政府的層面來考慮對朝關係的。兩者都忽視了對朝鮮老百姓利益的應有考慮。
觀察朝鮮等周邊國家的問題,以維護中國的利益為出發點沒有什麼不對。但是,更好地維護中國利益,必須更多地考慮到周邊國家老百姓的利益。當朝鮮還有一些老百姓仍然面臨著饑荒的威脅,而我們卻坐在這裡討論是不是要「放棄」朝鮮,是不是應當在周邊建立起與美國博弈的戰略屏障。弱弱地問一句,即使這個屏障能建立起,它會是堅實的嗎?
美國現在靠軍事同盟關係,要在亞洲搞什麼再平衡。這個戰略引發的問題不只是它有針對中國的一面,更有要讓大家選邊站的一面,因此它妨礙了共同發展。要讓美國的這個戰略自行瓦解,我們就不能總是按著美國的步調來邁動我們的步伐。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中國軍事力量的提升是必然的。世界上哪個國家要想在軍事上跟中國玩平衡,越來越不可能。我們應當有這個自信。
重新構建亞洲秩序的關鍵是亞洲國家能不能形成命運共同體。這將取決於我們如何通過發展周邊的大戰略來確保共同繁榮。當對方以更多軍事力量的投入來實現對中國崛起的戰略均勢時,我們要做的是將和平發展的紅利不斷擴展到周邊。過去我們這樣想,可能有些過於理想化,那是因為我們的實力不夠。現在不同了,中國的高鐵正準備向東南亞延伸,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啟動。甚至對遠在南太平洋的島國,中國也拿出資金來幫助他們應對氣候變化。
設想一下,如果在中國的幫助下,朝鮮變得更開放,朝鮮老百姓能過上和中國、韓國老百姓一樣的日子。亞洲其他國家的老百姓會怎樣看中國呢?反之,如果朝鮮老百姓的日子總是與韓國百姓差距那麼大,美國人玩的均勢戰略又怎麼可能被瓦解? 在對朝關係的問題上,我們的戰略可以更多顧及一下朝鮮老百姓的真實生活水平,多考慮一下怎麼樣能夠幫助朝鮮通過改革開放,提升經濟,融入亞洲發展的主流之中。中國是區域核心國家,如果中國在發展周邊關係時,有更多的決策是從周邊國家老百姓的利益出發,日久天長,他們就一定會有與中國一起發展的信心,進而形成亞洲新秩序的民意基礎。